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矮矮一个,娘矮矮一窝?父母都矮,孩子能长高吗?答案是......
最近,有个小伙儿在后台提了一个关于身高的问题,字里行间尽是无奈。
小编,我前段时间带我女朋友回家见了我爸妈,没想到遭到了我妈的坚决反对。
她觉得我女朋友太矮了(她1.50米),怕以后生的孩子也很矮,我说我高就行了(我1.76米),她说你不知道“娘矮矮一窝”吗?
想问下这个说法是真的吗?我真的不想因为身高而分手......
看得出小伙子是真的很为难~
说来,因为身高而遭到父母反对的感情不在少数,在父母看来,后代聪不聪明,能不能长高是件很重要的事。
但是,于个人来说,这年头找到一个喜欢的人真的太不容易了,要是因为身高而分手,那也太可惜了。
那么,孩子的身高到底由谁决定?娘矮真的矮一窝吗?
爹矮矮一个,娘矮矮一窝?
这个说法不科学。
根据《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研究成果,男女性身高的遗传度分别为0.89和0.87,男女性身高的遗传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也就是说,父母对子女身高的影响是相当的。
举个例子,孩子妈妈矮,但如果爸爸比较高,那么孩子生出来也可能是高个儿。
所以,“娘矮矮一窝”的说法并不靠谱。
父母都矮,孩子还能长高吗?
实际上,后代的身高,70%由父母的遗传因素决定,还有30%则是由后天决定的。
也就是说,当父母的精子和卵子碰到一起,发展成受精卵时,一个人70%的身高,就已经定下来了。
很多身高不是很理想的夫妻,看到这里可能心里凉了一截——自己的后代是不是注定就是矮个子了?
不一定!
身高虽然大部分受遗传影响,但还有30%的后天因素!
有人抱怨,后天因素才占30%,太少了,还能逆天改命吗?
北京协和医院医务处处长、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潘慧医生强调,30%的比重一点都不小!
比如篮球明星林书豪,他身高191厘米,比身高168厘米的父母,整整高出一大截。
而他能长这么高,靠的就是后天的努力——青春期充足的营养、运动和睡眠,都是长高的关键。
抓住两个“长高黄金期”,矮个儿也能逆袭成高个儿。
婴幼儿时期(0~3岁)
这是孩子长高速度最快的周期。
初生婴儿身长一般达50厘米,第一年能长25厘米,第二年长10厘米左右,第三年再长7~8厘米。
在此时期,喂养是重中之重,家长最好找医生或看书,系统学一学。孩子频繁生病、睡不好,对长个也有影响。
青春期(8~14岁)
这一时期内,孩子体内的性激素分泌增多,开始性发育。
只要孩子的骨骺未闭合,骨骼还在生长期内,通过调整饮食、作息等生活习惯,就极有可能比遗传身高高出至少10厘米。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青春期也是骨骺闭合前的快长期,一旦错过,就无法再长高。
所以,爸妈想为孩子长高助力,不妨好好把握孩子的生长高峰期。在这段时间内,更加科学地规划孩子的饮食、运动、睡眠等。
①好好吃饭
如今孩子不缺吃喝,但常常零食、饮料吃得不少,正餐反而被落下,营养失衡。
孩子不长个,基本是饮食不健康所致,所以青春期想长个儿,一定要保持营养均衡。
多给孩子喝牛奶,尽量给孩子准备丰盛的早餐,因为早上吸收好。
②别熬夜
优质的睡眠,能保证孩子体内分泌更多的生长激素,更好地长高。
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期,是晚上10点到次日凌晨1点。
一般建议晚上9点准备入睡,10点必须进入深度睡眠的状态。
现在的孩子总喜欢熬夜看电视、玩手机,就是不肯好好睡觉,从而影响长高。
③多跳绳
运动有助于促进骨骼发育。各种跑跑跳跳的运动都可行,如慢跑、快走、游泳、打篮球、打羽毛球等。
跳绳是比较好的“长高运动”,不妨每天跳绳10分钟,1000~1500下。
④保持好心情
长期处于自卑、抑郁、焦虑、精神压力大的状态,会影响到孩子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长个。
想要孩子长高,千万别过度进补
有些父母看孩子没有同龄人高,心里着急,各种想办法给孩子进补,比如给孩子炖小公鸡、炖牛鞭、炖石蛙、燕窝、人参等,以达到长高的目的。
实际上,这样可能会适得其反。
总是给孩子吃这些东西,会使其性腺轴提前启动,第二性征提前出现,通俗说就是“性早熟”。
女孩表现为胸部发育、月经来潮,男孩表现为长出喉结、胡须,生殖器官发育并可能出现遗精。
伴随着性早熟的,就是生长板提前闭合。
这大大缩短了孩子的生长时间,使孩子付出了以后都不会再长高的代价。
孩子长不高,想去打生长激素?且慢!
有些家长实在担忧孩子的身高问题,想带孩子去打生长激素。
这种做法还是慎重为好,因为对于生长激素的安全性,目前仍存在争议。
有研究表明,打生长激素,也有导致性早熟的风险。
所以,如果想打生长激素,最好先咨询医生其中的利害关系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