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模中药学讲稿21发散风寒药

发散风寒药:香薷 荆芥 防风 羌活 白芷

21 发散风寒药: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

香薷

【香薷】

下面介绍香薷。香薷和生姜一样,也是作为熟悉的药,相对于前面三味掌握的药就要次要一点。香薷和紫苏一样,也是来源于唇形科的一种小的草本植物石香薷的,以它的全草来作为药物使用。

过去本草文献里面使用的香薷,正品是海州香薷,后来经过全国的实地的去调查,实际上全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普遍使用的都是石香薷,所以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药典就把石香薷作为香薷的正品,我们教材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就把它的入药的品种也做了相应的改变,和以前的中药书不同的地方就是它的植物来源不一样了,这个加一点说明。

但是石香薷很早以前就也作为香薷的一个品种,香薷有很多品种,唇形科的(石香薷)是其中之一,现在以它用得最多。我们在后面的参考资料里面有一个简单地说明,自己可以看一下,参考资料的第二。

香薷它的功效是三个方面,发散风寒、化湿和中、利水消肿,也就是解表、化湿、利尿三个方面的功效。香薷作为一个发散风寒的药,它作用还是比较强,有的书上也是把它叫做发汗解表,就是服用了以后,常常有比较明显的发汗效果,经常把它作为一个发汗解表药来使用。在风寒表证当中,应该是也有比较明显的疗效,它可以和其他的发散风寒的药广泛的配伍在一起应用。但是这个药就是它的气味比较浓烈,尤其是作为解表药,在煎煮时间不长的时候,气味非常浓烈,有的人对它这个气味不能适应,反而会引起一些胃脘的不适的症状,比如说恶心的症状。

所以普通的风寒感冒,香薷是一个有效的药,而且是有相当肯定的疗效,但是实际当中应用并不广泛,没有前面的药那么广泛,就是它的气味有的人不容易接受,有那么一点关系。在临床上用得最多的是把它的第二个功效结合起来,化湿和中,就是对于湿阻中焦的一种治疗作用。湿阻中焦,我们在《中医诊断学》里面对它的基本症状已经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我们今后专门有一章化湿药,那个时候我们再来复习,再来回忆,再详细地介绍化湿这种功效,我们这里初步了解化湿和中就是对湿阻中焦的一种治疗功效。

在夏天人们常常喜欢乘凉,尤其是在古代,炎热的暑热天气,室内又没有空调,一般都喜欢在野外,比如说有的就在野外露宿,很容易在暑热的天感受风寒,很容易出现有风寒外感,加上暑热天,本身自然界的湿气偏重,再加上暑天人们又喜欢生冷,这个时候又容易造成湿阻中焦,在这个季节就外有风寒、内有湿浊中阻的情况同时发生,这个就(是)一般说的暑湿证,阴暑证。

对于这样一个暑湿证,或者阴暑证,香薷能够外散风寒,内化暑湿,或者内化湿浊,湿邪又叫做浊邪,内化湿浊,它能够表里同治,其实也是一个有明显胃肠反应的一种特殊感冒,这个是香薷最佳的主治证,就是外有风寒、内有湿浊这个时候(使用)。

在暑天这个药就用的非常多,李时珍就是说“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如冬月之用麻黄”。他的意思不是说香薷的发汗作用象麻黄的一样峻猛,不是这个意思,是说它用的最多的季节,冬天外感风寒表实证最多、最常见,麻黄相对的用的最普遍,到了暑天,外有风寒、内有水湿的患者,经常出现这种阴暑证,香薷相对用得多。意思就是说,香薷在暑天应用比较广泛,好象冬天用麻黄比较广泛一样,有一定的季节适用性,应该这样来理解李时珍的这句话,这是它的最大的特征。

因为香薷主要就用于这样一个特殊的证候,它在暑天,有的书上就把香薷认为有解暑的功效。这个不准确,因为有解暑这个记载,有的人夏天不问寒热,因为暑证本身是热证,香薷是不适合的,而且暑邪容易伤阴,都不适合用香薷,有的人一谈到暑证就用香薷,李时珍就批评这种人,认为是暑天必用之药,无异于痴(人)前说梦,好象是打糊乱说,是没有正确地掌握香薷的个性特征,所以香薷最大的个性特征就是把两个功效结合起来。它的一个特殊的适应证,就是外有风寒、内有湿浊中阻,或者就叫暑湿证,或者阴暑证。

至于香薷的第二(个)功效,化湿和中,单独也很少使用。因为化湿和中效果很好的药很多,尤其是和它很类似的,比如说象藿香,它的化湿和中的效果优于香薷,应用更普遍,在这方面香薷就没有什么优势,单纯的湿阻中阻,香薷可以用,但实际上也是用的不多,也就是说对于香薷,第一个功效和第二个功效分开使用的时候,是少数的,不广泛,把两个功效结合起来,就成了它的一大优势,就是它成为一个显著的特征。

香薷的第三个功效,利水消肿,和麻黄的第三个功效一样,它也是用于水肿,但和麻黄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的地方。相似之处,香薷也可以用于风水证,香薷治疗风水证的机理和麻黄也是一样的,它可以通过发散表邪来解除风水的表证,也有利于发汗,通过肌表,通过通调水道,使水肿可以由汗经过肌肤来排泄一部分,也可以使尿量增加,由膀胱来排出一部分,所以它是一个综合的治疗效应,对于风水证,这一点和麻黄相似,而且可以配伍在一起使用。

不同的是麻黄本身的利尿作用不明显、不强,除了风水以外的水肿,麻黄基本上不用;香薷利尿作用比麻黄明显,就说除了风水以外的其他水肿也可以使用,象我们有的书上谈到的香薷配伍白术,那种薷术丸,就是普通的水肿,甚至是脾虚的水肿,用白术来补气健脾,脾虚水湿泛滥它也能用,就说它在治疗水肿方面,它范围比麻黄要广一些,这个大家也作个常识性的了解。

对于香薷这个药,在用法当中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说根据前人的经验,香薷如果是用它的第一个功效,发散风寒一般用量小一点,煎煮的时间短一点,因为量大了,气味更加浓烈,或者作用也是比较强。煎煮的时间为什么短一点呢?就是可能是为了保持它的有效成分,它作为一个解表药,不宜久煎。但是作为利水退肿,一般就相反,用量要大一点,煎煮的时间要长一点。

为什么有这样的用法要求?现在总体来讲还不清楚,但是估计可能与这种原因有关,就是说它发散风寒和利水消肿的有效成分是不同的类型,解表主要可能是用的芳香性的挥发性成分,所以它不能久煎,这一类的成分很容易溶出,用小的一点量它就能够达到治疗外感的目的,而利水消肿的成分可能是溶出比较缓慢,它不需要芳香性的挥发部分,尤其是普通的没有表证的不是风水的水肿,久煎以后,能够利尿的成分才能溶出,而且可能要量比较大,才能够达到利尿消肿的(目的)。

这是一种分析、一种推测,当然最后能不能找到相关的物质基础和它的那个药效学的基础,这个是《中药化学》或者《中药药理学》的一个研究任务。历代有这样的经验,在临床上可以供使用香薷的时候参考。就是作为解表药用的时候,量小一点,煎煮的时间短一点;作为利尿的时候,量大一点,煎的时间长一点,而且一般还要晾凉了以后服,因为热的时候气味更加浓烈,更容易造成恶心呕吐。这是关于香薷,就作这样的一些简单的了解。

荆芥

【荆芥】

下面荆芥。荆芥是一个掌握药,比较重要的一个药,也是唇形科的,但是植株比较高大,可以长到一公尺多高,也是很芳香的。紫苏、香薷、荆芥它们都是同科的,唇形科的植物。

荆芥第一个功效把它叫作祛风解表。为什么把它叫做祛风解表呢?我们昨天这里讲概述的时候,凡是温性不强,微温的,意味着它对寒邪的治疗效果不强,它不能很好的针对寒邪,它主要在于针对风邪,所以首先强调祛风,不强调它散寒,所以这一类的药物称为祛风解表,一般都是温性不明显的,称为祛风解表。

当然你在初学的时候,你一下记不清楚,你知道荆芥是发散风寒药,你把荆芥的功效写成发散风寒了,根据我们目前的分类,根据教科书的这种提法,应该是有道理的,也不应该认为是错误,也是为了便于记忆。荆芥作为发散风寒的药,它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在这一类药当中,它的温性是最不明显的、最温和的一个药。

由于它的药性方面的特征,就决定了它在外感表证当中的应用,所以应用当中就笼统地说它用于外感表证,就没有说风寒表证,回避了风寒二字,这个是行文的时候是经过了推敲的,经过了思考的。

因为荆芥在临床上不管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同样的广泛使用,甚至于温病初起在卫分阶段,荆芥也非常常用。它对于外感表证不分寒热,可以说同等的普遍使用,笼统说它用于外感表证,就是这个道理,这是荆芥最主要的特征。比如说风热感冒,今后要学银翘散里面有荆芥,风寒感冒荆防败毒散,败毒散这一类,(它)都是很重要的药物,不管风热、风寒都很常用,都很重要。

这是我们根据我们教科书,荆芥的第一个功效,为什么叫祛风解表?以及它的应用为什么是笼统的提外感表证?它的个性特征就是风寒、风热都广泛应用,就作这样的一些掌握。其实荆芥的药性是不是真正的温性?还值得进一步地考虑,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过去我们解表药就是寒热两分,辛温解表药、辛凉解表药,在寒热两分的情况下对于解表药,不是寒就是温,二者必居其一。

由于《神农本草经》对荆芥就定了一个微温的药性,因为《神农本草经》是经典,所以一直相沿使用,没有人去改动它,就是我们伟大的本草学家李时珍在他编《本草纲目》的时候,大家有兴趣的时候可以去翻阅《本草纲目》,对荆芥的功效总结了十二个字,“疏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就根据这十二个字,就是同学们现在的这一点中医药的常识,都应该知道它的药性该怎么样?应该是偏寒凉的。

“疏风热”,我们后面来讲“清头目、利咽喉”都与风热有关,治疗的是热证;“消疮肿”,疮肿更是热毒证了,按照李时珍的经验,他全是治疗的热证,治疗热证的相对来说,就应该偏于寒凉,它就应该是个疏散风热的药。

曾经在三版教材当中,把荆芥曾经写在了辛凉解表,当时有很多学校的老师提出了批评,依据就是《神农本草经》自古以来就是温性的,你们怎么这种乱改,所以后来因为是全国统编教材,大家尽量地不要发生认识上的分歧,就把它又改回到了辛温解表,也就是微温。如果说我们在讲药性的时候,我们注意平性,高度的重视平性。

严格地讲荆芥应该是个辛平解表,药性是平和的。既然它是平和的,放在了第一节也比较勉强,放在第二节也比较勉强,它没有三分,所以现在还是维持原状,所以我们教科书上还是认为它是个微温。其实我们后面要讲的薄荷,《新修本草》也是认为它是微温的,但是后来到了金元时期就把它改成了凉性,但是荆芥就改不了,薄荷它不是经典(药),《新修本草》收载的,好象后人写的东西就可以任意改动,经典的就不能够轻易地去改动,当然就是一个观念的问题。

但是我们在这里,至于微温,或者平性,微寒,实际上无关紧要,关键在于我们把握它应用。这是对荆芥的药性作这么一个简单地说明。它在发散风寒药当中,它的温性是最不明显的一味药。如果考试,以下药当中药性最为平和的是,就包括我们前面这些药里面选,只能选荆芥,就是考的这个知识点。作为荆芥来说就是一定要注意,就是我们书上在61页的最后一行谈的就是最为平和的一个解表药了。至于它的应用在表证方面,我们书上谈的比较清楚。

另外,“清头目、利咽喉”,都是由于风热引起的,或者风邪。风性轻扬,最容易上扰清窍,风邪上扰就会引起头晕、头痛,或者目赤肿痛,或者目痒流泪,这样的一些症状,能够缓解这些症状的,就叫做“清头目”,严格地讲,它应是疏风热、清头目,它和疏风热应该联系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功效。因为头不清爽,眼目出现了这些红肿,或者发痒流泪的症状,它的病因在风热,当然起码与风有关,所以它应该是疏风热,或者“祛风,清头目,利咽喉”,祛风可以贯穿为它的这几个功效的总的一个基本作用。

“清头目”就是治疗风邪所致的头晕、头痛、目赤多泪,所以在治疗眼科的一些方当中,在治疗头风痛的,或者一般风热头晕的,就没有感冒,荆芥使用也非常普遍,可以应用。

薄荷

另外,“利咽喉”,也是因为风热郁闭,咽喉为肺胃的门户,风热内犯,郁积在咽喉部,出现了咽喉痒痛,甚至于红肿,就称为咽喉不利,咽喉痒痛,或者红肿,荆芥它可以清热利咽,我们今后在发散风热药当中或者清热药当中,有很多这一类的药,比如说牛蒡子、蝉脱、菊花、桑叶等等,都可以和荆芥在一起,治疗风热引起的咽喉疾病。

另外,风邪郁闭在肌表,就出现皮肤瘙痒,瘙痒性的皮肤病,现在很多过敏性的皮肤病,比如中医的瘾疹这一类,荆芥既可以内服,也可以煎汤外洗,或者外搽,都有一定的祛风止痒的作用,所以它的“清头目、利咽喉、止痒”都应该和祛风联系在一起。这一章的药,称为祛风药比称为解表药好,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这些功效它是祛风可以达到很多的效果,它不仅仅是治疗表证,表证只是祛风的应用之一,当然是很重的一个应用。其实我们前面学的很多药,比如说紫苏、麻黄、桂枝能不能祛风止痒呢?也是能够的,只不过是前人不常用,其实麻黄作用还很强,我们完全可以用。如果说在考试当中,象麻黄这些(药)你也写了祛风止痒,不应该算错误,书上没有的东西,不一定就没有,实际当中是存在的。

另外一个,透疹。透疹主要指的是透发麻疹,麻疹是儿科的一个重证,很严重的一种传染病,古代的中医儿科学把它称为儿科的四大重证、四大险证之一的,一般在半岁以后,过去在流行的时候,都会容易感染,麻疹中医认为是内蕴热毒,外感天行,本身是体内有这种蕴藏了热毒,再感受了麻疹的邪毒而出现的。

一开始就是发热、咳嗽、眼泪汪汪,好象风热感冒一样的,然后三四天以后,面颊部就出现一些红色的疹点,然后由面颊部到前胸、后背,然后到四肢,全身都有这种红色的疹点,而且密布全身,比较均匀,颜色比较红活,这样子就称为顺证,预后都比较好;反之,麻疹的疹点如果很少,稀稀的,不多,或者颜色紫黑,或者有的时候全身有了很快的就收没了,都是麻疹不透,都是热毒内盛比较重,这个时候都是逆证,预后都不好。

中医的理论在这个时候就需要透疹,让疹点尽量地透发,现代研究透疹药促进现疹点的透发,麻疹的病毒主要就集中在外周循环,可以减少对内脏的损伤,其实是很有科学性的。

在中医治疗麻疹的早期,都要用一些清热透疹的药。荆芥也是比较常用的一个透疹的药,主要指的是透发麻疹,麻疹初起,疹点不畅,这个时候使用。因为现在有了麻疹疫苗,都能够对麻疹产生免疫,麻疹疫苗过去认为可以终身(免疫),现在看至少十多年吧!绝大多数不会感染。

所以麻疹在临床上,在儿科当中已经比较少见,但还是时有发生,所以相对的透疹在当代的中医临床当中和古代相比,它的临床价值明显地降低了,但是荆芥的透疹作用,除了用于麻疹初起,其他的出疹性疾病,比如说一般的风疹,或者其他的皮肤瘙痒,这些有疹点的它都可以使用,当然它包括了一个祛风止痒在里面。对于荆芥的透疹,它主要是(透)麻疹,现在麻疹用得不多了,但其他出疹性疾病它照样可以使用。

前面我们讲的这些荆芥的功效就是生荆芥,直接把荆芥割下来以后,把它切一段一段的晒干,直接入药,不加炮制,就有前面的这些功效,它功效比较多,大家可能难记一点。最后荆芥把它炒炭,就成了一个止血药。在过去的教材里面,就在这些功效后面就加一个止血,没有谈炒炭两个字,这个很多同学就容易忽略,其实荆芥炭和生荆芥应该是两种不同的药材,所以把它这个药材突出出来有必要。

炒炭以后也就是荆芥炭,这个时候的荆芥炭,它就是一个收敛性的止血药,这个时候药味就是一个苦涩味了。苦,炒焦了本身有一点苦味;收涩药,它(有)涩味。药性应该是平性了,真正是平性了。它的归经主要就在肝了,肝藏血,出血证是肝不藏血,就与肺没有关系,所以它可以用于多种出血证,当然配伍其他的相应的止血药。

荆芥功效比较多,但是它相对应的主治并不难,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它的微温和风寒风热都同样的使用,包括温病初起都能用,这个是最主要的一个特征,一定要把它记住。

另外要补充一点,就是药材,比如说我们这个图上专门把这个花穗,它是个穗状花,这个穗状花专门收集起来就叫荆芥穗,或者叫芥穗。它的祛风发散的作用比全荆芥更强一些,所以有的医生专门喜欢用它的花穗,就叫芥穗,我们也是在参考资料的第三讲了。另外,荆芥在古代本草,从《神农本草经》开始,它不叫荆芥,它叫假苏,真假的假,紫苏的苏,如果我们查古代的本草一直到《本草纲目》,它的正名都是假苏,这个是作为一个常识。

荆芥穗

另外,荆芥在有的书上,提到它消疮肿,刚才李时珍就写了它能消疮肿。我们现在有的书上排列在这些功效以外,我们没有要。为什么能消疮肿呢?现在很多人的解释就是根据经典的一句话,“汗之则疮已”,就因为用一点解表的药,发一下汗,热毒疮痈就会缓解,从这样来解释。

但是在古代文献当中,认为荆芥是能够通利血脉的,其实与它这个通利血脉有一定的关系,本身疮痈肿痛就是“营血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本身有瘀血阻滞,可能它畅妄血液循环,可能这样解释比发汗(恰当)。

如果说“汗之则疮已”,麻黄发汗作用最强,那可能用于疮痈就用得最多,而且效果应该更好。为什么不用麻黄只用荆芥呢?或者只用荆芥以及其他的少数几味药呢?应该说与它的通利血脉这个作用更直接一些,由于这个在学术观点上有一些争议,所以我们书上对于它消除疮肿这一点,我们就没有专门的强调,但是荆芥对于一些疮痈肿痛可以使用,我们把它放在此外里面再,放在此外,此外也是仅供参考的,原则上也不考核的。

防风

【防风】

下面介绍防风。防风也是一个常用的祛风解表的药,它能够治疗多种与风邪有关的病证,这个名称就是根据功效而来的,它能够防止风邪,能够治疗很多与风邪有关的疾病。防风它是一种伞形科的草本植物,用的是根,药材比较好的主要产在东北地区,所以有的时候又叫关防风,山海关以外的,北防风、关防风。

防风也是一个微温的药,温性不强,所以也回避了它的散寒,把它称为祛风解表。防风称为发散风寒完全应该,也完全可以,也容易记忆,这都是允许的,它也是可以用于风寒表证,这是它的共性。在共性当中防风有什么个性呢?治疗表证的个性它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也是由它的微温所决定的,前人有的说它“药性微温”,有的说它“甘缓不峻”,它因为有一定的甘味,说“甘缓不峻”,没有麻黄这些药那么峻烈。

它在治疗风寒表证为主的同时,有时候也可以少量的用于风热表证。但是这一点和荆芥有本质的区别,荆芥是对于风热风寒可以完全不分,同样广泛使用;防风它的本质是一个发散风寒的药,是以治疗风寒表证为主的,是辛温的,只是说它温性不是很强,虽然能够用于风热表证,但相当次要,不是它的应用的主要方面,有主次之分,防风作为一个发散风寒药的一个特征,微温,风热也可以使用,这个用语和荆芥完全不同。

第二个个性特征,就是与它的止痛联系起来,它是有明显止痛作用的解表药,风寒表证由于寒性收引,寒主痛,风寒表证一般的头身疼痛都比较明显,虽然一般的发散风寒的药,发散风寒以后,有利于头身疼痛的缓解,但毕竟那些药没有直接地止痛作用,止痛效果不够理想,达不到临床的要求。

防风除了发散风寒以外,有直接的止痛作用,这个止痛作用是直接的,它不是因为发散了风寒而间接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它风寒以外的一些疼痛证,防风还可以用,它是兼有止痛作用的解表药。对于风寒表证头身疼痛比较明显的,它有一定的优势。但这个优势和另外的一些兼有止痛的它又没有优势,都很一般。防风的这两个特征一般,适当的知道就行了,这个是在解表方面。

第二个功效,我们书上叫做祛风湿,在很多书上叫做祛风胜湿,或者胜湿和止痛联系起来叫做胜湿止痛,胜利的胜,认为它是一个胜湿的药。这两种表述方法互有利弊,都可以。

首先,胜湿就说战胜了湿邪,(这是)从字面上来讲,实际上这个源于中医药学当中的取类比象,来源于生活当中的一个自然现象,前人在生活当中见到了这么一个客观事实,有风的地方那个湿的东西有水分的东西比没有风的地方要干得快。比如说我们房间是流通的,有风,房间地板上的一些湿的,有水湿就容易干;如果房间是密闭的,不通风,里面的水湿就不容易干。前人没有什么蒸发这样的一些术语来表述,就叫做风能胜湿,好象是风把湿气带走了,这是一个自然现象,风能胜湿。

把这个现象运用到《中药学》当中,凡是中药能够祛风的药,它又有除湿的作用,这种药的除湿的作用,一般习惯上就把它叫做胜湿,来源于风能胜湿的意思。为什么那些书上又不说祛风胜湿呢?因为在第一个功效里面已经有祛风了,再加上一个祛风就显得文字重复了,所以就胜湿止痛,把这两个功效联系在一起。

这样子的表述给同学们学习的时候就带来了一个困难,又要去背胜湿,对胜湿又要理解,学习的负担就要重一些。但是这样子表述的优点,就是胜湿实际上它除了祛风湿以外,其他的因为湿浊内盛引起的病证它还可以用,它也有一点治疗作用。

比如说防风它治疗脾虚湿浊内盛的那种泄泻,比如说古方象李东垣特别喜欢用升阳除湿汤,利用防风来祛风这种升发之性,升发脾胃的清气,利用它的胜湿作用来减轻脾胃的湿浊,所以在一些升阳止泻的方当中用防风来升阳止泻,但防风不是止泻药,它是通过它的祛风胜湿,它在这方面就是它的含义比较广。

但是防风它的胜湿主要是表现在祛风湿方面,祛风湿是它胜湿的最基本的功效,这样子如果写成祛风湿,就突出了重点,和后面的祛风湿药便于对比,这样子同学们学习起来记忆要方便一些、要好理解一些,所以说互有利弊。在现行的《中药学》里边,防风有把它写成祛风湿的,有写胜湿止痛的,取舍自便,同学们觉得胜湿止痛有好处,愿意那样记你就那样记,如果觉得祛风湿也可以,你就这样子记.

祛风湿的应用主要就是风湿痹证。今后我们学的祛风湿药当中,几乎很多方都能够见到防风,是祛风湿药当中非常常用的,它不但能够祛除风湿,还对风湿痹证有止痛的效果。不管风湿痹证发生在全身的哪一个部位?都是很重要的一个药。

另外,防风止痉。止痉实际上就是息风止痉,就是对肢体的抽搐和肌肉的痉挛的一种治疗作用,息风止痉的重点实际上是在制止肢体的抽搐,肢体的抽搐、肌肉的痉挛主要就是肝风内动。

肝风内动可以有很多原因引起,其中绝大多数是由于热盛生风。防风本身是一个温性的药,对于热证一般不宜使用,加上它的止痉的作用比较微弱,所以习惯上避免使用息风止痉,把息风两个字,实际上止痉本身就是平息内风,不管回避不回避,它包含了息风的意思在里面,有时就是回避,一般热证不宜使用,但是有的书上还加上祛风止痉,实际上应该理成它既能祛外风,又能息内风。

临床上的见到了肢体痉挛抽搐的,既有外风又有内风的就是破伤风,它又适合于用偏温的药物。破伤风是先有伤口,中医就认为风毒经伤口进入人体,引发了肝风内动,是一个外风引发的内风。从现代的医学来说,就是破伤风杆菌从伤口侵犯了人体,最后而引起的一个很严重的一个疾病。

新生儿由于接生而引起的,现在叫新生儿破伤风,中医学里面比如说它一般得一个礼拜左右,有的叫七日风,七风这一类的,它也是属于破伤风之类的,只不过发生于婴儿当中。防风一般在中药的复方当中,其他的肝风内动没有用,主要是用到破伤风这种情况。其实破伤风本身是很严重,一旦发生了很难治的,所以靠防风这样的药是不是能够完全解决问题?实际上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可能是有一定的效果。在古代的医疗条件下,有一点效果,不好听的话,“死马当成活马医”,也是能够允许的。

但是在今天的医疗条件下,这样子要求就太低了,首先有伤口马上就去注射破伤风疫苗,不允许出现,最好是不要出现(发病),所以现在在临床上这样的功效基本上,它的适用价值并不大了,但是我们作为保留它的这个功效的完整,也有这个(功效),我们这样子也是说明一下。

防风为什么有一个甘味呢?甘能缓,止痉就是肝风处于一个挛急状态,有甘能缓急的意思,当然这是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把它纳入五味的理论,甘能缓急,实际上防风本身就有那么一点甘味,因为前人很强调它甘缓不峻,所以在历来的中药里面,都把甘味保留下来,现在我们把它和止痉联系在一起,这样子有利于帮助大家记忆。

这是关于防风,防风在用法和使用注意上都没有特殊性,没有特殊性。虽然它甘缓不峻,仍然是偏于温燥的,前面那些药的使用注意同样适合于防风。

羌活

【羌活】

下面羌活。羌活也是一个伞形科的植物,和防风同一科,也是用它的根,入药的部位是根。

羌活是一个祛风和散寒作用都很强的药,我们这里强调它散寒,叫做散寒解表。实际上准确来说,也是发散风寒。羌活在发散风寒药当中,应用非常广泛、非常重要。在早期的本草学里面,没有把羌活视为一种解表的药,从唐宋以后,发现了羌活有很好的发散风寒,是一个很好的解表药以后,一年四季的外感风寒,很多医家都喜欢以羌活作为治疗风寒感冒的重要的药物。

正如清代的《本草逢原》所讲的,就把羌活称为“却乱反正之主帅,非时感冒之仙药”,非常的非,时间的时,也就说一年四季什么时候的这种感冒,它都有很好的效果。在过去把麻黄认为是治疗风寒感冒很重要的药,自从羌活开始使用,真正麻黄用于感冒的情况远远不如羌活,尤其是风寒感冒,所以《本草逢原》张志聪(应为张路玉)先生的这句话我认为非常精辟,“非时感冒之仙药,却乱反正之主帅”,也就是祛除外邪,最重要、最常用的一个药,就是当代的医家,很多人都喜欢使用,它发散风寒的作用强,而且兼有很好的止痛作用,风寒感冒疼痛又很明显,所以它的疗效很好。

而且我们前面介绍的麻黄,又有不良反应。比如说引起失眠,老年人可能高血压患者,有时候不能乱用。羌活没有这些不良反应,它又不象桂枝那样子容易动血,而疗效又比其他的好。

在当代的临床当中,还有一个倾向性,还有一个新动向,就是有些表证非常重的风热感冒(普通的风热感冒,表证很重),临床的医生在辛凉解表药就是发散风热药和清热药当中加少量的羌活,临床效果特别好。比如说现在的羌蒲蓝薄汤,羌活和蒲公英、板蓝根、薄荷,薄荷我们后面要讲的,发散风热的药,还有的配牛蒡子,等等,都有;另外配清热药当中的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等等。

这样子在大量的发散风热和清热药当中加一点辛温的,发散风寒的羌活,这个是一个很好的经验。这个是在当代临床实践当中的发展。其实古代就有了九味羌活汤,里面加黄芩,当然其实它是兼顾里热,其实你多加一点黄芩,或者把清热药加多一点,那同样也可以成为一个辛凉解表的药(方),所以这种处方的方式由来已久,只是现在更加显现出来,这个是羌活在作为一个发散风寒的药它的重要性,我们高度地强调了。

另外,第二个功效和防风一样,也是胜湿止痛,我们也是把它称为祛风湿止痛,道理和防风一样。至于羌活的祛风湿,它相对于我们后面要学的独活而言,在祛风湿药当中,我们第一味药就讲独活,古代是不分的,现在分为两味药。相对而言,羌活它治疗风湿痹证,它主要偏于上半身,就是上肢肩背的风湿痹证,相对来说用羌活用得多,下肢腰膝部分的用独活用得多,它祛风湿的部位偏于上,以后我们学独活的时候再来对比。

它作为一个止痛药,前人主要就认为它对于项背的或肩背的疼痛,在很多部位当中它最明显,不能理解成它只能作用于项背,或者肩背,它也是全身性的,但是在这个部位前人认为它效果最好,所以归经归膀胱经,过去的书上没有肺经,其实应该说是最后处理的时候很棘手的一个问题,最早在教科书先是写肺经,后打了一括符膀胱经,后来又写膀胱经,后面又打一个括符肺经,表示羌活在归经按脏腑主要在肺,按经络它主要在膀胱。

因为在过去同学们老是要问,羌活归膀胱经是什么意思?它又不利尿。因为它不是指的脏腑,是指的经络,所以现在就把脏腑和经络都并列在这里,恰不恰当,也是一个试探性的,在我们教科书上羌活就多了一个肺经,就是这样来的。把脏腑辨证的定位和经络辨证的定位,把它同时保留在这个地方,由你去取舍,也是一种初次的尝试吧!不对,以后再改过来就是了,它止痛的部位主要是在项背这样的地方。

羌活它的温性(温燥的性质)也比较强,当然比防风强,所以它在使用注意当中,比防风更强调那些阴虚的、营血耗伤的,或者热证不要用,其实这个也是属于共性的问题。

白芷

【白芷】

下面再介绍一味药,白芷。白芷也是伞形科的,和防风、羌活一样,也是用的它的根,因为颜色,根是白的,就象葫萝卜一样,那样粗细,但是形状象,但它是白的,芷就是芳香的意思,就它的根颜色很白、气味很芳香的这种伞形科植物的根,拿来作为中药使用,它的命名就是这样来的。

白芷它的温性也是不是很强,当然比防风可能要强一点,习惯上也把它叫做祛风解表,实际上也能够写发散风寒,它也用于普通的风寒感冒。由于白芷发散风寒的作用不是十分明显,与羌活、防风类似的药相比较,它的力量不强,所以它不那么重要,有时候常常不用白芷。

但是在有的情况下,又加入白芷,那就是考虑到它的兼有功效,白芷兼有止痛作用,止痛的部位我们后面要讲,主要是在阳明经的,比如说眉棱骨、前额这些疼痛,白芷有比较好的止痛(作用)。所以外感风寒如果兼有阳明的头痛,可以在发散风寒的方当中同时使用白芷。

第二,它能够通鼻窍。外感风寒常常鼻窍不通,出现了鼻塞流涕,这个时候加上一点白芷,在发散风寒方面它有一个协同作用,它可以弥补象羌活这些药不能宣通鼻窍这样一个不足的地方,它更能够对症。

白芷一般在风寒感冒当中有阳明头痛,或者有鼻塞不通的时候,和其他象羌活这一类的发散风寒药(同)用的时候比较多一些,单纯的这种风寒感冒,如果没有那样一些症状,白芷并不常用。因为它发散风寒的作用相对比较温和、比较微弱,这是在解表方面。

止痛我们刚刚才说了,它主要是用于阳明经的。阳明经,大家学经络,它主要是起于鼻的两旁,就是沿鼻的两旁上行,一些鼻科病证的引起的前额、眉棱骨,另外它也要络属牙龈,牙龈肿痛这样的一些疼痛,其实它都可以(用)。

止痛不仅仅是风寒表证的,它包括了一般的头风痛,尤其是前额,牙龈肿痛,包括一些鼻科病,比如说鼻渊这一类的有明显疼痛的,它都能够用。甚至于疮痈肿痛,白芷也是可以用它来止痛的。所以它止痛范围非常广。

通鼻窍,就是对鼻塞流涕的一种治疗作用,它主要是用于鼻渊为主的。这鼻渊就现代医学当中的鼻窦炎,经常的流浊涕,比较臭,有时候还很难闻到食物的气味,不闻香臭,经常头晕头痛。

其实对于其他的鼻科疾病,比如说急性鼻炎、慢性的鼻炎,就是以后五官科里面要学的鼻窒,或者伤风鼻塞,或者鼻鼽,这些其他的慢性鼻炎、急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如果有这类鼻塞不通的、流涕的,其实它都是可以用,和后面的辛夷、苍耳子这一类鼻科比较常用的药配伍。

另外,燥湿。白芷的燥湿,比如说用于白带,就用于燥湿止带。白带是妇女的一个生理现象,当白带过多了的时候,就称为白带过多,或者带下证。一般是湿浊下注,有寒证、热证,它都与湿浊内盛、湿浊下注有关。

白芷的基本作用就是燥湿止带,它是辛温的,对于寒湿证最为适合。如果是湿热证引起的白带过多,临床也是比较常见,这个时候就要配伍一些清热祛湿的药,共同使整个方剂都成为清热祛湿的方剂,它燥湿的功效,它主要是用于妇女的带下证,或者白带过多。白芷的燥湿,其实它没有苦味,实际上白芷前人认为它是一个香燥的药,它能够消除湿邪、湿浊。

这是我们教科书上关于白芷的功效和主治。有一个问题,大量的中药书在这样的一些功效的后面,白芷加了一个消肿排脓。我们这个书没有保留这个功效,就是说白芷对于疮痈肿痛的早期,它和一些清热解毒药用,它可以增强清热解毒药对疮痈肿痛的治疗作用,但是单纯的白芷,因为疮痈是热毒证,它并不适合。

大兴安岭野生白芷

应该说它是和清热解毒药一起对早期的疮痈,它促进红肿热痛的消散,所以称为它消肿。这个消肿不是水肿,是疮痈肿痛。排脓是疮痈的后期,脓液已经生成了,它和一些扶正的药一起,这个时候它又可以增强疗效。

实际上白芷用于疮痈的早期,它也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实际上它是和清热解毒消痈的药,用活血化瘀药的道理一样,白芷应该有一定的活血止痛作用,在古代文献上记载很多,我们就不讲了,因为我们现在不要求。

排脓,实际上与它的燥湿有关。脓也是一种湿浊,我们教科书上就作为参考,就比较次要。对于白芷就讲这么多内容,在使用注意、用法里面也是没有特殊的地方。

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