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最高境界——五运六气推理
“不识五运六气,检遍方书何济?”这句话显示了五运六气对中医的重要性,可惜的是,很多中医学子连五运六气是什么都不知道,至于他的中医水平也可想而知了,肯定永远成不了大医。
五运六气是什么?我可以明明白白地告诉你,它描述的是自然变化的规律,它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组合描述了我们所依赖生存的空间的变化,今年和明年是不同的,这一月和下一月是不同的,今天和明天是不同的,这一时辰和下一时辰是不同的。具体差异在哪里,可以从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本身所含的意义中认识到。
比如,86年是丙寅年,丙辛相和为水,丙为阳年,为水旺,辛为阴年,为水不及。86年就是一个水旺年,水对应寒,说明这一年寒气为主。寅年都是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相火是水中之火,肝肾之火,它司天,说明这一年容易引起人的虚火,风木对应于肝,它在泉,说明这一年肝受到自然力量的扶持,往往容易肝亢。
医易同源,这一句话不是虚的,原因就在于人是自然无限小的一部分,顺应自然则生,违背自然则死,疾病就是人与自然矛盾激化的产物。既然人的变化和自然变化一一对应,当然就需要掌握自然变化规律,预测未来人的变化,从而预防在先,避免疾病的发生。
很多人总以为,人的体质是变来变去的,很难琢磨的。其实,人的体质的核心是一生都不会变的,原因很简单,系统的稳定存在永远是以一个中心的稳定为前提的,中心在,系统在,中心亡,系统亡,中心在系统的一生中都是不断变的,而它决定了一个人的个性。对人体来说,以心脏为核心的脏腑系统就是人体的中心,它通过血液的不对称供应控制着全身,也包括大脑中意识的产物。但是,每一个人从一出生都有某种血液供应上的偏性,而它就是人的体质偏性。
中医把一切疾病都归于心病,许多人不解。《内经》说得很明白,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为人体的一把手,它如果“明”,哪需要血就优先供哪,身体就会百病不生;如果它“不明”,供应就会不均,供应血多的组织就会功能亢进,供应血少的组织就会功能低下,如果再在外在世界变化的影响下加剧了这种体质偏性,使某些组织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到一定程度,这些组织就会产生病变,出现西医学上的疾病。
显然,人的发病并不是随机的,而是有一定规律的,它一定是外在世界的变化加剧了人先天的体质偏性才发病的。比如,一个人先天肝木过旺,到了木旺的年、月、甚至时辰,肝功能就容易亢进过头,它(木)首先就会直克脾(土),产生脾胃上的疾病,还会反克肺(金),使人气虚,当然也会产生肝系的疾病,如眼病,严重的还会得肝癌。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某人生于73年六气,癸丑年,火不足,寒气胜,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六气主气和客气都是太阳寒水。这是典型的寒湿体质,水过旺,克心火,心功能非常弱,容易得冠心病。如果你茫然不知,到了寒气过旺的年运,很可能就会卒死。如果你知道了,提前预防,比如吃一些强心的东西,或金匮肾气丸,那么你就可以躲过这个灾年。
我们搞中医的,最重要的是准确地把握病因,而疾病的内因是什么?当然就是人的体质偏性,外因是什么?当然就是自然变化。这两点都可以通过五运六气推理出来,知道了疾病的内因和外因,就准确地把握了病因,此时再对症下药,定能药到病除。
何为体质偏性?它其实就是《内经》上说的主不明,或者说偏心,更确切地说就是血液对各组织的不对称供应。人的体质偏性和最初的产生时间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出生时间来判断疾病的内因。知道了疾病的内因,再了解了疾病的外因,中医的精髓就掌握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