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宿松 古驿沧桑——吴汉亮

  吴汉亮
  一、驿道

  有一条建于商周时期的古驿道横贯宿松中部,其走向相似于今105国道,此驿道北接齐鲁燕赵,南连湘粤云黔。宿松其地康庄孔道,襟喉吴楚,为两京八省通衙。  驿道从黄梅县停前驿前约八里处的宿松铜铃界岭(珠宝寨)入境,在宿松枫香驿前四里外的界址河入太湖县,其在宿松境内的路程基本上有一个驿站六十里的距离。在六十里驿路上又设有驿丞署(驿站)一处、驿铺五处,烽火台四处,路亭二处,寨堡三十五处。  远塑历史,氏族侯国;早期文明,境内已发现伍仟年前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达七处之多,其中在古驿道两侧就有梅家矶、野人寨、关前等三处。沧桑悠悠,岁月数度兴废,承载宿松历史,见证人间变迁。  明代词人杨慎《临江仙》词曰:“滖滖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今人在《驿道怀古》中又有这样的感慨:“驿道棃花几度开,狼烟烽火早消哉。铺亭名字今犹在,不见奔驰驿马来”。这些都是宿松历史的写照。

  二、驿站枫香驿

  枫香驿位于凉亭镇枫香村,在县治北五十余里处。枫香驿因以古代枫香树为地名的地方设驿因名。古时驿设驿丞署,驿公馆,驿站(驿传)、驿仓、墩台等。据旧县志载:“枫香驿丞署,旧有正厅、后厅、警楼、仪门各二间,丞宅两间,桂香、枫香两亭,寅宾、寅栈各二坊,俱明初所建。明崇祯年间毁于兵,清初重建,乾隆二十二年驿丞缺裁,其宅存作司驿馆舍,有上房两间,驿书棚、差房二间,马棚东西各一,马神祠三楹,并土垣芭、茅茨一处。”至清嘉庆十九年,知县陈国相购民房为之,建正厅三楹,厅后东西有序,二堂、三堂各三间,东有从房、庖湢之室,前为大门,临街有东西辕门。明朝有嘉兴人钱陈群作《枫香驿次静山待御韵》有这样的描述:“入山身在白云多,复涧回溪问野航,暼见新槽闻酒熟,始知小驿是枫香。梦回郢尾人千里,月满楼头雁一行,马上闲情数秋草,露葵开老尚当阳。”  枫香驿古为两京八省通衙的战略交通要冲之地,因此也是重要的兵备之地,历朝兵备,驿站俱全,老末俱毁,明初重建。驿站设差马、军马草棚十四间,草房(仓库)四间,瓦房一间。明崇祯六年至八年,义军张献忠入境,毁驿马五十六匹,驿站等设施亦尽毁,后移至县治北关(今北关街),深为不便。至清顺治四年,驿丞徐元设马四匹应差于此。九年加差马八匹,续十二年,知县孙继文令驿丞党克先辟旧基重置,差马五十匹,年支草料银一仟零八十两,十三年设差马三十匹,官养喂。康熙十三年,共有驿马九十二匹,十五年减裁三十四匹,至康熙二十年,又奉诏添马二十四匹,共八十二匹。增草夫三十二名,共八十二名。差夫共二十四名,年共支银四佰六十两八钱。清咸丰三年起又屡遭兵殆。民国后,驿站功能不复存在,残存的部分建筑及设施也尽毁于1970年前后。

  三、驿铺

  驿铺即为铺递,亦曰邮递。铺设铺司一名,兵二至五名。铺司接递公交和服务于过往差使及沿驿马夫的公差和生活需要。如遇夜间过往,有时铺兵还得供应差使的行路照明火把。在驿铺功能形成的过程中,旅店、饭馆、茶馆等服务行业也随之建立,从而以驿铺为中心的新的小集镇也随之形成。  古驿道按十里设一铺,宿松境内自西向东,分别设有寨前、墨烟、凤凰、仙田、枫驿(驿、铺同址)等五铺。驿及驿铺有综合交通、设防、邮递和接待等多方面的驿传功能。  寨前铺:在铜铃寨前,因名。寨前驿道南侧,沿二郎河下群山叠嶂、铺址又因名南屏,屏即屏障之意。  墨烟铺:在今二郎墨烟村,位处北至陈汉、北浴、东至花凉亭,南至县城的十字交通路口上。铺因西距二郎烟墩岭仅贰佰余米,作为古时报警因燃烧干狼粪(含干牲畜粪便)或柴草冒出的烟黑如墨,而靠近烽火烟墩的铺故名墨烟铺。  凤凰铺:“凤凰铺在今破凉镇境内,位花凉亭和凉亭河两个商贸古镇之间的严公山蔍,自古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凤凰铺之名得益于一个美丽而神奇的传说,说该地远古时期曾是凤凰出设的地方,后来驿道开通后设驿传铺因名凤凰铺。  仙田铺:在今凉亭镇太阳畈旧松兹县故址的仙田傍,仙田原本为仙人匡俗炼丹之遗址,驿道开通后在这里设铺,因名仙田铺。  枫驿铺:枫驿铺与枫驿驿丞署、驿站(驿传)同址,驿站、驿铺各有分工,各司其职。

  四、烽火烟墩

  烟墩、烽火台是古代设在驿道傍高处,在紧急情况下燃烧野狼等干粪便或柴草时所产生的呛人气味和冒出的冲天黑烟柱,依次接力报警,传递信息的设施。传狼干粪燃烧时气味呛人,烟雾直且升空高,故称狼烟,成语“狼烟四起“,指的是有战争发生,天下大乱不太平。在宿松古驿道主要有四处烽火烟墩。分别是:  铜铃刘坡烟火墩:位铜铃牌楼埂往东约三佰米处,旧有烟墩一处,在1980年前后被地方居民烧青砖时,取土制砖被铲平,仅存遗址。  车马河土峰烽火烟墩:位花凉亭车马河边驿道旁,因古时在此处平地取土筑墩高如小山峰,因名土峰。并又在墩上设报警烽火烟墩因名烽火墩。明末史可法令乡民在烽墩上设寨坚守,抵御张献忠的进犯,故土峰寨又因名。  二郎烟墩岭峰火台:位今二郎医院、邮政所、国土分局新街两侧。烟墩岭因报警烽火台曾设于此故名。烟墩岭东延约半华里处,设有驿铺,铺又因烟墩岭烽火台燃狼干粪便或柴草报警冒出黑如墨的烟雾飘至驿铺上空,故铺又因名墨烟铺。  凉亭烽火山烟墩烽火台:凉亭河东烽火山,因烽火台就设在驿道旁一山上,山因名烽火山。烽火山距枫香驿近三公里,这里峰峦起伏,峪谷迂回幽深,森林覆盖,居主峰控制高地,居高临下,能进能退,能守能攻,是军事及交通的咽喉地段,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因此凉亭烽火山,既是一处烽火台山,又是一处重要的山寨。

  五、驿道寨堡

  驿道寨堡往往是跟战争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寨堡文化也是很多军事文化的体现。从黄梅县入境宿松县铜铃界岭珠宝寨的古驿道,横贯宿松六十里,驿道两侧分别有珠宝、鹞鹰、铜铃、同人堡、汪家、鸡公山、茅山、江家、将军山、神鼓、城河、土峰、人和堡(梅墩)、四顾(玉屏)、严公山淳风堡、愿平、烽火、九重、鸡鸣、尤?、大石门、小石门、田氏八寨等三十余处寨堡。兹择其几寨简介之。  珠宝寨:坐落在铜铃界岭北的金山上,驿道从寨前而过。被喻为是出楚入吴的第一关、第一寨。也被喻为是宿松及皖西南和鄂东等地商贸往来、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民国初,宿松黄梅戏剧艺人王玉林赴江西九江和湖北武穴等地进行黄梅戏交流演出,经这里回宿松,写下“过界岭”黄梅戏小剧,所指界岭就是这里。珠宝寨传为三国时孙权新建,与黄梅县三国时刘备所建的鼓角(也称牯角)寨隔停前驿对峙相望。  铜铃寨:山体与金山珠宝寨相连,相互为第二防线寨。明末史可法先后驻扎此寨近三年,并设同人堡于寨,后改史公祠。  神鼓寨:也叫神户寨或神火寨,在今破凉镇王垄村境内。相传神鼓寨为明末史可法为阻击张献忠义军西进,预先在此储备粮草,拓荒种菜,并在此设防所建的寨体设施。一次义军想从这里通过,遭史军的阻击,双方激战中,史军的两名鼓于先后被打死,无鼓手替代,危急之时,战鼓突然自蹦自鸣,后寨因名神鼓。又因此地多窑户,窑火火功好的称为神火,窑户中产品质量优的称为神户。神鼓、神火、神户三名同寨皆因谐音所致。  烽火寨:位今凉亭镇凉亭河东,距枫香驿近六里,东南部分山体与愿平寨(凉亭中学后面山)相连。烽火山因山上曾设有烽火烟台而名,寨亦因名。烽火寨因处驿道咽喉地带,历代枭雄都多布防守关于此,使得山寨的历史跟战争联系在一起。  自三国时孙权、周喻、北宋时金兵入境,北宋南迁,还有明万历十七年刘汝国、虞梦星起义军与安庆指挥陈越、吴淞指挥陈懋功在此的激战,以及明末史可法军与张献忠义军,清顺治六年陈汉山陈明、朱歪、廖缺嘴以及潜山余公亮等反清复明起义军与安庆操抚李日芃遗的中军孔国元、参将汪义和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军与清军在此的多次兵战。  近代有1938年7月侵华日军第六师团从太湖出发,侵入宿松县境,宿松国民革命军在烽火山展开阻击战,击败进犯主力日军今村支队,在浴血奋战中,国民革命军也牺牲数百人。  东门山寨:位凉亭枫香驿的北侧,因东门山为九山环列,故又名九重(或九层)寨。山因有九冲塍,故九冲寨又因名。南宋时金兵南下,为保安宁,居民在此垒石围城,巧筑工事,犹如迷宫。寨内备雷石棍棒,避寇防御。  九重寨东有鸡鸣、犬吠崖,西有大石门、小石门等岩,皆为小寨。元末至正年间,乡义朱伯晒,依其原寨址,设障置寨,屯兵其中,贼人不敢入。九重寨、鸡鸣、犬吠、大石门、小石门与田氏八寨等构成一个联防群体,在陈汉旗下,并在陈汉所统辖的四十八寨之内。  东门山有宋石都统“飞天蜈蚣地”之墓地,山上有“朝天庵”寺庙。也是南宋河南内乡人、进士,御职前任黄梅县知县,离任后入松择地定居东门山的地方。清末统兵大元帅吴云集和清末名士吴贺模的故居也在此。

  六、凉亭

  凉亭顾名思义即为供人乘凉的亭子,这类亭子多建在集镇路边或桥头交通要道的道旁,供路人歇息、避风雨和乘凉的公共设施。因此这类亭子也叫路亭。在横贯宿松的古驿道上,历史上曾建有两座供路人歇息纳凉的亭子。一座在梅墩畈车马河桥头,一座在旧县河桥(或曰旧县桥)河之西桥头。车马河、旧县河两河路桥凉亭均系旧建,元末毁于兵。明初重建,至清末尽毁。时光流逝,沧桑巨变,如今两河桥头凉亭早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是一个历史的记忆。因车马河桥头凉亭在清嘉庆初重建雕刻彩绘装点精巧,被赞为“花凉亭”。今虽亭不在,但花凉亭终以地名的形式作为印记被记录下来。而旧县河木板桥桥头凉亭,也以凉亭为名改旧县河为凉亭河。  梅墩车马河木板桥和桥头凉亭因元末毁于兵。宿松有“修桥补路,多福多寿”之慈善谚语,明朝永乐年初,有地方乡义吴海倡募重建了车马河木板桥并路亭(凉亭)于桥头,明朝弘治知县施傅命义民周铖修。清朝嘉庆初,监生吴屏藩遵父吴谦之遗命,募捐再重建木板桥和桥头凉亭于原址,吴屏藩并个人捐田八亩七分作修桥并亭之永业,粮册注明车马河桥、亭。因新建凉亭结构精巧,木雕彩绘鲜艳夺目,因故名“花凉亭”,花凉亭始作地名称。  县志载:“旧县河桥并桥头凉亭旧建,元末毁于兵,明初重建。明弘治戊午年知县施傅修。清嘉庆初,邑人乡义余协障等倡募,公置鄷家庄保持畈田四十二亩五分,以备桥亭用,粮册注明”。  纵观古驿道上车马河、旧县河两处河桥并凉亭的建修史,即也是一种慈善文化的体现和传承,使今人也能得到很多的启示。

  七、商贸古镇

  驿道宿松段商贸古镇主要有三个,分别是二郎河、花凉亭(梅墩)、凉亭河。  二郎河:二郎系指唐时佛教徒郎中和货郎。居地傍大河则曰二郎河,为县大河的中下游。二郎以行政建制,历史上曾是二郎庄、二郎市镇(旧)、二郎区、西区、西北区、西三区、二郎人民公社、二郎乡、二郎镇的驻地。  宿松其地,康庄孔道,襟喉吴楚,为两京八省通衙。二郎有驿道出楚入吴第一商贸古镇之誉,是以农特产品为主宗的各类物资的重要集散地。沿驿道,跨省与鄂东及江西九江的边贸往来最多。集镇内、布业、日杂、南货、药业、茶叶、染业、文房四宝、旅馆、饭店、茶馆、理发等应有尽有。订秤、铜铁匠铺、竹木及竹木器交易,生猪及牲畜交易,母猪配种等行业也一应俱全。在二郎向有卖不掉的东西能卖掉,买不到的东西能买到的说法。充分说明了二郎河的商贸之盛。  二郎是宿松灯会最早的发祥地,著名民歌(谣)“张打铁、李打铁,二郎河的姊妹多”就发生在这里。在二郎上埠街、下埠街和二郎的铜铃桥不到三公里的路距,在解放前至1954年前后竟有三家民间小剧团之多,黄梅戏小剧《打猪草》初也曾在这三家民间小剧团轮翻演出,在1953年会演时形成《打猪草》剧本定稿,在省内外公演。在上埠街昔有古戏台一座,有戏台联二,一联曰:“帝王将相有豪气,才子佳人多柔情”。二联曰:“台上唱戏,台下看戏,尽是逢场作戏;幕前做人,幕后整人,皆为两面之人”。  花凉亭:花凉亭旧名梅墩,西临车马河,坐落于今破凉镇的梅墩畈。有古驿道横穿其境,与二郎河、凉亭河被并列为三大商贸古镇。驿传驿递,南来北往的商旅多投宿于此。车马河说法有二,一说商旅投店,在河水洗车,马饮水并洗浴,车马河因名。二说此处战争多,车和战死的人马塞满河道,车马河又因名。车马河实为西源河中游的一段。车马河旧建有木板路桥和供行人歇息纳凉的桥头路亭(也称凉亭),凉凉屡建屡修,至清嘉庆初,监生吴屏藩遵父吴谦之遗命,募捐再重建车马河木板桥和桥头凉亭。因新建的凉亭,雕龙绘画,花鸟鲜艳夺目,因名花凉亭,此后始作地名取代旧名梅墩了。  元末红巾军为乱,乡民在梅墩畈置人和堡(寨),在西北筑城河、土峰二寨御寇。时三寨(堡)皆在陈汉架子山(寨)旗下。明末史可法与张献忠战,史令居民保寨。并在四顾山置连云堡,由耆周义寿、张连率众坚守。清末又有太平天国军大败于花凉亭的车马河。花凉亭在明朝设化人城镇属凤车庄。  近现代,随着行政区域和区域交通的变化,如今花凉亭的地位已被破凉镇的破凉社区街道所替代。  凉亭:凉亭是作地名为凉亭河的简称。明初在故县遗址旁置“旧县里”,亦称故县里,有鄷家、枫香二庄。古时驿道上的旧县河原本有桥,但何时有亭无考。可以推测,只有在有凉亭之后,才会有凉亭和凉亭河地名之称。后旧县里(或故县里)改凉亭市镇(旧)。明弘治戊午年知县施傅修旧县故桥时,并在桥之西头新建凉亭一座,为驿道凉亭河路停(凉亭)之始。也是以凉亭为地名之始。旧县傍的河曰旧县河或故县河。旧县河为县东边一大水系,上受趾凤河,下达马湟河经荆桥汇赤岗渡河,下从今程岭乡月山注入泊湖,昔有竹筏自凉亭顺河而下,可达泊湖。凉亭河(旧县河)有分段叫法,总称凉亭河。  凉亭河向为驿道上的商贸古镇,为物资集散地,太平年代街市十分繁华,今凉亭镇依其独特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驿道枫香驿的历史文化传承,沪溶高速、105国道、合九铁路都从这里通过,已初步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城镇,并成为县东北边境地区的一棵灿烂明珠。1948年新中国成立后,凉亭的行政建制先后设有凉亭乡、凉亭人民公社、凉亭区、凉亭镇,驻地均在凉亭河集镇。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

  • 梁德新║漫话旧时梅县的交通

    漫话旧时梅县的交通 梁德新收集整理 概述 地方的交通是在交通设施.交通工具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梅县(现在的梅州市梅县区.梅江区)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山多田少是梅县的特点.受 ...

  • 看看乾隆时期的人怎么逛武汉:黄陂境内水系的前世今生

    县河在南郭外,上自河来,径鲁台山西流入于江.后人因程明道"花柳前川"之句,遂谓之前川.康熙初,进士胡明垣建亭其浒,题曰"午天轻淡".往来济渡者,赖息肩焉. 东河 ...

  • 通城县塘湖镇发现古凉亭 至今已有260多年

    古驿道上古凉亭 古凉亭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塘湖镇石港村(又名石港铺)境内,为塘湖狼荷洞.林湾和黄袍荻田.润田.望湖.大埚.雷吼等地百姓往来必经的古驿道上,此驿道连接通城麦市古镇.通城县城和崇阳高枧. ...

  • 宿松山水:美丽的二郎河

    宿松山水:美丽的二郎河

  • 太平天国系列(56)—骄兵必败,二郎河之战20万大军对攻3000湘军

    三河大捷之后,陈玉成与李秀成分兵西进,此后两人逐渐产生龃龉,关系渐行渐远,不复从前.陈玉成领兵占了舒城,后又与李秀成合军攻占了桐城,逼使多隆阿退出围困安庆,李秀成后又占领潜山.太湖,多隆阿屯兵于宿松, ...

  •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二批) 安徽省—-— 安庆宿松县柳坪乡大地村

    大地村位于安庆市宿松县柳坪乡,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一条长溪河绕村而过,两株两人合抱的百年老樟树郁郁葱葱,村里白墙黑瓦古树成荫,村后大别山群山竹海环抱,更有百年老屋记录着人世沧桑.一 ...

  • 宿松团林古村

    团林村位于安庆市宿松县趾凤乡,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团林村四面青山环户外,两湾碧水绕村前,有百年古民居.天然林场等自然景观,两条河流在村内交汇延伸.因为远离公路.铁路,封闭独立的自然 ...

  • [母亲节特刊]吴汉祥的诗《母亲的强势》

    母亲的强势  母亲节来临 赞美诗铺天盖地 母亲的怜爱.奉献.慈祥 其光环天地可鉴 而我幼年时 母亲悍戾的目光 说一不二的个性 让我兄弟姐妹不寒而栗 挨打.谩骂 成为便饭家常 受害最深.累累伤痕 是俺家 ...

  • 宋松 | 古镜现脸,水印发光,要出事了

    宋松,湖北赤壁人,笔名三刀,语文教师,百度文库认证作者.出版有诗集<再见山雨>,荣获湖北省三等奖.另有诗集<夜空下的白昼>.长篇小说<灵嶳王>三部曲.我的格言:学而 ...

  • 风吹麦浪香两岸--安庆市宿松县省属农垦华阳河农场

    2021.5月10日,安庆市宿松县复兴镇长江两岸,麦浪飘香,风景如画.位于长江北岸的省属农垦华阳河农场,3万亩小麦日渐成熟.即将收割,迎来又一个丰收年.

  • 古玉界:汉玉之巅(一)

    S形玉龙狮子 本文为您介绍一组来自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玉器,用心品味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馆藏玉器图片所蕴藏的"神韵",它能大大提高你的审美眼光和鉴赏水准. 出廓龙形玉佩 一些有经验的老 ...

  • 【永平美文】古驿杉阳

    一条小街-- 一条以毛石铺嵌.中间镶青石板的小街,它沿20度的缓坡从东北方往西南方下行,它呈一条稍不规则的直线. 小街很小.很短,从街头的过街楼到街尾的过街楼,全长约1.5公里,宽不过五米,居住有百多 ...

  • 吴汉杰谈淡雅紫气入画来

    "紫气"文字含义为紫色霞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颇有讲究.在古代,人们以紫气为贵,紫气代表祥瑞之气,而紫气的出现也被人们视为吉兆,现在我们所熟悉的成语"紫气东来"就 ...

  • “遵义杯”第五届《中国最美游记》入围作品:春暖桃花驿​II吴静(湖北省)

    2021"遵义杯"<中国最美游记>第五届文学大赛征稿启事 ☆春暖桃花驿☆ ☆吴静(湖北省) 我的家乡杨店镇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镇,原名"斗山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