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天津的精髓全在天津人?

    丨抢人大战中都在争当的天津人,究竟什么样?

     相声大师马三立为某品牌拍摄广告时的“朋克”硬照。

    - 风物君语 -

    奇市俗人

     先别说人,就说天津什么样?

    它很新

    ▲ 天津夜景。摄影/枉言

    也很旧

    ▲ 图中门窗上的红色剪纸叫做“吊钱儿”,是北方常见的春节装饰用品。年前张贴,元宵节取下(也有正月二十五摘下的说法)。大城市中,唯有天津自始至终保持着这种民俗。摄影/张建

    它很高端

    ▲ 天津夜景。摄影/枉言

    也很市井

    ▲ 天津街头常常能看到市民聚在一起闲聊,“找人说说话”早已成为这座城市最寻常的“休闲活动”。摄影/张建

    它很开放

    ▲ 西开教堂的花窗玻璃。西开教堂始建于民国二年(1913年),是天津最大的罗马式建筑。摄影/枉言

    也很保守

    ▲ 北宁公园,又名宁园。原系修建于清末的官立种植园,全园采用最传统的中式园林风格,集清末工匠技艺之大成。清亡后,改名直隶农事第一试验场。后又经修整,成为天津最大的公园之一。摄影/枉言

    世界上的城市无一不是复杂多面的,但是天津格外复杂。

    它的优点就是缺点,它最可爱的地方就是最不可爱的地方,这种矛盾已深入骨髓。这说的是天津市,也是天津人。

    ▲ 从天塔上远眺的视角。摄影/枉言

    天津市和天津人的关系有多紧密呢?就说城市地标吧,北京有天安门,上海有东方明珠,天津也不是没有地标性建筑,天塔、津塔、天津之眼都在那儿立着呢,可我觉得哪个也不能作为天津的代表。

    天津的地标就该是天津人。相应的,没和天津人聊过天,等于没有去过天津。

    ▲ 赵伟洲与王佩元少年时同台演出的剧照。常听相声的人应该不会对这两个名字感到陌生。赵、王两位先生皆出身于曲艺世家,从小学艺,创作、表演俱佳。赵伟洲先生身上的市井“狗气”,从小即可见端倪,如此相声鬼才,只应天津有。

    话说回来,总归是先有地才能有人,地标总不能在空中飘着吧?一切还得从头说起。

    天津的“毛坯房”时代

    四千年前,天津还在渤海之中,随着海岸线推移,加上改道前黄河从这儿入海,慢慢形成了陆地。

    从春秋战国开始,就已经有人在这里生活。不过要到隋唐时期,大运河经过,这里才算真正有了人气,这片土地也在那时得名“三会海口”*。这种“三会海口”的地理特征,现在依然清晰可见。

    *唐杜佑《通典》:渔阳郡南至三会海口一百八十里。不过,彼时的“三会海口”还在今天津市东丽区军粮城一带。

    ▲ 海河夜景。摄影/小贺ZHANG

    无海河,不天津。海河当然是天津的母亲河。经由运河,海河可以成为北京出海最便利的通道。漕运的兴盛,吸引了大量的人气。这是天津得以建立的先决条件,也是它在中国古代最大的优势。

    ▲ 图中的高楼为天津环球金融中心,俗称“津塔”,高达336.9米,建成时为北方第一高楼,也是海河旁的新地标。摄影/小贺ZHANG

    但是,母亲也分亲妈和后妈。漕运畅通,为两岸居民提供生计的海河是亲妈;洪水泛滥,造成家破人亡的海河就是后妈了。

    ▲ 海河冬泳者。天津人与海河的关系十分亲密,不管是游泳还是钓鱼,天津人从不拿海河当”外人“,当然了,这也是因为海河根本就不是”外人“啊。摄影/张建

    天津是“九河下梢”,上游支流多。华北平原东部地势又过于平坦,河水流速慢,泥沙沉降多。一到夏天,海河就容易泛滥。1939年的洪水,淹没了天津百分之八十的土地,六十五万人无家可归。建国以后,1963年开始的“根治海河”运动,耗时十五年,才把这海河给降住了。

    跟着北京吃“瓜落儿”

    海河的存在还仅仅是给天津的出生提供了自然条件,以及相应的经济条件,天津建城的政治条件便是北京地位的提高。

    ▲ 《天津城厢保甲全图》。该图绘制于清朝末年,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中的方形城池,就是延续明清两朝的天津老城。自金朝设立直沽寨(位置在今狮子林桥以西)起,到明清的天津卫(府),天津的城址未经较大变动。

    北京在金、元时成为国都。上到皇亲国戚,下到黎民百姓,数以万计张嘴嗷嗷待哺,本地的粮食难以为继,况且北京不产盐,只能从外地转运。天津有运河,有盐场,顺理成章地成为北京最重要的辅助性城市。

    ▲ 拆除之前的天津城楼。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天津,设立“都统衙门”,统一管理天津事务。外国侵略者决定拆除城墙,并在地基上修成东、南、西、北四条马路,天津也由此成为了中国第一座失去城墙的城市。

    然而,天津真正奠基,要等到明朝。

    公元1404年12月23日(所以天津属猴,摩羯座),明成祖朱棣下令在“三岔河口”设立天津卫,而后又增设左卫、右卫。天津之名取自:“天子津渡”之意,天津一出生就沾着点“皇气”。

    (明成祖)圣驾尝由此渡沧州,因赐名曰天津。

    ——明嘉靖《重修天津三官庙记》

    ▲ 宁园。宁园之名取自诸葛亮名句”非宁静无以致远”,图中塔的名字即为“致远塔”。摄影/枉言

    朱棣从老家安徽选调官兵,驻扎天津卫,这才开始形成皖北方言为基础,混合了北方口音,识别度超强的天津话。清朝,天津改卫为州,又改州为府,自此脱离了军事卫所的单一属性。

    天津去神京二百余里,当南北往来之要冲,南运数万之漕,悉道经于此。舟楫之所咸临,商贾之所萃集,五方之民所杂处......名虽曰卫,实在一大都会所莫能过也。

    ——清康熙《天津卫志》

    ▲ 荣园中拉小提琴的老人。荣园即人民公园,原为清末富商李春城的私家园林。清朝是天津园林的鼎盛期,可惜多数园林未能保存至今。建国后,李氏后人向政府捐献荣园时,全园已残破不堪,经过修整后,才作为人民公园向民众开放。摄影/枉言

    从天津建卫算起,这里最早的居民是兵卒和他们的家眷。那会儿是万恶的旧社会之前的旧社会,没有人民子弟兵,只有世袭军户。他们身上有军人的血性,也有生活所迫的无力感。随着天津卫的发展,贩夫走卒注入了精明与世俗,官僚士绅补全了仁义礼智信的中国传统。

    ▲ 古文化街。天津有“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城”的说法,天后就是海神妈祖。古文化街一带的街区最早便是依托天后宫而自发形成。旧时,天津人结婚都要到天后宫朝拜天后娘娘,求一个泥娃娃带走,认为这样可以带来子嗣。摄影/枉言

    天津人气渐旺,却始终文化不昌。

    本地人多以盐为生,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又何必受十年寒窗苦。商业使得天津汇聚了三教九流、五行八作,自始至终草根气息旺盛,也充满最朴素的实用主义。

    ▲ 古文化街上写金字的老人,所书之字为“招财进宝”的合体字。摄影/枉言

    这是自为,也是无奈。

    天津的商人就有意做出表率,却不幸屡遭打压。家财丰厚的盐商,总是低人一等。盐商之子查为仁参加科举中第,不料被诬陷作弊,不仅没有功名,还因此蒙冤入狱。出狱后干脆居江湖之远,一心做个世俗中的文人。散尽千金,广交名士,著书立说,天津的文化倒也因查家而盛极一时。

    天津或许不知道它会在日后晋升北方经济中心。但是这里已有了足够大的舞台,静待即将登场的演员。

    洋气撞土气

    开埠之后,天津才逐渐变成我们熟悉的模样。此时,天津混杂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它们分别来自租界与码头。

    ▲ 北安桥旁卖糖墩儿的老人。摄影/张建

    1860年,大清朝已然是兔子尾巴——长不了了。列强既想在中国倾销货物,掠夺资源,又妄图就近控制清政府。于是,他们看中了天津。占据这里,能时刻威胁北京,又能方便地转运物资,两全其美。

    ▲ 民国时的天津地图。图中标红区域依次为:1:天津老城;2:日本租界;3:法国租界;4:英国租界;5:德国租界;6:奥匈帝国租界;7:意大利租界;8:俄国租界;9:比利时租界。

    沿着海河两岸,九国租界呈放射状向两边辐射。租界的总面积,是当时天津城的9倍还多。租界是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留下的伤疤,可它又是天津近代化的开端。

    ☞ 按住图片左右滑动查看☜

    ▲  清末天津租界的老明信片。

    洋行、工厂的数量与日俱增,对于劳力的需求随之看涨。不知道是不幸还是万幸,乱世最不缺的就是走投无路的人。反正穷得只剩下命了,索性涌到天津混口饭吃。天津的草根气质,一时间愈加鲜明。

    ▲ 解放北路北段为原法租界大法国路,南段为原英租界维多利亚道。在租界时代,这里汇聚了各国的金融机构,是天津最繁忙的金融街,号称“东方华尔街”。图为天津中法工商银行大楼,该楼现为中国银行。摄影/枉言

    租界里充斥着闻所未闻的事物。码头天生是小道消息发芽的沃土。跑码头的人,都是见多识广、能说会道,讲讲租界里那些个新鲜玩意儿,说说没影儿的传闻,疲惫一扫而空。在这种环境里成长的天津人,能不爱说话吗?

    ▲ 原比利时领事馆。外国人最早占据的土地,都是天津人瞧不上的沼泽泥地。不得不说,外国人能够在积水洼地之上建起当时最为先进的城区设施,也侧面反映了旧中国的落后。摄影/枉言

    与上海不同,天津有卫所基因,先天保守。他们对外来者充满好奇,也充满戒心。眼瞅着这些洋人,修完教堂修别墅,铺完电缆铺马路,全不拿自己当外人。

    ▲ 原华俄道胜银行。摄影/枉言

    外国势力的扩张,逼得天津人保守的一面显露出来。1870年,天津民众火烧望海楼教堂,打死法国总领事在内的20名外国人。“天津教案”引爆了朝野舆论。

    ▲ 原正金银行。摄影/枉言

    此事的起因,竟然是民间流传“法国教堂拐卖儿童作药引子”。而事件的处理结果更是令人匪夷所思,清政府以200两一人的价格,雇了16个人抵命,堵住了法国人的嘴。

    ▲ 原开滦矿务局大楼。开滦矿务局前身可追溯至1878年建立的开平矿务局,是时任北洋大臣李鸿章兴办的最重要的实业之一,建立之初旨在解决北洋水师和轮船招商局的煤炭供应问题。大楼兴建于1920年,1949年天津解放后,被天津市委接管作为办公地点。摄影/枉言

    同治九年五月,土棍若干,相聚攻教堂,共死教士十数人,震惊世界。法国将兴问罪之师,清廷乃惧,钦差来津查办。劫灰虽在,凶手无名。乃时总兵张某,接洽无赖,做顶凶之好汉,每名顶凶银二百两。刑期,说笑自若,从容就死。

    ——戴愚庵《沽水旧闻·烧河楼》

    ▲ 望海楼教堂。火烧望海楼的这一段奇闻异事,在八十年代被改编为电影《老少爷们上法场》。摄影/枉言

    这是天津的荒诞,也是中国的魔幻。

    天津,大型精分现场

    “半半封建”这个形容,我们已经再熟悉不过了。近代的中国社会是畸形的,这在天津显得尤为剧烈。

    ▲ 俯拍民园体育场。修建体育场时,担任顾问的是英国人埃里克·里德尔。他是第一个出生在中国的奥运金牌获得者。1981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烈火战车》就是以他为原型。摄影/小贺ZHANG

    天津比北京少了官气,又不像上海尽是洋气,而租界是完全由外国人主导的“法外之地”,因此是下野政客、军阀的避风港。他们一边享受优渥的生活,一边观察着北京的风吹草动,伺机行事。

    ▲ 先农大院。先农大院由先农地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于1925年兴建,是当时典型的中产阶级住宅群。摄影/枉言

    南市三不管,聚拢了天津最边缘化的群体。“平地抠饼,对面拿贼”,这里看得是真本事,身上没绝活儿,死路一条。另一边的码头,鱼龙混杂。普通人常常夹在流氓地痞和军警中间,两头受气,可除了骂两句闲街,无可奈何。

    ▲ 五大道一隅。摄影/枉言

    官府对码头、三不管睁一眼闭一眼,对租界干脆直接闭上了眼。在中国运行了上千年的官僚系统突然在最核心的地带产生了真空。这两个圈子,开始各自发育,共同塑造了天津文化的独特性格。

    ▲ 民园体育场。摄影/枉言

    彼时的天津,邪了门了,简直一个大型精分现场。它最包容,最排外;最深沉,最轻佻;最阳春白雪,最下里巴人。

    ▲ 摄影/张建

    天津人保守,排斥新事物,把外国来的一切都斥为异端。义和团闹得最凶的地方,就有天津。底层百姓如此,文人名士亦如此。天津的文化名流曾联名发布公开信,怒斥去舞厅跳交际舞的人是伤风败俗。

    ▲ 大公报1902年创刊于天津法租界,1935年发行上海版,是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报纸之一。全面抗战爆发后,天津版、上海版停刊,辗转迁移,部分报人在香港创立了延续至今的香港版。大公报历来秉承“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宗旨,堪称中国新闻界的一杆大旗。图为大公报创刊号。

    可天津人又开放。天津报业百花齐放,新思想百家争鸣。严复在这儿译出《天演论》。从此“撑死胆儿大的,饿死胆儿小的”有了科学理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布业向来是天津工商业中的重要部分,曾担任大总统的曹锟,就是贩布出身。摄影/张建

    天津人不思进取。没办法,码头上讨生活的人,只能看眼前,有口饭吃就行。收了工,腰里揣着刚挣来的钱,到“三不管”逛逛,日子稀里马虎就过去了。现在也是,天津孩子觉得去哪儿都不如待在天津,天大南大就是最好的大学,考在天津就是幸福。

    ▲ 南市的小茶馆。摄影/张建

    可天津人又敢为人先。清末的贻来牟机器磨坊是全国最早的民族工业之一;北洋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天津县议事会举行了中国第一次地方选举。邮票、电话、电报、有轨电车......各式洋货漂洋过海而来,天津是第一个接纳它们的城市。

    ▲ 街边读报的天津市民。供图/三一工作室

    天津人喜爱最通俗的艺术。京剧、评剧、相声、评书......无一不在天津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梨园行常说“北京坐科,天津唱红”,天津观众的眼光最是毒辣。当红艺人受各界追捧,可他们不以为荣。

    ▲ 广东会馆。供图/三一工作室

    吃“开口饭”的是“下九流”,让人看不起不说,还要受恶霸和军警的盘剥。马三立先生回忆,他的母亲本是旗人,落魄后学唱大鼓谋生,自觉“抬不起头”,从不让人谈论自己的职业。连马先生自己也是在辍学后才不得已说了相声。

    ▲ 天津音乐厅前身为法租界平安电影院,原址在今国民饭店旧址处(和平路与赤峰道交口),这里曾经放映了天津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1922年,因原建筑被火灾焚毁,才搬迁至现址重建。1960年,电影院更名天津音乐厅,2005年原建筑拆除重建。摄影/小贺ZHANG

    天津人又喜爱最高雅的艺术。这里是中国最早流行话剧的城市之一。留学生组成的春柳社将《茶花女》搬上了天津的舞台。鲜为人知的是,尚未成为弘一法师的李叔同在首演中反串出演了女主角。日后在南开读书的周恩来、曹禺都曾加入过新剧团,而他们的首次登台,也是反串。

    ▲ 供图/三一工作室

    近代百年,天津名人辈出,然而他们不是天津这出戏的主角。主角都在早点铺,小区门口,海河边上,大街小巷里了。

    天津人嘛样?

    天津人矛盾,自圆其说地矛盾。

    ▲ 制作中的煎饼果子。

    天津人既讲究,又不讲究。大饼可以夹一切,但是煎饼果子绝不能放火腿肠。“卫嘴子”其实也包括这种对饮食不容质疑的挑剔。想要挑衅一个天津人,一份放了火腿肠和香菜的煎饼果子,再来一盘放了黄瓜的老爆三,足够了。

    想知道如何得到一款正宗天津煎饼果子?

    点这里👉能让天津人睥睨八方、傲视全球的也只有它了

    ▲ 供图/三一工作室

    “卫嘴子”真是会说。可是在中国,爱说话的不只天津人。四川人摆龙门阵,北京人侃大山,气冲斗牛。天津人不一样,他们说话全在于反应神速,作出的回答常常在意料之外,偏偏又在情理之中。这种说话方式往好了说是幽默,往坏了说算贫气。

    ▲ 演出中的评书泰斗刘立福。刘立福先生是陈派评书第三代掌门,以《聊斋》见长。他留下了大量录音、录像资料,其中如《白宗巍坠楼》等作品,涉及大量近代天津的风土人情,多数为老先生自己年轻时的见闻,弥足珍贵。供图/三一工作室

    就比如你上市场买鱼:

    看着大水箱里沉寂的鱼,你问一句“这鱼活吗?”

    一般的摊主会说:“个儿个儿活,不活不要钱”

    而天津摊主会说:“要不你问问它?”

    既然能问它,也别管它能不能听懂,一准儿是活的呀。

    ▲ 天津人对曲艺的热爱,全国知名,天津也是艺术剧团最活跃的城市之一。供图/三一工作室

    天津话短脆,齿音重,发声利落。对外地人来说,听起来有点冲,像要吵架。“哎,你介似干嘛切?”不知虚实的人,八成就立那儿不敢动了,其实这是打招呼呢,约等于How are you。

    ▲ 天津文化的精髓全在日常生活之中,天津人爱生活、会生活,不管贫穷还是富有,日子总过得有滋有味。那话怎么说的?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摄影/张建

    天津人爱憎分明,吃软不吃硬,还透着一股刁蛮劲儿,嘴上绝不能输。这也是当年码头文化留下的影响。相声《纠纷》对此有极生动的描摹:

    “哎哎!说你啦哎!说你啦哎!恁么长的大个子啊?推你妈车留点神!”

    这个也不含糊,“干嘛!恁么地啦?”

    “恁么地啦?你轧我脚啦!”

    “轧你脚?活该!应当轧你嘴!我说你嘴里干净点儿!你骂街干嘛?”

    ——《纠纷》马志明、谢天顺

    ▲ 天津老大爷,高手在民间。摄影/张建

    事情结果呢?有一方先松口,另一方当即就坡下驴。

    天津人有时就这样,能把你气笑了。

    ▲ 摄影/于涛

    天津人的生活中八成有这样的人:浑身匪气,说话冲肺管子,但是又顾家,无微不至。我就遇到过这么一位驾校教练,嘴上从不饶人:

    “给油,走。”

    (轻松离合,慢给油)

    “想嘛呢?走啊!”

    (缓缓启动)

    “给油。脚底下有地雷是啊?踩啊!哎呦,你可急死我了。就介速度,咱这年得在车上过了。”

    就这么一位人物,一脸横肉,吹胡子瞪眼的。但是每天中午都顶着大太阳回家给媳妇做饭。

    ▲ 天津人对于婚丧嫁娶等等大事,十分重视,婚俗也与众不同。市内六区的天津人结婚都是在下午举行婚礼,这与其他的区县正好相反。摄影/张建

    天津不是不适合宏大叙事。这里发生了很多事,可歌可泣那种。可是一旦你开始用朗诵腔声情并茂地描述天津,你就会发现这城市变味儿了。天津应当是地道的市井城市,满是对平常生活的热爱。

    ▲ 摄影/枉言

    中国是个最世俗的国家,一眼望过去,乌泱泱满是功名利禄与衣食住行。天津的世俗却别有一番滋味。天津人乐于自嘲。雄心壮志、挫折打击、家长里短,还有种种无可奈何,全部消解于自我调侃之中。一来二去,天津人有了机敏圆转、幽默俏皮的独特话术。不过,这倒也不是说天津人彻底认命了。

    ▲ 宁园中锻炼的老人。摄影/枉言

    天津有的是朋克精神。可那些被感召的人大多在外地混出名堂。原因无他,天津人懂得知足,这里的主旋律是慵懒。你可以说他们没志气,但唯有天津人能把日子过成段子。联合国秘书长只能有一个人,我们都往那儿奔,联合国恁么办?

    ▲ 看耍咕咕丢,一种老年间街头常见的手作木偶戏。供图/三一工作室

    自嘲,是屈从,也是反抗。天津在风云际会的年代,处在一个风云际会的位置,遭遇了过多的不可抗因素。动荡带来的不安并非均摊给所有人,恰恰相反,它在每个人身上放大数倍。天津人被迫精于算计,开始善于生活,强行苦中作乐,从此热爱生活。

    ▲ 天津街景。摄影/枉言

    为什么说天津的精髓全在天津人?因为天津这座城市,属于掰掰和姐姐(注意发音),属于小小子和小闺女,属于二儿他爸爸和二儿他妈妈贤伉俪,属于张二掰先生,属于坐地炮女士。

(0)

相关推荐

  • 关于天津的回忆

    在天津被朋友介绍吃的冰沙 天津总会让我想起哈尔滨,随处可见民国建筑的五大道,就像旧日哈尔滨的马迭尔大街,一种往昔辉煌和今日沉静的交相辉映,如金箔洒在海河上. 天津人不乐逛瓷房子,就像北京人不执着于逛天 ...

  • 它造就了天津,是这座城市的灵魂,您不容错过的天津最美风景线

    人类的文明依水而生 与水相依相伴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母亲河 天津有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海河 它是天津的母亲河 也是天津的灵魂 有了海河 才有了航运要冲的天津 才有了近代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和港口贸易城市 ...

  • 热闹的海河广场

    贵 翔 如今50岁以上的天津人对海河广场应该都不会陌生. 海河广场位于海河的北岸,从北安桥到广场桥(2007年拆除)这一区域,大致占地1.6公顷.1965年建成的检阅台(1994年拆除),气势宏伟,中 ...

  • 【枉言 | 摄影】蓝色夜幕与璀璨灯光,天津的航拍夜景

    夕阳晚霞,夜幕灯火 是城市更加璀璨多姿的一面 如果你没有见到过天津的夜景 那么你对天津的了解可能不足一半 五大道在天津市中心城区的南部,拥有20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具有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花园式房屋2 ...

  • 九河下梢 人人心中都有一尊属于这座城的地标

    每个地方都有它的地标性建筑,例如北京的央视大楼"大裤衩",令人印象深刻.上海的东方电视塔,天津同样也有很多地标性建筑,它们经过历史长河,见证着天津的时代变迁.明朝永乐二年正式筑城, ...

  • 宋朝的精髓全在这儿.......

    宋朝,一个将理想与现实并重,兼备大俗与大雅,是最适合生活的朝代. 英国历史学家伊懋可甚至评价,"这个时候的中国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社会". 据统计,北宋时,科举出身的官员占了总 ...

  • 中国书法理论的精髓全在这了,经典收藏!

    字如其人 / 立品为先 ●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即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清.松年<颐园画论> ● 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清.王妤 ●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 ...

  • 《墨子》的精髓全在这里了!

        罗曼读书会        为 阅 读 而 生 雅 俗 共 赏 ,醉 美 读 书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即墨子).墨家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 ...

  • 天津高考700分以上241人,云南135人,高分是怎么来的?

    这个话题是网友引起的.我写河南高考,说河南高考700人以上有169人,700分上不了清北.有人说,云南考生今年有135人上了700分,建议我聊聊云南高考的事情. ok,下面我们来聊聊. 全国概况 先说 ...

  • 国画用线精髓 全了

    中国画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技法.其中,勾法是中国画最基础的技法之一,指以笔线勾取物象的外廓,也叫描法,在工笔画中称为线描. 以线造型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特色,不管是人物画,还是山水画. ...

  • 短线的精髓全在图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短线的精髓全在图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好好细品,学透其中的精髓后,相信你能够成为短线高手,好好收藏,仅此分享一次. 股市中大部分人都喜欢做短线,因为喜欢刺激,能够快速看到效益,但往往90%以上散户 ...

  • 中医可不是“慢郎中”!关键在于用量和服药方法,中医精髓全在这

    中医可不是“慢郎中”!关键在于用量和服药方法,中医精髓全在这

  • 终于有人把炒股口诀的精髓全总结出来了,万...

    终于有人把炒股口诀的精髓全总结出来了,万金不换,背熟牢记至少可以让你少走十年弯路,专业炒股大佬也会偷偷的背诵,绝不想让散户知道的口诀表,股民朋友赶紧收藏起来. 如果你把炒股当做一件长期的事业来做,想在 ...

  • 语文学习方法的精髓全在这儿了!

    语文是一门大科,占分比重大. 同时,语文又是提分最慢的一科. 不过,再困难的事情也是有方法的,学好语文都有哪些方法呢? 通常情况下,学习语文的好方法不外乎就是: ▊  多读,就是反复读.据说,丰子恺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