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位淘汰(活力曲线)可能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好
正文1260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所谓末位淘汰机制,就是通过竞争淘汰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
一般的模式是,首先对员工进行考核,通过考核,将员工划分为至少三类,A类员工是最优秀的员工,企业会对这类员工进行奖励;B类员工是绩效一般的员工,说不上优秀,但也符合岗位的要求,企业不会奖励,也不会惩罚;C类员工是绩效较差的员工,企业可能会降职降薪,甚至是解雇。
不同的企业可能有不同的分类,例如在华为,就将员工分为五类。但他们实质都是一样,就是奖励绩效高的,淘汰绩效差的。
其实末位淘汰的原理非常好理解,很多企业创立的时间一长,或者企业发展的比较平稳,那么企业就有可能出现活力不足的情况,安稳日子过久了,员工就没了激情,工作缺乏动力。
这时候企业通过引入这种市场化的淘汰机制,让员工保持危机感,淘汰掉安于现状的员工,让企业保持活力。
这样看,好像末位淘汰机制还不错。
我们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确实有一些企业用的很好,但更多的企业,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存在比较多的问题。
这里就和大家分享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
第一,员工的评级是根据绩效考核来划分的,但是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绩效好坏,是一个相对的比较,不是绝对的比较。也就是说 A类员工并不见得有多优秀,他只是比B类优秀一点而已。
既然如此,即便A类员工有能力把绩效做的非常高,他也没有必要这样做,因为想要得到A,他只需要比B类员工好一点就行了。
第二,在实行末位淘汰的企业里,可能每个部门,每个团队都有淘汰指标,但一些企业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淘汰,剩下来的员工都很优秀,这时候还想再淘汰人其实很难了。
第三,因为绩效和奖惩挂钩,这会让员工过分的关注绩效,比如说有的企业每个月都要考核,这导致员工只关注短期的考核,不愿意去做,或者去思考长远的事。
比如说研发部门。研发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是说做了就一定有结果,很多东西需要资源和时间的堆积,单纯给员工压力,很难起到效果。一个科研人员,如果天天想的都是,我明天会不会被解雇,那他哪还有什么心思去好好搞研发。
微软内部曾经有这样一个比喻:假如你和朋友同乘一艘船,但船突然坏了,你必须和其他人通过救生艇逃生。但救生艇很小,乘坐人数有限,所以你需要决定将谁抛弃,为此你不得不给这六个人排序,排在最后的那个人是你最不愿一起逃生的。
这是2013年前微软内部的真实写照,公司实行了严格的排序制度,导致员工之间恶性竞争,人人自危,为了不让自己成为被抛弃的那一位,大家都把精力放在如何把其他人比下去.而不是工作本身,微软也因此一度错失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也被外界称为“迷失的十年”。
第四,有的企业搞了末位淘汰之后,员工不但没有更积极的工作,反而都不敢做事了,因为做的越多错的越多,错的越多,绩效越差,绩效越差,越容易被淘汰。
最后,总结一下,末位淘汰,本身是非常好的一种机制,当年杰克·韦尔奇在GE搞末位淘汰,可以说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它并不见得适合所有企业,一些企业冒然的使用末位淘汰,可能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