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你正在使用的思维方式——少一些比较,才能多一些收获
距离公众号生日会报名截止还有最后2天:公众号两周岁报名启动。
这是庐山面目的真面目第483篇原创内容,2019年第114篇。
本篇的主题,是反思比较思维的盲点。
从小到大,我们习惯总是于看别人怎么做。中国传统集体主义的文化,更加剧了这样的现象。没有人愿意轻易成为那个与众不同的人。
于是,看别人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久而久之,习惯于模仿。
这本质上是一种比较思维,有时表现为朋友之间的相互影响,有时表现为攀比,有时甚至会带来妒忌。
认知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锚定效应。在比较思维中,容易受到选定锚点的先天影响。
也就是你会去比较的人,严重影响到你。这使得和什么样的人距离更近,严重影响到我们自己。
所有有一种说法是:离你最近的几个人,决定了你。在很多情况下,是非常有道理的。
有些时候,这会有利于我们的成长。但有些时候,会带给我们迷茫。更重要的是,容易让我们迷失自己。
朋友们看看以下这些,有几条自己曾经有过?
上学的时候,看别人用什么课外书,就去买什么样的。看别人业余时间干了什么,自己就也去干。看别人穿什么样的衣服,就让父母给自己准备什么样的。
到了高考的时候,看别人选什么大学,就从中间选自己的。看别人选了什么专业,就重点考虑。别人去了什么样的城市,自己就考虑差不多的。
到了大学,看别人上多少自习课,自己就上多少。别人睡懒觉,自己也晚点起床。别人加入了学生社团,自己也去报名。别人谈了恋爱,自己也心生荡漾。别人去考研,自己也跟着报了辅导班。
等到走出校门,别人找了一个稳定的工作,自己也向往这样的工作。别人能够拿多少收入,自己就以这样的收入为目标。到了要找男女朋友的时候,看看好朋友找的是什么样的,高矮、胖瘦、工作、家庭,找个差不多的。
结婚之后,听说好朋友婚姻不太幸福,就觉得自己过得也不怎么样。甚至别人离婚了,自己也开始盘算。
有了孩子之后,更是如此。看看别人家孩子学了什么,就让自己家孩子也去学。别人家孩子有什么东西,赶紧给自己家孩子也买一个。
甚至看到别人创业,自己也要去试试。有了自己的公司,总是看友商在做什么。一旦行业有一些风吹草动,自己马上就跟进。
说句题外话,张潇雨曾经就商业说过一段话:谨慎选择自己的竞争对手,因为最后你们会很像。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比较思维的结果。
因为比较思维,我们会很大程度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如果想要成为最好的,比较思维很难做到。
之所以会有比较思维,是人类进化中自然选择的结果。比较思维较少消耗脑力,而大脑是人体中能耗最高的部分。虽然重量只占体重的2%,能量消耗占比却高达20%。
在漫长的进化中,人类都处在食不果腹的状态。相对少的动用大脑,是保持生存的重要策略。
从食不果腹到肥胖症泛滥,不过是近百年的事情。进化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调整身体机能。
而意识到这一切的我们,需要更多动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难道这不是减肥的一部分吗?至少可以帮助消耗美食带来的过多热量。
那去思考什么呢?怎么思考?
答案是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方式。
简单来说,就是不借助任何参照物,从头自己想。
让这个概念风靡的,是科学狂人马斯克。下面的这个视频,就来自于他。
他在创立特斯拉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创新,就是实现电池成本的大幅下降。做到这一点,就是依靠第一性原理。
熟悉他的朋友会知道,他的事业不仅仅是特斯拉。其他每一项都是石破天惊的,原因都来自于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
马斯克的案例,也许很多朋友不感兴趣。因为他使用第一性原理的领域是科学和商业。
大多数人不需要涉足科研,也不会去创业。
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人生最重要的事,一定都值得我们用第一性原理去重新思考。
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特质都是独一无二的,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是与别人不同的。这种情况下,参照任何人,都有可能让我们看不清自己。
人生终极目标是成为更好的自己。而首先要做的,是认清自己。
我总觉得,处在人群中,相对于看清自己,我们更有可能迷失。只有独处的时候,运用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思考自己的过去,思考自己的兴趣爱好,思考那些对自己最重要的事,才能看清自己。
看清自己的标志是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只有在充分了解自己的情况下,才能做到。在我见过的人里,能做到这一点的人,真的太少太少了。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不会受攀比心理的影响,更不会产生妒忌心理。
事实上,这是欲望管理的最好方式。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知道其他的对自己没那么重要,就能少一些贪婪,多一份释然。
幸福是一种内心感受,与欲望直接相关。
而想要的东西越少,实现的可能性才越大。
世间所有的美好,不可能都为我们所占据。
关于事业和职业。
抛开自己现在从事的行业,把自己当成一个即将找工作的人,根据自己的性格特质、专业爱好,分析自己最应该进入什么样的环境,哪些行业,具体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得出这些结论之后,再回过头看自己的现状,才不会陷于现状。
无论现在在哪里,只要方向清楚、意愿强烈,总会有可以到达的方法,只不过方向不同、难易程度有差别。
而事实上,越是难到达的,越值得去追求。
关于情感和家庭。
自己在与生活有关的哪些方面有弱项需要被弥补,哪些性格特质的人和自己更合适?为了得到这样的特质,忽略和忍耐的极限是什么?而自己又能带给对方什么?
这样很容易得出另一半的标准,只要在人群中发现了这样的人,那就全力去争取。对于不是目标的人,忽略就好了。
而对于已经有另一半的人来说,这样的思考能够让我们更看清自己,看清对方,看清矛盾和差距在哪里。只要有改善和弥补的可能,那就全力去做。时间检验做不到,又无法忽略,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只有用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方式,想清楚这些对于人生最重要的问题,才能慢慢变得更好。而不是盲目的从一个方向,转向另一个盲目的方向,将来还会有好多次。
那些真正值得做的事,都需要时间的积累。我们越早进入这样的轨道,越有可能实现。
我自己用这样的思维方式,越来越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与大多数人都不太一样。如果用比较思维,我永远获得不了现在的生活。
最后要说的是,在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过程中有疑惑、不确定,欢迎和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