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圣塔菲研究所的复杂性科学中,体会涌现、自组织、熵增定律、耗散结构与生物学思维

这是庐山面目的真面目第487篇原创内容,2019年第118篇。

本篇的尝试用最浅显的文字来介绍复杂性科学。

圣塔菲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简称SFI),成立于1984年,世界顶尖的复杂性科学研究中心,非盈利性研究机构,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圣塔菲市,该所云集了物理、经济、理论生物、计算机科学不同学科顶尖专家,主要研究方向是复杂系统科学。创始人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默里·盖尔曼,诺贝尔经济学家获得者阿罗。

可以说圣塔菲研究所汇集了世界范围内的顶尖学者和青年才俊,通过跨学科研究的方式,探索人类智力能够触达的最高深境地。

对于一个跨学科学习的人,不应该、不可能错过这样的成果。

所有的学习,都是对前人毕生精力探索的一种快速获取。而这样的成果就写在几本备受关注的书里——《夸克与美洲豹》、《复杂》、《规模》、《领导力与新科学》、《失控》。从这几本书中受益最大的,是顶级企业家们。

混沌大学李善友教授的部分课程,也是基于这几本书。可以说这几本书是现在最前沿的商业思想来源。

这几本书中,《复杂》我只能看懂20%,《失控》看懂了30%,《夸克与美洲豹》可以看懂50%,《规模》稍微容易理解一点,看懂了大概70%,《领导力与新科学》看懂了差不多90%。对于绝大多数朋友来说,可能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去读如此枯燥和深奥的书。

我尝试用自己的理解,把我能够吸收到的内容,以最简单的文字分享给朋友们。这样的理论和洞见,无论对商业、对人生,都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熵增定律,是物理学中的热力学第二定律,被爱因斯坦称为科学定律之最,是所有系统遵循的法则,是现有科学定律中最不会被颠覆的。熵增定律在物理学概念中,几乎是唯一有时间的。

对于非理工科出身的朋友,可以把熵增定律简单理解为:在封闭系统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混乱度(熵)不断增加。

关键词只有两个:封闭系统和混乱度增加。

这其实非常好理解。

比如,一个门窗紧闭的房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脏。一个固定不变的组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混乱。

熵增定律最终极的洞见是:宇宙一定最终走向寂灭。

这几乎可以解释为什么所有最深刻的思想家,都是悲观的。

去年写过一篇与熵增定律有关的内容:时间的厌倦和拥有的不珍惜

第一个把熵的概念引入企业的,是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非常重视熵增定律。因为企业作为所有组织中最追求效率的,熵的增加对效率影响最大。

组织会有熵增,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管理制度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

市场会有熵增,用户对于产品会越来越习以为常和审美疲劳,除非可以对抗这样的熵增,否则市场规模最终会不断缩小。

连团队的思想都会有熵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职务的提升、收入的增加,初心会越来越被遗忘。

我过去工作的经验,深刻体会到在一个历史悠久企业中,管理制度不断出台,越来越多,以至于没有人能够说清楚。这也是一种熵增。

企业管理的本质,是反熵增。

我们所有努力的本质,都是反熵增。

那些最伟大的企业家,都极其重视反熵增,并且都有各自企业反熵增的独门绝技。

对于亚马逊来说,反熵增是两大成功秘笈之一,另外一个是飞轮效应。

引入第三方,给客户最大的选择权,就是反熵增。本质上是营造了一个开放的系统。

亚马逊云的成功,就是反熵增,把原本只服务于内部的机构,开放到外部市场,成为了亚马逊的第二增长极。这在本质上还是营造了开放系统。

与反熵增有关的,还有一个概念叫耗散结构。提出这个概念的是普利高津,他因为这个概念得到了诺贝尔化学奖。

简单理解耗散结构,就是建立一个开放系统,和外部有效交互。

而我对耗散结构更深层次的理解是:把优势资源消耗掉!

这既是一个让我茅塞顿开的理解,也是一个让我毛骨悚然的理解。

因为传统的观点扬长避短,是把优势资源运用到极致,这样理解很容易造成的误解是:死死守住自己的优势资源,像一个守财奴一般。

启发我有这样理解的,是华为。

对于华为来说,资金是他们的优势,利润太多、钱太多了。然后就在耗散结构的理论下,把这些钱花出去,这就是耗散。

华为把钱花在了研发上,十年时间花掉4000亿人民币。这是多么恐怖的数据。正式这样的耗散,铸就了华为的技术领先。

华为把钱花在了人才上,任正非有一个表述叫:用资金炸开人力资源金字塔的塔尖。华为在全世界和几百名顶尖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以fellow制度建立了合作关系,任正非会定期和他们喝咖啡,了解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用任老爷子的话说,这叫: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用一个更加恐怖的概念来概括耗散结构:攻击自己!

只有自己攻击自己,才能打破封闭系统,才能构建开放的结构。

保护是一种伤害,只有破坏才是一种成就!

所有惊人成果的背后,都是不一样的理解和认知!

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对抗熵增本质上要靠开放系统。

从这个角度,我们就能理解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的意义,其实是开放在前、改革在后。

企业同样需要不断通过组织变革,来打破封闭系统、创造流动。

我的理解:这个世界只有两样东西是天然反熵增的:生命和爱。

生命之所以可以反熵增,来源于100多亿年的生物进化。

生存是最残酷的竞争。只有最具生存能力的物种,才得以赢得这样的竞争。

而爱是人类特殊的情感,人类本身也是生物中的一员。

想要实现反熵增,物理学本身给不了我们更多的答案,我们要到生物学当中去寻找。

因此可以说,物理学在生物学面前,黯然失色。达尔文的进化论世界观,替代了牛顿的机械论世界观。

在牛顿的机械论世界观里,世界是一部精密的可以准确运转和预测的机器。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世界观里,世界是一个复杂的进化的生命体。

本质上说,在牛顿的世界观里,世界是简单的系统,可拆分、可还原、可预测。在达尔文的世界观里,世界是复杂的系统,不可拆分、不可还原、不可预测。

管理学是建立在牛顿世界观基础上的,自上而下,从股东会、到董事会、到董事长、到总裁、到副总裁、到不同职能部门的授权和控制。麦肯锡的管理咨询就是按照这样的理论框架来构建的。

而生物学思维中,这一切是被打破的。构建生态型、平台型组织,赋能个体,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独立的经营者。需要构建的是一种失控的状态,只有失控才能最好的生存。我想这也是《失控》这本书的核心表达。

只要看到一个公司的组织结构图,就可以判断这是一家建立在什么世界观上的企业,无论处在什么行业。

所有的创新都是对原有系统的颠覆。

在我看来,复杂性科学就是建立在达尔文世界观的基础上。

复杂性科学当中,最著名的研究对象是蚂蚁。

单个蚂蚁是世界上所有生物当中,智能化程度最低的物种。但是一群蚂蚁在一起,可以实现很多意向不到的智能。例如:可以走出寻找食物的最佳路线。这一切背后没有任何超自然的力量在指挥,仅仅是遵循了最简单的规则。

这种奇迹,在复杂性科学当中叫涌现。

一群鱼也有涌现,那就是可以整齐划一的游在海底。

一群萤火虫也有涌现,那就是用同样的节奏闪耀。

个体组成的群体成为了超生命体的存在,就会出现涌现。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生命现象。

达尔文世界观之所以不可拆分、不可还原、不可预测,就在于涌现。

而人类组织,虽然单个个体是世界上最智能的,但群体却是最不智能的。对于人类来说,身处群体会降低个体的智商,有一本书叫乌合之众。

人群很难出现涌现,但所有与人有关的奇迹都是涌现。只是这样的次数极少。

比如,革命成功就是一种涌现。从最开始的几个人,短短时间可以成就一个政权。这不是一种涌现吗?

爱本身,也是一种涌现。单个行为看起来都与他人无异,但组成在一起,就成为了爱。

在复杂性系统中,整体远远大于部分之和。

分形是芒德勃罗提出的概念,简单理解是整体和部分形态的相似性。

缩放尺度看起来是一个魔术师才能完成的任务。尽管形态相似,但尺度被缩放的同时,性质却发生了天壤之别的改变。

在涌现中,个体是微不足道的,整体却成为了奇迹。

我觉得这个思考和洞见可以用来理解人生。每一天都在做着看似平淡无奇的事,组成在一起却有了伟大。

伟大的人,和平凡的人,缩放到生活细节,没有任何不同。一样吃饭,一样睡觉,一样做一件事。但尺度放大到人生,伟大才得以涌现。

区分伟大和平凡的,是使命。

使命是使你觉得比你生命更重要的事。这件事会成为一个超生命体。

使命就是一个人的一生是否会有涌现的规则。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团队是否可以成为超生命体,是能否成为伟大企业的前提,企业团队涌现的规则就是是否每个人都有同样的使命。

在复杂性科学当中,决定一个组织的不是由哪些个体所组成,而是这些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一规则可以运用在社交。

决定一群人命运的,不是这群人是什么样的人,都有哪些人。而是这群人相互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相同价值观,更多信任、更多彼此关心,就有可能创造奇迹。因为世界是不可预测的,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生物学的价值,一直被低估,正在被慢慢的认识。最早认识到的人,都取得了不同寻常的成就。

马化腾在2012年就曾经发表过关于生态型组织的讲话,腾讯一直远远走在很多企业的前面。

我们所说的成长型思维,其实就是生物学思维在人生中的应用。而固定型思维,背后就是牛顿机械论。

我在生物学思维学习中最深刻的认知是:进化是一种残化。

物种进化,并不是使自己更完备,而是使自己更残缺。这是物种进化规则带给我们的认知。

无论个人还是企业,这都最值得思考的。进化的最终方向,是只做一件事,一件越来越细微的事。

在生物学思维中,所有的环境都是生态。任何一个物种,都不可能在生态中独自生存和发展。越是残化,就越依赖合作伙伴和生态。越需要合作伙伴和生态,才会越有生命力。

写出上面的内容,源自近两年时间的学习和思考,可以说是看完200本书的浓缩。一个跨学科终身学习者眼中的世界,是和绝大多数人眼中不同的。

不知道今天的内容,能不能让大家感受到这样的不同。

公众号两周岁生日会上,我会以语言的方式来表达与此相关的内容。更会用歌声和情感,来诠释我眼中的世界。这一幕会让我热泪盈眶。

人类终会灭绝,世界终将寂灭,最高深的智慧总是悲观的。但悲观的看待世界,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乐观的活在世上。爱是可以反熵增的存在!

再多的学习,如果带来的只是杞人忧天,那将毫无价值。乐观和爱才是所有一切最终极的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