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最美的月圆之夜,将十首最美的写月诗送给你们

“咏月”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一大主题,古人认为月可以超越空间,即“天涯共此时”。所以,无论是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无论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无论是写诗还是作词,人们都喜欢借月托情。今天是中秋佳节,笔者选出十首写月的诗词送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月圆话中秋##诗酒趁年华#

《春山夜月》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这是一首集美好事物于一篇的写景诗。头两句提纲挈领,统领全篇,后六句都是对山中“胜事”的补充。“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可谓举重若轻,恰到好处,明亮的圆月倒映在捧起的水中,烂漫的山花香气与衣衫浑然一体。艺术形象虚实结合,字句安排上下对举,意境鲜明,真乃神来之笔。当夜风送来杳杳钟声,诗人举目远眺,勾勒出一副“春山夜月”的美好画卷。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是一首题画诗,但其描写的景致已经远远超越了画作本身。“人闲”二字把读者带入到一个静谧的意境之中,只有一个脱离了尘世喧嚣,内心宁静的人,才能在万籁俱寂的深夜观察到细小桂花纷纷落下的奇景。如此春夜,当一轮明月升起,整个山谷都笼罩在皎洁月光中,树上栖息的鸟被突如其来的光线惊醒,在林间发出阵阵鸣叫。花落、月出、鸟鸣,如此生机盎然的景物,却更显出春涧的幽静。这正是王维山水诗的高明之处。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这首诗是咏中秋名篇之一。月光像霜一样照射在庭院中,鸦雀适应了皎月的惊扰,进入睡乡。露水悄无声息的打湿了庭中桂花,正是一片万籁俱寂,寒意袭来的深夜。月圆中秋,天下之人都在赏月。只是,同样的月光,却是不一样的思念之情。前两句同是写月写画,却写出了不同于《鸟鸣涧》的韵味;后两句由望月到怀远,也依然未落俗套,自成一家。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同为山水诗人,孟浩然的诗又别具一格。这首诗写得是旅途中的思乡之情。虽然第二句露出一个“愁”字,他却笔锋一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苍苍茫茫,旷野无垠,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明月当空,江水澄清,映在水中的月亮和船上的旅客近在咫尺。“愁客”在这广袤宁静的环境下,举目四望,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如此亲近。寂寞的愁心或许得到了些许慰藉吧。

《关山月》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关山月”是乐府旧题,离别诗。开头四句诗包含了明月、天山、玉门关三种因素,云海苍茫的景象与雄伟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是无与伦比的壮观。“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诗的意境与范围更为广阔,一副万里边塞图仿佛就在眼前。后四句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和将士,诗人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做背景,把思乡离别之情融入其中,并展现出了更为深远的意境。这正是李白的超然之处。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他的思念之情也格外的酸楚凄惨。“露从今夜白”是实写,既是景致也是时令;“月是故乡明”则是虚写,天上的一轮明月本无差别,作者却说故乡的最亮,更突出了对故乡的怀念。后四句是既是作者自身的遭遇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社会现象。读了这首诗,我们就不难理解杜甫为什么能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那样的千古名句了。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明月是诗是催化剂,也是最容易引起思念之情的景物。起句“海上生明月”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分点染色彩,脱口而出时却自然意境宏大,气象万千;“天涯共此时”由景入情,转入怀远的相思之情。这两句把诗题情景,全部收摄,浑成自然,可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并列为月夜相思的千古名句。结尾两句构思奇绝,可惜这满手饱含我心意的月光没法赠送给你,还是睡罢,也许还能在梦中与你相聚。全诗到此戛然而止,回味无穷。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嗜酒疏狂,才高八斗,这就是“谪仙人”的风采。这首诗虽称“独酌”,可李白并不孤独,因为月亮就是他最好的伙伴。不同于其他诗词中静态的月亮,在这首诗中,月亮呈现出动态的美感。他不仅陪李白喝酒、他还与诗人共舞。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感情。民间传闻,李白在船中饮酒,喝得酩酊大醉,他望着水中月亮的倒影豪兴大发,跳入湖中想要把月亮捞上来,从此再也没有上来。相信我们的“谪仙人”业障已满,又回到天上去了。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与苏辙可以称得上是兄弟情谊的典范,当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后,苏辙上书求情,情愿交还官职,做回平民,只求换得苏轼活命。这篇词上阕把酒问月,极具浪漫主义色彩,苏轼认为自己前生是月中人,故而有“乘风归去”之想;下阕怀念胞弟,由中秋月圆想到人间离别,因为不能和亲人团聚而感到忧伤。但词人没有停留在忧伤中,他最终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黄庭坚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可见其作品境界之高,情韵之美。

《春江花月夜》节选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千百年来,无数读者为《春江花月夜》所倾倒,闻一多先生更是称誉这首诗:“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春、江、花、月、夜,五种诗人笔下最美好的事物集中体现在一起,良辰美景不过如此。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明月像有生命一样越升越高,在千万里的月光下,一切美丽都在月光之下。张若虚开篇就为我们创造出宛如仙境的美景,可谓妙手丹青。这首诗最难能可贵的是在思想上艺术上都超越了过去的山水诗,他引出了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思考,通篇呈现出空灵迷离的特殊美感。个中滋味,还是要在诵读全诗中体会。

月亮可以代表悲欢离合,也可以代表思念之情;可以代表美好的事物,也可以代表纯洁的心灵。总之,月亮是诗的具象化,是一切美的集合。愿我们在这美好的日子里,美丽的月景中,健康,团圆,快乐!

(0)

相关推荐

  • 【中秋词鉴赏之一】天涯共此时——苏轼《水调歌头》词新解

    天涯共此时--苏轼<水调歌头>词新解 作者:天津大学 刘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 ...

  • 少年说||欣欣(32):古诗词中的月亮

    最近,爸爸给我买了一本关于诗词的书,我读着那一阕阙美妙的诗词.渐渐地,我发现了月亮在古诗词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非常地高,这说明无论是满月,还是弦月,古人都非常喜欢. 古人撰写了许许多多有关月亮的诗词,甚至 ...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生在世,应遵循自然,存在的均是合理的.假设没有月亮,那么可能就没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就不再是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

  • 诗词里的中秋节 徐铁猊

    北京晚报 | 2021年09月13日 徐铁猊 中秋佳节,品尝的是月饼,观赏的是满月,珍惜的是团圆.赏月之时,古代的无数文人骚客,有感而发,给我们留下大量佳作,诗词歌赋浩如烟海.如今翻阅这些优美的篇章, ...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又是一年中秋节 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 打算怎样欢度中秋呢 是约上三五好友 围坐一圈赏月吟诗 还是快乐地敞开肚子 把各种口味的月饼吃了个遍呢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与我们的缘分 已经延续了千百年 ...

  • 天仙妙笔话中秋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 ...

  • 月圆之夜,可行道家采月法

    一.简介 采月法,多有听说如狐狸.狼等动物在深山上采用拜月修练,其实亦是道家修行常用的滋阴养生.练气内练的后天观想与采月精华之法,采食华实,以进修道.一般是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尤其中秋月圆之日更是行 ...

  • 月圆之夜的神秘力量

    很久很久很久以前的八月十五,一个女人嗑药嗑high上了天,她的故事被传诵至今. 嫦娥奔月,究竟是冲破家庭牢笼奔向自由,还是私心作祟只想成仙,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知道的是,那一晚的月亮又大又圆,皎皎月轮 ...

  • ​十首最美《浣溪沙》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

    国色之西施浣纱 杜来虎 - 陶笛灵韵 浣溪沙 [唐]韦庄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 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 几时携手入长安? 自从与心上人分离之后,令人朝思暮想,彻 ...

  • 月圆之夜,终会相见(大结局)

    38 范蠡和西施,虽然从头到尾都没有机会说上一句话,但彼此的心意,早已通过一个眼神,全然明了. 当夫差被越国侍卫拖出殿外,当西施被送回寝宫,当大殿内终于只剩下勾践和范蠡时,范蠡已经想好了保全西施的万全 ...

  • 月圆之夜,终会相见(十)

    35 范蠡和西施都想不到,他们的重逢,会是在这样的场合. 或许是想在夫差挫败的伤口上再撒把盐,勾践特地让人将西施从馆娃宫带到他和夫差面前. 当西施款款向他们走来时,就像18年前第一次在美人宫见到西施时 ...

  • 月圆之夜,终会相见(九)

    32 当越国大军浩浩荡荡向吴国而来时,辗转得知消息的西施和郑旦,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辗转难眠. 自公元前488年深秋离开越国,一眨眼,便已抛家去国,不见父老乡亲十三载. 十三年,人生能有几个十三年呢? ...

  • 月圆之夜,终会相见(八)

    28 公元前478年的笠泽大战,对越国和吴国来说,无疑是一道分水岭. 那次大战后,吴军一蹶不振,吴国江河日下:越军斗志昂扬,越国蒸蒸日上. 时光一晃便又是五年. 公元前473年,经过"十年生 ...

  • 月圆之夜,终会相见(七)

    25 公元前478年的这场大捷,越军剑术总教官处女立下了汗马功劳.勾践班师回朝后,心头大喜,当即论功行赏,处女自然在厚赏之列. 然而,处女似乎并不在意越王的厚赏.她在意的,是范蠡大夫的目光. 自公元前 ...

  • 月圆之夜,终会相见(六)

    21 这次吴越交锋,虽然越国占了上风,但范蠡却开心不起来.他一直在担心一个人,那个让他思念了六年的西施. 当他建议勾践趁吴国空虚立即兴兵伐吴时,他不是没有想过西施的安危,但他同样明白,身为打入敌营的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