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是西北的地理枢纽,也是民族迁徙的十字路口
河西走廊是西北的地理枢纽,也是民族迁徙的十字路口。
河西走廊最早居住的是月氏和乌孙,匈奴崛起之后,进攻河西走廊,月氏和乌孙被迫西迁。其中,乌孙基本全部迁徙到了中亚和今天新疆伊犁一带,月氏则迁走了大部分,后来被称为大月氏,而小部分留在河西走廊的,则被称为小月氏。
此后,河西走廊就被匈奴占领,并成为匈奴的牧地。汉武帝初期,为了击败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就是想到西域去寻找乌孙和大月氏,联合起来夹击匈奴。但当时大月氏已经在大夏,也就是今天的阿富汗建国,无意东归,于是作罢。但张骞出使,让中原知道了西域地区的大体情况,也了解了河西走廊的重要性。
汉武帝后期,匈奴昆邪王和休屠王背叛匈奴,投降汉朝,汉朝派霍去病出兵接应。此后,汉朝就占领了河西走廊,并逐步向河西走廊移民。同时,汉朝在四郡之外,不断用屯垦的方式向西渗透,在今天的哈密、吐鲁番一带都建立了汉族聚居区。所以,到隋唐之前,河西走廊实际上也包括这一带。按照《汉书·地理志》的说法,西汉后期时,河西四郡总计约7万多户人,人口约28万,实际可能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汉朝向河西走廊移民过程中,也迁徙了大量关中地区边缘地带的氐族、羌族人口进入这一地区。西汉末期王莽之乱过程中,天下大乱,人口大量向南迁徙,河西走廊地区的汉族人口有所减少。而氐族、羌族在这一地区的适应能力更强,逐步发展壮大起来,东汉后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与这一地区的羌族作战。董卓就是在与羌族的战争中成长起来的。
东汉末期中原地区军阀割据,河西走廊一度失去控制。曹魏曹丕时期,镇守雍凉地区的曹真派遣军队收复河西走廊,再次打通西域,并设置了西域长史,以对这一地区进行管辖。
两晋之际,中原地区战乱时序的时间比较长,河西走廊在初期因为凉州张氏政权相对比较稳定,从而吸引了大量内陆汉族人口迁移进入,使这一地区成为当时难得的一片乐土,人口规模有所增加,从而在这一地区先后出现了五凉政权,即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五个割据政权。
五凉政权中,除了前凉和西凉是汉族建立的政权之外,北凉是匈奴建立的政权,南凉是鲜卑政权,后凉是氐族。这就是说,当时的河西走廊已经呈现出多民族杂居的状态。今天,在嘉峪关附近发掘的魏晋古墓中,出土了大量墓砖,上面反映了当时当地的生活习俗。隋唐之际的高昌,就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城邦型国家,一直到唐太宗时期,才被唐朝所灭。
安史之乱后,唐朝抽调陇右军和安西军回援关中,导致河西走廊和南疆被正在崛起的吐蕃所占领。唐朝中后期,吐蕃帝国崩溃,陷入分裂格局之后,河西走廊一度发生七州起义,重新归附唐廷,但唐朝当时自顾不暇,也没有能力进行有效控制。
唐朝晚期,回鹘汗国被黠嘎斯突然击溃,回鹘族人四散逃亡,其中主要的分为三部,一部西迁进入今天的新疆北部,成为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不过当时的回鹘的信仰还是摩尼教,进入新疆后,受当时吐蕃在新疆传播佛教的影响,又改信佛教。一直到九世纪中期,当地回鹘才改信伊斯兰教,并建立了喀喇汗王朝。
其余回鹘分两路迁徙,相当一部分南下,进入长城沿线地带,归附唐朝,逐步与当地汉族融合,到宋朝时可能相当一部分成为新崛起的党项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则在向西和向南这两个方向的中间,进入了河西走廊地区,也就是今天张掖到吐鲁番一带,是为甘州回鹘和西州回鹘。今天的张掖、酒泉一带都有裕固族,即是西州回鹘的后裔。
吐蕃占领河西走廊的时期,大量藏族人口也迁徙进入这一地区。吐蕃崩溃之后,河西走廊和青海是势力比较强大的两支,一直到北宋时期,这里还有作为吐蕃帝国后裔的角厮罗政权。西夏崛起之后,越过贺兰山,占领了河西走廊,吐蕃遗民才逐步被当地其他民族所同化和融合。但今天仍然有武威附近的天祝藏族自治县,即是吐蕃时期的遗留。
蒙古消灭西夏之后,河西走廊成为蒙古进攻西北地区的前进基地,窝阔台之子阔端即驻扎在凉州,并派军队进入西藏,目标直指拉萨。当时的西藏四分五裂,并不统一,所以后来由萨迦班智达和八思巴先后以帝师的身份,实际上统治西藏,从此也开始了西藏政教合一的政治传统。而元朝在西藏设置的万户府,实际上只是驻军镇抚,民政事务由西藏佛教体系管理。
明朝将元朝逐出中原地区之后,河西走廊一度被残元势力占据过一段时间,后来朱元璋派大将冯胜率兵西征,重新驱逐了当地的蒙古势力,占领了河西走廊,并将前沿一直延伸到哈密一带。到明朝中晚期,军事实力下降,才逐步后退到了嘉峪关一带。
元明时期,回族在西北地区逐步形成,并在河西走廊延伸开来,影响也比较大,成为河西走廊上诸多民族中的一个。到今天,回族在河西走廊的人口规模也是比较大的一个。但毫无疑问的是,从明朝开始,河西走廊一直控制在中原王朝手中,汉族人口也成为人口主体。在此基础上,元朝建立了甘肃行省,将河东和河西两个部分组成了一个省。直到今天,甘肃也可以说就是一个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省,小聚居,大杂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