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南邦加沙横民间传说 郑和赐福杜古 放生鳄鱼

沙横华人社区有300多年,但还有很多华人,却住在简陋的房屋中。

下街华人住宅区,与马来村相邻,关系和睦。

年前妻舅及夫人及亲属来大陆探访我们,带来杜古(Duku)手信。话题从该水果开始,谈及他的家乡的民间故事,许多内容都是我第一次听到的,其中和三保大人(郑和)有关的,非常动人,亦反映当地存在300多年的华人社会,对大明和平使者郑和,非常崇敬甚至膜拜,但又不乏亲近感。

赐福杜古益众生

妻舅打开一个杜古给我们看,展示果肉上一个类似手指印的地方,说沙横(Toboali)的华人世世代代传说,这是郑和当初登陆沙横,打开杜古按了手指印,赐福于它,今后无论身体处于任何情况,这种果子都可以吃,包括发烧、肚痛乃至妇女妊娠及产后,都只有裨益无害。

相传留下郑和赐福指印的杜古。

所以,当地都说三宝大人赐福于杜古,大家放心吃。的确,作者记得小时候。每逢“发热气”生病时,老爸就买来杜古,强调说这个不怕吃,很清凉的。

妻舅还说,发现南洋的杜古,包括印尼、马来西亚、越南及泰国等地的,都毫无例外有这个郑和的手指印,意思是三保大人施恩关爱南洋众生。

不吃榴莲及舢板鱼

对于南洋众生喜闻乐见的榴莲(Durian),过去有些华族老人是不吃的,因为传说那是三保大人在南洋大地屙的臭臭,结果长成大树,果实也奇臭无比。

当然也有人说,这也许是迎合有部分唐山出生的新客(Singkek)的情况,须知他们大多数是不习惯吃榴莲的。

邦加(Bangka)槟港(Pangkal Pinang)及勿里洞(Belitung),那里有众多的闽籍、金门籍乡亲,其中一些老一辈华人,过去是不吃舢板鱼(亦称舢板跳鱼Ikan Talang)的。因为他们坚信郑和下南洋时,曾将跳到水手的舢板的一种鱼,亲自用手将之扔回大海,故在鱼背上留下他的5个指印。

我想,这传说的形成,也和当时随郑和下南洋的,有很多水兵及民工都是闽南籍的缘故,他们有的人就留下印尼居住,故印尼闽南人,为感念郑和慈悲,祖代相传不吃舢板鱼。

传说因为郑和抓住舢板鱼放回大海,故鱼背留下类似指印的斑纹。

摄于勿里洞丹绒班淡鱼市场的舢板鱼(中间)。

印尼与新马流传的“舢板跳鱼”的传说,也极富故事性:一次,三保大人的宝船队抵达爪哇岛国,正准备停泊上岸,忽然,只见大海中波涛翻滚,一条银色大鱼蹦上舢板,翻来覆去,挣扎跳跃。船上几名水手眼见银白色的大鱼高兴万分,大家七手八脚去捉鱼。有的说,拿到厨房里煮一大锅,饱餐一顿。

正好这被三保大人看到,觉得士兵们捉住的大鱼很可怜,急忙亲手接过大鱼,轻轻将它放回大海,鱼儿得到三保大人的搭救,免去一死,两眼淌出泪珠,向着郑公公点了一下头,高高兴兴地向大海深处游去。

从此,这种大鱼的脊背上留下了三保大人的5个手指印。于是,当地居民给这种鱼取名为“三保公鱼”或者又叫“舢板跳鱼”,以此表示纪念郑和大人的大恩大德。

邦加沙横的石桥(Sak khiao)小码头连接大海。

石桥码头近几年路面破坏严重,变成黄泥路。

蚊帐裹着鳄鱼放生

妻舅说,沙横有个很多人深信不疑的传说,即不能再海边河畔洗蚊帐,否则会招来Mace(鳄鱼)。

传说原先南洋本无鳄鱼,是三保大人施放的。当初他上船时,带来了鳄鱼,而且是用蚊帐包裹的,前往爪哇途中,路过必经之路沙横,决定登岸并在海边将鳄鱼放生。所以,只要在水边看见蚊帐,鳄鱼就会睹物生情,过来凑热闹,人们则难免小命不保。

邦加沙横的确长期有三保大人路过登岸的传说,还言之凿凿地称,当地有郑和踏脚石的遗迹。可惜独裁者苏哈托新秩序政权将华文禁止32年,华人出现几代人的断层,年轻人已经不懂中华文化,更别说三保大人的登岸遗迹等民间传说了,于是无人知道三保大人,更不用说他的踏脚石在何处了。呜呼哀哉!

沙横最南端意境废置的Sadai港口,不知当年郑和是否在此登岸?

至于郑和登岸的可能性,作者窃以为并非杜撰的。因为这是由沙横地理位置决定的。沙横处于邦加最南端,离爪哇岛最近,也是南下主航道邦加海峡最末端,海面较为狭窄。

妻舅举例说,二战期间,日军舰艇运载兵力,准备攻打爪哇岛,但航行至凌晨三四点钟,因为天黑视线模糊,结果在沙横附近搁浅,遂上岸大肆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

原来,当时日军原先也并非打算登陆邦加的。至于日军大举攻占邦加,那是其后的事,部队从新加坡出发,在邦加中部流石(Batu Rusak)海边浅滩登岸,也有说从邦加北部的勿里洋(Belinyu)登岸的。至于选择那里的浅滩,以及荷兰军并无特别设防的地方,证明其间谍十分厉害,早就侦查的一清二楚。

沙横常见的旧房,改造成燕窝屋,于是有如此怪模样。

位于沙横下街的刘姓甲必丹的老宅,也因翻新而失去明清时代建筑风格。

说句心里话

(0)

相关推荐

  • 关于鱼的歇后语

    栏目:好词好句时间:2016-08-01 关于鱼的歇后语 大海里放鱼--各奔一方 大江里抓鱼--人人有份 大龙不吃小干鱼--看不上眼 大鲨鱼不吃小虾--看不上眼 大头鱼(鳕鱼)背鞍子--跑江湖 大网捕 ...

  • 夜钓遇鳄鱼,渔获被“抢走”,你还敢一个人夜钓吗

    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了,所以很多钓友不再选择白天钓鱼.因为白天钓鱼比较热,晒得慌还钓不到什么鱼,最主要的是鱼不怎么开口了!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晚上钓鱼!因为晚上比较凉快,相比白天那是舒服极了! 钓鱼 当然 ...

  • 原创博客:印尼随笔——邦加沙横沙代码头的天然腰果树

    该博文发表于:2014年2月14日 21:42 野生没有管理的腰果,品相不佳,其成熟果实味香甜可口:连接果实的就是腰果的豆,富含蛋白质及优质食用油脂. 长满腰果的野生腰果树,需要有竹竿才能够得着. 自 ...

  • 印尼漫笔之六:邦加沙横市场和善的印尼人(3-1)

    印尼漫笔之六: 邦加沙横市场和善的印尼人(3-1) 原创 春雨绵绵 原刊于:2012-07-16 17:36 上图一:卖早餐的小贩:上图二:和颜悦色的马来人顾客:上图三:摆着切虾膏(Belaacan· ...

  • 印尼随笔:邦加沙横的渔人码头(组图)

    2014-03-09 16:49 海滩后面是荒野,长着许多高耸入云的大树,原生态的景象,荒野与海事瞭望塔相互映,构成和谐画面.也反映印尼人海事很尊重自然,不会像中国人,为了施工方便,便把周围的原野.草 ...

  • 诸葛亮死后是如何安葬的?民间传说:棺材南抬、绳断便葬?假的

    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与司马懿对峙于五丈原,诸葛亮甚至在前线分兵屯田,准备将北伐长期进行下去,可是天有不测之风云,诸葛亮都已经54岁了,并且长期在军中操作,不仅仅要管理整个国家 ,还要亲自北 ...

  • 文学原创•《金台寺的传说》(散文)文/郑松堂

    金台寺的传说(散文) 文/郑松堂 在潜江市张金镇境内,有一座名闻遐迩的古寺--金台寺.这座"土改"时曾被原湖北省人民政府发文予以保护的千年古寺,"文革"中亦未幸 ...

  • 【原创】潍坊民间传说系列---《老魔妖的故事》

    临朐某山区有座远近闻名的山,因三个山峰相连,俗称三根柱子,在中间山峰下面有个不大却很深的山洞,当地人都叫它,高家洞.附近村庄的人都说,这三根柱子崎岖难行,无人敢攀:高家洞深不可测,无人敢进:不过,除了 ...

  • 【原创】潍坊民间传说系列---《郭雀与慈母山的传说》

    在明朝末期兵荒马乱的年代,某个夏天临近晌午,一个衣着褴褛的青年背着瞎母沿当时青州官道一路向南讨饭避难.走到临朐南部山区路边某个地方,母子饥饿,加上劳累,苦不堪言.附近又没有村庄,青年看见西面有个看起来 ...

  • 【原创】潍坊民间传说系列---《毕嬷嬷的故事》

    在临朐西南山区的一些村庄里,至今流传着关于铁鞋毕嬷嬷的故事. 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对毕嬷嬷的事迹如数家珍,甚至连一些小孩子也知道她,一旦孩子哭闹,大人们就吓唬说:"再哭,就叫毕嬷嬷来捉你 ...

  • 【原创】潍坊民间传说系列---《老半吊子的故事》

    在临朐西南山区某村庄,至今流传着一个关于"老半吊子"的故事. 先说一下半吊子的来历,古时铜钱是一吊一吊的,半吊子就是半吊铜钱,形容人做事做一半,不靠谱不着调,有点二百五的意思. 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