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则西去世一周年,百度做了这么个软文……

作者:魏晓

来源:蓝媒汇

DNA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在吃了一口重庆烤鱼,品尝了辣椒的味道之后,竟然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是爹妈亲生,是从重庆被拐卖的。

常混在社交媒体上的话,你一定注意到了这个故事,更夸张的是,事后证明当事人付贵,在上网寻亲后,确实是被拐卖的。猎奇、巧合,并且契合国人“吃货”的天性,刷屏也就顺理成章。

但有可能,这这届百度公关精心策划的一个软文,没准关关1号、关关2号等这届百度公关在办公室,看这刷屏之势,偷偷在笑。

源于百度软文

其实关于当事人付贵的寻亲事迹,早就被百度拿来作为成功案例,予以官方推广。

4月11日,百度官方公众号便推送 “付贵回家”这一文章,文章描述了,付贵在百度跨年龄人脸识别系统以及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成功与亲人团聚。

百度总裁张亚勤还为此发表了自4月以来的第一条微博。4月12日深夜,张亚勤转发了百度的“付贵回家”文章,并敲出以下字体:AI=爱。百度的“AI寻人”,利用人脸识别技术,成功帮助一个被拐27年的孩子找到了亲人。

很显然,付贵回家是一个赤裸裸的百度品宣软文。

甚至在昨天,各大媒体都发表了相关报道。从多数文章标题关键词“百度人脸识别技术”、“寻亲成功”等来看,这就是百度有意识的购买媒体版面,进行软文推广。

北京晚报便在昨日出刊的报纸10版刊发付贵回家的报道,虽刊发在新闻版面,但署名与同班版文章的署名位置不一致,不是在文章前便标注“本报讯 记者xx”,而是只在文后写上“文/刘洋”。此外,澎湃转载了该文。

有北京晚报记者称,这就是一篇软文。

不过,如果以软文论的话,很显然难以在今天于社交媒体爆发。更何况,吃瓜群众越发精明的目光下,软文的传播,通常即吃力,又不讨好。

配合的一次炒作?

所以,要走些歪路子。一时间, “嗜辣”成为了付贵寻亲的原因,成为众人兴奋的爆点,甚至也点燃了媒体官微的转发兴趣。

微博提示:当事人已回应

究其根本在于,今早一则网友 “猫粮的动画馆”,实名认证为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教师薛燕平所发表的微博中称,他听央广新闻讲了一个故事,一名男子因为吃烤鱼觉得很好吃,进而对不爱吃辣的家人产生怀疑,于是想到自己可能是从四川被拐卖的,随后上网寻亲竞真的找到了亲生父母。他随之评论称:可以拍一部电影《舌尖上的人贩》。

这个被网友称之为“剧本,连知乎都写不出的”故事,迅速引起了广大围观,转发、评论、点赞等互动度极高。甚至得到了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新闻面孔》编辑崔天奇的作证,该故事正是他讲的,并不是段子,并对相关事实比如不是西川,而是重庆进行了更正。

随后,中国之声的官方微博,同样转发了“猫粮的动画馆”的这篇微博,并强烈表态,真的不是段子!

之后大多数的主流媒体官微,援引中国之声,都对该事进行了转发以及关注。

虽然中国之声曾贴出崔天奇彼时所讲的原文,提及了“付贵记得小时候做过很长一次火车,他怀疑自己是被拐来的”等相关信息,但所有人似乎都被网友 “猫粮的动画馆”提炼出来的观点所吸引,很明显后者的观点,更加猎奇,更有爆点。

人们被噱头吸引而来,再稍微一了解, “嗜辣”觉醒了付贵寻亲的意识,百度的人脸识别就将登台。

这会是一场完美配合的炒作吗。

魏则西事件一周年

崔天奇亦曾发表微博回应质疑称:烤鱼固然很讨喜,人脸识别更可爱。咱是不是标题党,看完原文您再来。咱也不做软广,只做硬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