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人文:“广西省尾”,地于极西——寻访西林县的历史脉络

广西现在带“林”字的县市有六个,分别是:桂林,玉林,上林,田林,隆林,西林。

按区域分,两个偏东,一个偏中,三个偏西。按现在的经济生活,听得最多的,是前二“林”,恰好都是市级,桂林山水甲天下,玉林狗肉香世界,其他四“林”,则都是县级,知名度就相对低一点,在日常生活中少有听闻。

广西六“林”

但是换个角度,从历史方面来说,这六“林”的名声,可就是另外的排法了。桂林的省治,玉林的直隶,上林的土司,三林的泗城府,各有各精彩,就说曾经的泗城府西林县,是广西地理位置最西边的县,有“广西省尾”之说,这地处边远,可以说是处于滇,桂,黔交界的深山老林中,这样的地方有着什么样的历史?

远的不说,就说近代史以来的一件大事,说出来你就恍然了。1856年2月29日,非法侵入广西西林县活动的法籍神甫马赖被拿获正法,以此为导火索,引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史称“西林教案”,这一事件,可以说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历史进程。

当然了,这是历史定位,改变不了。不过,“西林教案”发生地的定安镇,现在已经不归现在的西林县管治了,而是由田林县辖区了,这个在之前的文章《广西最大的县——田林县行政区历史沿革》中多有说明。

那这个西林县的区域辖地是如何变化的呢?今天的西林和历史上的西林有什么不同呢?

近代史第二次鸦片战争导火索,西林教案发生地碑记

西林县这片区域的历史,可以追溯很久远,近代考古发现研究的成果,在先秦时期,这里是句町古国的领地,并且还是核心区域。

早期的句町古国行政中心是如何变迁,这得慢慢理顺,但可以肯定的是,句町古国最后的都城在西林县普合乡境内。并且以句町国之名,一直到延续到东汉初年,才被定为句町县。

不过,关于这个句町古国的历史,在明清的西林地方史籍中,并没有提及,这历史都是近几十年的科学考古发现后,才慢慢从各种史籍中重新整理出来,这就是另外的话题了,改天再谈。

西林县博物馆内图

西林县最早的县志,是在清康熙年间,由江苏人王维怀所编修,他是西林县改土归流后的第十六位知县,任期四年(康熙五十四年秋~五十八年秋)。不过,由于各种原因,他渗杂了一些个人的情绪,对地方的认知十分的肤浅与蔑视,所以他编修的这版《西林县志》十分简单,按学术研究的态度角度说,这是一本“充数”用的史籍,不过数千字而已。

但也就是这样一版《西林县志》,成为后几版县志的抄本,对于西林县的很多过往都没有做到应记尽记,应补尽补。如关于西林县的历史沿革,清代的《西林县志》不过百十来字介绍,宋代以前的历史,就两字:未详。宋以后的历史基本就直接跳到明万历年,从“土官故绝,改土归流”开始了。

直到现代2006年,西林县才真正出了一本比较完善的《西林县志》,对西林县的历史才有了相对详尽的记载。

西林县志

现在西林县这片区域,实际上在唐以前,其本属于各个行政的边缘地带,按现代行政划分,是属云南或贵州地方的历史。

春秋时期,这是句町部族的活动范围。直到汉武帝平岭南三郡后,回师西南,把句町,夜郎古滇国等边地小国全部统一了,在现贵州西南设牂柯郡,属益州刺史部(现成都),其中现在西林县一带属于牂柯郡句町县范围。

到公元前八十三年,句町首领毋波协助汉室平“郡兵”之乱,因此得到汉昭帝封“王”,句町县升级为“王国”。不过公元九年,王莽篡位后,实行“尊王抑夷”政策,这“句町王国”又被降级为“句町侯国”。

无论这期间的历史怎么变,总之,西林县区域均为益州刺史部牂柯郡句町县管治范围,并且是比较边缘的地方。

三国蜀汉兴古郡

直到三国时,蜀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平定南中(云南),重新划分行政,拆分新置了一个兴古郡,由此,西林县区域渐渐开始了真正的进入郡县制的历史。到吴建衡三年(271年),分置出来了一个宁州,兴古郡句町县隶之。

西晋永嘉五年(311年),兴古郡撤消了,但一个叫西平郡的历史开始了,郡治位置就在现在西林县的东南,仍属宁州。西平郡辖六县,西平,西宁,温江,都阳,晋绥,义成,范围大概就是现在右江上游地区。

南北朝乱局下,区域变更复杂,西平,西宁二县又被撤了,并入句町县,而因为此时,南北都有一个宁州,这区域的宁州在北朝周时,改名南宁州,治曲靖,即后来的南宁县,之前的文章《浔州府O鑫森淼焱壵:图说广西之此广西非彼广西,此南宁非彼南宁》讲到过。

以上即为现在西林县属历史上的那个句町县的历史。

民国二十三年西林县地图

隋唐时期,这里变化就大了,隋开皇四年(584年),这区域归南宁州总管府,即今天云南曲靖管治,唐武德七年(624年),重置西平州,治所就在今天西林县,依然归南宁州都督府。

可唐太宗上台,那就不一样了,红笔一批,贞观八年(634年),改西平州为盘州,治所就移去贵州兴义了,归黔中道黔州都督府管。

又是一个历史乱局,五代十国时期,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在现在西林县境内设了一个如赖县,并归建武节度使刘岩管理,属邕州。从此,西林县地界正式进入“广西”这个区域,开始了新的历史。

到北宋年,农智高起义,攻下邕州立“大南国”,现广西西部一带为其核心区,但宋廷随即令狄青南征讨伐,并于皇佑五年(1053年)在昆仑关大败农智高,并一路追伐,平定了地方,重整地方,实行新的政策,撤如赖县,建立上林峒,治所在现在田林县八桂乡,隶广南西路邕州特磨道。

清光绪年1897年西林县地图

到不好言说的元代,就这区域而言,记载的事情很少,但就是这个时期,这里发生了争议。因为现在西林县区域地处云南行省和湖广行省的交界, 加上也有过隶云南的历史,所以两行省为了划分界线,对此区域起了争执。

关于这个争执,现在讲起来平和,只是个故事,但在那个时代,却是充满了刀光剑影。在五代十国的乱局中,这片区域虽然由“云南”划到“广西”地界,但这里承载的“云南”历史显然比较重,上林峒的实控者为侬氏,和云南广南府一带的侬氏是一脉相承的。

元泰定二年,来安路的岑世兴暴力赶走侬氏,夺取了上林峒,并让他弟来镇守,形成岑氏实际侵占。

据此,湖广行省赢得了争议,上林峒,潞城州等地隶广西两江道宣慰司来安路管理,治所现田林境。但这种争议就结束了?当然没有,这仅仅是个历史开端,只是为后来的历史事件埋下了伏笔。

民国二十三年西林县域图

到明永乐年,朝廷进一步强化边远地方的管理,实行了有一点“分封”意味的土司,巡检制度,加上岑世兴家族在桂西一带已经强大起来,此时他的子孙岑善忠任泗城州的知州,掌控着这一方水土,岑善忠的三子岑子成任上林峒长官,并改为上林长官司。

那接下来,这个上林长官司的历史就精彩了!关于岑氏撑控的上林长官司的历史,在不同的史籍,有不同的说法,每种说法都似乎合理正常,但也反映出这片区域历史的复杂性。

一,说法一:按上面所说的来安路岑氏赶走侬氏事件延续,侬氏自然不甘心,一直对这片区域多有骚扰,但限于实力不行,一直没能夺回来。

但到了成化年(也有宣德年之说),泗城府的岑豹为了争夺当世袭老大,杀亲夺位,并四处出兵攻打占周边地方,上林长官司的岑氏自然抵挡不了,跑得慢的被杀,逃掉的,就西迁投靠云南广南的土司,最后到崇祯六年,原上林长官司的岑氏,借广南府侬氏土司的力量夺回了原来上林长官司的大部分区域(原编除潞城1甲外,其余11甲收回),由此,上林长官司顺势又隶回云南布政司广南府辖。

清康熙年西林县域图

二,说法二:按明万历间成书的《苍梧军门志》所说,正德年间,泗城府知州岑接杀了上林长官司岑氏一族子孙,夺了官印,由此,上林长官司“族绝无袭”,于是,由岑接占领管理。

三,说法三:按清康熙《西林县志》所说,明万历间,上林长官司“故绝”了,导致无人世袭,于是泗城府就派官接手管理了。

但泗城府接手,就引来云南广南府的侬氏不满了,到崇祯年,广南的土官侬绍周也是一个强势的人,鉴于以前的历史恩怨,对曾经的侬氏故地念念不忘,于是出兵侵夺了上林长官司河西的渌驮六甲,于是,河西六甲归云南广南府,河东上林六甲则归广西泗城府,由此拉开了两地对原上林长官司地盘十二甲的争夺。

无论是哪种说法,结论就是这片区域就是因为上林长官司的土官没人世袭了,由广西泗城府岑氏和云南广南府侬氏两争不息,抢夺之间,加之明末朝廷的那种飘摇的状态,自然没有去给两地下定论,这区域明末清初几十年的历史也就模糊不清了。

康熙年间西林县十二甲行政划区

这个争议直到康熙三年(1664年),才迎来解决的曙光,此后的历史也清晰很多。

康熙上台的时候,不说四海清平,那也大部分地方相对还是稳定一点,地方政务上也慢慢走上正轨,朝廷也知道了很多省与省之间有分界之争,各地方为了解决这些争议,也主动上奏要求朝廷抓紧落实。

这个背景之下,就这一年,滇黔粤三省(广东广西有粤东粤西之说)的上奏得到了康熙的回复,“下旨委官会看审断清确”各地的边界争议。

康熙派来的朝廷大员来到这片区域,会同三省官员一起了解情况,最后在康熙四年作出裁决,结束了区域百年争占,勘划三省边界:原上林长官司取消土司统治,正式改土归流,建立新县,叫西林县,县治在角村。新置的西林县区域,实际上也就是上林长官司旧地十二甲,改制后设为六里一甲,共编六十六冬,统村六十三。

西林,从此成为这片区域的建制名字。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史籍中有交待:存上林长官司之“林”字,而以地于极西,故名——西林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清末民初,西林地方的行政区划改变就频繁复杂了,先是清末的乡镇自治条例的颁布,再到民国初年的行政改制,总之,在这几十年间,和周边的西隆县(以后再细讲此县)有了更多的撤并整合。

总的来说,西林县虽然有局部区域的改变,但总面积还是差不多的,并一直延续到解放。但是,西林县的历史最大变革,也随之来临。

1950年3月,西林县人民政府成立,全县划六区十一乡。

到了1951年8月,在广西最大的一次行政变革中,西林县被撤消了。定安,者苗,高廓,八渡分给了田西县(也是后来的田林《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二)——田西县行政区域历史》);岩界,那劳,那佐,西平,八达,古障,马蚌分给了西隆县。

那西隆县原有八乡,加了西林并入的七个乡,那就一共十五个乡,数量上差不多,按体量来说,算是县并县了,这种情况,算是合成一个新县了,那就要取新名了,按当时县并县的新名规则,是各取一字,西隆比西林多一乡,排前,于是隆林县也就由此诞生了。

1947年西隆县,西林县地图

隆林县的合成,县内区域也就重新编排,全县分十五个区,其中原西林县地域被划为六个区(7~12区),按当时的行政划分,也就有隆林南六区的说法,并且在八达区建立办事处,专管南六区。

随后十几年,那就是什么公社,大队之类的变化,隆林县也变为隆林各族自治县,但随着民族自治县的发展,有些问题也就出现了,1951年合成的隆林县,就是广西地图西北一角,是一个整体,可以说是当时广西数一数二的大县,但这也是比较山的地方,县南北的自然地理条件差距很大。

其他不说,就说那时的交通,可不像现在,又高速又高铁,再不济也是二级公路,不说一天来回,那两天准完事,但在当时,南六区的人员要到隆林县城开会,为了一两个小时的会议,往返得耗上十天左右。

这明显十分不便,影响日常工作。所以在1961/1962年,隆林县地方向自治区连打两份报告,申请隆林分县,建议南六区分为西林县,剩余北边区域为西隆苗族自治县。

这两份报告自治区经过综合考虑,最后在1963年4月28日拍板通过方案,上报国务院,并在5月20日批准回复,保留隆林各族自治县,划出南六区,即1951年并入的原西林县七乡,恢复为西林县建制,县治即南六区治八达。

这后就慢慢发展成为今天的西林县了,虽然西林县的历史发展多有波折,境域也比百十年前要小,但这里的历史人文还是很丰富的,还有很多故事可以慢慢讨论。

已经揭开面纱的句町古国的历史,区域岑氏家族数百年的人才辈出,一门三总督的荣耀,广南侬氏与泗城岑氏的渌沱河百年恩怨,太平天国的悲歌路途,西林教案的屈辱与抗争,清末西林四大起义,等等。

这些就慢慢翻阅了!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史话八桂!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

谢谢阅读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