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博士研发“发电玻璃”,商业价值巨大,婉拒美高薪毅然带回国

说到能源这个话题,我们现在全世界主要还是在依赖石油、天然气这种不可再生资源,并且虽然石油工业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的便利,我们日常使用的蜡烛、论坛、橡胶等等产品也都是从石油中提炼而成,但是石油工业品的生产和使用也给全世界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并且全球的石油储备量现在已经到了我们无法再肆意挥霍的时候。所以长期以来,全球的科学家都在极力寻找可以取代石油的新型能源。我们最常见的新型能源主要是风能、水能和太阳能,虽然这些新型能源在全球各国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利用并且还十分清洁,但是各自都有很强的局限性。

  风能对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要求苛刻,并非所有地方都可以有效的把风能利用起来,并且功率并不高。很多时候大部分城市的小型风力发电也仅仅只够路灯这种简单的电能设备使用,无法应对我们大量的日常所需。

  水能,包含淡水流域的水利枢纽和沿海城市的潮汐发电,但局限性也很大。要知道水资源可是全球都紧缺的,甚至很多国家压根就没有相应的河流条件修建水利枢纽工程,并且河流上的过多的水利工程也不是什么好事,会严重影响河流水生态环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对于环境的破坏;潮汐发电就更不用说了,只有沿海城市具备这种能力,而且也并非主流的水能利用形态。

  太阳能,虽然被应用的很广泛并且是一个不会枯竭的资源,我们日常生活也经常用到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充电等功能,但是实际上这些都是对太阳能的最粗浅的利用,能效并不高只能应对一些简单的生活需求。而光伏发电的效能又着实有点让人失望,并且光伏发电厂占地面积极大,转换功率实际上也并不高,因此指望光伏发电来提供清洁能源几乎全世界都已经放弃了这个解决方案。

  因此,如果利用不用考虑资源枯竭的太阳能是全球科学家多年以来一直想要攻克的一大难题。而这样一个堪称是把全球科学家都难住的问题,却在3年前的2017年被我国一名叫潘锦功的科学家给攻克了。

  潘锦功的解决方案是——发电玻璃!

“发电玻璃”其实是一个俗称,其本身真正的学名叫做“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不需要光伏发电站那浩大的工程,直接利用安装在建筑外墙或屋顶上的玻璃材料作为媒介吸收光能用来储电和发电。有人会问那这和我们平常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不是差不多嘛?确实,单纯从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或者电能的原理上看起来两者确实很像,但是“发电玻璃”的功率可远远不止太阳能热水器那点能量,一块1.92平方米的“发电玻璃”,每年能够产生的电量就直接达到了270度左右,如果批量应用,那么这个发电量就十分可观了。

  那么潘锦功是如何发明出这种神奇的材料的呢?一切还要从上世纪90年代说起。

  上世纪90年代,我国虽然在科技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比起西方欧美国家来说毕竟还是有很大的差异,一些在我国高等学府求学完毕的高等人才很多都会选择前往欧美等国家的高校进行继续深造,潘锦功正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前往了美国新泽西理工大学进行深造之旅,那个时间是一九九六年。

在美国的留学期间,潘锦功主要研究的课题就是发电材料。在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研究助力之下,潘锦功通过不懈的努力,创造性的发明了一种新型用于吸收和利用太阳能资源的材料——碲化镉!于是乎,新泽西理工学院的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研究中心也在潘锦功的牵头下应运而生。

  碲化镉材料的特殊性在于它几乎是一种“外挂”,强悍的吸收光能和转化能力让它的实际应用价值非常的具有想象力。因此潘锦功主持下的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研究中心将碲化镉材料的应用锁定在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这些建筑之上。有了方向,研究起来自然是一路畅通,所以在不久之后“发电玻璃”这样的研究成果就从新泽西理工大学的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研究中心诞生了。

 放弃美国高薪回国

 潘锦功发明的这种“发电玻璃”具有传统光伏发电所不具备的好笑快捷的优势,而且本身的硬度条件十分坚韧,用于高楼大厦上的玻璃幕墙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一旦商用研究完成能够量产的话,会在民生、军事、经济等多领域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而这种新型的发电材料正是全球科学家在孜孜不倦却始终不得其门的产品,因此作为全球科技最发达的美国自然看到了“发电玻璃”巨大的利用价值,这从国家能源安全角度将是 “战略级装备”。

  留美博士研发“发电玻璃”,商业价值巨大,婉拒美高薪毅然带回国。而当时,“发电玻璃”这种材料还只是停留在科学实验室里的一个研究产物,距离能够商用量产还有一段路程要走,所以美国自然是想千方设百计说什么也要把潘锦功这个人才给留在美国,并且拿出他们一贯的策略——开出绝对高薪和优渥的生活条件,想要换取潘锦功留在美国,对此潘锦功一开始未置可否。

因此当时美国方面认为,可能他们已经把潘锦功给说服了,这项技术留在美国应该是八九不离十了,然而就在美国信心满满的时候,潘锦功经过反复思量毅然决定带着“发电材料”回中国,不管美国方面再怎么使绊子,也没有改变潘锦功想要回国改善祖国能源未来的决心。最终,潘锦功在一番波折之下,于9年前的2011年回到了我国四川成都,开始在国内的创业之旅。

创业之路艰辛

留美博士造出“发电玻璃”,美国欲高薪挽留,他却毅然回国创业。但,这条路其实也并不好走,虽然潘锦功雄心满满想要改变我国整个能源行业的现状,可困难是一点都不少。彼时潘锦功手上的“发电玻璃”项目其实还只是早期技术,整体的研究还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想要把这项科研成果最终转化为实际的生产需求就意味着他必须在国内继续自己的科学研究。而我们都知道科学研究是需要砸钱的,潘锦功虽然此前已经小有积蓄,但是在面对独立研发这件事上他的积蓄和创业基金仅仅只是杯水车薪,因此想要实现“发电玻璃”的真正量产,潘锦功就必须去走融资这条路。

  可是在我国,“民科”是非常盛行的,市面上有许多非常不靠谱的“民科”扰乱着世人的判断和一切创投机构对于科研的态度。而“发电玻璃”这种新型材料在那些没有科学基础的地方来看,就和普通的太阳能热水器没什么太大的差别,对于潘锦功描述的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他们不仅不看好,甚至认为潘锦功和其他不靠谱的“民科”一样是个骗子,所以在潘锦功到处融资的路上遭受到了相当多的拒绝。

  从2011年创业之初,到2015年的4年时间里,潘锦功和他的科研团队遇到相当多的麻烦,比如创业第三年公司的资金链差一点就断了,创业第四年还是因为缺钱导致科研一度陷入困境,并且还经历了大量团队成员被别的公司高薪挖墙脚的事情。不过对于这些困难,潘锦功始终没有放弃,也没有后悔过从美国回到中国,不管困难再大他和核心团队成员始终都坚定不移不改初心。

  最终,在创业的第7个年头的2017年,潘锦功及其科研团队最终成功研发除了全球单个面积最大的“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而最令人骄傲的是这块“发电玻璃”我国拥有完的全自主知识产权。也正是靠着块全球最大的单体“发电玻璃”,潘锦功的科研团队终于满血站了起来,得到了政府以及资本方的青睐,并且开始助力这项技术开始向商用领域转化。

  而此时大洋彼岸的美国在得知这一消息以后,很多美国专家都十分懊恼这项技术的桂冠被我国摘得,因为这意味着在新型清洁能源上,我国已经超越了美国!

“发电玻璃”有多大的功效?

那么问题来了,潘锦功的“发电玻璃”到底有多大的神奇功效呢?

可以这么说,如果当初特斯拉发明的交流电推进了世界进步的脚步,那么潘锦功的“发电玻璃”也可以足够堪称改变世界!虽然“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不易,但是最终用于发电玻璃的制造却简单到“令人发指”!我们只需要把4微米厚的碲化镉光电薄膜均匀的涂抹在我们日常可以使用的常规的玻璃上,就可以把一款单纯作为装饰或者遮挡的玻璃变成一个具有导电作用的“发电站”,而制造一块1.9平方米的发电玻璃的涂抹过程也不需要花费特别长的时间,只需要不到一分钟的时间!

  如果说一块不到两平米的发电玻璃产生270度左右电能无法让我们感受到这种材料有多厉害,那么我们不妨把基数放大,直接来看上千块玻璃的发电量有多大。通过简单的计算你会发现,如果是三四千块1.9平米的发电玻璃,其最终能够产出的电能直接可以比肩一口普通油田的电量产值!

  而之所以说发电玻璃足以改变世界,是因为全球所有电力产能中,有4成都是花费在了建筑物上,如果我们把全世界建筑上的玻璃全部换成潘锦功的发电玻璃,就相当于直接给全球的总发电量带来了40%的产能增幅。

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各类建筑上所使用的玻璃一共有超过四百亿平米的面积,如果全部都改造为潘锦功发明的发电玻璃,其每年总体发电量的数字就直接相当于我们又新建了三十个三峡大坝水利枢纽!

   当然,我们肯定不可能把所有的玻璃都换成发电玻璃,毕竟还有很多室内的玻璃制品是无法利用太阳能的。但是,别忘了发电玻璃的制作之简单可是让它具备了超级多的想象空间和应用场景。

  比如在军事领域,我们的野外作战部队就不用再携带十分笨重且不方便而且噪音巨大的柴油发电机,只要带上一小块发电玻璃,就足够保证野外行军和驻扎营地对通信设备的电力供应;再比如在一些可以固定化的城市轨道交通上,如果发电玻璃能够大面积的应用,那就相当于使有轨电车行驶在了一条能够随时发电的充电轨道上,甚至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也可以使用到发电玻璃,从而摆脱对于充电桩的依赖......

  这类想象可以无限的发展下去,所以为什么美国当初会极力的想要把潘锦功给“截留”,现在你知道原因了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