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李砚明作品
父亲参军
李砚明(山西)
我的祖辈生活在一个非常贫穷的山村。
一次,村里来了那么一部分军队。爷爷在厨房给人家挑水、打杂干零活,混口饭吃。中午等人家吃了饭,爷爷悄悄地掏了泔水,连汤带干的大半桶,偷偷地提回了家。回了家,奶奶接过桶来高兴得什么似的,洗了给父亲煮了吃,而奶奶则在一旁含泪看着父亲。父亲刚吃了一口,就惊讶地问奶奶:“妈,这是什么呀,怎么这么好吃?”奶奶告诉父亲是白面。父亲三四岁时才第一次吃白面。
父亲当年给我讲这一段往事,哽咽了好一阵,他混浊的眼里流出了很少见的泪。父亲就这样告诉我李家的苦,生活要节俭这一我一生遵守的家训。
转年,奶奶病逝了。又过了几年,父亲10岁了,爷爷就领着父亲给地主放牛。住的地方是地主家的牛棚,一边是牛和草料,一边就是他们爷俩睡的土炕。地上是熏臭的牛粪。晚上睡觉没有枕头,父亲就找来一块砖头枕。第二天起来,父亲的头上咯出一块长方形的印,痛得父亲直哭。爷爷抚着父亲的头,苦笑地说:“不打紧,不打紧。”第二天晚上,爷爷让父亲枕上鞋子,父亲这才睡得安稳了。
寒冷的冬天,夜里西北风忽忽地吹着牛棚,窗棂上的麻纸,被吹得“唿嗒”“唿嗒”地响,冻得地上的牛“哞哞”地叫。他们父子俩蜷曲在一条破被子里,冻得瑟瑟发抖。好不容易熬过一夜,他们又开始了不知吃在何时的一天的劳作。他们爷俩多么希望这贫苦的日子有个改变呀。
1944年春,他们的生活果真发生了变化,村里来了八路军。穷人有饭吃就是最大的幸福。从小不知经受过多少苦难的父亲,这时是特别地高兴也特别地勤快,白天跟着八路军工作队走家串户宣传八路军的政策搞土改,晚上研究村里的工作。一段时间下来,父亲已成为村里的青年团团长了。那一年,村里要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动员适龄青年参军。
报名那一天,就跟全村人办喜庆事一样热闹。村干部们把一座旧戏台装饰起来,台上扯起了横幅,两边贴着动员适龄青年参军的宣传标语,中间摆了茶桌,旁边坐着工作人员,准备登记花名。全村男女老幼都在台下望着上边,八路军干部和村干部站在台上,极力鼓励动员,把参加队伍的政策说了一遍又一遍;父亲当然也在其中。谁知,一阵宣传鼓动之后,不知是前一段的动员工作没做到家,还是村民们在等什么,无论台上怎样宣传鼓动,就是不见有人上台报名。眼看着会场冷了下来。
这时,台下人群中不知是谁冲着父亲大声喊了一嗓子:“他积极,就让他带个头吧。”这一声不要紧,台上台下立即鼓起掌来,马上有人上台不容父亲分说,就给父亲戴上了大红花。老实厚道的爷爷哪会想到保守贫穷的山民的思想其实是很复杂的。原来有的村民嫉妒贫苦而且比他们更穷的父亲一下当了村干部。当下,倒是单纯的父亲还镇静,而站在台下的饱经人生沧桑的爷爷却一下就哭了,嘴里一直念叨着:“不应该这样,不应该这样呀。”这些天来,父亲就跟爷爷说,要当兵去。可政策不征独子,而且爷爷虽说喜欢部队,可他还是舍不得父亲去当兵,让父亲去当兵爷爷是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呀。
晚上,他们爷俩商量了一夜也哭了一夜,最后他爷俩还是决定当兵去。19岁的父亲就这样踏进了革命的队伍。那一年秋,原本地无一垄房无一间的爷爷,分到了三间房10亩地;爷爷成了光荣的军属了。
当年跟父亲一起参军的人,除了牺牲的,后来大都又回到了他们割舍不了的山村。而父亲则一直记着爷爷的话,咱家没吃没住,是八路军给了咱吃的住的,咱就是死也要跟着八路军。父亲一直记着爷爷的话,反日伪“扫荡”,参加平汉战役,解放太原,抗美援朝,解放后一直工作到离休。
如今,父亲也已去已世多年,可祖辈父辈苦难的经历,一直教育着我们姐弟四人。我们在工厂、机关、学校不同的岗位上,努力工作,都取得了不同的成绩。那是我们的血脉里一直流淌着忠于党、跟党走的血液,一直牢记着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是从何而来的初心啊!
【作者简介】李砚明,男,1962年10月出生于山西太原。大学文化。1976年12月入伍。1981年1月,复员后分配到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人民检察院,曾任公诉科长、反贪局长。散文、诗歌见于《检察日报》《法制日报》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