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推荐 | 聚桂醇注射与单纯置管引流治疗盆腔淋巴囊肿的疗效对比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5年第47卷第11期
聚桂醇注射与单纯置管引流治疗盆腔淋巴囊肿的疗效对比
郝良玉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
目的:探讨硬化剂聚桂醇注射治疗盆腔淋巴囊肿与单纯置管引流的疗效。
方法:将50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盆腔囊肿形成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和B组各25例,A组超声引导下单纯穿刺置管引流,B组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后注入聚桂醇硬化剂治疗。
结果:A组中16例一次治疗后完全治愈,4例治疗后复发,二次治疗后好转,5例无效;B组中15例一次治疗后完全治愈,9例再次治疗后4例治愈,5例好转,1例无效。两组比较,抽液后注射硬化剂治疗效果优于单纯置管引流组。
结论: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盆腔淋巴囊肿安全、有效,注射硬化剂后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关键词:
盆腔淋巴囊肿;聚桂醇;置管引流
文献编号:
DOI:10.16096/J.cnki.nmgyxzz.2015.47.11.031
盆腔淋巴囊肿是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常见并发症,根据其存在的位置、大小会引起不同的症状。报道显示,一般直径<5cm的淋巴囊肿,患者常无特殊症状,可以不做临床处理,患者多因囊肿体积较大产生压迫症状而就诊。主要表现为腹部不同程度的胀痛、输尿管梗阻、下肢肿胀、深静脉血栓、继发感染等[1]。目前,国内外对淋巴囊肿的治疗主要有穿刺抽液、置管引流、注射硬化剂、手术治疗、中医中药等方法。如何安全、有效的治疗盆腔淋巴囊肿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单纯穿刺置管引流与穿刺抽液后硬化剂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经我院治疗被诊断的50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盆腔囊肿形成的患者,均已婚,年龄38~70岁,平均53岁;其中卵巢癌19例,子宫内膜癌17例,宫颈癌14例,囊肿62个(直径均≥5cm),单侧囊肿38例,双侧囊肿12例,发生于术后10~30d,临床表现为下腹、下肢不同程度的胀痛。排除盆腔包裹性积液、积脓,卵巢黏液性囊腺癌,内膜异位囊性包块等其他疾病。将患者随机分成单纯穿刺置管引流组(A组)和穿刺抽液后注入聚桂醇硬化剂治疗组(B组),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定囊肿的位置,测量囊肿的上下径、前后径、横径,查看囊肿与周围器官的关系,确定最佳穿刺路径。消毒探头,皮肤局部消毒,局麻,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进入囊腔中心,置入引流管,固定后接负压引流装置;B组抽净囊液后注入聚桂醇10ml,操作过程中患者无明显不适,术后下肢肿胀明显减轻。
1.3 疗效评价
分别于治疗后7d、1个月及3个月进行随诊,彩超测量囊肿大小、与囊肿有关的疼痛症状有无改善及有无并发症,来评估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治愈:囊肿完全消失,相关症状缓解,治疗后3个月内无复发;好转:囊肿最大直径<原病灶的1/2;无效:囊肿大小无变化,或囊肿最大直径>原病灶的1/2,相关症状不缓解。
1.4 观察指标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治疗中,16例(11例单侧、5例双侧)囊肿置管引流3~5d后,基本无液体引出,拔除引流管,临床症状明显缓解,1个月后复查超声囊肿基本消失;4例单侧囊肿治疗后复发,再次引流后均缩小为原囊肿的1/2~2/3,临床症状得到缓解;5例(3例单侧与2例双侧)囊肿经治疗后囊肿大小未见明显改变,疼痛症状未消失。
B组治疗中,15例(12例单侧、3例双侧)囊肿一次治疗后完全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9例(8例单侧、1例双侧)首次治疗后囊肿缩小为原囊肿的1/2~2/3,再次注入硬化剂5ml后4例治愈,5例好转;1例双侧囊肿经两次治疗后囊肿缩小不明显。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盆腔淋巴囊肿是盆腔恶性肿瘤术后常见的近期并发症,大部分形成于术后11~12d。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盆腔淋巴结清扫时双侧髂血管周围淋巴结较易受损伤,断裂后的淋巴管导致淋巴液外溢,并且原有的淋巴循环紊乱导致回流障碍,滞留在盆腔腹膜后,在盆腔局部积聚形成淋巴囊肿[2~3]。淋巴囊肿较小时,患者多无自觉症状,文献报道直径<5cm的囊肿大部分可自行吸收,不需要特殊治疗,大约1个月囊肿可消失;囊肿较大时压迫周围脏器及血管可引起腹部不适、胀痛、下肢水肿等,当囊内出现感染时症状加重。Pepper[4]认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是治疗盆腔淋巴囊肿最常见的方法。虽然单纯置管引流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创伤小,但往往因引流管留置时间长而延长住院日,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另外,长期经皮置管引流增加了感染的机会,且淋巴囊肿容易复发,因此,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尝试着在彻底抽液后注射硬化剂来治疗淋巴囊肿。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硬化剂包括无水酒精、聚维酮碘、伯来霉素、米诺环素及纤维蛋白凝胶等,其原理是可以使囊壁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局部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增生,进而使囊壁萎缩形成瘢痕,达到黏附愈合的效果。
聚桂醇注射液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硬化剂,其多用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血管瘤等。静脉血管内注射聚桂醇后,可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血栓形成,闭合血管;在曲张静脉旁注射后能使曲张静脉周围纤维化,压迫曲张静脉,达到止血目的[5]。淋巴管是淋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管道内流动着无色透明的淋巴液,最后归入静脉,为协助液体回流的装置,可视为静脉系统地补充通道,其形态结构与静脉相似,即淋巴管内也有瓣膜结构,它是由内膜突入腔内形成,与静脉瓣相似,为半月瓣,成对排列,这是淋巴管的主要标志。当聚桂醇注入淋巴囊肿后,损伤囊腔内壁细胞,产生无菌性炎症,粘连形成纤维条索而关闭囊腔,有少部分聚桂醇返流至与囊腔相通的淋巴管内,损伤内皮细胞而关闭淋巴管。我们治疗后体会,超声引导下穿刺硬化剂治疗盆腔淋巴囊肿应注意以下几点:(1)囊液抽尽或引流完全后方可注入硬化剂,以免影响硬化剂浓度,可多次注入硬化剂巩固硬化效果,单词剂量不可太大,以免外渗损伤周围组织。(2)治疗过程中保证针尖位于囊肿中央,避免针尖脱出囊腔致硬化剂外溢,同时有利于超声实时引导;(3)囊肿较大时,选定安全、直接的路径穿刺,避免损伤肠管或大血管等重要组织器官。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淋巴囊肿,具有操作简便、安全、疗效确实、复发及感染几率小等强大优势,尤其合并感染的淋巴囊肿外科手术切口引流,不能治愈,所以,此微创方法不但避免了患者的二次手术,同时具有外科手术不可比拟的优点[6]。本研究淋巴囊肿患者抽液后注射硬化剂治疗要比单纯置管引流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