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没有薛宝钗,林黛玉也嫁不了贾宝玉

《红楼梦》最让人揪心的一个设定,大概就是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了。

“木石前盟”最终还是输给了“金玉良缘”,于是乎围绕着贾宝玉与林黛玉悲剧原因的探讨就成了“红迷”们最热的话题之一,其中薛宝钗起了多大的作用,更是众说纷纭。

那么,宝、黛之间的悲剧到底是什么造成的?

林黛玉在贾府中的地位,有非常明显的变化

林黛玉甫一出场就给人以惊艳的感觉,所有人都沦为了陪衬,无论是王熙凤的豪爽还是宝玉初见她时的懵怔,其实都是为了将林黛玉的第一观感更为清晰地传递给读者。

于是,联系到林黛玉的出身,她是贾母的外孙女,也是贾宝玉的姑表妹,其在贾府当中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

或许有人会疑惑,林黛玉一直是寄人篱下,林家祖上也不过是个小小的“列侯”,其父林如海也不过是前科的探花,林黛玉的出身和贾府中的姑娘比也是低了很多的,为何会受到贾府上下如此高的礼遇呢?

林黛玉的母亲是贾母最小的女儿,非常受贾母的喜爱,其婚姻宁可选择“下嫁”也没有牺牲个人的幸福,可见贾母对这一支后人的态度。所以林黛玉有这样的背景,如果在其他大家族里自然不算什么,但在贾府当中就是一个绝大多数人都要巴结的存在了。

林黛玉刚进入贾府就是这样的待遇,并且几乎所有人都看出来了,贾母是将其列入了贾宝玉正妻人选名单的,这也就意味着林黛玉很可能成为贾府未来的女主人。

连权势极大的王熙凤也曾打趣她说:

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儿?

以王熙凤的地位,这番话几乎就可以肯定,林黛玉确实曾作为了贾宝玉正妻的人选之一,并且还是最主要的一个。

然而,剧情发展到后来,很多敏感的读者都会感觉到,林黛玉不仅在贾府中的地位迅速边缘化,很多贾府中的长辈也几乎不再提让林黛玉嫁给贾宝玉的话头了。之所以让读者感觉到林黛玉依然有成为贾府未来女主人的错觉,是因为底层下人之间的口舌。

贾宝玉和他的一众姊妹们在大观园里生活、聚会,手底下的下人们自然也频繁接触,他们虽然没有贾府长辈们考虑得长远,但察言观色的能力极为出众,贾宝玉对林黛玉特殊的态度足以让他们判断出很多的事情。

但问题就是,这件事情贾宝玉说了不算,而这些下人们没有机会得知上层的决定,只能根据贾宝玉这一极有分量的主子来推断事情的走向,所以他们一直坚信不疑地认为,林姑娘最终就是要嫁给贾宝玉的。

这就造成了一种“虚假”的现象。

身为当事人的林黛玉很清晰地感觉到贾府众人对她的疏远,所以性格也愈发孤僻,以至于写下“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句子,她只能寄希望于贾宝玉感情上能足够坚定,这也是她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

这才导致了,在贾宝玉迎娶薛宝钗的那一天,林黛玉万念俱灰,焚尽诗稿,泪尽长逝。

理清了这样一个变化趋势,就能知道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发生波折的最主要问题就在于贾府上下对林黛玉的情感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林黛玉的失宠呢,甚至连贾母都没有站出来为其遮挡一番?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就是《红楼梦》悲剧色彩最为浓厚的地方。

从大环境来说,林黛玉绝不可能嫁给贾宝玉

关于“贾宝玉”这个形象,从读者的角度来说,自然有很多的赞美之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角光环所带来的,包括对宝黛爱情悲剧的感叹同样如此。

但如果抛开“主角”这样的身份,贾宝玉的形象与当时社会是格格不入的,甚至与当下的价值观念也有根本性的冲突。

贾宝玉是个什么形象呢?如果放在当下社会,大概就是这样的:

从小家境富裕,但却不思进取。“四书”读了几年都没读完,就相当于义务教育阶段各门课程成绩极为糟糕,甚至能不能考取高中都是两说。但他也有擅长的地方,一应娱乐活动都十分精通。

这样的孩子,如果各位读者作为他的父母会是什么样的感想?是否还是认为贾宝玉非常优秀、可爱呢?

设身处地地想,贾母对贾宝玉的偏爱并非是对这种不思进取的纵容,而是“隔代亲”,完全是祖母对孙子的宠溺。而其父亲对贾宝玉的严厉管教,正是引导其树立符合当时价值观的行为,贾母又何曾真正干涉过贾政对贾宝玉的管教呢?

问题就在于,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封建道德,其中包含着很多糟粕性的东西,但也不乏忠、孝、仁、义等正面成分。贾宝玉之所以被认定为是“反封建”的性格,是因为其主观上的懒散恰好符合了反封建道德的客观需要,并非是其正面形象。

贾府为贾宝玉提供了优质的环境,贾宝玉也享受了贾府为其提供的各种便利条件,那么身为继承人,他就必须要担负起贾府日后存续的义务,这不是个人对人生道路的选择问题,而是事关家族生死存亡的义务问题。

我想不会有人认为这样一个贾宝玉能撑得起贾府的重担,所以读书、仕宦才是贾宝玉能继承贾府唯一的途径,这是当时大环境所决定的。

然而,林黛玉作为一个书香门第出身的女子,非但不对贾宝玉进行规劝,反而多次公开支持贾宝玉个性的发展,和他一同鄙夷读书、仕宦的道路,给了贾宝玉极大的精神支持。

这在贾府长辈们看来,已经不仅仅是不识大体的问题了,而是动摇了贾府未来的根基,林黛玉的地位迅速下降,甚至连贾母都将其剔除了正妻名单之中,就再正确不过了。

无论林黛玉在贾府有着什么样的亲缘关系,她相对于贾宝玉来说还是一个外人,所以贾宝玉所作所为产生的后果就必须由林黛玉来承担,这也是林黛玉地位下降的原因之一。

宝黛之间的关系连大观园中的姑娘、一应下人们都瞒不过去,更别说贾府中的长辈了,所以这种自然萌生的男女爱情,无疑是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极大挑战。

贾宝玉越是对林黛玉表现出钟情的样子,林黛玉就越不可能成为贾宝玉的正妻,否则就是对封建家长制的严重破坏,这是贾府众人绝对不能容忍的。

所以,《红楼梦》的悲剧,在很大程度上就表现在宝黛之间脆弱的个人爱情与强大的封建道德之间的碰撞,并且以前者化为齑粉而告终,这是一个异常激烈且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

薛宝钗与林黛玉的性格在很多方面都是相反的,如果说林黛玉是贾府长辈们绝对不能容忍的“正妻”人选,那么薛宝钗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当家主母”。

但是,她的出现并没有离间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感情,同样也不用对林黛玉个人地位的下降而负责,她只是一个出现在合适场合下的完美选项而已。

换句话说,林黛玉的地位下降是因为其个人的表现和性格上的缺陷,无法承担贾府的重任,其支持并“挑唆”宝玉对抗封建道德的行为,注定了她不会有好的结果。

那么,即使没有薛宝钗,贾府也会选择一个在血缘和人品上相对来说更符合要求的人物,比如同为“四大家族”中的史家千金、贾母的内侄孙女史湘云。

《红楼梦》中处处充满了个人命运与封建道德之间的激烈冲突,其悲剧意味也就在于人的理想、个性在封建大环境下的逐渐湮灭,在于命运上的不可逆改。

像林黛玉、贾宝玉这种以极端的勇气来反抗命运的人物,他们的所作所为只是客观上对一种压抑人性的道德表现出了抗争的意图,但形式上却并没有如“英雄”般正确,更像是一种目的模糊的本能反应。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

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