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确诊后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糖尿病确诊后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人破1.2亿,且发病人群逐渐向青年人转移,晴天霹雳之后,除了管住嘴、迈开腿、控糖药之外,最可怕的风险确被忽视!
糖尿病总是悄悄逼近
高血糖没有什么感觉,但严重并发症正在悄悄进展
如果长期持续高血糖的状态,身体就会出现各种问题。高血糖是一种血液中多余的葡萄糖大量积累的状态。这些多余的糖会对血管和神经造成损害。由此引发的疾病叫做并发症,代表性的并发症有糖尿病视网膜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障碍、以及糖友们听到就害怕的糖尿病足。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让糖尿病患者谈之色变的并发症——糖尿病足。
导致糖尿病足的原因
我们需要先了解导致糖尿病足的原因,才能从根源处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或病情的恶化。
1.长期体内血糖控制不佳,进而出现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的存在可导致足部血液循环受到明显的影响,神经病变又可以降低患者足部的感觉功能,二者均与糖尿病足的发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2.糖尿病的患者需要迈开腿,无形中被迫增加了足部的风险和负担,不合适的鞋子和袜子导致足部磨损,没有定期鞋子消毒导致感染风险,冬季脚部皮肤干裂,脱落的皮屑扎破皮肤,破损后没有及时消毒,泡脚的水温太高,而由于足部感觉下降而不自知,导致烫伤。
预防糖尿病足的方法
糖足一旦发生,极难处理,轻则溃疡不愈,重者截肢。柳叶刀杂志曾经统计,每30秒就有一个肢体因糖尿病足被截肢,截肢之后的患者通常在两年内会死去。了解了以上所述,到了最关键也是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预防糖尿病足:
首先要配合医生,通过饮食和药物,切实管理好血糖,这方面有很多文章,此处不再赘述。
其次,准备糖足预防包,在日常生活中切实做好足部护理,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每天要做足部清洁卫生工作,每次洗脚要用温度计或者高糖护理桶,保证水温在40℃以下,因为糖尿病患者对温度敏感度下降,很烫的水也感觉不到,容易烫伤,引起足部溃疡,水的高度要超过小腿足三里穴,充分促进足部血液循环
2.不穿尖头鞋、高跟鞋、硬皮鞋。穿鞋前应检查鞋内有无砂石粒等杂物以免损伤脚底。袜子的选择上更是有大学问的,要选择符合医学标准的高糖护理袜,避免袜子过紧,防止足部摩擦造成不适的症状,影响脚的血液循环。
高糖护理袜袜口不能有皮筋,必须采用蜂窝织法贴合固定且袜筒超过7cm,避免勒住足部的血管,防止足部微循环受阻。
高糖护理袜袜尖必须用手工对目,是平滑的,没有突出的线骨,防止磨损脚尖,这是最容易发生破溃的地方。普通袜子有突出线骨,糖尿病患者足尖皮肤比常人要薄且感觉下降,所以不但容易磨破,而且往往磨破了也不知。
高糖护理袜必须经过医学级的灭菌,再密封包装,必须包含抗菌纤维,防止袜子本身带菌感染。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特别容易感染脚气,抓挠后易破溃,诱发糖尿病足。普通袜子不是灭菌密封包装的,在运输途和储存时容易滋生霉菌和真菌,新袜子一般都是不洗就穿的,普通人没什么问题,但是糖尿病患者可能因此感染。必须是浅色的,方便每晚检查袜子是否有血渍,第一时间发现破溃点。
3.足部意外擦伤,要立即用高糖消毒巾及时清洁和消毒。高糖消毒巾是专用在足部消毒的碘伏巾,材质柔软避免划伤,面积大,含碘伏多,每片独立包装,可随身携带,有了破溃一定要第一时间消毒。
4.每天要用高糖消毒喷雾对鞋子就行消毒。糖尿病患者需要迈开腿,每天一万步,鞋子里就有更多的汗渍,潮湿的鞋内环境就容易滋生细菌,真菌,霉菌,导致足部感染的风险。
5.脚部皮肤干燥,容易干裂或者脱皮屑的患者,应该注意脚部的滋润,每天早晚用高糖护足霜涂抹脚后跟等容易干裂的部位,要像爱护脸一样爱护双脚,特别是冬季或者干燥的地区。
糖足预防包一般大医院会有,一般在医院门口药店,住院部超市或内分泌科病区的自助购物柜等。网购要小心假货,例如假货的高糖护理袜达不到5项医学标准,也没有高糖消毒巾。
总之,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人群中,糖尿病足的发病几率已经达一个很高的比例。而且,糖尿病足的截肢率在不断提高,糖尿病足一旦发生不可逆转,只能加强预防,所以一定要谨遵上述方法做好预防,不要严重到危害生命才追悔莫及。
总结:
1. 除了管住嘴、迈开腿、控糖药之外,糖尿病患者最可怕的风险是糖尿病足。
2.导致糖尿病足的主要因素除了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导致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外,还因为糖尿病患者需要迈开腿,无形中被迫增加了足部的风险和负担,不合适的鞋子和袜子导致足部磨损,没有定期鞋子消毒导致感染风险,冬季脚部皮肤干裂,脱落的皮屑扎破皮肤,破损后没有及时消毒,以及泡脚的水温太高,而由于足部感觉下降而不自知,导致烫伤。
3.糖尿病患者日常需要用糖足预防包切实做好各项足部护理,糖足预防包一般在医院门口药店,住院部超市或内分泌科病区的自助购物柜等。网购要小心假货,例如假货的高糖护理袜达不到5项医学标准,也没有高糖消毒巾。
4、糖尿病足一旦发生不能逆转,每30秒就有一个肢体因糖尿病足被截肢,所以必须切实做好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