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书法世家徐峤之唯一传世真迹

作者:罗明端

说起书法世家,许多人立即想到晋代王羲之(303—361年)家族,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当之无愧是古今第一书法世家。除此,还有几位书法名家也是出身于书法世家,其中唐代书法家徐峤之(生卒不详,约675—745年),曾是历史上名闻遐迩的书法世家之一。

徐峤之的名字很多人不知道,何称为书法世家?徐峤之是浙江绍兴人,与王羲之同乡,不过两人相隔三百多年。徐峤之所在的唐代,是晋代之后书法发展的又一高峰时期,如果说晋代书法代表人物是王氏家族一枝独秀,那么唐代书法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人才济济,成果丰硕,创新书艺。前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等初唐四大书法名家,后有张旭、怀素、颜真卿、孙过庭、柳公权等书坛巨匠名流。其次有徐氏书法世家徐峤之、徐浩等,也是唐中期著名书法家之一。徐氏书法世家前人徐师道,精于翰墨,辞官归隐,其行草书皆有盛名。其子徐峤之正行楷书皆工,官任沼州刺史。徐峤之子徐浩(703—782年),继承家传书艺,尤精楷书,书体圆劲厚重,书风自成一体,官任工部侍郎、吏部侍郎、集贤殿学士等,是朝廷发布文告碑刻的书家写手之一(图1)。宋代书法名家苏轼、米芾等对徐浩推崇备至,宋代书学理论家朱长文点评唐代书法师承关系说,欧阳询传张长史(张旭),长史传李阳冰,阳冰传徐浩,徐浩传颜真卿。可见徐浩书坛地位曾为颜真卿之师,史上曾与“颜徐”并称为唐代楷书之冠。宋代《宣和书谱》评徐氏书法世家:初峤之父师道已精于书,峤之复以善书称,且以法授其子浩,故浩又杰然为一家法。自师道到浩盖三世矣,是亦熟于翰墨之场者也。其实徐氏书法世家已不止于三世,徐浩之子徐寿,亦因家风所薰,又授家法成第四代传人。对徐氏书法世家的概述到此,本文重点介绍民间收藏徐峤之唯一传世书卷真迹。

由于年代久远,时过境迁,历史上有些当朝极有名气的书法家,逐渐被历史遗忘,当代未必有名,徐峤之就是这样一位淡出书坛的人物。徐峤之为何渐逝名望隐没书坛,有业内人士提出看法,从古至今在书坛成名有三个条件:一是书法功底坚实,笔艺得到社会认可;二是有较多作品流传,对后世书坛影响深刻;三是有社会地位或贵人相助,成名事半功倍。看来徐峤之只满足第一个条件,欠缺第二个条件,第三个条件社会地位是地方官员在书坛影响有限。当然上几条不能说是囊括所有书法家的成名之途,也有一些例外,说的对否且当调侃。不过在当代是把上述三条顺序颠倒过来作为成名捷径,苦修书法功底的不多,混迹书坛自称名家的很多,还有以权势挂个书协名头,或是花钱包装自己添加一堆虚衔,还有把怪异书作扯上书法创新等等,都是为搏名走错了方向。

古人在书坛留名,是靠书法功力的出类拔萃崭露头角,自幼年学文识字起,就开始习书握笔,书法是受教的基础课之一,是古人棋琴书画四艺之一,最重要是掌握书法技能,是平民阶层进入仕途的必备才干,能写一手好字并做好文章,才能通过科举制度考试谋得一官半职,在官场写一手好字,也是外露素养才气,或能为前程发展加分,可见写好毛笔字对古人的生计仕途都有重要影响。

民间收藏徐峤之书卷真迹为纸本,尺幅规格画芯长约620厘米,宽65厘米,含题跋总长约850厘米,以行楷书体整齐书写有400余字,每列书写6字,每字见方约7.5厘米(图2—6)。

书卷右端书写有“唐徐峤之自书诗卷”首列文字,接下是写正文: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上段诗文是引自西晋诗人左思(约250—305年)所作《咏史八首》其六段,接下来书写其七段: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买臣困樵采,伉俪不安宅。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四贤岂不伟,遗烈光篇籍。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之。

再接下来书写其八段: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出门无通路,枳棘塞中涂。计策弃不收,块若枯池鱼。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亲戚还相蔑,朋友日夜疏。苏秦北游说,李斯西上书。俯仰生荣华,咄嗟复雕枯。饮河期满腹,贵足不愿余。巢林栖一枝,可为达士模。

徐峤之自书诗卷以上三段是引自西晋左思诗作,从第四、第五段起,是书写东晋诗人郭璞(字景纯,276—324年)所作《游仙诗》其中二首。第一首是: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临源挹清波,陵冈掇丹荑。灵溪可潜盘,安事登云梯。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高蹈风尘外,长揖谢夷齐。

书写《游仙诗》第二首是: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借问此何谁,云是鬼谷子。翘迹企颖阳,临河思洗耳。阊阖西南来,潜波涣鳞起。灵妃顾我笑,粲然启玉齿。蹇修时不存,要之将谁使。

最后一段又是抄写了西晋诗人左思所作《咏史八首》其四段: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寂寂扬子宅,门无卿相舆。寥寥空宇中,所讲在元。(注:此诗还有“玄虚,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等二十余字或因纸尽未作抄录)。

徐峤之书西晋左思《咏史八首》其中四段,东晋郭璞《游仙诗》其中二段,所写文字与现代版诗文书稿或有出入,对上述六段诗作的释文本篇不作赘述,本文主要介绍徐峤之的书法艺术,为便于观赏在以下为读者提供部分书迹的放大字体(图7—16)。

上图可见徐峤之书法的每一字,都是书写认真,排列工整,一笔不苟,独运匠心,显现汉隶的古拙,魏碑的雄劲,唐楷的严谨,行书的自如,法度规范,独具风韵,鸿篇巨制,一气呵成,笔法不温不火,不激不励,儒雅自然,翰逸神飞。如展开全幅书卷,观赏先祖遗墨,满篇唐风古韵,书香飘逸,灵气幽扬,油然敬畏。徐峤之生前低调处世,书坛未见显山露水,但徐氏书法世家却是在古代声名远播,徐峤之身后几百年仍然吸引后世帝王、书法大师们,不吝笔墨为书卷题首作跋。

书卷题首是北宋名臣,文学家、书法家蔡襄(1012—1067年),官任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等职,书法造诣深厚,誉为宋代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名家之一,题首写“徐峤之书”四个大字(图17上)。

尾跋题字自右至左依序有(图17下):

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是宋代文学史上的文坛领袖。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艺术成就,书法为宋代四大名家之一,是一位全才型艺术巨匠。

米芾(1051—1107年),北宋书画家、书画理论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等,书画自成一家,竹木山水画独具风格,书法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之一。

赵佶(1082—1135年),即宋徽宗,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1126年在位),在位时皇权统治危机四伏,后临亡国失去北宋政权,但其在艺术方面造诣极高,以皇权推动宋代书画艺术得到空前发展,并自创一种书法“瘦金体”,是历史少见的艺术皇帝。

蔡松年(1107—1159年),北宋官吏、诗人,北宋亡国随父降金,官至右丞相,诗词作品风格隽爽清丽,有文集传世。

跋文两处记载有年代信息,其中米芾题字为“元祐四年”,对照公元纪年是1089年,米芾33岁时题字,此时宋徽宗仅为7岁,不难理解为何宋徽宗题字排在米芾之后。另一年代信息是蔡松年题字为“正隆四年”,正隆是北宋亡后金代年号,对照公元纪年是1159年,蔡松年52岁时题字,蔡松年也是卒于1159年。

以上跋文内容不再细表,但有两人跋文值得解读。

首先是宋徽宗题写的跋文“峤之真品藏”(图18左),落款花押签名,钤盖御书玺印,廋金体题字锋芒外露,点画金钩,筋骨清健,结体娟秀,风格别具,古今独有。所写“峤之真品藏”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肯定书卷为徐峤之真迹,二是表明书卷为皇家收藏御物。御物即皇帝的物品,御物一词不是笔者编造,而是在书卷天头签注上写有“宣和(殿)徐峤之御物宝藏”(图18中),落款曾纡鉴。曾纡是北宋晚期的文学诗人书法家,在皇家内府收藏的书画,许多尾跋都有曾纡作鉴别题字,但未见其题写过“御物宝藏”之语。宋徽宗为书画题字,多是作书卷题首,徐峤之书卷题首已有前人占先,只能屈身依序在尾跋题字,那么曾纡岂敢也在尾跋落笔与宋徽宗等同,故在书卷天头题写签注,使用“御物宝藏”一词,以示徐峤之书卷是宋徽宗收藏酷爱之物。

其次是米芾题写的跋文“此卷系唐徐峤之传世之墨迹,亦是其唯一传世真品”(图18右画红圈处)。读者至此可明白本文标题所称“徐峤之唯一传世真迹”的依据由此。笔者曾反感某些鉴宝节目胡说什么绝迹、孤品、存世几件等等,那是没有任何依据的信口开河,是为利益方站台制造稀缺假象,抬高藏品价值。所以笔者在本文沿用“唯一传世”之说,要向读者说明出处与依据。

徐峤之书迹不仅是在一千三百以后仅见此卷,而且在一千年以前的宋代米芾同样仅见此卷,米芾距徐峤之年代仅相隔三百余年,当年徐峤之传世书卷如有多部,作为宋代官吏与书画名流的米芾,应当是见识广泛,阅卷无数,听闻徐氏书法世家是如何了得,未曾见到徐峤之书迹,也是见证徐峤之书迹在宋代就十分稀见,米芾由此感叹此卷亦是徐峤之唯一传世真品并写入跋文。当然在笔者看来,“唯一”之说只适用于目前的发现,民间收藏潜龙卧虎,说不准还有其它徐峤之书迹尚未浮现。

徐峤之书卷有五十余枚钤印(图19),其中皇家内府收藏钤印有宋徽宗赵佶“宣和、政和、宣和中秘、御书、双龙方印、双龙圆印、内府图书之印”,宋高宗赵构“内府书印、奉华堂印”,宋理宗赵昀“缉熙殿宝”,金章宗完颜景“明昌御览”,元文宗图贴睦尔“天历之宝”,元鲁国大长公主“皇姊图书”,明晋恭王朱棡“晋府图书之印”,清康熙“康熙宸翰、宣文之宝”,清雍正“雍正御览之宝”,清乾隆“乾隆御览之宝、八徵耄念之宝、太上皇帝、御书房鉴藏宝、鉴古、石渠定鉴”等,历史传承轨迹十分清晰。

历朝官吏社会名流与书画名家的鉴赏留印,宋代有苏轼、米芾、陆游、吴琚、贾似道,元代赵孟坚、张雨,明代有项子京、米万钟,清代有爱新觉罗·永瑆、爱新觉罗·允礼、索额图、尤侗、方睿颐、陈元龙、米汉雯、王原祁、耿嘉祚、朱彝、耿昭忠、瞿云升、马曰璐、王图炳、汪文柏、梁章钜、梁同书、邵松年、周於礼等。

另需指出,唐中期有两位徐氏世家,一位是徐峤,一位是徐峤之,两户徐氏家族姓名仅差一字,文章书法都有名气,家族几代人都在朝廷为官,生活年代也比较相近,于是有些文章或书帖,不是把两者混淆为一人,就是把两者张冠李戴(图20),提示读者阅读文章查阅资料须留意。

如是研究学问不够严谨,徐峤与徐峤之确实容易混淆出错,为方便读者辨识,在下列举几点不同方面加以区分:徐峤的家乡是湖州(长兴);徐峤之家乡是绍兴。徐峤的父亲是徐坚;徐峤之的父亲是徐师道。徐峤任朝廷官职为中书舍人(相当于办公厅文秘岗位);徐峤之任地方官职为沼州刺史。徐峤家族三代文笔出众,都在朝廷担任中书舍人;徐峤之家族三代书法出众,其子徐浩楷书成就与颜真卿并列,为皇家御用书法写手。记住这几点,分辨徐峤与徐峤之的相关文章、书帖,即可理清头绪。

本文有不妥或错误之处,欢迎赐教。

2021.9.16

导读:笔者关于古代书卷考证与解读系列文章

1、 湮灭史海的书坛大师——王导

2、 古代十大行书排名为何不靠谱

3、 民间收藏露真相,史上名帖见硬伤(上、下)

4、 烟江叠嶂诗中谜,流传千年现原迹

5、 书是墨宝画如神迹——吴道子书法作品鉴赏

6、 《兰亭序》之谜新发现

7、 “书圣”墨宝现真迹,书艺堪比《兰亭序》

8、 “书圣”写大字,壁挂论国是

9、 唐代书法世家徐峤之唯一传世真迹

网络搜素使用“作者名﹢文章标题”即可查阅多个自媒体平台有登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