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言评世:道义式微?不!它就在宁海田洋卢

巧言评世丨道义式微?

不!它就在宁海田洋卢

卢巧

编者按

我曾在书上略过卢原质、方孝孺的名字,却不曾深究他们的故事,直到那天走进田洋卢,终于走近那段“诛十族”的尘封往事,独立青山野水涯,忽然明白了他们当年的选择……

题记: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是每个中国人还没识字就已经听说的老话,然而,这世上几个人见识过伯牙钟子期的高山流水意,或者,荆轲千里别燕太子丹的萧萧易水情……

我们发现,现在人们活得越来越现实,也越来越幻灭,比如去年网上有个流行语叫做防火防盗防闺蜜,能够流行起来至少说明了一件事,这样的事普遍存在,那么,好像我们连朝夕相处的朋友都不敢信任了似的。更别说路上碰见老人摔倒怕碰瓷,认识陌生人就担心诈骗这些普遍存在的怀疑心理了。

但是,无论外界怎么变化,人心至少要有自己的一道标杆,告诉自己在任何时候绝不能越雷池半步。所以,当道义衰微,人心当往何处依托呢?

讲在这里,我先带着大家一起回顾一下两件非常著名的历史事件,这两件事集中彰显了“道义”两个字。

明 仇英《竹林七贤图》

一件发生在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嵇康被杀事件,当时嵇康坚持不与司马家族合作,甚至还拒绝了好友山涛(竹林七贤之一)帮他向司马家族举荐的好意,进而写了一封绝交信跟山涛绝交。

山涛因为基于多年好友的情谊,当然没有在意,然而当事人山涛不在意,篡了曹氏天下的司马昭却很在意,他心想嵇康这家伙是天下读书人的代表,如果他这样不合作,必然会引起更多文人对司马王朝的抵触,所以必须借口杀之以儆天下人。

所以,嵇康非死不可!

但他一开始并不是没有机会活呀,何况曹氏的天下和司马氏的天下比起来也未必好多少。

识时务者为俊杰,嵇康却不肯识时务,其实他有非死不可的原因的,第一,他娶了曹操的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他如果背叛曹家,就等于离弃了妻子,作为君子,岂肯辜负爱妻?第二,他能够被天下人所认识,起步也是缘于曹家做伯乐赏识提拔,作为君子,岂可不讲信义,辜负恩人呢?

所以,于公于私,他都必须慷慨赴死,来成全心中道义。

他死了,广陵一曲从今绝矣,却真正使得“魏晋风骨”拔高到了中国文化中道义的代名词位置。

陆秀夫背幼帝投海殉国

另一件事,则发生在宋朝,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大规模自杀成全道义的事件,一些民族主义者所说的“崖山之后,再无中国”讲的就是这件事。

宋朝重文轻武,最后抵不住游牧民族的铁骑,北宋灭亡后,大批北方贵族南迁来到杭州、宁波、台州这一带,南宋小朝廷一开始偏居杭州,苟且偷安,后来也扛不住了,一路南逃到了广东崖山海边,做最后抵抗。

然而,这最后一战还是败了,在无力回天情况下,为了免受异族凌辱,丞相陆秀夫背着南宋小皇帝一起跳海自杀,之后十万多南宋将士和老百姓也自发跟随皇帝跳海自杀。

据说当时崖山出海口浮尸满目,甚至堵住了出海口。

之后日本有学者就称“崖山之后,再无中国”,意思就是崖山一仗之后,中国最有风骨的人已经死绝了,而这些人也带走了中国人的文化精髓。

无论是嵇康之死,还是崖山一役,其实很多人根本没必要死,不必死,但他们的死只为追随道义,一报知己知遇恩。

然而,数百年后,这种“魏晋风骨”士族精神在宁波的一个小城再次爆发,对明朝当时整个政局产生了不小震荡,这一事件,力证了道义在崖山一役后并没有消亡!

这次事件就是中国史册上记载的唯一一次“诛十族”惨剧,起因是朱元璋御封的“读书种子”、建文帝朱允文的老师方孝孺拒绝为燕王朱棣写继位诏书,朱棣下令诛杀方孝孺十族(包括朋友师生关系也算作一族)。

南京雨花台方孝孺铜像

至此,方孝孺所在的村庄宁波宁海溪上方在“诛十族”中完全覆灭,在宁海城地图上彻底抹去。而后据说极少数死里逃生的方家族人躲到了一偏僻山中,繁衍生息形成了山上方村。

方孝孺为什么坚决不肯为朱棣写合法继位的诏书呢?要知道,只要他肯写,他就可以活,其他人也可以活,甚至还能飞黄腾达,共享荣华。然而,他并没有这样做,最后换来了840多人与他一起被杀的结局,当时还有大批义士村民为他自杀。最终死亡人数不下千人。在史册上记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是很多人问,值得吗?

后世有太多人不解,甚至误会,诟病,骂他迂腐。

的确,朱允文的天下和朱棣的天下,前者未必会比后者好,但,方孝孺先是得朱元璋赏识,担任太子师,后是得皇太孙朱允文知遇辅佐天下事。

“士为知己者死”,若他罔顾知遇之恩,投降朱棣,那就是对道义的彻底背弃,君子死且无妨,岂可做忘恩负义之徒?!

所以,他必须死,为了追随心中的道义而死,虽死犹生。

就这样,溪上方村消失了,但方孝孺的风骨气慨却留在了宁海城的角角落落,其中,有一个村庄与方孝孺关系密切,在那场浩劫中竟侥幸存在下来,那就是桑州镇田洋卢村。

田洋卢村是方孝孺与表哥卢原质小时候一起读书的地方,后来卢原质从这个村子里走出去,被朱元璋于金銮殿上钦点为三甲探花;而方孝孺师从宋濂,成为朱元璋御封的“读书种子”,浙东儒学的第一人。

宁海桑洲田洋卢方孝孺、卢原质读书处

到后来,被诛杀十族,方孝孺、卢原质两兄弟也无怨无悔、慷然赴死。

他们一生辉煌成就的起点都开始于田洋卢这个小村。

田洋卢村最早也是在南宋时期,北方贵族卢氏家族从北方迁徙而来,见这个地方风水隐藏在青山秀水回澜处,风景极美,忍不住驻足停留,边上的溪叫做清溪,因水质至清多鱼而得名。清溪的源头就是佛教圣地天台山,从天台灵秀之地一路至此,带来了天台山的清灵之气。卢氏家族就在此地隐居下来。到了明朝时期,卢原质和表弟方孝孺就一同在田洋卢村读书,学习儒学经典。

至今这个小村子还保留了许多方孝孺和卢原质那时传承下的文人风俗雅事,以及古树古迹,是遥怀风骨事的最佳场所。

道义走向衰微,真的人心不古了吗?不,请到田洋卢来看看吧,想起方孝孺和卢原质,你会明白,心中的标杆该定在哪里。

编辑:白溪钓翁

审核:水东居士

(0)

相关推荐

  • 应可军 | 宁海明代书画录

    宁海明代书画录 文/应可军 元代,宁海爆发杨镇龙起义,声势浩大,最后被无情镇压,期间宁海人始终没有停止过反抗,宁海因属方国珍控制地区,有些人认为他缺乏远见,不愿与他同伍,投奔朱元璋的倒有不少.被元朝统 ...

  • 长篇小说连载|卢原质传略(第二十七章):感天地 视死如归

    第二十七章 感天地 视死如归 第一节 事情来的几乎有些突然,就连建文帝的几位心腹大臣如齐泰.黄子澄等人都未来得及赶回京师.六月八日,也就是卢原质出京后的第三天,朱棣在镇江溯江西上,朝廷得报后连忙命盛庸 ...

  • 《原质论》

    原质的本质特征,那就是无因性.常住性.无处不在性.静止性.不可分割性.唯一性.自主独立性-- 唯有通过与现象界的比较,才能准确把握原质的存在.

  • 应可军 | 宁海十大文人读书处

    宁海十大文人读书处 ◎应可军 古代文人墨客写得一手好诗词,简短的几句话往往蕴含的内涵都远远超越一篇上千字的白话文.他们能写出这些流传千年的经典,是与广泛阅读前人的书籍.并从中摄入养料是分不开的.那么, ...

  • 长篇小说连载|卢原质传略(第二十五章):图大位 朱棣发难

    第二十五章 图大位 朱棣发难 第一节 洪武三十一年正月元宵节,这天朱元璋性情特别地好,与郭宁妃一起去看了鳌山灯会,没想到回宫后,突然干咳不止,头痛欲裂.郭宁妃叫竺汝急传御医,这样整整折腾了一夜,直到东 ...

  • 长篇小说连载|卢原质传略(第二十二章):革时弊,为民减负

    第二十二章 革时弊,为民减负 第一节 正值割麦时节,恰逢连日淫雨,卢原质倚窗眼望漫天雨帘,心情甚是烦躁,却也无可奈何.这时他想起儿时在家乡田洋卢也是这样春雨绵绵时候,先生出的一个谜语:"春雨 ...

  • 应可军 | 宁海名人和古树

    宁海名人和古树 文/应可军 2002年下半年的古树名木普查结果表明:我市现有古树名木6556株,宁海则有2500余株,为全市之最,而且不少古树名木与名人相关,现摘编数则,以飨读者. 古樟 古樟:位于西 ...

  • 方孝孺《默庵记》

    方孝孺《默庵记》

  • 应可军 | 宁海科举十佳人物

    宁海科举十佳人物 ◎应可军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推动是 ...

  • 唐拓孤本《金刚经》——虽式微,但千年“柳骨”依旧铮铮

    田蕴章教授曾在本系列书法讲座第007集中说,"要注意一个问题": 当你学习某种书体的时候,你千万不要有"门户之见".现在有些人就是,学了颜体字就认为颜真卿是&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