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早期生命体验对子女的影响,将持续一生
生存技能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以及道德社会化等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家庭结构作为中间变量,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社会化。“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说:个体最初的状态是相近的,并没有很大的差异;但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在包括家庭结构不同的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习惯、性格和行为方式,逐渐显示出差异、拉开了距离。
个体生活在特定的家庭结构中。从婴幼儿时期开始,他们在特定家庭中学习基本的社会生活知识、技能、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其生命成长及社会化、心理的发展都离不开家庭的养育、照顾和支持。亲子关系是儿童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不仅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也将影响到儿童以后形成的各层次的人际交往关系。“家庭最基本的功能是对人起培育作用的社会化。”这项功能不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消失,而是越来越凸显出来,主要表现为:家庭的生活氛围和生活方式影响子女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家庭的结构,如家庭规模的大小、完整家庭或单亲家庭,将对子女成长状况产生影响;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亲的社会地位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子女价值观念、人生态度定向。
家庭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突出地表现为,子女在生命早期所形成的经验将会影响个体一生的个性发展。例如,家庭结构中的同辈群体是个体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对象,是影响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由于同辈群体具有高度的同质性以及成员交往的自由性,每个成员之间都易相互吸引、相互模仿,一旦某种观念和行为出现,便会迅速传播。我国民间流传着“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的谚语,用社会化理论来阐释,不仅是强调儿童期社会化(即初级社会化)在个体社会化的历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是在强调家庭结构的重要作用。如果初级社会化不成功,个体以后的发展将直接受到影响。从婴幼儿时期开始,个体生命成长及社会性、心理的发展都离不开家庭成员的养育、照顾和支持。因为这一时期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父母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成员间的紧密程度,都是一些重要的因素。
一段时期以来,受社会经济转型、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大规模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家庭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家庭结构以及相应生活方式的改变,也给家庭教育功能赋予了新的内涵。现代家庭结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主要表现为家庭规模、类型以及家庭人际关系的变化。过去几十年,我国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构成家庭结构的人口数量和规模变化。家庭的小型化使家人情感互动、相互依存的需求加强,儿童与父母的情感、社会性交往欲求增强;成员人数减少,增加了亲子互动的频率和时间,家长对儿童社会性影响相对增强,为家庭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相对于老一辈由父母与两对以上的已婚子女或已婚兄弟姐妹组成的联合家庭来说,目前及将来一段时期内,由父母亲与一个或者两个未婚子女所组成的核心家庭占有较大比重。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家庭结构模式,都对生命个体产生一定的影响。现有的研究显示,因为家庭人口数量较多且联系较为密切,传统的家庭结构会使生命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更容易形成社会整合、社会团结等特质。核心家庭人口数量较少,从理论上来说,能够为子女成长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容易建立亲密的家庭人际关系。另外,由于父母亲忙于工作,把孩子的教育交给保姆、家教,同时溺爱孩子的现象也不断增多,使一些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使基本生存能力社会化出现一些问题。特别地,由于父母亲忙于工作经常不在家,孩子们就很容易陷入孤独之中;或者由于家长对早期教育缺乏正确的理解,望子成龙心切,揠苗助长、超负荷施教的现象时常发生,从而使一些孩子产生厌学、对立情绪,影响他们的劳动技能社会化。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从社会学角度来说,家庭结构对生命个体社会化产生的作用也是不相同的,有可能是正向的,也有可能是负向的。一般来说,家庭成员朝夕相处慢慢形成的一些良好习惯和规则,管束或指引着家庭成员循着固定、可以预测的方式去相处,并促使生命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前景。《礼记·大学》强调“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由于受到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大规模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家庭结构发生着重要变化。在不完整的家庭结构中,子女往往受到不良影响。研究显示:相对于在完整家庭长大的孩子,父母离异的孩子能够进入更高一级学校就读的可能性更小,并更有可能从事低收入的工作,且在少年犯罪、同伴关系和学校表现上出现问题的概率较大。行为规范是生命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由于一些留守儿童家庭结构的缺失,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养成的行为、办事的规矩和方式、待人接物的礼仪程序和整个社会有一些脱节。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原标题:家庭结构影响子女社会化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汤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