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选错了战场,也选错了时间,更选错了战略战术

淞沪会战我们可以用两句话来总结。

第一句话,淞沪会战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战场、用错误的战略战术所进行的一场战役。因为在战前国军统帅部预订的作战方案里,是不应该在上海投入比较大的兵力进行大规模会战的。原因很简单,上海一马平川,没有地理障碍可以利用,攻守都不方便。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之后,国军准备的第一套作战方案是,一旦中日再次在华东地区发生战争,应该立足于在江阴到乍浦一线修筑的国防工事进行持久抵抗,消耗日军,如果江阴一线的国防工事失守,那么应该退到南京附近,依托南京外围的山区进行防御,进行抵抗,在消耗一段时间后,从两翼包围日军,并伺机歼灭之。

从这个作战计划就可以看出,这个作战方案是把中日战争当成一场局部性的战争来对待的,假定日军不会全面动员,中国也不用全面动员,只在南京到上海这一线的长三角平原地带作战,速战速决。但到了1935年之后,情况又有些变化,国军统帅部修改了原定的作战方案,成立了一个京沪卫戍司令部,由张治中担任司令长官,下辖的部队主要是87、88师,这是两个德械师,是当时中国装备最好的部队。但因为按照一二八淞沪抗战之后列强调停停战的协议,中国不能在上海驻军,所以国军的部队主要驻扎在当时的京沪线沿线的无锡、苏州这一带,这个司令部对外也是不公开的,但秘密组织基层军官到上海勘察过地形,做过一些前期准备。

到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情况就完全变了。因为国军和日军在华北的战争并没有引起列强干预,所以国军统帅部认为应该做好准备,在淞沪战场先下手为强,以两个德械师进入上海,包围日本租界的日本驻军,全部消灭,让日军在陆地上失去支撑点,然后就是抗登陆作战,相对来说容易一些。所以,8月11日,国军部队就开始秘密开进上海,开始准备,包围了日军,但因为国军统帅部考虑到列强干预等等因素,一直到13日才和日军发生了冲突,打响了第一枪,但很快又停下来了。14日两军又有接触,但很快被叫停,一直到17日才真正全面打响。这就导致国军的原定作战计划完全失效,留给了日军调兵增援的时间,最后让淞沪会战变成了添油战术,国军逐步增兵,日军也逐步增兵,国军先后投入战场的部队总数达到75万人左右,日军先后投入的部队达到二十多万人。

第二句话,淞沪会战过程中,国军决心多变,犹豫不决,该打的时候不打,该撤的时候不撤,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无谓的损失和减员。

该打的时候不打,就是前面提到的,在已经包围了日军、可以消灭的时候,没有马上开始攻击,攻其不备,而是犹豫不决,迁延时日,留给了日军太多的时间增调援兵,等到日军援兵源源不断的到达战场之后,国军就攻不动了,原定的攻击作战变成了防御战。差不多到8月20日之后,国军就只能被动防御了,不提之前消灭日军的计划了。

该撤的时候不撤,这个说法可能大家比较难理解。我们在这里要解释一下,在敌我力量对比比较悬殊的情况下,如果发现战局对自己不利,只要能有组织的撤离战场,保存有生力量,以利再战,这仍然是成功的,长征就是这个意义上的胜利。但国军在淞沪会战中却多次出现了该撤的时候不撤的情况。

在攻势作战变成防御作战之后,国军第一线的阵地是在上海北部一线进行抵抗,其间发生了血战罗店等比较著名的战斗,确实是可歌可泣、比较悲壮的。在第一线失守之后,国军退入第二线阵地,依托蕴藻浜等小河流,继续与日军对战。就是为了掩护国军撤退,才出现了姚子青营坚守宝山县城、最后全部壮烈殉国的战斗。这是国军的第一次撤退,应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虽然牺牲了姚子青营,但大部队都按计划撤退下来了,到了第二线阵地,还可以继续打。

在第二线阵地上,国军不断投入兵力,日军也不断投入兵力,在现在宝山区的顾村、杨行、大场镇一带都进行了持久抵抗,虽然战术上也有一些问题,但总体来说还是可以说得过去的。国军抵抗到十月下旬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坚持不住了。为什么坚持不下去了呢?因为是添油战术嘛,日军这时候已经取得了制空权,不断的轰炸京沪线,后面的部队到了南京、镇江一带,就只能徒步往上海前进了,粮弹物资也都上不来,所以这时候国军已经油尽灯枯了,打不下去了。

既然打不下去了,那么就应该撤退,像之前从宝山撤退一样,留一个部队阻击敌人,掩护其它部队撤退。但在这个该撤的时候,国军统帅部的决心又开始反复动摇,一拖再拖,前后拖了一星期,等到实在顶不住了,才下决心退到苏州河以南。但这时候国军统帅部实际上已经决心放弃淞沪战场了,所以统帅部要求负责战区指挥的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要求留下一个部队在苏州河以北阻击,掩护其他部队先退到苏州河以南,再逐步脱离淞沪战场。统帅部想到的第一个部队,就是在之前作战中一直表现比较好的88师,师长就是孙元良。顾祝同打电话给孙元良,要求88师留下阻击日军,掩护大部队撤退,之后88师留在敌后,以班排连为单位,进行游击,坚持抗战。

但孙元良坚决拒绝,认为这是白白送死,毫无意义。他的理由主要是,经过前面的作战,88师原来有一万人,伤亡已经达到了1.2万,现在的部队七成以上都是之后补充的新兵,所以根本没有能力留下来在敌后坚持游击战。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统帅部最后同意,像坚守宝山县城一样,留下一个团在苏州河以北阻击日军,掩护其他部队撤退。但在执行的时候,孙元良把这个命令打了个折扣,让刚从旅参谋处调任团部中校团附的谢晋元带一个营,在四行仓库坚守一下,等到国军撤退完毕之后,这个营就撤下来。最后留下的这个营只有420人,但孙元良为了掩人耳目,对外声称是八百人,也就是大约不到两个营的兵力。

谢晋元是广东人,黄埔军校毕业,他在奉命带领这个营留下掩护大部队撤退的时候,其实也是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因为有之前姚子青营的前车之鉴嘛。但我们在这里要承认,姚子青营的牺牲是值得的,因为他确实吸引了日军火力,起到了掩护大部队撤退的作用。所以,谢晋元在奉命留下的时候,也是准备好杀身成仁、以死报国的,其他人也大体上都知道这个情况,但当时国军的士气还是比较高的,并不是电影里说的那么贪生怕死、只想着赶紧逃跑。最后他们选择了四行仓库作为自己坚守的阵地。为什么选四行仓库呢?因为四行仓库是之前88师的师部,物资储备比较充足,粮食、水和弹药都比较充足,而且是钢筋水泥建筑,本身比较坚固,有利于防御作战。

但在坚守四行仓库的过程中,实际上并没有发生太激烈的战斗,因为四行仓库本身虽然也在现在的西藏路桥也就是电影里的垃圾桥旁边,但因为苏州河本身当时并不算太宽,日军不一定非要从这里渡河攻击撤退的国军。如果这个桥真的非常重要,是必经之路,必须要夺取,以日军当时的装备条件,集中炮火轰击就可以把这个四行仓库夷为平地,这是当时日军的火力完全可以做到的事。所以,日军并不需要像一些影视剧里反映的那样,让步兵去冲锋,去炸这个仓库,坚守四行仓库的这个营也就没有太多机会在阵地前面消灭太多日军了。

真正的战斗只进行了四天,后面就是中国和英国、日军协商,如何让这个营通过英国租界撤退的问题了,最后达成的协议就是这个营被英国租界缴械之后,进入英租界,被圈禁起来,不允许出营地。到11月9日之后,国军淞沪会战全面崩溃,各部队纷纷溃逃,这个营就没人管了,成了孤军。这个营最早出名,也是在国军撤退之后,每天仍然坚持在营地里升起国民政府的国旗,以表示自己仍然在坚守阵地,上海并没有完全沦陷。在之后一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段时间,这个孤军营一直在上海,成了一个抗战的象征。上海市民支持他们,不断的给他们送食品等物资,也是出于对他们这种精神的支持和鼓励,同时也是表达对国军在淞沪会战之后仓皇逃跑的不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