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幸运的诗人:一生仅留下六首诗,却有两首入选小学课本!
唐朝最幸运的诗人:一生仅留下六首诗,却有两首入选小学课本!他只留下六首诗,首首经典,有两首小学生都会背!出身名门却仕途坎坷,一生存诗仅有6首,却有两首入选小学课本!
1/引语
诗歌的流传,离不开选本,比如史上著名的普及性选本《唐诗三百首》与《千家诗》,就让许多诗人及其作品为历代普通读者所熟悉。而古诗在现代的流行与普及,却又有了新的途径,那就是中小学语文课本,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佳作,就是这样走进普通大众的视野的。
比如清朝的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一生创作了近四万三千六百多首,收录唐朝诗人的诗歌总集《全唐诗》里才存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涉及诗人凡二千二百余人。乾隆帝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人。但是,在乾隆创作的那些诗作中,真正让人熟悉的,就只有那首入选小学课本的《飞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乾隆帝的这首《飞雪》诗十分好记,所以才被选入小学课本。这首诗妙就妙在“逆转”上,前三句非常平庸,如稚子数数,末一句却奇峰突起,语意陡转,让人耳目一新,整首诗的意境得到提升。可以说,乾隆这首诗的精华所在,就是末句的“飞入芦花皆不见”,理会是,许多人都说,这句并非出自乾隆之手,而是纪晓岚为其所改写。当然,也有刘墉为其改写的说法。老黄以为,这可能是后人为编排乾隆帝的戏说之辞,因为,乾隆帝并非演义中那么草包的。
与乾隆帝的广种薄收不同的是,历史上有这样一位诗,他虽然只有6首诗歌传世,可谓是首首经典,入选现代小学课本的就有两首,入选率之高,堪称中国诗人之最。这位幸运的诗人,就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王之涣。
2/余荫未了
王之涣出生于武则天垂拱四年(688年),为太原王氏之后。太原王氏是汉朝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源自姬姓,分为太原郡祁县王氏与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太原)王氏两支。祁县王氏可追溯至东汉司徒王允,在魏晋以后不显,后世多为冒认。晋阳王氏可追溯至东汉王柔、王泽兄弟,魏晋时期十分显赫,东晋末年王慧龙入仕北魏,魏孝文帝分定姓族,太原王琼被确立为四姓之一,唐朝时为山东士族的七姓十家之一。
王之涣就属太原晋阳王氏。唐人靳能所作《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记载,王之涣“本家晋阳,宦徙绛郡”,说的是,晋阳为其原籍,祖上做官时才移居绛州(今山西新绛)。
上文所述的祖上,指的是王之涣的五世祖王隆之。王隆之曾为后魏绛州刺史,王家就是那时随王隆之移家绛州的。王之涣的曾祖王信,曾任隋朝请大夫、著作郎,入唐后,为安邑(今山西运城)县令。祖父王信曾任许州阳翟县丞、瀛州文安县令。其父王昱曾为汴州浚仪县令。
太原王氏在历史上曾经辉煌过,但是到了王之涣生活的年代,名门之耀已渐渐黯淡,从其祖上三代官只止于县令就可看出。所以,用“祖上曾经阔过”来形容,是较恰当的。好在,此际离魏晋不远,名门的余荫仍在,所以,王之涣仍然能沾点祖上的光。
但是,王之涣的青少年时代却不是在书斋中埋头苦读中度过的,而是同时代的大诗人李白,以及像现在的许多问题少年一样,不事科举,尚武慕侠,放荡不羁,“所从游皆五陵少年,击剑悲歌,从禽纵酒”(《唐才子传》)。
为了让王之涣收心,父母为他寻了一门亲事,用婚姻将他拴在家里,于是,王之涣这才回心转意,一心向学。寒窗苦读十,终于脱胎换骨。“中折节工文,十年名誉日振”(《唐才子传》)。
唐玄宗开元年间,王之涣终于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簿(相当于县令的大秘吧),从而步入仕途。此时的王之涣,忆年届而立,可谓是大器晚成。
3/仕途坎坷
年届而立才好不容易谋到的一份差事,王之涣在衡水主簿任上做得应该是尽职尽责的,这一点,从县令李涤于与开元十年(722年)招王之涣为婿就可以看出,他将这位上司是服侍到家了。
王之涣在婚时,年已35岁,新婚妻子李氏为李县令的第三女,年18岁。当时,王之涣在老家有妻,还有一子,李县令之所以还要将自己年轻的女儿嫁给自己的老部下,看中的,不仅仅是王之涣的勤勉为人,更能打动他的,当是王之焕的文采与胸怀。
但是,官场不同于江湖,王之涣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击剑而歌的。即使是收敛了心性,王之涣在官场上混得并不如意,从出仕衡水到挂冠页去,十余年的光阴都浪费在主薄一职上。王之涣婚后的第四年(开元十四年),王之涣因遭人诬陷诽谤,遂辞官去职。此时的李涤是否尚为衡水县令,已不得而知。心有不平的王涣之只能拂衣去官,携李氏还乡。这次事件,对王之涣的打击非常大,心灰意冷,绝意仕途,赋闲在家凡一十五年。
开元二十年(732年),王之涣又流寓蓟门(即蓟丘)。期间,李氏一直陪伴左右,安贫乐素,给了他不少慰藉。直到天宝元年(742年),由于密友懿交的劝说,年已55岁的王之涣再入宦场,补文安郡文安县尉。
县尉是唐代县级政府中的重要官员。对于其职掌,《唐六典·三府都护州县官吏》记载:“亲理庶务,分判众曹,割断追催,收率课调。”唐代县级政府行政机构中,县令是长官,负责统筹全县之政务;县丞是副长官,辅佐县令行政;主簿是勾检官,负责勾检文书,监督县政;而具体负责执行办事的就是县尉。其职掌包括行政、司法、财政等各个方面,是具体负责庶务的官员。
王之涣在文安任职县尉的时间虽短,却在百姓口中留下了官风清白的好名声。作为负责一县治安的主官,王之涣是有着非常明晰的断案思路与方法的,比如,被当地人称颂的“王之涣智审黄狗”的故事,就见其过人之处。
那是王之涣上任不久审理的一个案子。一天,有位3民妇到县衙告状,称其小姑子在家被人杀害,请求大老爷为其做主申冤。原来,那位妇人名叫刘月娥,公婆下世早,丈夫长年在外经商,家中只有她和小姑子相伴生活。据刘月娥诉称,昨晚她去邻家干活,小姑子一人在家缝补。当她干完活回来刚进门,就听见小姑喊救命,她急忙向屋里跑,在屋门口撞上个男人。两人厮打起来,她抓了他几下,但一个妇道人家根本是那人的对手,歹人最终跑掉了。 当她进屋掌灯一看,小姑子胸口扎着一把剪刀,已经断气了。
由于事发突然,加之天黑,刘氏没能看清歹人模样。经过讯问得知,刘氏家中除了一只养了3年的大黄狗外,再无其他活物。王之涣心里一下子有了主意,便令人传出告示,县令第二天要在城隍庙审黄狗。
县令审狗,这可是个稀奇事,所以,当天附近的百姓都聚集到城隍庙。结果,妇女、老人及孩子都被请出去了,青壮年男子被关进庙里,王之涣命他们都面朝庙墙脱下上衣,结果,一下子就将杀人凶手给“摘”出来了。
原来,王之涣根据刘氏家里有狗,但是狗没叫,料定是熟人作案;有厮打,确定杀手是高个子并且背上有抓痕。因此,他才在城隍庙演了这出戏,刘氏的一个邻居因背上有抓痕而露馅,一件杀人案就这样轻易告破。
王之涣任职的文安县,属原瀛州。瀛州隋为河间府,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为瀛州,天宝元年改为文安郡。所以,文安县是王之涣祖父王表曾经当过县令的地方,王之涣复莅治其地,祖孙行后同治一县,也是一段佳话。遗憾的是,王之涣的这次重出江湖,在文安县尉任只干了不足两月,便于当年二月二十四日因病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了。
4/ 旗亭画壁
俗话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仕途坎坷的王之涣,在诗坛上却声名远播,为当时人人景仰的网红诗人。
王之涣辞官归家期间,一心向学,专心写诗,诗名大振,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之一。边塞诗人,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人,至隋代数量不断增多,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又进一步予以发展,到盛唐则全面成熟。其中以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四位善于边塞诗创作,作品较为出名,因此史学其并称为“四大边塞诗人”。
开元年间,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等人相唱和,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诗人间也会“争风吃醋”,据传,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还曾赌诗画壁,从而成就了一段诗坛佳话。
唐玄宗开元年间,诗风日盛,无论官民,都喜欢吟诗唱曲。唐诗最初是按曲谱填词,供人吟诵和歌唱的。开元二十五年,同为著名边塞诗人的王之涣、王昌龄、高适都在东都洛阳游学,他们互相倾慕对方,常常凑到一起小聚唱和。
说的是有年冬季的一天,同在洛阳游乐的三位诗人踏雪寻芳,一时来了酒兴,于是找了一处酒楼赊酒小饮。忽然有一帮梨园子弟登楼聚会宴饮。于是,三位诗人为避喧闹进了里间。不多久,又进来四位妙龄女郎,皆是当时京都著名的歌姬。
面对此情景,王昌龄又来了兴致,对高适和王之涣说:“我们三人都以诗知名,每每分不出高下。现在我们在此偷听诸歌姬歌唱,谁的诗入乐被歌最多,谁就为优。”三个人都说好。
一位歌姬首先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于是,王昌龄用手在壁上一画,说道:“这是我的一首绝句!”
不一会,有一位歌姬唱道:“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这是高适的《哭单父梁九少府》。于是,高适也用手在壁上一画,说道:“这是我的一首绝句”!
又一歌姬出场,唱的是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又伸手画壁,说道:“我的已经两首了。”
宴乐大半天了,也没人唱王之涣的诗,但王之涣并不着急,只是对王、高二位说:“这几个唱曲的,都是不出名的丫头片子,所唱不过是'巴人下里’之类不入流的歌曲,那'阳春白雪’之类的高雅之曲,哪是她们唱得了的呢!”于是用手指着几位歌姬中最漂亮、最出色的一个说:“到她唱的时候,如果不是我的诗,我这辈子就不和你们争高下了;如果是唱我的诗的话,二位就拜倒于座前,尊我为师好了。”三位诗人说笑着等待着。
轮到那个最漂亮的姑娘出场了,她开口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正是王之涣的《凉州词》。
(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畅当忘形尔汝。尝共诣旗亭,有梨园名部继至,昌龄等曰:“我辈擅诗名,未定甲乙。可观诸伶讴诗,以多者为优。”一伶唱昌龄二绝句,一唱适一绝句。之涣曰:“乐人所唱皆下俚之词。”须臾,一佳妓唱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复唱二绝,皆之涣词。三子大笑。(《唐才子传》)
上述之事,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的《凉州词》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5/传世名作
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 历来为后世称颂。 也正因此, 《凉州词》其诞生在1200多年之后,才得以入选小学课本。
作为四大边塞诗人之一的王之焕,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但是,如今流传下来的,仅存6首诗,除了上面的那首《凉州词》外,还有一首就是人人都能过目成诵,也入选择过小学课本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大概为王之涣任职衡水主薄时所作,较《凉州词》为早。此诗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写意,将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此二句也成为人们常常引用的励志名言。
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和《登鹳雀楼》,在武汉大学教授王兆鹏编著的《唐诗排行榜》中排名高居第三位和第四位。这两首诗还曾分别被人誉为七绝和五绝的压卷之作。其中《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诗被誉为是“传乎乐章,布在人口”的名作,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因而,王之涣的这两首诗能入选现代小学课本,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除了《凉州词》与《登鹳雀楼》外,王之涣存世的另外4首诗,也是首首经典,现附录如下:
《凉州词》(其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王之涣的《凉州词》一共两首,第二首虽然没有第一首出名,但也不失为唐诗中的上乘之作。这首《凉州词》反映的是唐朝与北方异族之间的关系,写一位北方胡人首领到唐朝来求和亲而未能如愿,通过描写其行动与心理,从侧面烘托唐朝国势的强盛。
《九日送别》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王之涣曾任文安县尉,属蓟州辖境。此诗当为诗人任守期间与友人于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登高饮酒时的赠别之作。抓住时令(重阳节)特点,表现送别者与被送者双方“同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凄心情。全诗格调苍凉,在问语的强调、今明的对比、虚词“且”“暂”“应”的呼应中,一波三折地推出离别之苦。
《宴词》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这首写于宴席上的七绝,所展示的是一幅色调清丽明快的水彩画:长堤逶迤,水色碧明,东风鼓帆,桃花逐波。然而,它的主题却是“离愁”——以乐景写哀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深深的离愁。诗人从“看到的”、“听到的”,最终写到“想到的”,不直接由字面诉说离愁,令人读之却自然知其言愁,意境深邃,启迪人思,耐人玩味。
《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长安城外,王之涣与友人即将离别,当时正值杨柳生长的春季,于是王之涣有感而发,于是写下了这首《送别》。诗的前两句写景,不仅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还渲染出浓厚的离别情绪。诗的后两句抒情,不作惜别之词,却怜杨柳之苦,措语特为含蓄。全诗字字未提送别却字字点题,用语清淡如水, 款款流露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