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海归教授看不起鲁迅,鲁迅去世后闻一多忏悔道:我们错了
上世纪20年代,鲁迅和很多文学团体发生过笔战,比如创作社、新月社及现代评论派。现在很多人一说起这些事儿,习惯于用“某某被鲁迅骂过”来形容。这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当时的鲁迅地位比较高,路见不平或心有不爽一声吼就能产生很好的效果,是以一种非常强势的姿态“骂人”的。
鲁迅
但事实情况绝非如此。回到历史语境中我们会发现,大家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进行论战的,简单来说就是谁都不服谁。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当时不少人其实是看不起鲁迅的。
最典型的就是新月社那帮人,他们都是欧美留学回来的海归博士、硕士,而鲁迅虽然留日了,但连学士学位都没取得(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肄业)。从留学背景和学历方面来说,徐志摩、梁实秋、闻一多等人是看不太起鲁迅的。
徐志摩
另外,从文学创作方面来说,新月社的成员们也看不起鲁迅。新月社的创造宗旨是“以诗歌之名演绎平凡人的诗意人生”,正常情况下是一帮搞艺术的,极端一点来说就是“为了艺术而艺术”。
鲁迅作品的艺术气息是不够浓烈的,他主要是为了指出国民性中的一些问题,以达到“立人—兴国”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鲁迅是以一种非常实际、比较功利的态度创作的,为此鲁迅牺牲了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这在一帮搞艺术的人看来,无疑是非常俗气,甚至是非常无聊的。
胡适、梁实秋、徐志摩等人都是跟鲁迅发生过笔战的,他们也都表露过自己看不起鲁迅的心理。闻一多是新月社的一员,他虽然没有直接和鲁迅“对骂”过,但也曾公开鄙视过鲁迅。
胡适
在清华大学的一次课堂上,在谈到鲁迅等“左翼”作家的创作时,闻一多曾这样评价道:艺术的成功,乃在艺术,而不可以人生标准去评价。现在的(鲁迅等)普罗文学家,即代表艺术态度的反面,故不能成就太大。
闻一多的这个评价,代表了当时很大一部分专家、教授、学者、诗人的看法。他们认为文学应当是为艺术的,而不该像鲁迅那样试图直接干预现实。事实上,当时也曾爆发过多次文学是为了人生还是为了艺术的争论。
闻一多
闻一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着对鲁迅的不屑与鄙视,直至鲁迅逝世。鲁迅逝世之后,闻一多开始对鲁迅做出了比较公道的评价。在鲁迅逝世八周年纪念日时,闻一多更是公开向鲁迅忏悔道:
从前我们住在北京,一些学者先生看不起鲁迅,就是没有跟着骂的人,也不把他放在眼里。现在我向鲁迅忏悔,我们骂错了。鲁迅对,我们错了。当鲁迅受苦受难的时候,我们却在享福。当时如果我们都有鲁迅那样的硬骨头精神,哪怕是只有一点,中国也不至于现在这样了。
闻一多对鲁迅的态度之所以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跟时局的变化以及他自身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鲁迅是1936年逝世的,第二年抗战就爆发了。闻一多等教师跟学生从北京步行到重庆,在这个过程中目睹了时局动荡为人民带来的灾难。
闻一多与西南联大师生合影
而当时很多官僚,却不思抗战,反倒发起国难财来。在这种情况下,闻一多感受到了“亡国之痛”,心中的文人救世情怀被激发起来了,宛如当年的鲁迅。闻一多终于意识到了鲁迅的伟大,并且走出书斋,投身于现实的抗争。
此外,闻一多也开始想鲁迅一样大量写作杂文,这种他曾经看不起的文体。闻一多曾这样写道:
鲁迅勇敢、坚决地做着他认为应该做的事,在文化战线上打着大旗冲锋陷阵,难怪有的人那么恨他!鲁迅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宁愿受苦流亡,也不妥协。鲁迅之所以伟大,之所以能写出这么多伟大的作品,和他这种伟大的人格是分不开的。
闻一多
此时的闻一多,俨然已经成为了另一个鲁迅,甚至比鲁迅还要硬!而闻一多,也因为他的硬骨头遭遇了不幸。
1946年7月11日,李公朴被特务杀害。4天后,在李公朴追悼大会上,闻一多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宣誓说: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李公朴
当天下午,闻一多主持了记者招待会进一步揭露事件的真相。散会后,闻一多遭特务伏击,身中十余弹,不幸遇难。
两年前,闻一多在鲁迅纪念日时曾这样说道:有些人死去,尽管排场弄得非常热闹,过了没几天,很快就被遗忘了;有的人死去,尽管生前受到很不公正的待遇,但时间越过得久,形象却越来越光辉,他的声名却越来越伟大……
后来,闻一多的学生臧克家将这段话写成了诗《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首诗既是在怀念鲁迅先生,也是在怀念闻一多先生,还有无数为中华民族奋斗、拼搏、牺牲过的人。鲁迅的故事我们是很熟悉的,但闻一多等大师的故事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因此,推荐大家阅读一下闻一多等四位大师的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