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中医的玄学——-论开阖枢不能治病
传承岐黄薪火,一个有质地有温度的公众号
艾御享堂
作者:东陵山人
某男,风湿患者,恶寒,关节痛,无汗,脉弦。用葛根汤治疗而效。
某女,风湿患者,恶寒,关节痛,脉沉滑无力。用附子汤而效。
某男,风湿患者,恶寒,关节痛,脉数滑有力。用白虎桂枝汤而效。
这三例患者如果从开阖枢的角度看,都是太阳不开,或说是厥阴不合。但是方药却不一样,为什么?脉不同,但是在不看脉时会感觉一样,因为病人的感觉是一样的。如果但凭开阖枢是不能治疗的。所以开阖枢的是有一定局限的。再加上开阖枢有一定的神秘性,又和八卦图联系在一起,所以很多人认为高深,实际是误区。中医是治病的,周易是哲学,不懂周易一样看好病,周易和中医可以完全分离开。不要把周易拉入中医,虽然看着很神秘、很高深,实际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中医缺少的不是高深的道,是实际操作的术,是治疗疾病的本事。我的话可能会激起很多朋友的反对,其实静下来思考一下,真正临床多的人,恐怕不会反对。我们读仲景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两个字:实在。正是现在中医界所缺少的。
开合枢是用来解释六经之间的关系的。比如,太阳不开,阳明不合,是一对阴阳关系。少阳不枢,则有可能太阳不开,阳明也不合,是一对因果关系。或者是一对互为因果的关系。 当然在阳病上这个关系会比较简单明了,阴病还要顾及表里关系,所以会比较复杂一些。 曾有一个高人说过:一杯白开水可以发汗,承气汤也可发汗。因阳明能合,太阳就能开。 理是指导法方药的。但无论那一项,在临床上都是工具。 |
知止:
但如果一定要带上个玄学的帽子的话,八纲也不能治病,脏腑也不能治病。当然还有人说经络也不能治病。
所有的理论是否实用,只在个人理解、运用。
胡希恕老说方证辨证是尖端,有尖端,就得有低座吧。不用八纲、开合之类的把握一下大方向,方证也可以用到以青蛙为骏马的程度,我个人就这样干过,也见过别人这样开出的经方。八纲是个底座这一般没有疑义,开合枢也不过是个底座而已。临床时谁都不可能离开脉、证的。
脉证是最直接的线索与证据。在这个角度上说,“病”也不能治病。也是个底坐而已。都是太阳病,不还得用好多方嘛。只讲方证,日本的古方派就是这样。连脉都不要,病名更不要。
我本人就是在脉上无体会,只能凭证。最后用脉大致在八纲或升降上确定一下。有时连这个也确定不了,脉对我一点都没有作用,治病也有效。方证对应一服即愈大半者时常有之,但可以凭这个就否定脉吗?日本古方派和现在的中医学者都有人否定脉的,否定的理由也不外是“玄”、“不切实用”。这能说明什么呢?只能说只是个人理解运用而已。
我个人最早的整体观就是从开合枢的角度建立的,所以开始把它当个工具很好用。例如曾治一阳痿病人,拿着相当厚的处方来找我,凡补肾、疏肝这类方药用遍,不见寸效。据其病证发生与轻重变化的特点可知为阳气升出不畅,理属厥阴。便与当归四逆汤,但此人并无脉细欲绝手足厥寒之脉证。然服药后明显见效,后再服八味丸便有效。所以对我来说,开合枢是个很好的动态整体模型,比书本上讲八纲、脏腑都干静态地讲要更容易把握整体。
声明一下,我个人提到的开合枢,和内经阴阳离合论上讲的这几个词一点关系都没有。完全是一气周流时运动状态的归纳,是个纯抽象的东西。
对于因为开合枢而烦恼的学弟学妹们我倒是有个建议,如果感觉这个弄不明白。就不要弄。这不过是在讲一气循环、升降出入的模型而已。不要人为地把它当作个公式,以为可以用这个弄出一套方案来套用。如果理解上过不来,因为可能是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这个思路不相应。这时可以看看郑钦安医书,只讲“一气盈缩”而分阴分阳。或看看《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原理篇,对五行的临证病象有个整体的印象。逐渐形成了整体看问题的思路,有了点整体观,再看各家理论、各种理论,说的都是一件事。
整体观 脉证方药相应。才能保证用药必效。少了哪一方,都可能犯低级错误。开合枢只是帮助建立整体观的一个途径,可以不用,也可以用。只在于你用着是否相应。
有人可能会说,不是路标不能用,而是这个路标画的太难以理解,容易给人误导。其实就如转向路标一样,如果不经过学习,也是很容易误读的。只要有人能读懂就说明有存在的意义,除非有更简明直观的标识来代替。客观地看,比开阖枢更简明直观的理论模型,在当前的理论建构中似乎还不多见。
当然,路标代替不了方向盘,更代替不了车轮,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有人一定认为路标能代替行走,那对于这个人独特的理解能力来说,任何的解释都必然是徒劳无益的了。
明白一个开,枢,合,会明白很多道理。
内容仅供临床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
试针试药
艾御享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