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133篇:向张正耀老师学习文本解读的方法

2020年第133篇:向张正耀老师学习文本解读的方法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江苏省兴化市教育局教研室张正耀老师在文本解读研究方面造诣颇深,此前我已读过张老师的《领悟经典:语文教学文本解读28例》一书,可以说书中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品。独特的视角、丰富的资料、严密的论证,使得张老师的文本解读独具一格。他对文本的解读始终紧扣教学,通过“以文解文”的方式研读文本,读出了很多文字表面上看不到的东西。这种读书治学的功底和态度,令人“既感且佩”。最近,我在《中学语文教学》2020年第10期上读到了张老师的一篇论文《性爱佳山水,“一往有情深”——<湖心亭看雪>的审美解悟》,阅读之后更加佩服张老师在文本解读方面的成就。

记得前面有一篇随笔提到,文本解读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融合。对于中国古代优美散文的解读来说,西方文艺理论发挥作用的空间是相对有限的。相反,中国古典文学与艺术理论的不少观点,是可以用在古代美文解读上的。前段日子我在研读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反复读了几遍还是找不到解读的突破口,之前接触过的那些课程与教学理论、文学理论似乎都失去了效力。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我也读过几遍,至今尚未找到解读的方向。张正耀老师这篇论文犹如一道亮光,照亮了文本解读的路。总的来说,文章对我有两方面的启发:

一是善于借用中国古典文学与艺术理论对优美的文言散文进行观照。张老师论文的选题方向是从审美的角度解读《湖心亭看雪》,具体说来就是用“艺术辩证法”的理论进行解读。中国古代在“艺术辩证法”方面的观点是很丰富的,例如形神关系、虚实关系、言意关系、境象关系等等,有时候寥寥数语便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理论内容。读研期间我阅读过几本古代诗话类的著作,也接触过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和美学史的相关内容,但并未对重要理论进行研究,以至于面对古代文章时依然是束手无策。在张老师的论文中,我读到了一位有着深厚文学功底和美学功底的学者对文本的透彻而深入的解读。

论文从四个方面对《湖心亭看雪》进行了审美解读。一是虚与实,像古代诗词与散文中“象”与“韵”“境”的关系。外在的形象是“实”的,隐藏在“实”背后的韵味、意境却是“虚”的。“虚实相生”,意思是说实景与虚境的作用与融合,可以产生出巨大的艺术审美空间。具体到《湖心亭看雪》,张老师发现了“湖中人鸟俱绝”“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等句子中隐含的虚实关系,西湖本身是实景,但在大雪环境中,已经完全隐去了。那“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表面上看是写实,实际上也是作者张岱的某种感觉。二是大与小,古代的“天人合一”其实就隐含着大与小的辩证关系。在课文中,茫茫雪景是“大”,雪景中的长堤、湖心亭、舟中人又是“小”,同时宇宙自然的“大”和个体生命的“小”,也形成了某种对比。三是冷与热,这一点在文中体现得比较明显,文中的整体环境是“冷”,但前往湖心亭观雪,又是一腔火热;外界环境是寒冷,但舟中的酒炉正沸,湖心亭铺毡对坐的两人正在饮酒自娱自乐,这也是一种“热”的表现。张老师还发现,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是以冷写热,虽冷而犹热,后半部分则是以热衬冷,虽热却冷,这就是冷与热之间的艺术辩证法。四是雅与俗,这一点在文中表现得不是很明显,平时很多人到西湖赏景,这是一种“俗”;大雪天独自到湖心亭看雪,这又是一种“雅”。而独自寄情山水,却被舟子称为“痴”,这又是一种对“雅行”的世俗评价。张老师还发现,到湖心亭看雪是雅,但在湖心亭上饮酒作乐,却是“俗”;静心观察、品鉴山水是“雅”,口腹之欲却是“俗”。除了这四点,张老师认为这篇文章还可以从动与静、多与少、声与色、光与影、人与己、独与众、外与内、上与下、行与思、昔与今、简与繁、详与略、褒与贬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这些带有辩证色彩的审美风格中,有的指向审美形象,有的指向文本内容,有的指向言语形式。这其实为我们进行古代优美散文的解读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是以文解文的互文式解读。《湖心亭看雪》出自《陶庵梦忆》,对《湖心亭看雪》的解读,需要结合整本书进行。张老师在文中多次引用《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的相关资料,这就是一种“以文解文”,即用作家自己的文章来解读作家的其他篇章。同是湖心亭,在《湖心亭看雪》和《西湖中路·湖心亭》两篇文章的存在形态是不一致的;同是看雪,在雪天前往湖心亭的路上看雪和其他时间环境中看雪,也是有区别的。但作为同一作家的文章,彼此之间又存在着某种关联。而研究《湖心亭看雪》中的张岱,更是无法脱离其整体的创作倾向。也就是说,要想对“这一篇”文本进行解读,需要结合更多的与“这一篇”密切相关的资料,这种文献功底在文本解读研究中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可能会羡慕张老师在文中旁征博引,或引用资料进行佐证,或插入资料进行对比,但更应该看到,旁征博引的背后是坐得住冷板凳的资料爬梳的功夫。以前做文本解读研究,我的习惯也是将与“这一篇”密切关联的文献资料全部收集,但没有做到的是从“这一篇”扩展到“这一本书”。例如解读郑振铎的《猫》,有必要阅读一下《猫》所在的《家庭的故事》一书,即使是浏览一遍,也比只关注《猫》这一篇好一些。这一课,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补上的。尤其是对古代作品的解读,应该将古代学者对“这一篇”解读的资料全部搜集到。

总之,文本解读需要的是硬功夫,既需要理论的学习与积累,同时也需要资料的整理。一方面,文本解读还是需要有一点文艺理论知识作为基础的;另一方面,前人或同行或许已经对这篇作品进行了解读,我们要做的自然不是“炒冷饭”,更不是鹦鹉学舌式的人云亦云,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发现新的解读视角或新的内容,进而不断丰富文本本身的含义,这也是文本解读不断创新的关键所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