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来北京
写作有自由吗,我用着别人创造的文字,住在定义和语法构建的大厦。有时候我住在下面几层,拉上窗帘,不知道白天黑夜。有时候我住上面几层,眺望远处。当我走出这座大厦的时候,希望展现积极乐观向上强大的一面,努力隐藏那个弱小的甚至还有些悲观的一面。
时隔四年我又一次来到了北京,变化很大。
四年前来北京考试,坐了一夜的火车,从南京出发。我就住在北大的勺园。夜里我还骑着小黄车ofo去了清华见高中的同学,食堂的装饰并没有我想象的奢华。深秋时节,我穿着厚厚的外套,同学刚拔完智齿,还只穿一条单裤。之后,我和一起考试的朋友骑着小黄车ofo穿行在北京的大街小巷,798街区,颐和园,还有后海。再一次来北京,共享单车还在,但已经不是我当初注册的小黄车ofo了,变成了美团APP共享单车了。
又一次和同事骑着共享单车,我发现北京的天变蓝了,雾霾少了很多。也许是季节的缘故,秋高气爽,晴空万里。同事说,这个时候空气最好,春季的时候还有沙尘暴。我不禁想起了那次在兰州的黄河边,突然刮起沙子,直接往眼睛里和嘴里钻。我抬头看着蓝蓝的天空,如果云再少一点,天空再低一点,我会忍不住想起和朋友在柏林的夏洛腾堡公园里面散步的日子。
北京,它就像一块磁石,越靠中心密度越大。
从地图上看,有二环,三环,四环,以及五环和六环。越靠近中心,其地价越高,拥有的政治和文化资源也越丰富。这有点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的特点,皇城作为一个国家的行政中心,必然聚集着全国最优秀的人才和文化。在海淀区是国家的最高学府,拥有众多985高校,也有着字节跳动的总部。在建国门的长安街上,有中国海关,中国交通运输部,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大厦,中国科学院,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看着那些气派高大的建筑,我想着随便一个搬到地方去都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地方政府得有多么开心和高兴。对比欧洲的德国,我就会发现,柏林虽然是德国国会和总统府的所在地和各国大使馆的聚集地,但是德国最好的工科学校却不是柏林工业大学,慕尼黑工大,亚琛工大以及达姆丝毫都不逊色。经济中心在法兰克福自然不用多说。德国是联邦制,最好的东西未必都会集中在柏林,可能是分散的。这一次行程,我特地观察了身边的同事,没有一个是北京人,在北京的同事领导也是来自北京周边省市。夜里打车,司机有吉林的,有河南的,有趣的是,司机师傅说,北京的出租车司机都休息了。而且,这些外地司机从工作到结婚生子,一直租房子住,一住就是20年。
与之相比,我的家乡泰州,这几年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有多种原因,比如出生率的下降,人口老龄化,自然死亡率有点高。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口净流出,大量的年轻人离开了泰州,去了大城市发展。之前看牛书记的随笔感想,扬州也是这样尴尬的境地,每年引进大专以上人才不到1万人。我特地询问了来海陵区的外地人,有东北的,有常州的,但是还是兴化和姜堰的人多。在泰州海陵区以北有着广大的兴化,人口将近200万。我去扬子江技校打球,看着那些年轻人,我觉得蛮好。但是同行的球友却流露出非常不屑的语气,都是些最差的。她的意思说连高中都考不上的人。
子曰,有教无类。在德国一个普通工人收入也可以过万,接受大学教育和不接受大学教育,一个月也就相差三四千。我并不觉得考不上大学就是最差的,一个人只要肯吃苦不怕累,就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站在北京人满为患的地铁里,觉得很拥挤。
我不明白北京上海究竟有什么魔力吸引大批的年轻人,在这里一套房子的价格抵得上家乡三套房子的价格。他们为什么不留在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呢。有人说,个人的成长。一个人只有离开自己的舒适圈,才能更快的成长。但是必须要来到大城市吗?
我问那些来大城市打工的人,为什么来到北京,他们说在老家挣不到钱。那要钱干什么呢,除了衣食住行,我觉得剩下的就是发展和享受的需要。大城市有剧院,大型体育馆,有奥运会冠军级别的教练,有行业的精英和大佬。也就是说,大城市的生活更有意思。但是我觉得网络技术的发达为去中心化提供了前提,我可以和远在德国的朋友联系,可以访问IEEE。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