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熊?2018-2019对比看答案!

周末论大势!

暴涨几天后的盘整,让牛熊争论再起!那么到底2019年是牛市还是熊市?笔者认为,这是相对而言的。如果2018年是熊市,那么2019年应该比2018年牛!

影响股市的三大因素:

1,货币总量,就是进入资本投资领域的货币数量。

2,政策,中国一直是政策牛,改革牛,这点几乎没有争论。

3,企业盈利水平,企业总体盈利水平下降,或者上升,是每个股市参与者最终锚定的长期标杆。

我这里说的前两天大多数证券媒体所说的牛市三大信号不太一样。

比如:

万亿成交量

十倍妖股

券商暴涨

这些信号都是表象,可能是先知先觉,也可能是割韭菜的欺骗性信号。等到这些信号证实或者证伪,都已经是真相落地后了。

因此笔者还是直接探讨影响股市的三大内在因素。

一、资金

从2018年底的年终总结到今天为止,各种会议释放的信号,以及央行执行的货币政策来看,资金要比2018年宽裕,这是毫无疑问的。

宏观货币

2018年最大的资金问题就是去杠杆,17万亿违规资金的清退。根据官方报道,这个工作已经阶段性完成。就是说,2019年这个减量已经消除。

2019年开年,就迎来了一次全面降准,所以,社会资金总量是增加的。

货币工具

从2018年全年计算各种中短期货币工具,比如MLF,SLF总量平衡,是用来对冲短期资金波动的工具,并没有放水,也没有收水。

外汇储备

根据人民币汇率走势以及中美可能达成的贸易协定预测,人民币将保持稳定,甚至上行。因此可以判断外汇外流压力不大,外汇储备预期维持稳定。

地方债将是主力

2018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2019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合计1.39万亿元。这1.39万亿元新增债务中一般债5800亿元、专项债8100亿元,分别相当于2018年全年限额的70%和60%。而从1月发债规模看,新增地方债发行规模为提前发行规模的26.5%,其中新增一般债2276亿元,占提前发行一般债的39.2%;新增专项债1411.7亿元,占提前发行专项债的17.4%。

1月地方债提前开闸,是当下这波资金牛的来源之一。

1月31日,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共有北京、浙江、广东、江苏等地在内的7个省市发布地方债招标文件或发行结果。据统计,整个1月,各地发行地方债规模已超过4000亿元,而往年这一数据为零。

2月地方政府债券净发行3380亿元,而去年同期分别是286亿元。

具体来看,1月发行的地方债以新增债为主,总量超过3600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为1400多亿元。同时,部分借新还旧债券在1月提前发行,其中一般债借新还旧358.9亿元,专项债借新还旧133.2亿元,合计约500亿元。

而具体在1月的新增专项债中,占比最高的就是土地储备专项债和棚改专项债,不计入基建投资。基建投资的专项债品种,包括收费公路、水利、园林等专项债的总占比不足25%。

外资流入

外资这条今年不得不说了。对于沪股通,深股通流入有多少是借到,多少是真的,值得推敲,但是MSCI,和富时罗素指数,以及纳斯达克,甚至道琼斯指数加入中国A股指数,确实真的值得期待。

根据摩根大通估计,随着中国A股在MSCI全球指数权重提高以及6月起加入富时罗素指数,预计中国A股市场潜在的资金流入规模约为1,500亿美元

渣打银行表示,继MSCI后,如果富时及标普道琼斯都如期纳入A股,预计今年环球三大指数被动流入A股市场的资金将按年增逾五倍。

保守估计,也有近万亿人民币的潜在流入机会,所谓水涨船高,A股看高一线是值得期待的!

二、政策

政策包含产业政策和金融市场政策两部分

产业政策

其实从地方债发行就可以看出,产业政策是偏向区域发展的。无论是基建还是科技,区域型发展模式,将是产业政策指导方向。

2025虽然不能台上强调,台下肯定是持续推进,”新基建“的提出也许就是为了这种改变。

笔者看来,2019年的产业政策是区域协调(大湾区,长三角,雄安)+新基建,有序可控的刺激。

金融市场政策

金融市场应该离不开总目标--就是直接融资。政策指向离不开以下三项政治任务:

济困---民企融资难

帮扶---科创

盘活---国企资产

在过去几年,盘活国有资产方面做的很多,比如国企上市,地方银行上市,军民融合,国企改革去产能。。。

而今年的重点应该在帮扶和济困上。既然有任务,就不能剧烈波动,这是肯定的。如果剧烈波动,不利于定价机制的形成。所以近期的妖股,并不是监管层想要看到的样子,我几乎可以肯定。但是出于活跃市场的需要,展现出了容忍的态度而已。

因此笔者认为,带着任务的市场,只能是活跃的慢牛。

企业业绩

最后说企业业绩,这个重中之重!如果没有业绩,即使上涨也都是泡沫!

甩锅2018

业绩是相对的,主要对比是2018年。2018年由于金融去杠杆叠加贸易战,本来业绩也不好。既然已经是业绩差,不如直接财务大洗澡,甩锅2018。

当然财务大洗澡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2019年1月份的“金税三期”并库。

金税三期是新一版税务平台,监管到每一个角落,让一切经营状况无可遁形。

一个平台,指包含网络硬件和基础软件的统一的技术基础平台;

两级处理,指依托统一的技术基础平台,逐步实现数据信息在总局和省局集中处理;

三个覆盖,指应用内容逐步覆盖所有税种,覆盖所有工作环节,覆盖国地税局并与相关部门如工商、海关联网;

四个系统,指通过业务重组、优化和规范,逐步形成一个以征管业务系统为主,包括行政管理、外部信息和决策支持在内的四大应用系统软件。

“金税三期”到底有多强大?

1、每一张发票都有纳税识别号,你购货、销货、购买服务、出售服务的全流程都在金税三期的监管体系之下;

2、开票软件已经增加了商品编码,大数据的准确性超出想象,它会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的库存状况;

3、大数据还会计算你的商品增值额,库存存量额(以及增值税的留抵),增值税是不能逃了。

4、大数据还知道您发生了多少固定资产发票;多少费用发票(多少是加油的、多少是办公的、多少是差旅的,多少是请客的),通过同行业比对知道应该产生多少利润;

金税三期,就简单说一下,这里就不展开论述了,有兴趣的自己去问度娘也可以。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统一部署1月23日至31日 ,全国范围内实施原国税、地税金税三期系统并库整合,实现金税三期系统新旧版本切换。

由于金税三期的强监管作用,全社会选择清理不良资产,甩锅2018。

因此,笔者认为,2018年基本上是企业盈利的最底部,除非世界真的经济危机,2019年的企业盈利水平要好于去年,这是定局。

2019年增量

1,产业增量

由于前文提到的产业政策刺激,2019年有可能在受到刺激的领域产生实际产业增量。比如5G通信产业链,半导体产业链,区域基建上下游等等。

2,通胀预期

通胀对企业来说,直接就是利润,而前文所述金融货币政策相比2018年宽松,带来的轻微通胀预期,也是企业利润增量的有效来源。最起码,通缩会缓减。

3,减税降费

美国减税的效果已经很明显,带来了美国18年2季度的美好经济指标。中国已经落实的减税政策已经很多。不过对于企业整体来说,相当大的减税部分被新税收方式抵消。但是,个税减免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因此,消费领域的反转可能有预期。

另外,国家可能还酝酿新一波大规模减费,比如社保比例,这个特别的大头。

具体减税措施还是等待落实,总体来说,这也是个潜在利好

小结

和去年对比有以下结论:

1,市场资金量明显增大。

2,政策导向慢牛

3,企业业绩触底回弹

三大因素竟然利好叠加,看起来小牛值得期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