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被我断了财路的法语老师不知作何感想?
文/两又同齐
《致青春》的电影里有一句经典台词:我们最终变成了我们最讨厌的那种人。
01
在上大二的时候,我们开了第二外语课法语,法语老师是一个不怎么会打扮的老师,年龄也就三十来岁,穿着并不和身体年龄的衣服在课堂上教我们法语,然后顺带说说她和她老公的恋爱结婚史。那会对她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因为她说她和老公是白手起家,自己买的房,自己带的娃,自己找的工作。自己是市里的大家闺秀,老公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娃,这地位的悬殊,贫富差距并没有影响他们的生活等等。这对于当时我们这些穷苦大学生来说简直是的未来生活的模板案例呀。
然而一切的改观来自于她有一天跟我们说她和她的同学一起办了个培训班,说考一个外贸单证员证对于未来如何好,去沿海城市如何管用,对将来从事外贸如何好等等一系列的话,最后说费用是所有培训班最低的,980元,当时在课下已经有很多学生打算报名,因为老师推荐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在学生心里是有一定的份量的。再加上大家也的确在外面没有听说过这个证书培训,更多的是一些日语,西班牙语,自考一类的培训课。
可是不赶巧,在法语老师给大家一星期考虑是否报名的时候,我也无意中从初中同学那里了解到她们学校也打算开展一些培训班,其中就有外贸单证员这个证书,而更赶巧的是刚刚毕业留校的她恰好就负责这个项目。于是经过我们俩的协商以及跟他们学校的交涉,她们学校决定可以接收外面学校的学生一起参加培训。费用360元。
所以为此我成功的敲走了打算从老师那报名的我们英语系的同学们,其实从本质意上来讲,那也不叫敲,因为这其中我的确一分钱也没赚,也不想赚自己人的钱,更没考虑要多加点额外费用什么的。纯属觉得法语老师的收费太高,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穷苦的大学生来讲,这其中的价格可是差了好几百呢!真真的当时觉得法语老师太黑了,一点都不为我们这些学生考虑,只想着怎么捞钱。
当然通过这次的事件,我在班级里的好评一致如潮,什么做事三比较,什么凡事多思考,路数多,信息广等等一些夸赞的词汇不绝于耳。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我们的法语老师当时估计被气的够呛吧!没想到有那么一个学生跟她对着干,以至于后来开考研培训,初高中假期培训课都是私下从一些为她代课的同学那知道的。再也没听她从课堂上谈起这类事情。
02
而今我们到了她那个年纪,也有同学开始陆续展开一些外贸培训课,讲师课以及对接学校的一些证书培训。很多时候要核算价格,这时再回想起来当时法语老师的定价,不仅竖起了大拇指,我们站在法语老师的角度考虑的不再是人能不能接受这个价格,而是我们如何将利益最大化,如何打信息差,如何让这些听课的人心甘情愿的掏腰包等等。这会又真真的觉得当初法语老师的想法和定价真的是太高明了。只是不小心遇到一条不服的鱼,给翻了船而已。
亦如今天的外贸行业,一个产品的价格可以说是参差不齐,即使是同样的属性,同样的款式和配置,价格也会相差很多,如果你没有找到最终的源头厂家,可能买到的是转手好几次的批发商,又或者是零售商。所以价格自然是高很多。然而,你又没有其他的路径去找到相关的信息,在你的认知里,能找到的只有这一俩家。那么对方的利润自然要多加有些。有时候即使你找到了最后的供应商,但是因为数量少你依然拿不到一个很好的价格。
对于国外客户依然是这样。所以国外客户他们会经常问你是工厂还是贸易商。总觉得自己跟工厂合作会便宜很多,如果国外客户找不到一个靠谱的工厂,那么我们的信息差就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别人不知道的工厂拿到很低价的商品,然后高价卖给国外找不到此产品的客户,又或者别人报价太高的供应商。所以信息的搜集显的格外重要。而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利润最大化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这会就不难理解当初的法语老师为什么要定那么高的价格了,因为当时法语老师他们觉得这个证书的培训班很少,所以物以稀为贵,价格自然要定的高一些。等大家都知道这个可以培训了,那么在竞争的情况下她们已经赚到了第一桶金,即使以后降价,也不是亏本的买卖,因为名声在外,人们自然还是会冲着过关率而去报名。
03
人的立场不同,所以考虑事情的方向就会有所不同,当我们从买方市场转换成卖方市场的时候,一切貌似都可以说的通了。为此,还真有点内疚拆了当初法语老师的台。人家也只是利用自己的优势多赚钱以及更好的生存而已。
所以不知不觉间我们活成了当初我们最讨厌的那一类人而且还有点甘之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