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之二:不能打是共识,为什么还是打了?
任何大都市的防御,都不能只依托本身的城墙,城墙只是最后一道防线。在城墙之外,必须建立一个外围防线,囤积军队来组成防御体系。如果一个大都市已经到了只能依托城墙来组织防御的时候,基本上就等于到了最后的阶段,成功的概率并不高。
比如汉唐时期在长安建都,这就要求在西边最好控制住河西走廊,最起码是控制住今天天水到兰州这一带,才能形成有效而且坚固的防御体系。在东边,则必须守住函谷关或者是潼关,而当函谷关和潼关被突破之后,长安本身的防御也是不太容易组织的。
所以建都一般都要考虑防御的难易程度。洛阳之所以一直被认为是最合适建都的地方,就是因为洛阳背靠山地,又有河流,也就是古人常说的表里山河、阻山带河,这都是天然的地理屏障,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组织防御体系。而且洛阳居天下之中,交通便利。
但洛阳比长安差的地方也在于,因为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所以没有由大山大河形成的天然屏障构成的外围,建都在长安,是以整个关中为根本之地来组织防御的,而在洛阳建都,就没有这样大的战略回旋余地,除非能够稳定的控制关中和华北,否则就很危险。
从这个角度看,南京在军事上其实是个死地。北边是长江,南边有连绵山地阻隔,在古代条件下,交通比较依赖长江航运。所以,一旦上游的芜湖一带,下游的镇江一带,江北的淮西和淮南地区被对手攻占,南京就完全处于被包围的处境了。而且,战略回旋余地很小,一旦几面都被包围,就没有机会逃了。
南京为什么还是容易被建都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在江淮一带尚未完全失守的情况下,南京一般都还是安全的,而在魏晋到五代这个时期,江淮一带都是南方比较富裕的地区,而南京一般都是这个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所以,在进攻江南的时候,南京一般不是兵家必争之地,而是所有进攻的军队都觉得眼馋,必须去抢掠的地方。
比如解放战争的时候,保卫南京的前哨战就是淮海战役,也就是在外围先进行第一线的战略决战,失败之后,整个长江以北都失守了,只能退守长江一线。而在渡江战役中,解放军的也是从西起芜湖一带,东到镇江一带,进行战略大包围,渡江之后,西线部队直扑杭州一线,封锁南京一带国军的退路。
所以,在抗战爆发之前,按照预订的计划,南京是最后一道防线,是在江阴一线的国防工事万一顶不住日军进攻的情况下,才诱敌深入,再依托南京外围山地组织防御体系,持久抵抗,消耗日军,等到日军筋疲力尽之后,以后续增援部队从侧翼迂回到日军后方,将日军包围在阵地之前,聚而歼之。
这就要求在国军在南京组织防御的时候,一方面是前线退下来的国军是有组织的撤退下来的,起码要保持建制,一方面是国军还有援军能从后方赶来增援,最重要的是,从淞沪战场追过来的日军已经是强弩之末,筋疲力尽了,国军有能力在经过一段时间消耗战之后将他们击败。
但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因为在淞沪战场国军并不是抵抗之后就有组织的撤退,而是一直不断增兵,企图在淞沪战场死撑,等待国际干预,然后直接结束战争,到最后日军从杭州湾登陆,包抄国军后路,国军是以溃退的姿态直接逃出了淞沪战场,到南京附近时已经完全是残兵败将,很难形成有效的防御体系。
也是因此,国军高层普遍认为南京在军事上没有防御价值,没必要再在南京消耗国军,而应该直接撤退到南京外围的山区,依托山地掩护,与日军进行持久抗战。即便是蒋本人,他也同意这一点,在军事上南京没有防御价值,但作为国家元首,他认为南京不战而逃有碍观瞻,所以必须要抵抗一下,才决定派部队打一下,然后再撤。
这就意味着,南京保卫战的发生,完全是意外发生的,国军统帅部基本上没有什么准备,既没有在战前疏散居民和主要的政府机关单位,也没有在外围修筑国防工事,除了卫戍部队之外,也没有其他军队来负责防守。在临时决定打一下再走的时候,也没有决心死守,只是象征性抵抗之后,就主动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