做嵇康,还是做山涛?
竹林七贤不拘礼法
主张清静无为
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欢
众所周知,嵇康是魏晋时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他才华横溢,是当时的名士,也是当时著名的音乐人,有一张非常名贵的琴,而且全国上下只有他一个人会弹奏《广陵散》。作为曹魏旧人,他宁愿在洛阳城外做一个自由自在的打铁匠,也不愿为篡权夺位的司马家服务。所以当好朋友、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向朝廷推荐他做官时,他写下了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决然地与山涛绝交,以明心志。
今早找出了《与山巨源绝交书》读了一遍。写得真是长,我只引用它的第一段: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 ,吾常谓之知言。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闲闻足下迁, 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翻译成白话文是这样的:
绝交书后面的几大段就是讲道理。嵇康博古引今来抒发自己的不愿入朝为官的情怀。我耐着心看完了,感觉以山涛的学问,这些大段的话没有必要讲。引发我共鸣的就是一句“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意思是性格决定有的人对某些事情不能忍受,真不必勉强。
说白了,就是性格决定命运。
不趋炎附势,追求鹤立独行终于给嵇康招来了杀身之祸。公元262年,司马昭下令将嵇康处以死刑。传说当时有三千太学生向朝廷请愿,请求赦免嵇康,并要拜嵇康为师。
但司马昭拒绝了,这样的请求只能加重他的杀心。
这段对于嵇康死前弹奏《广陵散》的描写写得真的好,尤其是红色排比的那几句。弹毕《广陵散》,嵇康从容地引首就戮,时年仅三十九岁。
嵇康之死又为《广陵散》平添了几分悲伧。
悲剧故事到此打住的话也就完美了,嵇康用生命成就了自己不畏强权的人格,也终结了自己放浪形骸的生活,留下一世英名让后人敬仰。
为什么?一种说法是嵇康知道山涛本性忠厚,是可以托付之人。这个说法肯定没有错。但我倒是觉得嵇康死前应该有过对自己生活态度的反思,他并不希望儿子选择和他一样的活法。他在死前写下了一封给儿子的信,后世整理嵇康著作的学者们将这封书信取名为《家诫》。
《家诫》与嵇康写给山涛的绝交书一样又是一篇博古引今的宏篇大论,核心思想是守志、慎行。文章开头一句:人无志,非人也。无志,连人都不是了。他在后面讲到了慎行包括三部分:
一是慎言论。嵇康的一生显然没有慎言,他不光言行得罪了当权的司马氏,还得罪了小人钟会。钟会是要置嵇康于死地而后快的人。
二是慎交友。这也应该是反思,山涛才是该交之友。嵇康与山涛本不至于断交,即使断交也可以低调处理,却被他写成了千古留名的明志宏文。
三竟然是慎喝酒。要知道竹林七贤就是一群酒鬼,其中山涛酒量惊人,但非常有自控力的。
所以我说嵇康看上去死得洒脱,但他的内心应该有过挣扎。为了儿子的未来,他在内心是作了妥协的,虽然自己不否定自己,但为了孩子还是违背自己的志向,屈服于自己厌恶的现实。心高气傲的嵇康实际上向山涛低头认错了。
为了孩子忍了,这样的妥协实在见得太多。包括一些至死不招的贪官,只要把他们的孩子抓起来,他们马上就招了。
嵇康临死前托孤山涛,其实也是一种向权力的回归,因为山涛在司马政权里混得挺好,而且他善于在各种环境下保护自己。山涛不仅可以带给嵇绍以安全和舒适的成长环境,还有仕途与未来。竹林七贤里的其他人做不到这一点。
公元283年,也就是嵇康死后30年,山涛去世,享年79岁。在那个年代绝对是高寿了。他一直服务于司马政权,但为官清廉。晋书上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袁毅曾任鬲县县令,他性贪而行污,以贿赂公卿来索求美誉。他也送给山涛丝百斤,山涛不想要,但又不想拒绝接受而显得与别人不同。于是山涛收下后藏在阁楼上。后来袁毅的事被揭发,凡受贿的人都被检举。山涛就取出丝交给办案的官吏,丝上积满尘土,封条印章未动。
同为竹林七贤的王戎是这样评价山涛的:“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意思是:山涛就像未经琢磨的玉和未经冶炼的金一样。人们往往都欣赏玉和金光彩夺目的外表,而对未经琢磨的玉和未经冶炼的金,却不知道它们内在的高贵质地。
所以,做人还是做山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