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苏轼于危难之中的太尉高俅是怎样一个人
在《水浒传》中作者施耐庵将北宋太尉高俅写得是一文不值且奸佞妄为,其实在历史上高俅确实有其人,不仅很有才华,还懂带兵打仗,历史上宋江等流民起义就是被其带兵镇压的。
不仅如此,高俅还有一个非常辉煌的成长经历,曾经是一代文豪苏轼的伴读书童。南宋王明清的《挥麈后录》说,“高俅者,本东坡先生小吏,草札颇工。东坡自翰苑出师中山,留以予曾文肃,文肃以史令已多辞之,东坡以属王晋卿。”
就是说,高俅曾经做过苏轼的小吏,他为人乖巧,擅长抄抄写写,不仅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有一定的诗词歌赋的功底,且会使枪弄棒,有一定的武功基础。苏轼从翰林侍读学士外调到中山府,将高俅推荐给曾布,但是曾布婉拒了苏轼的好意。于是苏轼又把高俅推荐给了他的朋友王都太尉王诜(即王晋卿)。
公元1093年的一天,王诜派高俅去端王府送篦子刀,恰巧端王爷正在院子里和一帮人踢球,本来就是球迷的高俅便停下来看了一会。端王爷看到便问高俅是否会,高俅实事求是回答“会”,作为足球爱好者的端王爷就邀请高俅一起踢。高俅一招“鸳鸯拐”、一式“凌空踢”,深深地把端王爷征服了。端王爷派人向王诜传话,把高俅收入了自己麾下。
不久,端王爷的哥哥宋哲宗便匆匆驾鹤而去,哲宗唯一的儿子早在出生三个月时便夭折,在无子可继大统时,向太后最后选定了端王爷赵佶登位,他便是宋徽宗。赵佶登上皇位之后,看到之前和自己玩耍的高俅,决定要“抬举抬举”他。此后几年间,高俅的人生平步青云,后来官至太尉,为常人所难企及。
《挥麈后录》记载:“高俅者,本东坡先生小史,笔札颇工。东坡自翰苑出帅中山,留以予曾文肃,文肃以使令已多辞之,东坡以属王晋卿。元符末,晋卿为枢密都承旨。时佑陵为端王,在潜邸日,已自好文,故与晋卿善。”“值王在园中蹴鞠,俅候报之际,睥睨不已。王呼前来,询曰:'汝亦解此技邪?’俅曰:'能之。’”
历史上应该是跟过苏东坡很长一段时间了,小说里就蜻蜓点水,说只见小苏学士一面,就被转荐到了王驸马那里去
不过就是从小说来看,高俅也是一个文物双全,多才多艺的大能人啊, 说他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玩耍都是高手,而且颇能诗书辞赋,文学造诣也不错,还是一个踢足球的天才。
相扑摔跤的本事至少还可以和燕青摔上一两下,放到现在等于超级足球明星,外加文学青年,还会武术摔跤,还擅长音乐舞蹈,怎一个牛字了得。现在的足球运动员和高俅一比,真是要自惭形秽了。
“乌台诗案”发生前,王诜和苏辙都在京城里做官。王诜提前知道了朝廷要抓苏轼的消息,他把这个消息提前告知了苏辙,苏辙赶紧告诉了苏轼。结果王诜因为通风报信受到牵连,也因此被贬官。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王诜和苏轼交情非同一般,当然这是后话。
苏轼推荐的人,王诜自然不会拒之门外,就把高俅留在了自己府里做事。并在做王诜跟班期间因为踢毬有机会结识当时还是端王的赵佶,受到赵佶的赏识,又成为端王的随从。到公元1100年,宋哲宗病逝。因为宋哲宗没有儿子,哲宗的弟弟端王赵佶登基,赵佶就是历史上的宋徽宗。赵佶登上皇位后,自然忘不了跟随自己多年的亲随高俅。
足球是高俅命运的拐点。几年后赵佶当了皇帝,高俅高太尉。他的发家史很有名,不过瞅准机会飞黄腾达其实不是他的原创,他抄袭的是柳三复的创意。柳三复是个混混,练就一身足球绝技。那时候的足球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其功能主要是娱乐和健身,柳三复踢球踢不出名堂,照样会饿肚子照样没有社会地位。听说宰相丁谓是个超级球迷,这小子就来到宰相府后花园的院墙外边,日复一日,丁谓的足球终于飞出墙外,柳三复喜出望外,把足球和自己直接送到了丁谓面前,一边跪拜参见宰相大人,一边用肩膀和后背颠球,丁谓爱“才”,给了柳三复一个官职。
刘仲武在崇宁三年(1104年)约十月,吐蕃赵怀德等叛宋的事变中,指挥得当获得大胜而使赵怀德等复降。有学者认为可能当时高俅也参加了以上战役。大观二年(1108年),童贯及刘仲武在西边又取得了一次较大的胜利,他们成功地招降羌王子臧征仆哥,收复了积石军。徽宗对此十分高兴,亲自接见了刘仲武,颇为恩宠,并悉命仲武的九子为官。从徽宗的表现来看,他是认为这是一次很大的胜利,高俅也有可能参与了其役,《挥麈后录》说高俅“数年间建节,循至使相,遍历三衙者二十年。”高俅升迁的资本很可能出于在刘仲武军中的经历,而刘仲武深知徽宗将高俅托给自己的目的,也有可能扩大高俅的功劳,做个顺水人情。这从高俅以后与刘仲武家的密切关系中可以看出。刘仲武在政和五年打了败仗,但他的仕途却没有受到影响,高俅在朝中替他说了好话。刘仲武死后,高俅又极力向徽宗推荐其子刘錡担任大将。
也有人认为,如果高俅仅仅是因踢得一脚好球而得到皇帝宠爱以至平步青云。这未免小看了高俅。高俅不是寻常之辈,在为官弄权上还是有些手段的,所以能居高位数十年而不倒。首先他乖巧善佞,对上司尤其是皇帝徽宗百般讨好,迎合徽宗志大才疏,好名贪功的心理。高俅管理禁军,在军队训练上玩了不少花架子,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高俅主持的军队争标竞赛开始是“横列四彩舟,上有诸军百戏,如大旗、狮豹、棹刀、蛮牌、神鬼、杂剧之类。又列两船,皆乐部。”,争标之前,先是吹吹打打,后面的争标竞赛,也要搞出“旋罗”、“海眼”、“交头”等各种花样,颇为热闹。让徽宗看了十分满意。
同时,高俅这个人还有一个好处,对有恩于他的故人不忘报答。除了他与刘仲武家保持密切关系外,对他原来的主人苏轼一家也颇为照顾。一些野史上记载他“不忘苏氏,每其子弟入都,则给养恤甚勤。”因此他的这些作为也获得朝中一些人的好评。
本来按照旧党的想法是要的苏轼整死在异国他乡的,可惜每每都有高俅从暗中周旋救助,这才使得苏轼每次都能逢凶化吉,转危为安。
但是高俅贪欲很重,有学者指出,靖康年间,政治风云变向,有大臣上书揭露了高俅恃宠营私的罪行。《靖康要录》载:“靖康元年五月二十日,“臣僚上言,谨按:高俅……身总军政,而侵夺军营,以广私第,多占禁军,以充力役。其所占募,多是技艺工匠,既供私役,复借军伴。军人能出钱贴助军匠者,与免校阅。凡私家修造砖瓦、泥土之类,尽出军营诸军。请给既不以时,而俅率敛又多,无以存活,往往别营他业。虽然禁军,亦皆僦力取直以苟衣食,全废校阅,曾不顾恤。夫出钱者既私令免教,无钱者又营生废教,所以前日缓急之际,人不知兵,无一可用。朝廷不免屈已夷狄,实俅恃宠营私所致。”。高俅将军营的地皮建成私宅,这还不算,而且把禁军当作私役,不管训练,专管为他营私出力。如果你没手艺,那么只能花钱再雇工匠。有钱的,就可以免于操练;没钱的,只能再找营生赚钱,也无法操练了。于是军队“纪律废弛”、“军政不修”,成为“人不知兵,无一可用”的无用摆设,以至当国家危急,面临虎狼之师金军的进攻,开封城内几十万的禁军很快瓦解,其罪是难容的。
后在京城管理禁军,《靖康要录》里面提到高俅贪欲较重,曾经有大臣上书揭露了高俅恃宠营私的罪行。此间,政治风云突变,徽宗得知金军渡过黄河后,便连夜仓皇逃往东南避难。到了泗州,童贯、高俅各带领若干胜捷兵和禁军也赶到与之汇合,一时间又组成了一个徽宗的亲信小班子。但是徽宗的宠臣们却为了邀宠而争风吃醋,勾心斗角,相互倾轧。童贯便与高俅发生冲突,“童贯以胜捷兵三千扈从渡淮如淮阳。高俅以禁卫三千留泗上,控扼淮津。”童贯扈从徽宗等人继续南下,而把高俅留在了泗州,名为“控扼淮津”,高俅于是以生病为由,回到了开封。后来随从皇帝的童贯、梁师成一伙人都被连坐杀死,童贯被处死并枭首于开封,蔡攸也被钦宗下旨处死。恰恰是因为高俅提前离开了江南,没有参与当时徽宗集团与钦宗集团的斗争,反而使他得到了一个比童贯、蔡攸等人幸运得多的下场,得以寿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