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化痰汤治愈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患者除有耳闷胀感之外,尚有明显的听力减退,对工作、生活有较明显的影响;部分患者会留下耳硬化症等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减退。临床研究采用自拟的化痰汤治疗分泌性中耳炎43例,疗效明显,现介绍如下。
— 临床资料 —
共研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43例;年龄12~57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1~5周,平均2.6周;单耳28例,双耳15例。
— 治疗方法 —
处方:桔梗15克,车前子(包煎)12克,陈皮、茯苓、泽泻、白术各10克,姜半夏、胆南星各8克,白芥子、莱菔子、竹茹、石菖蒲各6克,麝香0.3克。
加减:兼有发热重恶寒轻之表证,耳鸣呈低调,查鼓膜轻度充血,鼻黏膜水肿者,加荆芥、防风、桑叶、白菊花、苍耳子各10克;有刮风样耳鸣,查见鼓膜充血或内陷、中耳内见淡黄积液,鼻涕黄者,加金银花、连翘、黄芩、白菊花、夏枯草、牛蒡子、辛夷花(包煎)、白芷、桑白皮、葶苈子各10克,龙胆草5克;耳内蝉鸣日久不愈,兼见食少乏力、腹胀便溏,耳鸣轰响不断,鼓膜淡白内陷有灰白色斑,舌质暗或有瘀点,脉缓或涩者,加木通、砂仁(后下)各6克,白扁豆、白豆蔻、车前草、香附、党参、薏苡仁、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各10克;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者,加服中成药桂附地黄丸(药店有售)。
用法:水煎分3次温服,每日1剂,5日为1个疗程。
— 治疗结果 —
43例中治愈25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3%。不良反应为轻度胃肠不适。
— 体会 —
分泌性中耳炎在中医学中属“耳胀”“耳闭”的范畴,是以耳闷堵感为主要症状的耳病。病的初起以耳胀为主,并见耳闷,病久则耳内有物阻感,听力减退,称为耳闭。所谓分泌性中耳炎就是中耳腔因感染病原微生物形成了病理性分泌物的积聚,从而造成了中耳功能的下降,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使中耳腔内的结构粘连、硬化,而造成几乎永久性的听力下降。按其分泌物的性质来分,可分为浆液性或粘液性和血性,而无论是何性质,则均相当于中医所称的“痰饮”,而究其来源,多为风邪侵袭、肝胆湿热、气滞血瘀、邪毒留滞、脏腑虚损所致。临床上,此病因感风热邪毒而发者较多,但也有感于风寒者,正如《景岳全书》所说:“邪闭者,因风寒外感,乱其营卫者,解其邪而闭自开。”若因肝肾不足,或脾气虚弱,精气不能上注耳窍,正气不足以祛邪外出,致使邪毒停留,久而不去,阻塞耳窍,气滞血瘀,则成耳闭之证,久乃成聋。自拟化痰汤以治痰为主,兼以利水、开窍,并在临证中灵活辩证,适当地予以解表祛风、清热利胆、健脾补气、活血温阳,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文字 : 《医药星期三》
图片:网络
编辑:彭海波 朱德珍 曹琤媛
“健康杏林”是《医药星期三》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医药星期三》以中医药治疗为特色,刊发医药保健、健康养生知识为主的专业保健科普报。本报全国邮发,邮发代号47-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