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你最需要关注的十部纪录片
2017年我的年度观影十佳纪录片
作者:潘俊文
大路朝天
The Road
张 赞 波
2015 | 汉语普通话 | 中国大陆 | 95min
独立纪录片能做到犀利而不失观赏性的很少,《大路朝天》做到了。我认为它是张赞波导演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独立纪录片中的标杆之作。通过长时间的素材积累,影片显得扎实,克制,从容不迫。现实生活中隐藏着无数动荡不安:庙宇拆迁,工人维权,筑路利益分割;工人,百姓,施工队,官员……一出又一出的时代寓言,那么赤裸裸地展现在面前,以国家“发展”之名碾压了人性,尊严。
结尾的红歌晚会,“歌唱祖国”的合唱队在歌颂祖国繁荣昌盛的同时,手中举的牌子“国”字却是颠倒的。剧情片都难以出现的场景,就这么魔幻的发生了,照应全片,讽刺、荒诞之感油然而生,意味深长。
塑料王国
Plastic kingdom
王 久 良
2014 | 26min(剪辑版)| 83分钟(完整版)
相较于科普调查的《垃圾围城》,《塑料王国》回归到中国独立纪录片的传统思路——底层社会的个体命运。在洋垃圾产业链背景下,关注垃圾处理作坊老板和工人两家人的生活。这部影片原本要上院校,可是之后一直被404,我觉得确实有点冤。所以去掉洋垃圾的噱头,用人物故事片的眼光去看它,无论思想性还是拍摄手法,其实也不过如此。
说实话,更希望导演呈现更多的洋垃圾产业链,毕竟悲苦的人生看得太多,像《海豚湾》一样扎实好看的调查纪录片不多。还好这部片子遇到了那个天使一般的小女孩,以及她身份背后的凉山彝人,成为迷失影片中亮点。
蝼蚁
Worm: Chinese private entrepreneurs lamentation
马 占 冬
2016 | 日本 NHK | 四川话 | 99min
比起夹缝求生的创业故事,导演显然更关注这位民营企业家成功之后,在妻子和情人之前的纠葛情感。这些现实生活中难以窥探到的私生活,影片给我们提供了某种参考。就像周浩的《大同》一样,比起市长这个职务,我们更想了解的是这个人。所以无论是他讲述自己艰苦的创业故事,还是搬迁县城时与各个利益团体的斗争,我们看到的是这个人物形象一点点的丰满,而不是单独事件给予的震撼。
我有多喜欢《大同》,就有多喜欢这部影片。这部企业家纪录片,跳脱了如马云《扬子江大鳄》之类纪录片的沉疴。爱极了这个霸道、絮叨、表演欲极强的主人公。不知道影片资源泄露会不会给他和企业造成影响,但愿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国内又又几个人回去搜索观看这样的纪录片呢?
摇摇晃晃的人间
Still Tomorrow
范 俭
2017 | 中国大陆 | 汉语普通话 | 88min
这部片子基本完全同意内陆飞鱼老师的影评:“片子好看只在于余秀华是一个生命力顽强的人,思路清晰,内心敏感,面对难题对答如流,不惧任何场合,有幽默感,会撩汉,有作为人的尊严和纠结。至于拍摄方式,很一般,拍得太快太急,素材有限,那些大特写太庸俗,人物活动空间单一,访谈式的把导演问问题的声音剪进去这种就太电视台,太套路了。”
但是导演能在疯狂的媒体关注下找到余秀华离婚这个点,并短时间内拍出这样一部影片,还是值得肯定的。
日常对话
Small Talk
黄 惠 侦
2016 | 台湾 | 闽南语 | 88min
影片前半段母亲的面无表情和木讷寡言,完全想象不到她是在众多女友讲述中,温柔体贴、花言巧语和知情知趣的人。这种介于熟悉和陌生之间的家庭疏离感,正是中国家庭在婚姻、同性恋、性教育等方面的真实缩影,具有无比重要的现实意义。
日常对话,就是母女间几十年的和解。私影像,情感浓烈而真挚。唯一不足的是每次对话,感觉明显的摆拍之嫌。
天梯:蔡国强的艺术
Sky Ladder: The Art of Cai Guo-Qiang
凯文·麦克唐纳
2016 | 中国大陆 / 美国 | 英语 / 汉语普通话 | 73min
《天梯:蔡国强的艺术》是今年上院线纪录片中我最喜欢的,但是看完我发现,不知道是蔡国强的艺术打动了我,还是影片本身震撼了我。也许这就是好的人物纪录片吧,人物魅力非凡,影片观感十足。
当天梯缓缓升空,真被蔡国强的赤子之心感动到了。他和很多艺术家不同,身上的笨拙和质朴让他显得单纯可爱,与天马行空的浪漫想象形成反差萌。
上海青年
Shanghai youth
高子鹏
2015 | 中国大陆 | 汉语普通话 / 上海方言 | 515min
苦难史诗,却意外的好看。8个半小时,刷新了我最长的观影体验,但8个半小时真的不长,我们的一天,是他们的六十年。影片越长,越显得我们对历史的无知和冷漠。欧阳琏、王良德等知情领袖口述“阿克苏事件”的前因后果,市政府门口每周准时的上访维权活动,远赴新疆寻找那些没能回到上海的知青……每一段故事都引起内心的动荡。
从1963年到1966年支边新疆的十万“上海青年”,他们的命运是那么魔幻,那么悲惨,我们却还一直在做历史的“老赖”。
梦想帝国
Rent-a-Foreigner in China
David Borenstein
2016 | 丹麦 | 汉语普通话 | 73min
外籍模特行业、西南房产泡沫、暴发户商人以及一个在城市奋斗的女性。如果不是导演身处其中,估计很难把这些有趣又滑稽现象捕捉到。原本研究城市化发展的导演,从自己从事的外籍模特行业出发,不动声色的表现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种种问题,比那些直接反映社会变迁的作品还来的深刻。
这些中国社会每天都会遇到的习以为常的事儿,在一个外国导演编排下更具穿透了。但也许导演想要的太多,每一处都相对平衡,从而减弱一定的力量。
老人泉
刘德东
2016 | 中国大陆 | 汉语普通话 | 105min(导演剪辑版)
一只缺了条腿的猫在山路上艰难的行走,差点跌倒的公鸡、一只跌落在水中拼命挣扎的蝴蝶,《老人泉》开篇的影像很容易让人想到困境中的自己。之后镜头摇到了一所山顶上的房子,被时间遗忘了般破旧。房子里有一对老夫妻。他们太老了,自己种地、自己提水、自己收玉米,他们微弱得就像黑夜下的烛光,每一阵阴风吹过就可能人走灯灭。
从开篇到结束,极富诗意的镜头和意象,细腻、生动地展现了两位老人的生命状态,凝结了乡土的厚重、生命的张力和影像的力量。
最后的棒棒
何 苦
2015 | 中国大陆 | 方言-四川话 | 片长: 29分钟(13集)
《最后的棒棒》一部“导演真人秀”式的13集系列纪录片。导演亲自加入日渐老去,后继无人的重庆棒棒大军,用一年多的时间与棒棒同工功劳,通过体验式的纪录片创作方式,试图记录棒棒们的心酸、尴尬、坚韧与无奈,挽留属于重庆的城市记忆。
影片最精彩的不是导演的“演出”,而是配合他“演出”的周围棒棒们荒诞,惨烈的人生故事。一口气看完,对底层的他们,不只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似乎还有很多道不出的情感。
征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