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潮祖真武汤应用经验

真武汤出自《伤寒论》,原为少阴阳虚,水湿内停而设。其所体现的治法是温阳化气法。仲景以本方治疗阳虚误汗所致的发热、心下悸、头眩、身润动等症,范围尚较小,后世医家在临床运用中又不断扩展,吾师发挥尤多。因为在研究本方时,他从阳虚不能化气、阳虚不能化津、阳虚不能化血、阳虚不能化精立说,辨析病机,归纳治要,举述历代医家和他自己运用本方时的创造性发展,共四十余证,且多为疑、难、顽、怪之疾,剖析方证病理:吾师综古今之要,将本方适应证候归纳为:少阴阳虚,水液失调,痰饮水湿,阻滞三焦而导致的多种病症。

见于本脏者:其人小便不利,或不通,或阴囊潮湿,或蓄水为疝,或带下清稀,或经淡如水,或遗精滑泄,或阳痿不举,或体渐肥胖。

滞留体表者:肢体酸软、怯冷、重着、疼痛、浮肿;或阳气不足,表卫不固,体常自汗;或过汗亡阳;或易于感冒;或风丹瘾疹。

升降失调者:腹满,腹痛,呕吐,泄泻,便秘。

壅滞肝经者:胁肋胀痛者,头目眩晕,筋惕肉润,肢体痿废,呃逆。

水气凌心者:胸痹疼痛,心悸、怔仲,精神异常。

水泛高原者:或喘或咳。

上阻清窍者:头部昏、胀、重、痛,头发脱落,记忆减退;或鼻塞流涕,或喷嚏不止,或视物昏花,或牙龈肿痛。

湿滞经脉者:声音嘶哑,或咽中如有物阻。舌体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无定体。

他以自己的丰富临床经验为根据,肯定地指出,上列8个类型42种征象都可使用本方,并无主症可言。

少阴阳虚,水液失调,是所有征象的共同病理本质。舌体淡胖有齿痕,舌苔白滑,是少阴阳虚,水液失调的重要辨证依据。水液从体外摄取以后,经食道下人胃肠,并由胃肠吸收,上输于肺,再经肺气宣降,使津液敷布于体表,下输于肾系。但水液能在体内升降出入,运行不息,却赖肾阳将水津蒸化为气,才能循三焦到达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表现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的正常状态。由此可知,水津能在体内升降出入,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需五脏的协同配合,一需少阳三焦为其通路。

少阴阳虚,可见阳虚不能化气、阳虚不能化血、阳虚不能化津、阳虚不能化精四类病变。本方所治诸症,主要反映阳虚不能化津的水液失调。但阳虚不能化气的心阳虚衰,表卫不固,筋脉失温及阳虚不能化精的征象,间亦有之。就气化不及的水液失调而言:反映了津液壅滞、升降紊乱、出入失常三类征象。肾系的小便不利,小便不通;体表的酸、软、重、痛;肝系的胁肋胀痛,肢体痿废;心系的心悸、怔仲,精神异常;肺系的喘咳;七窍的蔽塞,都是津液变生为痰饮水湿,阻于各部的征象。肾系的阴囊潮湿、带下清稀,脾胃的呕吐、泄泻,都是津液升降紊乱的征象。体表的浮肿、自汗,脾胃的便秘,又是津液出人失常的反映。上述见证虽然气化失常都可出现,但又不是气化不及的独有征象,必须兼见畏寒怯冷,手足不温,舌体淡胖有齿痕,脉象沉迟,才是阳虚水停机理。其中舌体淡胖有齿痕,更是阳虚水停的辨证依据。舌上有齿痕,表明舌体胖大,受到牙齿限制,才会出现齿痕,是什么原因能使舌体胖大?是水湿壅滞。因为体内的气血津液是流动不息的。气血充足是正常现象,不会引起舌体变大,唯有水液才易壅滞。如果水湿停滞,就可从舌体上反映出来。因此,舌有齿痕是舌体胖大的指征,舌体胖大是水湿壅滞的指征。舌体淡而且胖,自是阳虚气化不及引起的水湿壅滞。

就阳气虚衰反映的征象而言:肾阳为五脏阳气的根本,肾阳一虚,五脏均可受其影响。肾病及脾,可见中焦虚寒的腹痛;肾病及心,可见心阳虚衰的心悸、怔忡;肾病及肝,可见筋脉失温的筋惕肉润;影响肺系,可见表卫不固的易于感冒,形寒怯冷,体常自汗等症。

就肾阳不足,不能化精的病理而言:肾阳有化谷精为肾精、化阴精为阳气的功能。肾阳虚损,既不能将阴精转化成为阳气,又不能将水津蒸化成为水气,湿浊下注,一面扰其精室,鸠占鹊巢;一面影响精隧松弛,精关不固,于是阴精外泄,表现为滑泄。若阳虚不能化谷精为阴精,则谷精凝结为脂;不能化水

津为水气,则水津停积为湿;脂凝液积,又可表现为体渐肥胖。

精解组方原理:吾师指出,阳虚不能化气,以致水湿停蓄,法当温肾阳以助气化,调五脏以复功能,利水道以疏壅滞,令已虚的阳气得温,已乱的功能正常,已滞的水湿得行,才能稳操胜券,立于不败。如果不明此理而唯利水是务,是治标而非治本,不仅徒劳,且将愈伤正气,实为智者不取。故本方用辛

热的附子以复肾脏化气行水功能,肾命阳气旺盛,则气化行矣!附子温照少阴之阳,虽能蒸腾气化,若脾的输机不运,肺的宣降异常,肝的疏泄失职,则水湿仍会为殃。故用生姜温胃散水,白术运脾除湿,脾胃健运,则水有所制矣!生姜又可辛开肺气,启上闸以开水源;茯苓淡渗利水,通调三焦使水从下去,则水源开而水道通矣!芍药有通顺血脉、解除经隧挛急作用,用此调理肝的疏泄,缓解经隧挛急以开水液下行去路,譬如开沟引水,沟渠宽阔,水流自畅矣!由此可见,真武主药固属附子,若无白术、生姜、白芍协调五脏,茯苓祛其积水,亦不能成为治水神方。

吾师特别强调指出,发汗利水为治水两大法门。此方生姜之用,是欲借此辛散以宣通毛窍,温化之中不忘达邪出表实寓两法于一方。若换为干姜,温运脾阳之力虽强,却失去原方本意。

究明研用要点:此方治疗水邪为患而不强调用利水药。主要通过恢复五脏功能的协调作用,特别是振奋脾肾的生理功能以达到治疗目的,充分体现了治病求本精神。此方所治诸症和所用诸药,可给学者以下几点启示。一是谨察病机,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应该以征象为依据去推求病理,揭示病变本质。

二是要注意不同征象的本质完全一致与相同征象的本质又各不相同这一辨证关系。

三是同一病机而征象可见于五脏所属任何部位的,只有气血津液发病后涉及范围才如是广泛。由于这几种基础物质是五脏功能活动的源泉,发病以后自然也就可以危害五脏。

四是气血津液为病的征象甚多,是与它流通的道路遍布全身分不开的。津气以膝理为通路,血液以脉络为通路。脉络与三焦无处不有,所以津液变生的痰饮水湿可以停于任何一部,并因停滞的部位不同,征象也就有别。

五是津液的生化输泄与肺脾肾三脏的功能正常与否相关。三脏中的任何一脏功能失调,都可使水湿停滞三焦。水脏的气化不及,自然要影响水液的生化输泄而呈病态。

六是在五大系统中都有相反的征象。如体表的肢体浮肿与体常自汗,脾胃的泄泻与便秘,肝系的四肢痿废与筋惕肉晌,七窍的鼻塞与流涕等。虽然征象完全相反,但病变的机理却同,仅有水湿阻滞、出入失常、升降紊乱的区别。

七是方中附子温煦少阴,复肾命气化之常;白术运脾除湿,复脾胃运化之职;生姜宣降肺气以布散水津,茯苓淡渗利湿以通调水道,芍药柔肝缓急以调理肝的疏泄。五药同用,兼及肾阳的气化,心阳的温煦,脾气的转输,肺气的宣降,肝气的疏泄,三焦的通调,反映了体内水液运行有赖五脏协同作用的整体观念,通过此方协调五脏功能,可以恢复水液的正常输

泄。由于以温化阳气为主,故是治疗阳虚水泛的有效名方。

辨析适应病症:此方以温助肾阳、化气行水见长,因而临床应用范围较广,凡属阳气不足以及因阳气虚损引起水液失调,无论征象见于何脏,均可应用。吾师临证运用此方所治病症最多,今略举如下。

前列腺肥大:以小便不利、不通为主症。中年以后,阳气渐衰,气化不及,水湿停滞,从少阳三焦下注前阴,形成前列腺肥大,压迫尿路,以致小便困难,审其舌体淡胖,用此方化气行水可以获效。若因湿热和气虚下陷,则非本方所宜。若是前列腺增生,则效果不佳。

肾病水肿:肾功衰竭,可用本方加人参、鹿茸益气温阳,桂枝、桃仁、丹皮之属改善血运,肾功庶可逐渐恢复。陈某,58岁,重庆某军工单位干部,85年患肾炎,86年因肾功衰竭住人成都某院,医治数月未见寸效,求治于余。因其舌体淡胖,遂书此方加人参、桂枝、桃仁、丹皮付之,连服3月,肾功基本恢

复,于87年2月出院,现已6年,两度检查肾功,均正常。

遗精滑泄:是因湿从三焦下注前阴,扰其精室,有如强盗踞室,主人外窜。用此方化气行水,令湿不下注,滑泄可愈。四川大学哲学系学生李某,滑泄无度,每周必遗泄四五次,有时泄不虚夕,求治于余,观其舌淡而胖,为书此方加牡蛎付之,数服以后,大见好转,一月仅二三次,已趋正常,嘱其再服,巩固疗效。

肥胖病:多因肾阳虚损,既不能化谷精为肾精,又无力化水津为水气,于是脂凝液积而形体肥胖。此证多见于中年以后,但亦有青年即患此者。周某,婚后一年,身体发胖,步履艰难,不能劳作。求治于余,为书此方加泽泻付之,数十剂后,体态始渐正常。方剂教研室邓中甲教授曾以此方治一年近六旬妇人,身高不到1.6米,体重竟达86公斤,一堆肥肉,纵横莫辨。服此方一月,体重即降至78公斤,疗效堪称显著。

阳虚感冒:此证多见于阳虚或表虚病人,气候稍有变化,即呈水液失调,可用此方振奋阳气,调理水液。余素体阳虚,每患感冒即用此方加当归、黄芪,一二服即愈。盖表虚太甚,不仅不能解表,还须固表。方中附子用至60g,干姜用至30g,始能见效,少用即不效。属于体质中最独特者。一般阳虚感冒,则重用生姜,白术改用苍术。

过汗亡阳,或产后阳虚:以自汗不止为主症。用本方加黄芪、当归、人参、五味子、牡蛎温阳益气,固表敛汗,连服数剂,可以获效。某,暑天产后自汗不止,自拟桂枝汤调和营卫,无效。求治于余,因见舌体淡胖,为书此方加上药数剂而安。

风丹:属于表卫阳虚,遇冷即发者,用此方加当归、黄芪,桂枝、甘草、大枣(即桂枝汤、真武汤、当归补血汤三方合用)可望获效。1980年春,宜宾812厂某职工患风丹,每发即昏倒,两度住院,仍未根治。余书此方加此药数剂而安,至今未发。

风湿:关节不红不肿,或只肿不红,疼痛,遇寒加剧。属于寒湿型者,本方加麻黄、桂枝、细辛、防己、川芎。

风湿性心脏病:面色晦黯,咳嗽喘急,面浮,重者不得卧、脉结代。本方加防已、黄芪、桂枝,增强行水之功。如喘不得卧,自汗出者,加人参、五味子,益气固表。

高血压病:眩晕头痛,耳鸣心悸,行动气急,夜尿增多,舌脉如前者,本方加牛膝、桑寄生、泽泻。刘某,女,56岁,宜宾县,喜捷区人,1976年患高血压病,头昏不能站立,观其体胖舌淡,为书此方加牛膝、泽泻、桂枝。服十余剂后,血压下降,1984年途经喜捷,问其近况,一切正常。

冠心病:症见心痛,短气,心悸,自汗,形寒肢冷者,本方加瓜壳、莲白、半夏、桂枝通阳宣痹。四川人民出版社钱某,1973年患冠心病,见其舌体淡胖,用此方加上药,二月而安,二十年来,未见复发。

肺源性心脏病:咳嗽、气喘、心悸,吐痰清稀。用本方加陈皮、半夏、桂枝、细辛、五味子温阳化气,祛痰行水,可以改善症状。生姜换为干姜,效力更强。若病情严重,心悸、气喘,不得平卧,尿少身肿,下肢尤甚,四肢逆冷,面色晦黯,舌体淡胖,苔滑腻,脉沉弱者,与五苓散同用。

充血性心力衰竭:症见心悸、气喘,畏寒怯冷,尿少、腰酸,面色苍白或青紫,全身浮肿,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结代者。本方生姜换成干姜,加桂枝、泽泻增强温阳利水功效,并加人参补益心气。必动过缓心率每分钟40~50次,审其舌体淡胖,用本方加人参大补元气,使三焦气充,则心动有力。生姜可改用干姜。

阵发性心动过速:发时心率每分钟在100次以上,未发时则脉缓无力,每分钟不到60次者,即可应用本方。宜宾吴某,50余岁,每月必患心动过速一二次,发时心率每分钟160次左右,每次数小时,患者平素嗜茶,年来已不欲饮,是水气凌心之象,遂先以真武汤合已椒劳黄丸温阳逐饮,继以本方加参,

观察三月,未见复发。

小儿麻痹:症见患肢不温,或较健肢稍冷,沉重不用,疼痛,食欲减退或正常,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时间稍久者,与舒筋活血的牛膝、当归、红花、丹参之类配伍。

精神异常:气血津液郁滞,皆可导致精神异常,水饮痰湿引起精神异常尤为常见。因痰浊、湿热而致者,人皆易晓,因少阴阳虚,水湿壅阻而致者,则很少道及。审其舌脉征象确属阳虚,投此可以获效。亦可加入甘遂,增强逐水力量。

呃逆:呃逆是膈肌痉挛征象,本方加人参、甘草以温阳化气,柔肝缓急,较参附治虚呃犹胜一筹,盖方中芍药、甘草能缓解挛急故也。

慢性咽炎:以咽中如有物阻为主症,系气郁津凝,阻于咽部的病理现象。不偏寒热者,用半夏厚朴汤降气逐痰;阳虚湿滞者,可用此方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宣上温下,肺肾并调,津气同治,连服数剂,可望获效。声音嘶哑,亦同此法,加人桔梗亦妙。

视物昏花:目能视物,端赖精血充足,已为医所熟知,故补益肾精似已成为治疗视物昏花定法。其实,水湿壅滞令人昏花,尤为常见。须知湿滞眼底,犹如镜面有雾相蒙,故尔显像模糊,如有蚊飞。若系湿热,宜用三仁汤、甘露消毒丹之类清热除湿;若系痰浊,可用温胆汤之类除湿祛痰;不偏寒热,可用

当归芍药散养血调肝,健脾除湿;若系阳虚气化不及,即宜用真武汤、五苓散之类化气行水。湿能令人昏花,古人已经注意,观驻景丸中配伍前仁即其实例。

头发脱落:多因湿浊阻于皮下,头发失去营养使然。此方有温阳行水之功,对于阳虚湿滞的头发脱落,可以阻其复落,但不能促其复生。

注明:本文摘自(陈潮祖临证精华宋兴主编)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文章

赵锡武真武汤配合开鬼门,洁净府,去宛陈莝三法治心衰经验!

日本汉方家大塚敬节真武汤备忘录

陈瑞春真武汤临床应用

真武汤治心衰,血压高,一剂稳定。。。

(0)

相关推荐

  • 尿床的真正原因及中医针灸治疗

    针灸并用治尿床 小儿遗尿俗称尿床,历代医家认为是膀胱失约所致, 有针灸治疗尿床一例,现公于众,供大家参考: 某女六岁,夜尿不醒,面黄无光,舌淡白,苔,舌中黄腻,脉浮数,而无力,辨为脾阳不振,肾阳虚,水 ...

  • 《医理真传》3.18:小便便时痛甚,口渴饮冷,其淋证乎?非淋证乎(译文)

    问曰:小便便时痛甚,口渴饮冷,其淋证乎?非淋证乎? 答曰:此膀胱之元阴不足,为邪火所灼,乃太阳腑证之甚者也.因邪犯太阳,从太阳之标阳而化为热邪,伏于膀胱,故口渴饮冷而便痛,法宜化气行水,方用五苓散主之 ...

  • 古今名医论经方——《金匮》肾气丸

    大医双合 DaYi Shuanghe 第119期 每天一期,弘扬中医 COURSE ARRANGEMENT 组成: 干地黄八两(24g) 薯蓣四两(12g) 山茱萸四两(12g) 泽泻三两(9g)   ...

  • 佳明讲中医-中医扶阳养生(第三讲)

    大家好,今天我继续跟大家聊聊中医扶阳,人生幸福的三把钥匙. 上次我记得跟大家讲了中医阳气的两大作用,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今天和大家主要讲讲阳气的第三大作用,就是阳气具有一个固摄的作用. 这个固摄 ...

  • 湿多则为水!张仲景所创利水第一方,除掉你的“注水肉”

    湿为万病之源,湿多则为水,水液积聚不散,便为一潭死水.死水则会生有害物质,影响气血津液运行,引起身体不适或疼痛. 五苓散是汉代张仲景所创的利水方,被后人赞誉为千古利水第一方,具有温阳化气利水之功.用以 ...

  • 陈潮祖真武汤应用二十法(陈潮祖经验)

    真武汤--陈潮祖经验 真武汤出自<伤寒论>,原为少阴阳虚,水湿内停而设.其所体现的治法是温阳化气法.仲景以本方治疗阳虚误汗所致的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等症,范围尚较小,后世医家在临床运 ...

  • 陈潮祖 真武汤应用20法

    ​陈潮祖大师:真武汤应用二十法 张机医学书友会 2018年11月23日 真武汤出自<伤寒论>,原为少阴阳虚,水湿内停而设.其所体现的治法是温阳化气法.仲景以本方治疗阳虚误汗所致的发热.心下 ...

  • 陈潮祖真武汤应用二十法

    真武汤--陈潮祖经验 真武汤出自<伤寒论>,原为少阴阳虚,水湿内停而设.其所体现的治法是温阳化气法.仲景以本方治疗阳虚误汗所致的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等症,范围尚较小,后世医家在临床运 ...

  • 老中医陈潮祖咳嗽诊治经验

    小白郎中: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咳嗽诊治经验 作者/陈潮祖 俗语有云:"咳嗽,咳嗽,医家的对头."足见咳嗽一症,看似寻常,治疗却颇为棘手. 今世之医,治咳多用&q ...

  • 第一届陈潮祖临床学术经验传承培训班圆满完成

    7月10日至7月11日,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医馆主办,陈潮祖传承工作室协办的陈潮祖教授临床学术经验传承培训班正式开班授课.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刘毅.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医馆馆长田小平莅临指导大会,培训班由 ...

  • 陈潮祖咳嗽诊治经验

    俗语有云:"咳嗽,咳嗽,医家的对头."足见咳嗽一症,看似寻常,治疗却颇为棘手. 今世之医,治咳多用"止嗽散",或毕集款冬花.紫菀.马兜铃.矮茶风.枇杷叶等止嗽药 ...

  • 陈潮祖真武汤方论

    ​陈潮祖真武汤方论 真武汤出自<伤寒论>,原为少阴阳虚,水湿内停而设.其所体现的治法是温阳化气法.仲景以本方治疗阳虚误汗所致的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等症,范围尚较小,后世医家在临床运用中 ...

  • 陈潮祖应用真武汤经验4则

    真武汤治疗呃逆 呃逆是膈肌痉挛征象.本方加人参.甘草以温阳化气,柔肝缓急,较人参.附子治虚呃犹胜一筹,盖方中芍药.甘草能缓解挛急故也.余曾以此治疗2例,皆效. 真武汤治疗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以咽中如有物 ...

  • 陈潮祖老师真武汤临症经验

    20 世纪8O年代初,我有幸在成都中医学院聆听陈潮祖老师讲课,至今他那略带沙哑的声音仍在我耳边萦绕,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真武汤的临床应用是那样的自如,游刃有余,使我受益匪浅.现将其方应用粗略整理,以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