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突穴
扶突穴
取穴方法: 扶突穴位于人体的颈外侧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之间。
穴位解剖: 在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间颈阔肌中,深层为肩胛提肌起始点;深层内侧有颈升动脉;布有耳大神经,颈皮神经,枕小神经及副神经。
扶突穴(水穴,水泉穴)解析:
1 )扶突。扶,帮助、扶持也。突,冲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气在外热的扶助下上行天部。本穴物质为天鼎穴蒸发上行的水湿之气,性滞重,至本穴后无力上行于天,是在心的外散之热扶助下才得以上行,故名。
2 )水穴、水泉穴。穴名之意皆指本穴上行的水湿之气为头面天部的水湿之源,故名水穴、水泉穴。
扶突穴意义:大肠经经气在此吸热上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性滞重。
运行规律:水湿之气吸热后上行头面天部。
功能作用:为天部层次提供水湿,清润肺气。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暴喑,瘰疬,瘿气。
《灵枢·本输》,称扶突穴为水穴、水泉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大肠经的经气在此处穴位吸热后上行至头、面部,并为头、面部的水湿之源,性滞重。这个穴位,能治咽喉肿痛、吞咽困难、甲状腺肿大、声带小结、声音嘶哑,尤其是对于止咳平喘更具有奇效。
人体穴位配伍:
1.瘿气: 扶突配天突、水突、合谷。
2.喉鸣 扶突配太溪、天突。
3.痄腮、暴忤气哽扶突配合谷、颊车、外关。
4.咽喉病:扶突配天突、天溪,有行气利咽喉作用。
5.咳喘扶突配天突、合谷。
6.暴喑,咽喉肿痛:扶突配大椎、合谷,有清热利咽作用。
临床运用: 现代多用扶突穴治疗膈肌痉挛、甲状腺肿大、咽喉炎、急性舌骨肌麻痹、低血压等。
相关论述:
1.《灵枢·寒热病》:婴筋之后。
2.《针灸甲乙经》:在人迎后一寸五分。
3.《备急千金要方》:在气舍后一寸半。
4.《黄帝内经素问》王冰注:在曲颊下同身寸之一寸,人迎后。
5.《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在曲颊下一寸,人迎后一寸五分。 [4]
6.《灵枢·寒热病》:暴瘖气哽,取扶突与舌本出血。
7.《针灸甲乙经》:咳逆上气,咽喉鸣喝喘息。
8.《备急千金要方》:暴瘖不能言;舌本出血。
9.《针灸大成》:咳嗽多唾,上气,咽引喘息,喉中如水鸡声,暴喑气哽。
10.《循经考穴编》:咽嗌不利;瘿肿。
针灸治法:
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向咽喉部放散,出现发紧发胀之感。注意针刺不可过深,以免引起迷走神经反应。
《针灸大成》《铜人》灸三壮,针三分。《素注》针四分。
艾灸疗法: 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天一次,可治疗颈部疾病。
刮痧疗法: 用刮痧板从上向下刮拭扶突穴3~5分钟,隔天一次,可缓解颈痛、肩臂疼痛、咽痛、喉痹、呃逆。
按摩疗法:
用大拇按揉扶突穴100~200次,每天坚持,可防止落枕、咳嗽。(以手指指腹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
食指和中指并拢,以指腹按压扶突穴,每次左右各按压3分钟,可缓解咳嗽气喘。
特别注意:因为扶突穴位接近气管,因此不可用力过度。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