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L生存手册——如何快速学习产品知识?

 专栏作者/蓝齐儿

医药行业,别忘初心,我们都可能是患者~

很多公司招聘MSL要求背景契合,但实际工作中仍会有不少MSL属于跨领域学习。

进入全新领域,如何在短时间内充分掌握产品知识?内能跨部门培训、外能科学交流与答疑,继之可以提出问题、找出医学策略点?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

信念

医学部没有业绩压力, “信念”更多是讲对本职工作、对所负责产品知识的”相信”。任何公司都有完整 “洗脑流程”,并非贬义,而是指每家公司都会对数据进行整理提炼,以合适方式对外交流。当MSL工作熟练后,就需要来参与这项工作。

当你不能完全相信手头数据和信息,而你又去传达给KOL,首先这相当于同时欺骗你自己和KOL,其次这也意味着你不能很精准地传达信息,造成双方理解的偏差。

所以定期问问自己,你对公司提炼的产品故事和医学策略,真的相信吗?对于负责的产品与竞品优劣势比较,你认同吗?

一种“不相信”,在于你没有充分掌握产品、竞品、疾病领域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来源于多篇文献总结,或多个产品经典研究对比,或疾病治疗领域十年来理念改变,你没有看过、你记不住,所以你“不相信”。这时你需要的是学习学习和再学习~

而另一种“不相信”,在于你的理念与现有信息冲突,比如一款经典老产品医学推广,公司主打新药使用经验不足、价格贵,但熟读文献综合分析,你认为新药(相同机制或者不同机制)会逐渐成为未来治疗趋势:疗效更好、安全性可控。

在非常成熟的市场,老产品已经不再需要医学部反复教育既往研究证据,暂时也未发现老产品在新适应症的拓展潜力,仅用“使用经验”、“价格”作为产品间差异化不符合医学部初衷(新药不使用怎么积累经验?价格差异更非医学部做科学交流主要参考信息,更多是商业团队营销考量),这时你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更换工作。

事实上在国外,产品过了专利期,相关上市后团队会大幅度削减。我倒是觉得中国患者未能充分接触和及时使用新药是一种遗憾。这一种“不相信”是个人职业思考与选择自由,不勉强自己就好。

共情

“纸上谈兵”往往变成机械讲述数据和概念,而忽略了人文关怀和现实思考。

某次医学会议上,医生谈到我们产品皮下注射后局部注射反应,部分不能耐受的患者出现瘀斑、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比我预想高。而平时我会很坚定认为皮下注射较注射剂更为方便和安全,但如果部分患者局部注射反应强烈,而产品足量使用,一次需要注射两个部位,连续注射7天,相当于14次注射,这个操作是非常痛苦的,这个层面上皮下与注射的优劣并非绝对。

这不一定会完全改变我的观念,但给我更多思考:什么导致了实际操作与临床试验中注射AE发生率差异?是否临床存在注射方式问题?AE发生与患者体重或者其他特征有无关联?AE与注射剂量是否相关?什么处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哪怕这些患者是少数,但也应当被关注。

有信念,有共情,如何可以更好更快学习专业知识呢?有了方向后自然就有了方法。

充分利用公司数据库

MSL入职后, LM或MA会做产品知识培训,使新人对产品和疾病治疗领域有初步印象,接下来就需要在几个星期或几个月伴随工作逐渐展开反复自学。老板可能扔给你一个文献包,里面包括一点文献和幻灯,但这些远远不够。

积极主动的MSL应当善于主动寻找资源。一般公司都会维护线上数据库,包括产品历年文献、既往QA、既往学术活动资料、指南、新旧版本说明书、竞品资料、经典研究解读、医学策略幻灯,这些东西都可以尽早下载,并按照自己的工作习惯进行标签和整理,方便日后时常查阅,定期更新。如果再机灵点,也可以拿到市场策略幻灯、销量数据。

当很熟练之后,你会发现很多幻灯都是各个知识点排列组合,关键在于不同故事线梳理。

对相关资料了如指掌,在KOL提出科学问题时,可以很快从库存资料里调用相应证据;当想要做一套产片幻灯,整理好逻辑与故事线后,很快从既往资料中调用可用资源或者找寻灵感,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时间。

有技巧地记忆:基于逻辑而非数据

成熟产品往往有非常丰富的研究证据,研究设计、人群、研究重点、不良事件等等,都是我们应当记住的,这些信息涉及大量数据,遇上较真的专家,一个P值都会过问。

如果强迫自己一个个数据背诵,过程是非常痛苦的。

而且MSL可能负责多个产品多个领域,极易混淆。这时候逻辑线的梳理非常重要。先完成第一步的知识积累,清楚疾病治疗概况、产品与竞品大致信息,接下来用自己的思维习惯去整理资料。

比如我负责一个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在大致浏览目前已有的一些研究文献后,我在pubmed上搜寻这个基因突变的相关文章,光是根据文献列表就能大概获取前期研发信息:最早提及这个基因突变的年限、定位突变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的年限、两种突变亚型确定的年限、针对该突变首次进行靶向药物研发的年限、目前比较受关注的几种靶向药物机制研究/I期/II期/III期的时间,这就有了一个很清晰的研发图谱,而仅仅是针对搜索结果的分析,就可以获取这么多疾病治疗领域信息;

接下来你就可以进行进一步筛选,选取权威文献,查看产品早期研发的路径:早期剂量爬坡?除了该突变,有无其他通路或靶点抑制?前期主要不良反应?in vitro与in vivo结果有无不同?单药还是合并用药?主要治疗方案有无变更?这是你建立对所负责药物整体研发思路;

再进一步,到具体研究:产品及竞品目前适应症,分别对应哪些临床试验,在中国与欧美有无不同?各自最突出的疗效结果是什么?各自最为关注的不良反应是什么?治疗失败怎么办?能否各自逆转耐药?特殊人群有无数据(高龄,肝肾衰竭,儿童等)?

有了这3步逻辑线梳理,对关心的问题有了大致答案,然后再匹配精准数据,记忆起来就会很清晰。

比如某药物有VTE不良反应,通过上述方法你能查到,VTE发生率增加最早是在早年两个欧美研究发表后被提出,但这两个研究中并未常规使用抗凝药物预防。

而在中国上市研究给予了常规抗凝预防,VTE发生比例远远低于欧美研究,且合并使用的激素剂量也有调整。

这两个改变其实都降低了VTE发生风险,再考虑人种差异、结合临床实际反馈,VTE风险不会再是这个药物在中国人群使用的主要担忧点,你就有底气去回答医生的质疑,同时结合邀请用药经验丰富的专家传授,从而可以改善某些专家对药物不熟悉的某些刻板印象。

持续关注前沿热点,观念先行

医学部、市场部、销售部都在学习产品知识,都在与专家沟通,那医学部又有什么不同?

在合规大前提下,医学部应当始终是“不局限于眼下”的,我们需要同医生一同成长,知道药物从哪里来,知道疾病治疗过去是怎么样,现在怎么样,未来是怎么样。

现实永远是不圆满的,比如某个疾病,所有前沿会议、世界顶尖专家都在谈论根据危险分层来选择不同治疗方案,而在中国,由于药品选择有限,危险分层显得“没有意义”,但医学部不应当就此不理会这些信息,而是始终保持对前沿信息的敏锐,与KOL沟通疾病治疗模式改变的机会及基于这些改变产品的机会。

现在选择有限,不代表始终有限,而根据专家对前沿信息的解读与看法,也可以反应其发展的潜力。

当所负责产品几乎没有新的研究与声音,疾病治疗模式也发生了改变(比如肿瘤从传统化疗改为化疗free),未来有更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出现,这个时候我认为该产品也不再需要医学部来进行教育了。因为我们始终需要以患者的利益为第一考虑要义,而非产品的销量。

实践出真知

多见专家、多同一线团队沟通,多看多听多问多想。结合实际才更容易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又更促进学习与思考。

一般公司会对MSL的拜访进行KPI限定,个人觉得纠结数字意义倒是不大,但是经验丰富的MSL可以抓住各种与KOL沟通的机会并得到有价值的信息,这个就又是另外一门值得专门探讨的学问了。

总之,既然我们从事的是关注患者治疗的行业,我们就必须知道临床专家的真实想法与关注的问题。如果你所主打的策略点根本没有临床专家关心,你和KOL的沟通就特别尴尬了。接地气,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学才是效率最高的!

这是笔者的一些经验之谈,希望能够给新入行的MSL一些帮助,希望大家都可以成为游刃有余的MSL!

欢迎各位行业人在留言区讨论~

投稿,合作事宜请咨询小齐:

15951611765(微信同号)

想知道内外资500强药企平时都是如何管理的?

戳原文查看答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