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齐锂业的“作死”路

当前的局面

近日天齐锂业的一则“4.71亿元利息还不上”的公告闹得沸沸扬扬,这几年天齐锂业究竟发生了什么?一家资产超400亿的公司竟还不上几个亿的利息了。

天齐锂业作为生产锂矿的原材料企业,自2010年上市开始,开启了一段轰轰烈烈的“加杠杆”之路,一直到最近资金链断裂。

从上图可以看到,自2014年开始公司的资产端扩张非常明显,从2013年的16.79亿元一路飙升到2019年最高的465.97亿元。6年涨了近27倍。
资产的急速扩张伴随的是负债率的快速攀升。
资产负债率从2014年的22.6%一直攀升到今年三季度的81.3%。
从2014年收购文菲尔德51%的股权开始,到自建TLK(天齐澳大利亚),再到入股SQM,凭借一路“加杠杆”,公司将资产端越做越大,且海外资产已经占据大头。
这里头,最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借款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0亿)收购SQM23.77%的股权,妥妥的玩了一把“蛇吞象”,资产负债率亦从2017年的40.4%骤升至2018年的73.3%。
俗话说“出来混都是要还的”,11月14日公司发的《风险进展公告书》就说了:并购贷款中的18.8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4亿)将于月底到期,此外,公司暂缓支付2020年内到期的部分并购贷款利息约4.71亿元人民币。
公司三季报披露的净资产只有79.93亿,另外整个的有息负债规模达314.89亿元,靠自己估计是悬了。
问题为何在今年爆出了呢?其实从现金流角度可以解释。
2019年及之前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都是明显高于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的,也就是通过不断“借新还旧”的模式还玩的转。但今年就不同了,三季度取得借款收到的钱只有38.26亿,但是还的钱达62.6亿,屋漏偏逢连夜雨,更为艰难的是收现能力还不行了,三季度的经营净现金流只有6.65亿。
再看财务费用和经营净现金流,三季度财务费用达12.86亿元,经营净现金流只有6.65亿,也就是日常经常赚到的现金连利息都无法支付了。
公司的应对
首先,股份质押。控股股东成都天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把手中74.68%的股份都质押出来了。
当然,这不是公司第一次这么操作,2013年的时候也干过这么一次,那一次是公司首次“加杠杆”收购文菲尔德等资产,质押比例一度高达100%。
显然,碰到加杠杆就高比例股权质押已信手拈来,好在上一次撑过来了。
其次,高管减持。减持的高管不少,这里选取两位职位比较敏感,且减持比较多的举例。
财务总监和董秘自2015年增持后,除却股权激励或者权益分派的被动行为,从未主动增持过,然主动减持的动作却颇多。
尤其到了2019年,财务总监减持36.21万股(占所持股份的24.35%),董秘减持12.7万股(占所持股份的24.99%)。
注意:公司法142条规定,董监高每年转让股份数不超过在其名下股份总数的25%。
董秘这个月刚减持完9.53万股,算了一下又是正好24.995%。到这你可能会问财务总监呢?别急人家只是还没减完。
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20年10月21日披露了《关于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计划的预披露公告》,公司董事兼高级管理人员邹军先生、 高级管理人员李波先生计划于预披露公告发布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通过 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37.65万股。
现在李波兵贵神速不到一个月就减完了9.53万股,留给邹军的额度还有28.12万股,算了一下比例正好是其所持股份数的24.999%。
不愧为董秘和财务总监啊,算数学的就是好,估摸着平常上班就是在摁计算器。本人也在这里做一个大胆的预测,邹军同志肯定会赶在年底前把这些股份减掉的,因为今年不用这指标不能顺位到明年啊。
当然了,公司经营这个样子高管压力比较大,何以解忧,唯有暴富嘛。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图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种慌张。
再有,领导加薪。现在很多公司啊风气特别不好,但凡遇到点什么事情,就喜欢搞降薪裁员那一套,完全不讲武德。本公司就非常的风清气正,越是艰难时刻,越要花钱留住人才。
公司高管平均薪酬2019年是对手赣锋锂业的2倍还多,且自2016年以来呈“喇叭状”快速拉开差距。
这加薪速度倒是与公司规模扩张速度有的一拼,高管的考核激励指标怕是“买买买”,这工作真得劲。
可能解决的手段
自2010年上市以来,公司陆陆续续各种融资手段都用了,现在再来看看现在还有哪些可以用。
现在能选择的手段无外乎配股、增发、发债、借款、处置资产。
前边三种是场内、后边两种是场外的,场内的有严格硬性条件,场外则需根据实际情况把握。
当前来看,不管是场内手段还是场外手段基本都难以续命了。
首先,场内手段,不管是配股、增发、可转债还是发行一般债券都有硬性财务指标,公司当前显然不满足了,因此完全可以排除。
剩下的就是场外的手段了。
借款的话,要找新债主来填窟窿是不可能的,资产负债率已经80%了,顶多就是让原债主宽限些时日。
资产处置,公司目前资产的大头基本在境外,特别是2018年收购的这个SQM,但当时收这个SQM的股权的时候是按照市场价收的,不是捞的便宜。
如果看看公司主要的下游产品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走势,2018年的时候超过了14万元/吨,现在价位大概在4万元/吨,生产的产品价格在这个走势下,想必这上游的资产也是难以升值的吧。
看来上市公司买资产与散户买股票的风格也差不多。
参考资料与数据源
1.公司历年定期披露报告、公司公告
2.choice

温馨提示:个人视角,仅供交流,不可作投资依据;一家之言,难免偏颇,还请见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