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历史图文】镇江黄鹤山: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刘裕(公元365-422年)字德舆,小字寄奴。祖籍彭城(今徐州),寄居京口(即镇江),故宅在寿邱山(刘裕做皇帝后,此处改造为“丹徒宫”)。幼时家贫,以贩履、种地和捕鱼为业。刘裕青年时曾在黄鹤山麓的竹林寺附近种田、砍柴,常到寺庙里休息。并凿得一泉,为“寄奴泉”。清代嘉庆年间重建刻碑。
东晋末年,由于东晋皇族司马道子父子掌握军政大权,政治非常腐败。公元399年下令将东南部的佃客征到建康当兵,激起佃客们的强烈反抗。东汉末遗留下来的五斗米道徒孙恩趁机以宗教形式组织反晋力量,在浙东起义。十几天就发展起义军十几万人,杀了地方官员。东晋政权十分惊恐,急调大将谢琰、刘牢之军镇压。此时刘裕已投军,成了刘牢之属下的一名部将。起义军多次从浙江沿海登陆作战,先后杀死谢琰、袁公松等重要官吏。公元402年,孙恩最后一次登陆作战,因寡不敌众,与一百多战士投水牺牲。余部继续转战于浙、江、闽、粤、桂等地,坚持十年左右。据史料,曾有十万起义军突击京口时,刘裕与起义军大战于镇江云台山下。
刘裕在镇压起义军过程中,不断乘机扩充实力,掌握了东晋的军政大权,后又出兵灭南燕,回师败卢循,西收巴蜀,击灭后秦。元熙二(420)年,废晋帝自立称帝,国号宋,历史上称为刘宋(420-479年)。刘裕开创的刘宋及后来的齐、梁、陈四朝160多年与北方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共计140多年,在中国历史上并称为南北朝。
刘裕在南北朝时期称得上是一位勇将和比较开明的庶族皇帝。因他出生于农民,也称“布衣皇帝”。他当政时严禁世家大族隐匿户口和土地,实行土断。裁减侨置郡县,加强中央集权。他建立的宋与北方的北魏对峙,成为南北朝对峙160余年的开端。宋·辛弃疾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赞扬刘裕的词句:“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当时怀念刘裕,呼唤他的风云不可一世的英雄气概。是以宋金对抗为背景的呼声,希望历史上再有刘裕这样的人才出现,以抗金复国。
按照古人的说法,凡为帝王者,生时必有祥瑞之征兆。黄鹤山又名黄鹄山,据《太平寰宇记》中说,宋武帝刘裕未发迹时,有一次,他在黄鹤山下种田累了,休息时,忽有成群黄鹤在他身旁飞来飞去,此事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以为这是祥瑞。他做皇帝后,就将此山改成黄鹤山。
还有传说,一次,刘裕在竹林寺(现鹤林寺)的讲堂睡着了,居然在身上显出五条龙纹来,把寺里的僧人都吓坏了。等他醒后,僧人告诉他此事,他虽心中暗喜,但恐泄漏出去对自己不利,于是告诉僧人“无妄言”。刘裕成了真命天子后,心里感激竹林寺中神灵的呵护,将竹林寺改名为鹤林寺。
中国历代的皇帝都用这些“神话”来“证明”他们当皇帝是天意。
寄奴草是历史上唯一用皇帝的名字命名的中草药,一直流传到现在。主治:破血下胀。多服令人下痢(苏恭)。下血止痛,治产后余疾,止金疮血,极效(《别录》)。心腹痛,下气,水胀血气,通妇人经脉症结,止霍乱水泻(《大明》)。小便尿血,新者研末服(时珍)
关于刘裕和寄奴草的传说有两则:
传说1:宋武帝刘裕(小名刘寄奴),小时上山砍柴,见一巨蛇,急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负伤逃窜。第二天他又上山,却隐隐约约从远处传来一阵阵捣药声,即寻声而去,只见草丛中有几个青衣童子捣药,便上前问道:“你们在这里为谁捣药?治什么病呢?”童子说:“我王被寄奴射伤,故遣我们来采药,捣烂敷在患处就好了。”寄奴一听,便大吼道:“我就是刘寄奴,专来捉拿你们。”童子吓得弃药逃跑,寄奴便将其草药和臼内捣成的药浆一并拿回,用此药给人治疗,颇有奇效。后来,刘寄奴领兵打仗,凡遇到枪箭所伤之处,便把此药捣碎,敷在伤口,很快愈合,甚为灵验。但士兵们都不知道叫什么药,只知是刘寄奴射蛇得来的神仙药草,所以就把它叫“刘寄奴”。
传说2:东晋时期,南北对峙,战乱频繁,朝廷腐朽不堪,百姓赋税繁重,民不聊生。刘裕从小家境贫寒,少时便有鸿鹄之志,他喜好舞刀弄枪,练得一身好武艺,后被征召入伍。话说逢乱世必有妖孽作乱,军营附近有一巨蟒,已修炼成精,会施妖术,士兵打柴经常被活吞。主帅谢玄悬赏缉蟒,却无人敢应。刘裕自告奋勇独自去围剿巨蟒,他以下了蒙汗药的羊和酒为诱饵,不时,便见一男子一口吞下羊肉,刘裕断定此男子即为巨蟒化身。随即与巨蟒大战得昏天暗地,一直追杀到巨蟒老窝,最终把巨蟒杀死。刘裕在巨蟒老窝里发现经捣烂了的草药,把草药敷在伤口上,休息片刻,伤口竟然好了很多。此后,刘裕得到重用,在军中是一路青云直上。后来刘裕将从巨蟒窝里发现的草药公开出来,让部下使用,又传到民间,民间以刘裕的小名“寄奴”命名草药,名曰“寄奴草”。
黄鹤山这里历来是一个山清水秀之地。这里相传有八景:逢僧处、香花桥、寄奴泉、杜鹃台、濂溪祠、米芾墓、马祖塔、太傅松。实指八个古迹。
唐·李涉《竹院逢僧话》恐怕是较早写在黄鹤山麓竹林寺壁上的诗了,诗曰:“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宋·苏轼在《古今诗话》中说鹤林寺中的杜鹃花更是带有神秘色彩:“上苑夭桃自作行,刘郎去后几回芳。厌从年少追新赏,闲对宫花识旧香。欲赠佳人非泛洧,好纫幽佩与沉湘。鹤林神女无消息,为问何由返帝乡。”诗人别具匠心,虚构了一个温馨的故事。
粗略数来,唐代诗人在黄鹤山鹤林寺(原竹林寺)写诗的有:骆宾王、古峤、綦毋潜、王昌龄、刘禹锡、储光羲、顾况、李嘉祐、李正封、皇甫冉、方千、李涉、张祜、李德裕、许浑、李绅、戴叔伦、李咸用、崔深;宋朝诗人写诗的有:梅尧臣、苏舜钦、曾巩、王安石、苏轼、王淇、米芾、俞烈、王影、岳珂、陈均、缪潮、陆秀夫、文天祥等在此高吟诗篇、抒情咏志。后来的元明清三代到此一览者更多,而且也留下了许多诗作,连清·康熙、乾隆也到此访求遗迹,写诗作赋。
黄鹤山历史文脉深厚,且耐心听我继续慢慢道来。。
清代丹徒人余京在《米南宫墓》中说:“山荒樵径十三松,米老孤坟此地逢。断陇牛羊青草卧,残碑风雨绿苔封。像栖破屋春浇酒,魂傍空门夜听钟。我欲揖君供片石,壶中无复九华峰。”米南宫指的是大书法家米芾。
余京生活于乾隆时期,他所见的黄鹤山北坡下米芾墓,已是孤坟残碑,绿苔封路,十分荒寂了。米芾浑身是谜,其墓葬就是后人争论不休的话题。
米芾墓位于黄鹤山北麓。墓有石扩,直径十一米,坟包径约四米,外包护石。有台阶六十级,两边置玉带坡,墓道由上而下向北伸展,长六十米。坟前墓碑,上刻“一九八七年春重修,宋礼部员外郎米芾元章之墓,曼殊后学启功敬题”,墓门两侧各有一个下方上圆雕刻云朵纹的大理石柱,墓前五十多米处尚有石坊柱一对,上刻联语:“抔土足千秋襄阳文史宣和笔,丛林才数载宋朝郎署米家山。”
米芾于徽宗大观元年卒于淮阳军官舍。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其子米友仁及亲友将其归葬镇江。米芾生前好友蔡肇所撰《米元章墓志铭》称:“以大观三年六月某日葬丹徒长山下。”此铭文应为米芾辞世后下葬前撰就,铭文中已明年及月,未明具体之日,是因为提前撰写。小米芾27岁的北宋绍圣进士程俱的《题米元章墓》说米芾“葬丹徒五州山之原”。到了南宋,史料却异口同声地说,米芾墓在黄鹤山。镇江府金坛人刘宰听撰《京口耆旧传》说米芾“年五十七,葬黄鹤山。”宋《嘉定镇江志》记载:“礼部郎中米芾墓在黄鹤山。”此后,明清人记载的米芾墓都在黄鹤山下。
【五义士墓】
1948年6月17日,义士路中段的燮源昌桐油栈,因炼桐油加热过度酿成大火,波及邻近储藏汽油桶的材料库,引起爆炸,顿时一片火海。同福救生会、润安救生会人员和群众闻讯相继赶到,经过一个多小时,终将大火扑灭,受伤者达30多人。赵俊超、贡松、裘连喜、王少卿、马承群5人,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献出了宝贵生命。后来,镇江各界人士为纪念五义士,于1949年9月8日举行了悼念大会,并将他们葬于黄鹤山东麓,立五义士墓,原墓于1966年被毁,1993年重建。
【濂溪池】
“濂溪池”位于黄鹤山的西侧,与《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相关。
周敦颐,字茂叔,称为濂溪先生,北宋的大哲学家。
周濂溪幼年丧父,随母亲来镇江,寄居在舅舅郑龙图家中。其母病卒后,葬于京口。他在镇江时,和鹤林寺僧寿涯关系很好,曾借住寺中读书,受寿涯师傅的佛家思想影响很大。他在寺中开凿了一方小池,栽种莲花,并著有《爱莲说》一文,小池被称为“爱莲池”,后人又称之为“濂溪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