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6岁做生意,16岁手握5.3万,怎样培养孩子的高财商?

“不少父母等到孩子十几岁时,才跟他们聊理财。不,这太晚了,幼儿园就应该开始。” “股神”巴菲特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和同龄的小伙伴不同,巴菲特很早就有了“财富意识”。早在6岁时,他就以25美分的价格购买了6瓶可乐,然后以5美分的价格卖出,赚差价。

之后,他还陆续做过卖杂志、卖口香糖和卖二手高尔夫球等生意。

在财富意识的主导下,16岁时,巴菲特已经手握5.3万美元。

那么问题来了,少年巴菲特的财富意识是哪里来的呢?

“我的父亲是我的财富启蒙老师。”巴菲特在自传中这样写道。“从小,他就让我明白了储蓄对人生的重要性。”

其实,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德·巴菲特就是专业的股票经纪人。

早在巴菲特4岁的时候,巴菲特的父亲就从什么是交易、什么是理财,着手培养他的财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知名理财顾问贝丝·柯林娜在采访了上万个家庭后发现:只有4%的父母会在孩子5岁前跟他们讨论钱。而14%的父母,从未跟孩子提过钱的事。

所以,正确地跟孩子“聊钱”,是他成长路上非常重要的一课。

1.尽早谈钱‍

在孩子上幼儿园时,就跟他谈钱,会不会有点早?

不会。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报告显示,孩子在3岁的时候,就能够独立理解经济学的概念了,比如用钱买小吃、用自己的玩具和别人交换等。

虽然他们的理解还非常粗浅,但是他们知道有些东西他们买不起,别人的玩具不能拿回自己家。

这种“受挫感”,给了他们一个信号:生活中,钱很重要。

当然了,虽然他们已经意识到了钱的存在,但是由于年龄太小,他们还没办法集中精力听你讲关于钱的道理。

所以,“逐步渗透”是非常好的策略。比如,买玩具时,告诉他自己的钱是哪里来的、玩具是怎么生产的;吃饭结账时,告诉他为什么交钱才能离开饭店等等。

总之,在跟孩子聊钱的时候,家长不能紧张、更不能害羞,很自然地告诉他关于钱的基础知识,他比你想象中要明白得多。

2.不要比较‍

不少家长喜欢当着孩子的面比较。比如,他们会说别人家的房子怎么样、别人家挣多少钱、别人家开的多少钱的车等等。

你不知道自己随口一句羡慕或者贬低的话,会给孩子带去什么影响。

首先你的“攀比心”会传染给孩子。如果你听到谁家孩子习惯性炫耀自己的玩具,或者嫉妒其它小朋友的衣服,那说明他的家长总在孩子面前这样做。

其次,过多的比较会让孩子有“金钱羞耻心”。他们会把“钱”当成判断高低的第一原则。遇到穿戴不如自己的,他们会不理不睬;遇到家境比自己好的,他们又会很受挫。

最后,“比较心理”会让孩子不愿意谈钱,更不愿意理财。因为他们要把钱都花在“超过”别人上,而不是获得稳定持久的财富上。

3.直观表达‍

研究发现,不少家长在谈钱时,都会唯唯诺诺、含糊其辞。但是,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很难让孩子理解,而且会让孩子觉得谈钱是一件不好的事。

因此,跟孩子谈钱,不像跟同事聊工资,你就得直观一点,多用数字。

比如,你对孩子说:“年轻时存养老金很重要。”就不如说:“如果你从22岁开始每个月往养老保险里存300块钱,你在65岁时就能领到100多万元。”

对孩子来说,和22岁到65岁的年龄差相比,100万和300元的反差,就太大了。

孩子会把这100多万元记到脑子里。当他再想乱花钱时,这个数字就会跳出来减少他的购物欲。

另外,你还可以从网上找理财计算器,帮他计算每月存500元、1000元,存10年、20年,分别能拿到多少钱。

开放式的存钱游戏,对孩子的财商培养非常有帮助。

4.警惕为钱吵架‍

钱是每个家庭吵架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家长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因为钱吵架。

美国某研究机构对使用信用卡的大学生做了统计,结果发现,那些小时候父母经常为钱吵架的大学生,与那些父母从来不会为钱翻脸的相比,前者的信用卡欠款金额是后者的3倍之多。

因为家长对钱的态度影响了孩子。他们会下意识觉得钱是家里争吵的源头,所以更容易对钱有敌意。

无论什么时候,夫妻俩都要在孩子面前,建立统一战线。在商量钱的时候,你们得避开孩子。

尤其是离婚家庭更要注意。夫妻容易把对孩子的关心和财务支出画上等号,让对方变成恶人。

这种行为不仅解决不了问题,更是对孩子的二次伤害。

前面提到的贝丝·柯林娜,在主持知名幼教节目《芝麻街》的理财单元时,就发现了大量家庭在培养孩子财商时的误区和难题。她把这些问题全部写进了《如何培养高财商孩子》这本书里。

在这本书中,她把财商教育分成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成年初期6个阶段,提出了与孩子谈钱的14条法则、零花钱的5C标准、兼职的4条法则和使用信用卡的7条规则,帮助年轻父母科学培养出拥有高财商的孩子。

今日话题:你的孩子会主动存钱吗?

一点关注,让你的思考更深一度。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删图致歉。#财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