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开国皇帝才能称祖,为什么朱棣的庙号却是明成祖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上,皇帝是高高在上的真龙天子,因此受到的礼遇和尊敬也是常人无法企及的。即使是皇帝驾崩后,也要给他加上谥号,供奉在宗庙中加上庙号。儒家学说认为,长幼尊卑是这个世界得以维持的根本,一旦礼崩乐坏,王朝的崩溃就不可避免了。因此,皇帝庙号也是很有讲究的。

除了开国皇帝成为“祖”以外,其余的皇帝都只能称“宗”。最典型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尽管唐朝大部分疆土都是他打下来的,他也是唐朝实际上的建立者,但因为名义上的开国皇帝是唐高祖李渊,所以他的庙号中还是不会出现“祖”字。

特殊的情况出现在元朝和清朝,成吉思汗只建立了蒙古帝国,没有建立元朝,但仍被后世尊为元太祖,而元朝的建立者忽必烈则被成为元世祖。清朝更是夸张,哪怕皇太极建立清朝,是地地道道的开国皇帝,却只是清太宗,他的父亲、儿子和孙子,都成为“祖”,分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清世祖福临和清圣祖玄烨。

在汉人建立的王朝中,就只有朱棣这个明成祖是特例。朱棣能够当皇帝,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他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据说还不是马皇后的人儿子,也就是说属于庶出的儿子,没有继承皇位的可能。朱元璋明明知道,直接传位给孙子建文帝朱允炆会有很多麻烦,但是为了遵守嫡长制,还是如此完成了权力的交替。

朱允炆毕竟年轻,登基之后就拉开了削藩的序幕,而且气势汹汹,来者不善。被剥夺权力和封地的藩王,并没有得到善待,不是被杀就是被囚禁。这样一来,藩王之中实力最强的朱棣坐不住了,悍然起兵,通过三年艰苦卓绝的靖难之役,终于完成了从藩王到皇帝的飞跃。从此,明王朝的帝系,就在朱棣这一脉传承。

之所以花这么多笔墨来铺垫,就是为了说明朱棣夺得江山有多么困难,也是为了说明朱棣对于后来明朝皇帝有多么重要。如果不是他,后来所有的明朝皇帝都得换人,都是建文帝的子孙。在朱棣死后,他得到的庙号就是明太宗。

这个本来没有什么问题,完全是参照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宗赵光义的庙号。然而,待到皇位传到了嘉靖皇帝的时候,出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嘉靖皇帝当上皇帝,更是具有偶然性。他本来也是藩王,却如同朱棣一样当上了皇帝。不过,与朱棣不同的是,他当皇帝并非用暴力手段强抢,而是因为正德皇帝没有儿子,他是以血缘最近的皇室成员身份堂堂正正继承皇位的。这是明朝一起以小宗承继大宗的事件。

不过,嘉靖皇帝还是有自己的小算盘,他自己当上皇帝,也想追认自己的亲生父亲兴献王朱祐杬为皇帝,并放入太庙供奉。在封建礼教看来,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事情,嘉靖能够当皇帝,就相当于过继给明孝宗做儿子,以兄终弟及的理由继承了明武宗正德皇帝的皇位。

这样一来,他自己亲生父亲就应该算是叔父,怎么能追认叔父为皇帝呢?但嘉靖是一个很孝顺也是很顽固的人,他顶住压力,软硬兼施,硬是追尊生父兴献王为皇帝。不过进太庙供奉这件事,争论很久后,还是僵持不下。

原因之一是太庙中人员已经满了,所谓满了,是指太庙本来就只能供奉七个皇帝。这是遵照《礼记.王制》的要求: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

那要是后来皇帝多了怎么办,《礼记》又规定“亲尽则祧”,就是说除了开国皇帝实在功劳太大以外,其余的皇帝谁与现任皇帝血缘关系疏远,就将他的牌位移出主庙,到后殿安置。因为朱允炆是被推翻的,自然没有牌位,因此与嘉靖皇帝血缘最远的当然是明太宗朱棣了。

但是,我们前面说过,朱棣的功劳对于后来这些明朝皇帝也很大。嘉靖是绝对不会愿意在自己手上请这位祖先出太庙,同时,因为都是藩王夺权,他对朱棣也有莫名的亲近感。所以朱棣自己也亲口说:

我太宗当皇祖初定之中,又值建文所坏复兴起之,便是再创一般。今同太祖百世不迁此,乃报崇之正。然称号太宗未免无异于列圣,当以祖字列之,庶见其宜也,此人情之真焉。夫何谓古以祖有功而宗有德,令概以宗尊之,太宗所谓有功者焉可同宗称之,此当别之者也云。

所以,嘉靖给朱棣上了明成祖的庙号,并且列为“万世不祧”,和明太祖朱元璋的地位相当。朱棣的儿子明仁宗的牌位被放到后殿,而兴献王成了明睿宗,入住太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