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有富:读《郦亭诗稿》(南大往事之十五)
我偶然读到史学大师朱希祖的一首小诗《自嘲》:“不与人物接,不为山海游,终生伏几案,天地一书囚”,心里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感动,便到书店买了套《朱希祖文集》,因为其中有《郦亭诗稿》。
《郦亭诗稿》
“郦亭”是朱希祖书库名称,匾额为章太炎所题(见孙世扬《海盐朱先生哀辞》)。据朱希祖1925年2月4日致张元济函可知,他于1923年购得一部明钞宋本《水经注》,共四十卷,二十册,为明白棉纸本。
王国维还为该书写了一篇跋,略云:
取宋本校之,凡宋本佳处、误处与字之别构,此本并与之同。又以之校《永乐大典》本与袁寿阶所校景宋钞本,亦十同八九,盖即从宋刊本钞出也。今宋刊本仅存十一卷有奇,《永乐大典》本存二十卷,孙潜夫、袁寿阶校本存十五卷,其余诸家所藏旧抄本,均已无可踪迹,而此本独首尾完具,今日郦书旧本不得不推此本为第一矣。
王国维《水经注笺》跋
读到《郦亭诗稿》卷末朱希祖孙子朱元曙写的《整理后记》,我才知道该书能保存至今还有一段令人心酸的往事。
朱希祖1944年去世后,《郦亭诗稿》由朱希祖的长子朱偰珍藏,未捐给北京图书馆与南京图书馆。
朱偰
1965年的秋天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朱偰因为保护南京明城墙,1957年被打成右派,对政治气候的变化比较敏感,他已预感到自己将无力保管这部《郦亭诗稿》,正好长子要到新疆支边,于是钞了一个副本交其带走。
1966年,“文革”开始不久,朱偰家的老家具被抢光,旧瓷器被砸光,特别是1966年8月26日,朱家的藏书还被红卫兵焚烧了老半天,再加上屡次被抄家,《郦亭诗稿》的原稿及整理本,早已杳无踪影。
1968年春节,朱偰长子为了给父亲一点精神慰藉,便借返宁探亲机会,特地将这卷《郦亭诗稿》的副本从新疆携回,交给了父亲。谁知不久朱偰就被隔离审查,当年7月15日的早晨,有人在南京图书馆门前的水泥地上发现了他的尸体,未经法医鉴定,便被草草火化了。
朱偰《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
父亲亡故,长兄支边,哥姐上山下乡,剩下的家庭成员,又在1970年的深秋被赶出自家老屋,朱家已不再有人关注这部《郦亭诗稿》了。
直到两年后,因为落实政策,朱家又搬回了老屋,当时住在里面的人还未完全搬走。一天,有位教过朱元曙的李洪树老师悄悄交给他一卷稿本,打开一看,《郦亭诗稿》四字赫然在目。
李老师说:他有回打开卫生间的气窗,无意间在气窗的玻璃与纱窗之间的空隙处发现了这本诗稿。他想这一定是朱家藏的东西,而且一定很重要,便将它秘密藏在家中,等以后交给它的主人。《郦亭诗稿》就这样侥幸地被保存了下来。
朱希祖
朱希祖诗学修养显然有着家学渊源。他在《答旭初和咏松诗并谢赠双松画》二绝句的自注中说:“余幼时,先叔祖紫仙公绘松柏于扇,题诗赐余,其诗云:‘努力诗书正少年,愿伊早着祖生鞭。勉为大器成松柏,期望深心画里传。’”
“祖生鞭”典出《晋书·刘琨传》,略云刘琨与祖逖是朋友,听说祖逖被任用,写信给亲故说:“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着鞭。”可见,他的叔祖不仅希望他努力进取,而且还在诗画中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这层意思。
《朱希祖日记》
朱希祖字逖先,也体现了前辈的期望。朱希祖没辜负前辈的期望,早在青少年时期就胸怀大志,他的长女朱倩在1917年11月6日的日记中写道:“家君于光绪乙未春游嘉兴落帆亭,作五言绝句云:‘击楫快中流,壮心本未已。暂落此间帆,前程犹万里。’”
光绪乙未为1895年,朱希祖时年十七。
朱希祖的理想是成为一位史学家,而不是一位诗人。他在《诵诗有感三首》之二中说到了这一点:“我志在春秋,亦与诗相习。生平不苟作,宁受诗人胁?”
朱希祖手稿
不过他研究历史与创作诗歌的目的是一致的,都密切联系实际,以期促进社会的进步。如他在《题家人亲戚合照相片十六韵》中说:“宝书搜海澨,堕简网江湄。冀发兴亡恨,聊舒感慨悲。”
他在1939年11月18日的日记中还明确说过:“诗不可苟作,作必于身世两有裨益乃可动笔。”
朱偰在《郦亭诗稿序》中也明确指明了这一点:“先君志在春秋,作诗犹其馀事,然其诗多褒贬时政,讽咏得失,此固一代史诗,可以传诸后世。”
朱希祖在游览历史遗迹时,往往会联系现实社会加以思考,如他在1932年双十节写的《长板桥寻明旧院故址》后半首云:“旧院荒凉悲夜月,新歌仿佛似明时(时秦淮两岸尚有歌妓学歌丝竹声)。南朝多少兴亡恨,莫作渔樵闲话提。”
南京城南秦淮河长板桥附近的明旧院遗址是妓女们聚集之地,明末以马湘兰、李香君、栁如是、董小宛为代表的秦淮八艳尝居于此。针对首都骄奢淫逸的社会风气,他是在警告与提醒国民党政府要记取六朝灭亡的沉痛教训。
朱希祖《文学史概论》
面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和压迫,他与长子朱偰共同创作了《万里长城歌》,开头数句是朱希祖写的:“君不见,长城万里气吞胡,秦皇汉武逞雄图。但使长城名不灭,大汉天声终不绝。”
他在1936年5月27日的日记中写道:“夜修改《万里长城歌》,期以发皇国人精神。”次日日记又说:“此歌拟为学校及军中唱歌而作,务在通俗,惟须振起固有民族精神,使不畏缩颓靡而已。”
《朱希祖先生年谱长编》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他对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主动放弃上海、南京等大城市,非常不满。如其《感旧绝句八首》之三云:“壁垒森严黄歇浦,金汤巩固石头城。问君何事匆匆去,一径崎岖蜀道行。”
黄歇浦是上海的别称,石头城是南京的别称。
诗人对蒋介石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政治态度显然是痛恨的。诗人对战况非常关心,这在他的诗中也有鲜明反映,如1938年3月23日写的《广益中学寓庐花木向荣生意怒发低回留恋赋小诗一首》:“嘉卉满园春意好,危楼一角夕阳斜。可怜姹紫嫣红外,血染河山尽作花。”
从题目来看,这应当是一首写景诗,但是写着写着,他又想起了在前方流血牺牲的将士,如该诗注曰:“时山西转危为安,而滕县、盐城相继失守,徐州危矣。”
朱希祖
而前方获得台儿庄大捷,诗人便一再形诸歌咏,他在1938年5月2日的日记中还专门“追题《台儿庄歼敌记》七绝一首。”
朱希祖的诗学观点与创作态度也值得重视。他在《读诗杂感绝句十首》之十中说:“诗贵感发人,淑世心涵蓄,若徒自悦怡,不如奏丝竹。”
可见作者特别强调诗应当对人具有感染与启发作用,既要有益于自己,更要有益于社会。
他的不少诗都做到了这一点,如《有感绝句二首》之二云:“长松之下无乔木,小道可观难远到。屠杀相倾大业微,洪杨韦石何足傲?”
章太炎书赠朱希祖左思《三都赋序》
据朱希祖1935年1月30日日记记载,“章太炎对人言:‘余有五弟子,黄侃可比太平天国天王,汪东为东王,钱玄同为南王,朱希祖为西王,吴氶仕为北王。’”这段话是黄侃传出来的,可见他是引以为骄傲的。人们也常引用这段话来证明黄侃等的学术成就,并赞扬章太炎培养了不少杰出的学生。
人们对此向无异词,只有朱希祖对章太炎的这些比喻进行了反思,说明弟子们在经学方面特别是小学方面的成就,并没有超过老师,而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等相互残杀与拆台,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惨败。
正因为朱希祖具有不断反思与进取精神,所以他才能在构建史学教育体系,创建中国史学会、搜集整理研究历史档案、调查历史遗迹、编纂地方志、研究南明史等诸多史学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
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
朱希祖对蒋介石任用私人颇有微词,如他在1939年9月24日的日记中说:“昨夜阅《汉书》,因赋诗一首,今晨录出于下。”该诗开头两句便是“项王所信人,本族妻昆弟。”
朱希祖对陪都重庆官场争权夺利、阿谀逢迎的风气也深恶而痛绝之,他于1943年4月1日写过一首《有感》:“一堂合仇雠,权势甘于醴。低头向小儿,不值五斗米。”视同僚为仇敌与讨好上司都是为了获得与巩固权势。
萧统《陶渊明传》称陶渊明担任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
朱希祖创造性地使用这一典故,辛辣地讽刺了那些在官场上趋炎附势的人,连五斗米都不值,颇能发人深省。
朱希祖题跋
在风云急剧变化中,他也写了一些诗表明自己的人生理想与态度。小时候,叔祖作画题诗赠他,“勉为大器成松柏”。
在《郦亭诗稿》中确实多次出现过松树的形象,但是他笔下的松树却别具风格,如《咏松》云:“不与栋梁争效用,宁同桃李斗芳菲?深山自有千秋意,肯学虬龙孟浪飞?”
看来他要做的松树,不在人们顶礼膜拜的廊庙,而在人迹罕至的深山。他在七绝《述怀》中明确指出:“各尽所长近所性,山林廊庙总相宜。”
那么他笔下的松树究竟何指呢?我们觉得应当指卓有成就的史学家,而非权力机构中的高官。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他被推举为家乡海盐县知事,而且干得很好。但是他考虑到自己喜欢做学问,不适合当官,于是于次年暮春,辞去海盐县知事职务。去职之日,邑人扶老携幼,遮道请留。朱希祖虽恋恋不舍,但还是理智地选择了离开。
朱希祖《南明史籍跋文》
1913年1月,他应聘为北京大学预科教授,从此一辈子基本上就是在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大学从事史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并且取得了突出成就。
他在1942年4月2日写过一首五言绝句《看山》:“风静山黏天,云涌山浮海。变态任风云,山形终不改。”诗中的“山”也可以看作诗人的理想与生活态度的写照。
朱希祖写诗是主张精雕细琢的,他在《文学》一诗中说:“艺术求尽美,造化人工夺。磨洗出精神,雕琢穷毫发。”
所以他写诗往往要反复锤炼,如他在1940年1月2日的日记中写道:“上午,将《咏栁》诗初稿重改,换去三首,始成今稿。更信作诗不可始脱稿即示人。盖人之直谅多闻者少,面谀退非者多也。”
再如《哀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孑民四绝句》题下注云:“赋诗四首,几经修改,二日乃定。”
朱希祖诗学汉魏六朝,尤喜陶渊明,其《读诗杂感绝句十首》之六云:“措辞期浅显,树义贵深沉。千秋陶靖节,谁是真知音?”
《南京图书馆藏朱希祖文稿》
他学习陶渊明,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些通俗易懂的艺术珍品,如《晓登玉子岗远眺》:“烟雨微茫际,登高逆晓风。人家深竹外,山色白云中。”
再如《鉴斋杂诗四首》之四:“苍翠松篁里,山椒一径斜。竹篱茅舍静,诗思入秋花。”均寥寥数语,便做到了写景如画,表现了诗人在动荡不安的时代,对美丽大自然的热爱,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
罗香林《朱逖先先生行状》称其“虽生平以史名世,而偶一为诗,沉雄高古,直逼曹魏。”“所作《天都烈士歌》,尤传诵远近。五七言排律亦苍茫勃郁,时贤以高适相许,而先生顾慊如也。”
罗先生提到的这些诗都比较长,难以举证,我们就不再详加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