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7 Are you sure?

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行圆满成功,顺利返回,听视频的时候有一个细节:陆地指挥中心向飞船发布第二次着陆位置坐标,飞船里的航天员接收到以后,又重复了一遍坐标,指挥中心回复:正确。

一个着陆地点坐标经过了两次确认,第一次由航天员进行确认,确认以后复述一遍;第二遍由指挥中心人员确认,确认航天员的确认是正确的。

两遍确认是必要的么?当然必要,相隔这么远,飞回的状态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着陆地点有可能发生变动,在不确定因素很多的情况下,需要这样的“流程”保证信息传达无误。

这是重要的事情,平时生活工作里,是否也需要做这样的两次确认呢?

与人沟通里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明明自己说的重点是123,要求是456,结果对方把重点理解成了321,要求是56,最后一对接,让人崩溃,说的人觉得听的人要么没带耳朵,要么没带脑子,听的人觉得说的人表达不清楚,胡搅蛮缠。也无怪乎有人调侃,工作中最耗费时间的并不是具体工作,而是需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简言之,沟通成本太高。

如何解决这样的“困境”呢?

我们要弄明白信息在传递中,为什么会出现偏差。

首先,文字本身可能就带来歧义。

今天早上体重87.95,我发了朋友圈,然后写了“再见88”,本来意思是和88公斤告别,但是仔细看,不止一个意思,也有“再次见到88公斤”的意思,也有“拜拜”的意思。中文里一词(字)多义的不少,如果交流的时候用到太多这样的词、字,本身就会增大偏差的程度。

其次,沟通双发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对等的。

比如领导布置一个任务:把这个月的报表整理出来。下属就吭哧吭哧开始干,做了半天以后给领导,打回重新做。因为领导是为了在一周后的一个对外会议上展现公司的现状,报表的内容要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数据为了呈现也不用保留这么多位小数点,保留整数就可以,甚至为了突出今年的发展,还要和去年同期做一个纵向对比……但是这些信息下属是不知道的,下属听到的信息只有一个“整理报表”。这就是沟通双发信息不对等,也没有及时确认造成的偏差。

第三个容易造成信息偏差的原因就是,每个人的理解能力并不相同,抓不住重点。

在一个理想的沟通结构里,起码有结论、论据两个部分,结论有主要结论,小结论,论据有数据,有例子,这些信息展开来说的话,表达的人逻辑清楚还好,如果表达稍微有点混乱,或者举得例子很有趣,让听的人重点放到了例子上反而忘记了结论,那信息也会出现偏差。最明显的就是很多那种几十上百个人的培训课里,最能让人记住的,反而是培训老师那些个人经历,而忽略了课程里最主要的内容。

在日常工作、生活里,要怎么才能最大程度避免交流过程中出现的想当然和偏差呢?

——做确认,最好能做2次以上的确认。

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我说一遍,然后你复述一遍,我再看看你复述的内容是否是我表达的内容。开头指挥中心和航天员之间的沟通就属于这样的方式。这种确认方式是针对比较简单的信息。

当沟通双方信息量不对等时,作为信息提供者,在沟通中需要考虑对方的理解水平,自己最关心的要求和核心目标,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阐释。甚至需要把容易发生的错误也说出来,然后让接收方再次复述,进行确认。

同理,当作为信息接收方时,发现对方只是提供了简短的、高度浓缩的信息,要主动询问对方目的是什么,想要完成的结果是什么,什么时候完成,遇到问题可以找谁协调,可以运用哪些资源。然后整理好了向对方进行确认。

“确认”不是一个无所谓的动作,也不是一个无聊的消遣,而是为了让沟通双方尽快就某件事/目标达成一致,减少后期出现失误大家互相扯皮推诿,也是协作的必要手段。

以后生活沟通里、工作沟通里,都记得多问一句“Are you sure?”(你确定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