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静:遍寻乡音——姑苏城访“弹”记

按理说,乡音是不用寻的。在姑苏城,耳边是再熟悉不过的“阿吃过饭啦”“今朝太阳蛮好歪”云云。平江路,这条传说中的“历史文化名街”,似乎得益于吴语特有的腔调,弥漫着浓浓的人情味与烟火气。

而这些天我所试图寻找的,是依托这寻常声所存在的形式,那便是苏州弹词。人只道刘备访孔明之不易,殊不知这会子想要听上一回原汁原味的弹词,竟也须作三数,颇费周折呢。

01
“这只是一个博物馆”

沿着街道拐进中张家巷,再走上一小段路,便来到苏州评弹博物馆。此处原先是民宅,周边小桥流水人家,倒也僻静。

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

2004年建馆至今,忽忽已近十六载。尝听闻这里不仅馆藏丰富,且日日下午都有评弹演出,早想一睹为快了。

该馆分上下两层,按不同主题分区。橱窗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表演乐器、服饰和道具,墙壁上贴挂着形形色色的艺人照片和相关报道,广播里不时传来一段弹词音乐。

顺着楼梯上去,可以欣赏到今年展出的殷德泉先生所藏评弹书画作品,另有陈云先生专区、艺人学者专区等。

一九四九年八月十七日《上海书坛》

素日仅凭书籍得知评弹种种,到底不如耳闻目睹来得形象真切。从这些丰富的音像图片、名家手稿和各类介绍中,可以看出公家的用心。

自打2006年申了非遗,评弹确实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孩子们在亲人陪伴下看展写作业

值得注意的是,一路走来,我总能遇上几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在亲人的陪伴下四处瞧望。一打听,原来是在完成假期作业,即去到各家博物馆签到、盖章,并完成卡片上的问题——答案都能在博物馆找到。为孩子们的务实打call,心想这形式倒挺好:

孩子们虽不足以因此便充分认识甚或爱上评弹,但这种在儿时留下的浅浅的印象,指不定会对将来产生深深的影响。再说了,一个曲种能否存活,归根结底还不是要靠年轻一代么?

孩子们在亲人陪伴下看展写作业

奇怪的是,上上下下兜了一圈,也瞧见了宣传册上所写的“吴苑深处”书场,可它四周围上了护栏,桌椅也积上了厚厚一层灰——这哪里是演出场所,分明是陈设。

与门口的大叔一聊,才知道原来“这只是一个博物馆。想听书去平江文化中心或者光裕书厅。”

“吴苑深处”书场

我又问平常来这儿的人多不多,大叔回答“就这样,多是游客”,继而建议,今日的场子还有半个多小时结束,不妨去听听感受感受。我于是打听了地址,道了谢忙忙地要过去。

02
“评弹在这一带都快唱滥了”

走着走着,碰巧看到一家名叫“平江书苑”的,招牌上赫然写有“评弹”二字。既然赶不上公家演出,不如去私营场所瞧瞧吧。

这是个小型的屋子,模仿书场的格局。正逢淡季,只有我一个观众。坐下点好茶水(最低消费38元一位),先由艺人赠送两曲,而后客官自主点唱。

点唱台本

桌上放着点唱台本,共40支曲子,以传统弹词开篇居多;曲目明码标价,最短的50元一首,也有60、80、100元的,最长的如《黛玉焚稿》则要150元。

表演形式是最普遍的男女双档,两位老师唱了一支《梅竹》和一支《紫竹调》,短小但颇有韵味。

休息之余,我便与老师们攀谈起来。男老师姓陈,是盛小云老师的师兄,擅长蒋调,现已从评弹团退休。女老师是个同我一般大的小姐姐,从苏州评弹学校毕业也有三年了。

演出视频

小姐姐告诉我,只有进入评弹团、拜了师方能唱传统长篇弹词,在团内经常需要到各地演出,半月不着家是常事。而“出来”的艺人则相对自由,在年会、丧庆等场合都能接到活儿,旺季一天能连唱四十多场(开篇)。

当我问起评弹的发展现状,老师们都表示:“评弹在这一带都快唱滥了,没走几步就有一家(私人店家),传统书场也多。”

平江文化中心

果不其然,出门不久,我又遇上一位满面微笑的姐姐正热情地推销自家“最原汁原味最正宗最好听的苏州评弹”——自然,亦是开篇。

第二天再来,平江文化中心的书场已于昨日完成年前最后一场演出,大门紧闭。光裕书厅虽仍在经营,可这阵子正说着评话。看来与市区弹词着实缘浅,只好留个影,悻悻离去。

平江文化中心内部

回想来时的点滴,虽不曾到书场正经听上一回,却歪打正着了解到弹词在私营中的现状。绝大多数店家的目标客人是以“体验”为主的游客,而外来人对评弹了解有限,以至于即使名曰“评弹”,实则只唱弹词而无评话,也不会被“戳穿”——也难怪当时询问老师是否擅长“蒋调”时,对方略感惊讶了。

所谓的弹词名篇,通常只是十来句长的开篇;由于短小且不入正文,自然免了醒木、折扇等道具。

光裕书厅

在这种经营模式下,怕是游客们都因此以为评弹是一个曲种,只有男女对唱一种形式,只不过唱短短几分钟——这对普及评弹而言,绝非益事。

概念的混淆外加形式的单一,弹词的多元与丰富性,岂不因此被掩盖和抹煞了?假如外来的游客都留下如此千篇一律的印象,恐怕是件令人忧虑的事了。

03
从市区到乡县

回到娄东吾乡,想来当地也是有书场的,择近去一个吧。

走进古镇的老街,好容易找到一家,可惜正逢年末,早已打烊。

古镇上的“雅风堂”书场

无奈之下,只好向隔壁经营店铺兼负责书场茶水的阿姨咨询情况。阿姨告诉我,每天下午一点至三点评弹团的老师会来这儿演出,表演信息写在KT板上;前几年票价是5元一位,现在已改为3元。

“听客蛮多个,上趟总共来的要83个了”“咸是老人家,年轻朋友啥人喜欢听呀”。

我见从店里可以通往二楼书场,便请求上去瞧瞧。一看,原来是个小型书场。

书场内部

百八十个座位,没有传统的状元台和八仙桌,全是靠背椅或方凳。舞台称不上精致,但也一应俱全。场内配有音响、空调、吊扇和茶水间,设施还算完备。

50元听一曲三分钟的开篇,和3元听一场两小时的表演,两相对比,不禁感慨弹词对当地百姓的慷慨——这当然得益于政府的支持。

书场内部

正因为价格足够亲民,家家户户都消费得起,它才有可能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只有耳濡目染,耳熟能详了,它才守得住老粉,争取得了新人。

书场遍地开花,自然令人欣喜,只是,一来乡镇地区传播力度有限,至少我周围的阿公阿婆们多是不听的,只有再老一辈,像太奶奶这样八十好几的老人,闲来无事会抱个收音机在日头下听人说唱。二来年轻一辈毕竟在外居多,即便在家乡也多忙于工作,听场慢悠悠的小曲儿哪里比得上欢快带劲的hip-hop。

每每问起朋友们关于评弹的种种,多数回答都是“知道名字,但没听过”,并同样视之为一个曲种。不过,也有不少人说起有认识的亲戚朋友在从事评弹工作。

留心才有发现,前日在常熟又“偶遇”一家

看来,弹词在地方上的普及工作尚且处于“正在进行时”,还不曾完全抓住中青年人的心。至于对外,各地方评弹团不时会举行商演和义演,再有电视剧《都挺好》等带头,听苏州弹词的人正日渐增多。

只是,我总是不免担心它会以一种片面甚至畸形的形象示外(看私营店家便知)。在这个繁忙而浮躁的年代,还有多少人愿意静下心来细细品一场不见得能“听懂”的曲艺表演呢?假如要使弹词真正深入人心,只怕依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04
余  音

说来惭愧,明明在姑苏城生活了廿余年,对苏州弹词的了解却实在寥寥。今年听苗怀明老师的曲艺课,这才下定决心作一全面了解。

在搜集文献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二十世纪以来的每一阶段,从新材料的发现,到作品整理、研究著作,弹词在众多曲种中一度占据上风。

2019年的《曲艺》杂志,每一期都有评弹的“戏份”,可见是“专宠”了。同学称赞苏州弹词最雅,我亦为之自豪。

被“专宠”的评弹

曾几何时,每日在喜马拉雅听上一回说书已成了家常便饭。徐云志和王鹰合作的长篇《三笑》不知不觉已听了大半,那三回九转的“糯米腔”,至今萦绕耳畔。

一面欢喜苏州弹词的受众越来越广,一面忧虑这蜻蜓点水式的普及方式依旧免不了它变成“活化石”的结局。

但无论如何,我绝不怀疑评弹的光明前景,不仅是因为它是拥有足足四百年历史的成熟曲种,也不仅是因为它懂得顺应潮流,自我变革,更是因为还有那么一些人,怀着热爱与热情,投身于这份事业,在理论和实践上给予支持。

留着些小小遗憾,年前的苏州访“弹”之旅不得不告一段落。听闻年后各书场又添新回目,一起去“轧轧闹热”听听可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