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首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李锡群作品
土 地
李锡群(黑龙江)
没有花团锦簇的艳丽,没有杨柳婀娜的柔姿,有的只是质朴厚重的土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默默承受着或轻或重的压力。这便是被人们踩在脚下的最壮美的土地。土地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万物的家园。
不事稼穑的人或许忽略了土地的存在,然而,土地却是世上最伟大的存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尤其对于生活在乡村里的农人而言,只有土地的乳汁喂养他们生息繁衍,代代相传。他们把命运系于土地,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土地。在春天的土地上,埋下种子,勤以耕耘,期盼着秋天的收获。正所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在遥远的封建时代,华夏民族就有祭拜土地的习俗。土神称为“社”,谷神称为“稷”。二者和起来叫做“社稷”,亦指代国家。乡村里每当祭祀土神的日子,村民们便聚集到土地庙前,杀猪宰羊,击鼓起舞,颂扬土地神的功德,祈祷来年五谷丰登。连过年的春联也不乏颂扬社稷神的内容。至今北京城的地坛内有一个石碑,上刻“轩辕扫地之坛”六个大字。这既反映出洪荒时代人与土的关系,又反应了远古先民对土地的认知与崇拜。文化大革命以前,我曾经在河北老家的一个土地庙里看过一幅壁画:一个农夫模样的老者跪在地上,双手捧着一块黄土,举过头顶,诚惶诚恐地对着土神叩拜,虔诚地祈祷着。由此可见炎黄子孙对于土地的敬畏之心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在华夏的大地上,祖祖辈辈以种地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庄稼人,都来自土地,最终又要回归土地。他们作为土地的主人,常年长年累月地在劳作在土地上,播种,耕耘,除草,除虫,抗旱,防涝。对土地有着特别深厚的情感。他们的脚步无论走到哪里,土地依然是他们的牵挂。他们知道,只有土地才是他们唯一的摇钱树,命根子。俗语说:买卖钱,流水钱,庄稼钱,万万年。于是,一些对于土地有着强烈占有欲的勤劳者,使尽了浑身的解数,大力开荒种地,便成了大地主或富农。那些畏惧劳累的懒惰者们便戴上了贫穷的帽子,于是才有了贫富之分。一旦遇有土地大旱或大涝,庄稼无收,碌碡不翻身的年景,哀鸿遍野,遍地饥民,他们背井离乡,颠沛流离,过着流浪乞讨日子。他们唯一祈盼的就是灾荒早日过去,来年有个好收成。之于那些失去了土地的贫苦农民,过着流离失所,四处乞讨的生活,终日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呼天抢地,痛不欲生;长年累月,,只能靠扛活打工或乞讨维系生活。
等到新中国在世界东方站起来的时候,私有土地统统划归了人民公社。广大的农民便开始了以生产队为单位的新生活。人人平等,没了穷富之分。无论穷富,都有了生活的保障。在集体主义思想的感召下,人们战天斗地的思想愈发强烈起来了。真个是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人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为集体出力献策。在春风万里红旗杨的祖国大地上,在农业学大寨的锣鼓声中,人人勇当劳动模范,发扬共产主义风格。在《社员都是向阳花》的劲歌声中,社员们迸发出了不可遏抑万丈豪情。一边劳动,一边唱着豪迈的歌儿:“打开小门旧篱笆,社会主义前程大。千家万户一条心,集体思想发新芽。一马当先有人闯,万马奔腾赶上他……”
只是一种“老八分,少八分,不老不少也八分“的分配制度,削减了很多社员的劳动热情,吃大锅饭的热情已经逐渐地在社会主义的土地上消磨殆尽了。
时代的步伐不可阻挡地向前迈进。转眼便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生产队解散了,土地包产到户了,广大农民欣喜若狂。人们的思想从传统的精神桎梏中解脱出来,迸发出前所没有的劲头。人心思变的念头像火一样地燃烧起来了。祖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空前的轰轰烈烈的生产热潮。这一年,松花江畔的春天似乎来得格外早。沿流水期刚过,大批的冰排便滚滚涌来了。你看,那成群结队的冰排有如千军万马浩浩荡荡,簇拥着,依叠着,撞击着,裹挟着枯枝败叶,死鱼烂虾,以摧枯拉朽之势义无返顾地向前涌动着。你听,冰层的爆裂声,冰排的撞击声,和冰下的水流声混合在一起,形成了巨大的轰鸣。那轰轰隆隆的声音惊天动地,震耳欲聋。让人分辨不出那声音是来自江面,还是来自天空,是来自远处,还是来自脚下。这高亢洪大的声音充满了不可遏抑的豪情。它仿佛在告慰着大江两岸的人们:春天来了。这时节,人们的思想也仿佛从严冬的桎梏中挣脱出来,蛰伏在灵魂深处的民生意识也从僵化中苏醒过来,仿佛刚刚冲出樊笼的鸟儿展开翅膀在广阔的蓝天上飞翔着,又仿佛脱缰的野马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奔驰着。以往那些陈腐观念已然应时消融,随着时代的洪流逝去了。每个人心里都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命运的热望。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在我们广袤的土地上人们都跃跃欲试地施展着自己的才能,唱着“春天的故事”,满怀激情地跨进了一个伟大的新时代。
仅仅几年的光景,各个村子都出现了万元大户。原来的茅草房变成了砖瓦房。崭新的小洋楼拔地而起。火红的日子在每个人的心里燃烧着。天在看,人在变。伴随着物质生活的变化,农民们的私欲也在逐渐膨胀起来,以前那些集体主义观念已经淡化无存。大开荒,小开荒,到处可见。因为小园子的一块巴掌大的土地,两家邻居大闹纷争的屡见不鲜。俗话说:老婆孩子不让人,房邻地土不让人。村子里一个季家的老农和一个外号叫二豁子的邻居只因为一条垄,有吵又骂,闹得四邻不安。季家的老农踮着脚,指着二豁子的鼻子大喊大叫着:“小园子是我的珍宝岛,不许你二豁子来侵占!”此类现象不胜枚举。
当打工潮席卷华夏大地的时候,农村人思想观念也随之陡然转了一个弯儿,不再单纯固守所依赖的土地。年轻力壮的庄稼人开始扛着行李,加入了打工的行列,纷纷涌入了城市。临离家的时候,有的还不忘带上一块家乡的土坷垃,放进行囊里,说是到了城里喝水时,往水杯里放一捏家乡的土,就不闹肚子。人们对土地依然难舍的眷恋之情也可见一斑了。土地是民生的基础。人民须爱惜土地,保护土地,为土地营造良好的环境,以防土地受到不应有的伤害,让土地健康有效地造福于民,则是全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寸土不让,寸土必争,于家于国,大凡如此。为了争夺土地,世界各地争纷不断,战火连绵。倘若身临长城脚下,登上城楼,追溯往昔,便不难想象,为了捍卫国家的土地,英勇的将士们鏖战疆场,浴血奋战的情景,依稀听见鼓角齐鸣,喊杀声震天动地。更不必说远古时代,为了神圣的土地而战的斗争该当何其激烈残酷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了保卫祖国领土,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也曾与前苏联军队进行了“珍宝岛”保卫战,解放军将士们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胜利,保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随着我们国力的不断发展壮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相继收复了被洋人霸占了百年的香港与澳门。这将归功于民族的复兴,祖国的强大。
现如今,我们伟大的祖国强大起来了,中华民族正以一个东方巨人的风貌雄踞世界之林。祖国大地,山河锦绣,政通人和,国泰民安。我们阔步行走在新时代的康庄大道上。然而,我们的钓鱼岛,台湾岛依旧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祖国统一,任重道远。尚需国人胸怀天下,增强爱国情怀,发愤图强,团结一心,守卫好我们拥有的每一寸珍贵的土地,及早收复我们失去的领土,为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
【作者简介】李锡群,笔名东北雪。高中教师,曾在《鸭绿江》《北方文学》《小说林》《河南文学》《齐鲁文学》等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数十篇。散文《烛光点点》荣获2014年诸城市“中国梦。教育美”教师节征文大赛三等奖,散文《夕阳下的秋色》2014年荣获首届“中国梦之路”全国主题征文大赛二等奖,散文《妈妈坟前一炷香》2016年荣获潮州市文化研究中心“孝文化”主题征文优秀奖。散文《难忘师生一生情》荣获2019年陕西省教育厅举办的教师节征文大赛二等奖。现任《中国乡村杂志》认证作家。
首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征稿启事
在人们的心目中,文学始终有着生机勃勃的力量,教育历来有着沉甸甸的分量。长期以来,全国涌现出一大批扎根生活、个性独特、充满灵气的教师作家、诗人和文学爱好者,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为提升教师的文学素养,推动文学教育乃至语文教育的发展,培植全国教师文学的中坚力量,早6点半文学微信公众号特举办首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具体事宜如下:
一、征稿对象:全国所有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中的作家、诗人、文学爱好者。
二、征稿题材:不限(亲情、爱情、友情、美景、哲思等都可以,正能量就行)。
三、征稿要求:每位作者散文限投一篇,5000字以内,散文诗限投两章,每章1000字以内,诗歌(含古体诗词)限投5首,每首50行以内,或单首200行以内。所有作品只要不是在其他微信公众号推送过的都可以参赛,在其他微信公众号推送过的作品请勿再投稿参赛。
四、投稿须知:来稿须注明“教师作品征文”字样,附带100字左右作者简介、生活照片二张和详细通联。
五、参赛要求:参赛者须关注“早6点半文学”微信公众号,并跟踪大赛进展情况,才能参赛。
六、征稿时间:即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
七、投稿邮箱:sczgz2018@163.com
八、评奖方式:在作品质量符合推送条件的前提下,依据阅读量、赞赏量开展评选。自作品推送之日起,10天内阅读量达到500后,每超过100记1分;赞赏量达到10笔(每笔5元以上有效)后,每超过1笔记5分。按得分多少评定获奖等级。作品自推送之日起10天后增加的阅读量和赞赏不再计入总分。
声明:不认同者勿扰。
九、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奖金各1000元+荣誉证书;
二等奖3名,奖金各500元+荣誉证书;
三等奖6名,奖金各200元+荣誉证书;
优秀奖10名,奖金各100元+荣誉证书。
首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组委会
早6点半文学微信公众号编辑部
请您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早6点半”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