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由来
晚清时期,面对列强的威胁,中国知识分子出现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其中一部分人将中国的危机归咎于中国内部“异族”的统治,不满清廷的民族压迫和民族岐视政策。这种认知在20世纪初发展成为汉民族主义 ,形成主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党”,而维新派则警告革命派的“排满”种族革命主张可能导致国家分裂和列强干预的危险。另外,清末留日满族和蒙古族人士及清朝官员在“国民”观念的启示下,对于中国族群关系“从多元到一体”的认知,影响了中华民国建立后的族群思想与族群政治。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朝出现了最为严重的民族矛盾,由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纷纷参与革命,日益威胁著满清统治权。为了度过自身低潮的统治时期,清朝统治者与以维新派为代表的汉族士大夫之间,取得了透过“变法维新”将君主专制转化为君主立宪的共识,“五族共和”族群论述被晚清政府接纳并且成为朝廷的官方族群政策,将自身定位为合“五族”、“五地”为一体的“中央”政府。与维新派相对立的是顽固派,两者的实质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辛亥革命后,主张种族革命的革命派放弃种族复仇主义的主张,接受新成立的中华民族民族国家的立国理论基础——“中华民族”观念和“五族共和”政策。
民国建国后,五族共和与民族融合的口号广为流传,更随着诸多学者的提倡而广为人知,民国学术界主张中华民族是以汉、满、蒙、回、藏、西南边疆民族、台湾原住民及其他民族为组成,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宪法定义中国现今有56个民族,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
在历史渊源上,中华民族可追源到汉族的神话炎黄起源,而在现代则包含在中国境内非汉族的少数族群,在某些情况下延伸包括中国境外的华人或未必有中国国籍的海外华人,故中华民族并不是单纯的民族、种族、公民的人群分类概念,而是政治词汇,其定义可因历史、政治及国族立场不同,在族群内涵及地理范围上或有差异。
关于中华民族的概念变迁,历史学及人类学理论有费孝通的“多元一体”及许倬云的我者与他者的转化及混合。
中华民族”一词由近代的梁启超首先提出,同时期后续有杨度和章太炎等诸多学者的阐释与政府认可。梁启超所提出意指华夏族、汉民族、炎黄遗族等。1902年梁启超在《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指出:“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1905年梁启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使用了“中华民族”七次(简称为“华族”),梁启超在具体使用“中华民族”一词时认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关注我,更多资讯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