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考研843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国哲学史》考研复习重点笔记
2022年考研843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国哲学史》考研复习重点笔记
(含真题)
第一部分 复习笔记
一、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1“三皇”传说提供的文化意蕴
(1)“三皇”传说
①三皇
a.有巢氏
有巢氏是指发明巢居并被推戴为王的领袖,体现出巢居的文明。
b.燧人氏
燧人氏是指发明钻木取火并被推戴为王的领袖,体现出食用熟食的文明。
c.神农氏
神农氏是农耕始祖。
②文化意蕴
a.人类文明是人类通过努力开拓出来的,不是神创的。
b.“三皇”故事的传颂使这些事件与行为人格化,而不是神格化。
c.“三皇”传说的影响是人文的。
(2)伏羲氏传说
①伏羲氏
又称庖牺氏,以“始作八卦”而闻名,有时也被认为是三皇之一。
②意义
a.伏羲创设八卦的智慧来自于其对天与地、身与物的“观”。
b.伏羲创设八卦的目的在于把握万物生生不息、奇妙变化的真实情况。
c.伏羲氏的故事透露出浓郁的人间性、知识理性。
考研复习笔记来源于识库学习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2“五帝”故事显示的人文价值
(1)五帝
学界普遍认为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2)人文价值
①大规模战争
凸显出部族之间大规模整合的趋势,预示着统一国家与同一文化的诞生。
②禅让制度
禅让制度表明部族联盟的权力还没有完全私有化。
③财产私有化程度不突出,属于大同社会,不属于小康社会
a.大同是指以天下为公,财货为天下之公养,权力为天下之公器。
b.小康是指以天下为家,视天下为一人、一家之私物。
3夏朝——远古中国的第一个王朝
(1)夏朝
禹之子启,继父为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禅让制变成世袭制。夏朝的存在时间约在公元前21世纪至前17世纪。
(2)二里头文化
夏朝的重要文化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出土有大型宫殿遗址、刻符陶器等。
二、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
1商周
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时间约为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时间约为公元前12世纪末至公元前7世纪前期。
2氏族制的社会组构方式
(1)以氏族制为基础
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氏族与氏族之间的关系,以血缘氏族为纽带建构社会与国家体制表明殷商仍然笼罩在自然生殖的氛围之中。
(2)宗法制度
西周的社会结构仍以氏族制为主,但统治者氏族内部又建立起严格的宗法制度。
①区分嫡庶关系,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②分派子弟到各地管制臣民,推行封建制、世袭制。
③明确远近亲疏、上下等级,创设礼仪规范。
3殷人的“帝”所表征的信仰
(1)“帝”是至上神
殷人凡事都要贞问“帝”,“帝”是至上神,其形成经历着一个漫长的过程。
①三皇、五帝的传说透露出他们主要的面向是自然界。
②殷人的“帝”已经拥有社会与国家政治的许多功能。
(2)向“帝”卜问
①内容
主要是祭祀、渔猎、风雨、征伐,表明殷人还处于农耕与渔猎并重的文明阶段。
②意义
a.从卜问方式而言,领受上帝意旨的途径是占卜者的“观”与“看”,而不是“听”,说明中国文化源头开启的是一种理性走向。
b.从询问方式而言,认知水平还很低下。
c.凡事贞问上帝表现出殷人对上帝的依赖性,尚未触及“社会道义”问题。
(3)殷人并未赋予“帝”以“创世者”的原因
殷人的“帝”不以“创世者”身份获得支配世界的最高权力。
①殷人把祖先神升格为至上神,其崇敬的“帝”具有祖先神的性质。
②殷人不认为自己创造出世界,“上帝”被看作是最高的支配者。
4周人的“祈天”意识与“敬德”观念。
(1)周人对“天”“帝”的祭祀
周人承接殷人关于至上神的思想信仰,在立国之初亦敬祈“帝”。然而后来却更多地祭祀“天”。
(2)“德”的观念使至上神摆脱祖先神的身份,实现超越
①“德”的提出,说明周人对统治权力的正当性问题有所关注。
②“德”的提出,使“天”的自然生殖色彩、人格神身份被淡化,反被赋予一种价值理性的品格。
第三编 北宋至明中叶时期的哲学
绪 论
一、社会历史概况 考研复习笔记来源于识库学习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1宋代变化状况
(1)宋代门阀士族衰微,代之而起的是大量的中小地主阶级;
(2)门阀大族退出了历史舞台,佃耕制取代了荫户制,农民也就获得了更多的人身自由,出现了大量的自耕农。
2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北宋统治者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将带兵的权力;
(2)北宋统治者在军队实行将军与士兵分离的政策,并派遣大量的文官做地方官,直接管理地方的财政,使地方节度使成为毫无实权的虚衔;
(3)北宋统治者继续完善科举制,使科举制成为士人出仕的主要渠道,这就将大量的庶族地主吸引到统治阶级营垒中来了;
(4)北宋政府实行扩军政策,每遇饥荒,就大量地招募流民,既防止流民起义,又扩大了武装力量。
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带来的后果
(1)科举与恩荫造就了大量的官吏,为其政治体制带来了一个致命的顽症——冗官;
(2)扩军与将兵分离的政策造成了其军事体制中的一个顽症——冗兵;
(3)冗官、冗兵以及北宋向辽、夏、金的纳贡,造成了经济体制当中的顽症——冗费。
4北宋的改革
(1)庆历新政,其核心是吏制,即试图通过精兵简政、振顽起懦,以解决冗官、腐败与办事不力的问题,但最后却败于“朋党”之议;
(2)王安石变法,其核心是解决财政问题,即试图通过开源节流以解决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但最后却废于新旧“党争”。
二、儒、佛、道三教的并存与相互吸取
1三教并存
(1)隋代以来,佛教一直居于三教的峰巅,至唐代又形成了最具中国文化灵秀之气的禅宗,并深入人心;
(2)唐代,道教充分利用皇家宗教的招牌,从宗教的组织规模到教理理论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3)随着韩愈反佛的呼声与古文运动的崛起,儒学正以新的形式萌生着复兴的希望。
2三教相互吸取
(1)佛教中国化
当佛教以“格义”的形势走进中国时,就已经开始向中国文化靠拢了。而禅宗的形成,则是佛教中国化的标志。
(2)道教向儒家靠拢
中唐以后,当道教的形式与理论基本具备以后,主要向儒家靠拢,表现为从外丹神仙之说向内丹心性理论的发展。神仙之说表明其超世指向的确立,而内丹理论则解决其指向的落实问题。
(3)儒学对佛道的借鉴
宋代以前,主要是以排斥性的、外在的方式借鉴,同时又借鉴禅宗的“衣钵”构造儒家的“道统”;宋以后,主要表现为吸取性的、内在的方式借鉴。
三、时代思潮与“造道”风尚
1时代思潮
时代思潮的基础是古文运动,其指向则是超越的道,目的是通过借鉴佛道的超越追求以再塑儒学。
2“造道”风尚
(1)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欧阳修(修其本以胜之)直接规定了新儒学的发展方向。
(2)古文运动的直接产物是经学的复苏。北宋三先生直接要求“得古人之心”,并以体与用、道与文、心与言双重视角的统一进入经学,其所培养的儒生直接探索经学之体与应时之用相统一的新儒学。
(3)在以上基础上,出现了“北宋五子”的“造道”运动。
四、宋元明哲学讨论的主要问题与学术路径
1宋元明时期的哲学
(1)宋元明时期的哲学,主要是理学(又称道学),是以儒学为主干,兼取佛道,综合创造的新形态的哲学。理学重建了宇宙本体论和心性修养论,重建了道德形上学的体系;
(2)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把汉代至唐代注疏“五经”的传统,变为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心性命修养问题的传统,由“周孔”并称变为“孔孟”并举。
2讨论的主要问题
(1)在宇宙论与本体论方面讨论的主要问题有:虚与气、理与气、道与器、太极阴阳、理一分殊、神化、一两、形上与形下、体与用等;
(2)在人生论与心性论上讨论的主要问题有:性与命、心与性、性与情、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未发已发、道心人心、天理人欲等;
(3)在知行观与修养论方面讨论的主要问题有:知与行、格物与致知、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涵养省察、主敬与主静等;
(4)在天人观与境界论方面讨论的主要问题有:天人合一、心理合一、诚、仁、乐等。
3学术路径
(1)“气”学路径
以张载为代表。张载集中讨论了“太虚与气”“性与诚”等问题,认为太虚与气的关系是本体与现象、本体论与宇宙论的关系。他的哲学特点在于:太虚与气的统一所构成的宇宙本体论和由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统一所构成的人生实践论,是一虚贯通、一气流行的。他以“太和、太虚”为纽结,对天道、性命、诚、神等范畴作出了有创意的阐发,奠定了宋明学术的理论基础。
(2)“理”学路径
以二程、朱熹为代表。朱熹集中讨论了理气关系与心性关系,认为宇宙间事物的法则、规律在逻辑上要先于个别的事物。他认为心是性、情的统一,性是天赋予人的本质规定,是情的根据或根源,情则是性的表现。
(3)“心”学路径
以陆九渊和王阳明为代表。其肯定了知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包含和动态统一,教人要身体力行,在实践中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陆王心学强调道德情感、直觉与体验,在方法论上偏重“尊德性”。
4对宋明理学的评价
(1)正效应
宋明理学对培养气节操守、重视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等建立主体意志结构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它把道德自律、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人优于自然等方面,提升到本体论的高度,空前地树立起人的道德主体性的庄严伟大。
(2)负效应
由于理学成为后期专制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其末流,特别是被统治阶级利用的部分,维护了专制主义的等级秩序,以一整套规范压制和扼杀人的本性。
真题汇编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武汉大学2015研]
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语出《论语·述而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是指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是指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求严格,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孔子还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这些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仍具有借鉴意义。
2“性者,本始材朴”[武汉大学2015研] 考研复习笔记来源于识库学习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答:“性者,本始材朴”是战国时期荀子的哲学用语,出自《荀子·礼论》。“本始”是指原始,本初。“材朴”是指资质朴素。人的本性其本质是没有经过雕饰的,是自然的,换言之,人的本性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性中本无善端。非但无善端,且有恶端。虽然他认为人性本恶,但荀子认为人具有接受道德教育的聪明才力,积学既久,成为习惯,圣即可积而致也。这与注重道德修养自觉性的性善论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的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3化性起伪[武汉大学2015研;武汉大学2014研] 考研复习笔记来源于识库学习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答:化性起伪是荀子的观点,是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荀子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化性起伪”的性恶论认为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不会为善。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
4无待[北京大学2014研]
答:无待出自庄子的《逍遥游》,是指无所局限、无所牵绊、无所凭借的思想境界。只有到达“无待”后,人才能摆脱客观世界的各种束缚,获得精神层面的绝对自由状态。值得注意的是,“无待”并非是不需依待,而是无所不待,因循自然。
5“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山东大学2014研]
答:“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出自战国孟轲的《孟子·公孙丑上》,是指耻己之不善和憎人之不善的心,即羞耻心是义的开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被视为孟子的四端说,是他性善论的依据,也是其所有学说的基础所在。孟子认为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义是人本来就所具有的。
6“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山东大学2014研]
答:“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出自庄子的《庄子·天下篇》,这是庄子对自己评价。庄子之“道”讲齐同万物,齐一是非,不仅消解了物与物、人与物的对待关系,也消解了世间与出世间、闹市与山林的分割对待关系。在“道”的层面上,世间的一切区分对待,都是极其相对、极其不确定的,都不具本真的意义。因而,在庄子看来,人不可以不在世,不可以不与世俗处,从而对世俗的种种是非、善恶分辨又不可以当真,这是荒诞的。
7元气[西北政法大学2014研]
答:元气是中国古代哲学重要范畴。①是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或为混沌未分的实体。《鹖冠子·泰录》:“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东汉王充《论衡·谈天》:“元气未分,浑沌为一。”②是指人世间吉祥之气。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王正则元气和顺。”③是指人身之中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气。《春秋繁露·天地之行》:“元气之流皮毛腠理也。”
8图腾崇拜[西北政法大学2014研]
答:图腾崇拜是指在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宗教信仰的现象。是将某种动物或植物等特定物体视作本氏族有亲属或其他关系的崇拜行为,主要标识于旗帜,族徽,柱子,衣饰,身体等地方。对于图腾崇拜的研究是对原始社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图腾崇拜现象蕴含着重要的历史人文意义。
9前识[北京大学2014研]
答:前识是指对于事物的预见,是先秦老子的哲学术语。《老子》三十八章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老子认为,前识是华而不实的,它不表示人的聪明,反而是愚蠢的开始。因为前识是智慧的产物,而老子认为,“慧智出,有大伪”。有了智慧,便出现了许多的人为,人为又与道相违背,所以人的智慧是应该摒弃的,前识是应该抛弃的。韩非认为,人在事物发生之前就发表议论,在事情发现之前就有认识,叫前识。王弼《老子注》将“前识”解释为“前人而识”,即先于他人而认识。
10无名[北京大学2014研]
答:无名语出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倘若能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境地,他还需要凭借什么呢?所以说:修养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无己即超脱世俗价值所左右的自己。因而,“无名”是要扬弃世俗价值所拘系的小我,使自己从狭窄的局限中提升,而成其大我。
11三表法[北京大学2014研]
答:三表法是墨子提出的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三条标准。《墨子·非命上》记载:“言必有三表。”三表为:“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以古代圣王的历史经验为根据、以众人的感觉经验为根据,以政治实践是否符合国家、民众利益为验证。墨子重视感觉经验,肯定古代文献的记载,尤其强调社会效果是衡量诸种学说是非的重要标准。墨子的三表法首次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表现出墨子重视感觉经验和实际功利的思想倾向。但墨子忽视了理性思维的作用。
12离坚白[北京大学2014研]
答:离坚白是战国时期公孙龙学派的名辩命题。与“合同异”相对。语出《公孙龙子·坚白论》:“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他们认为人们感官接触到的事物的各种属性,都只能是绝对分离的独立体。他们用“离坚白”来论证这一观点。认为眼看不到石之坚,只能看到石之白,因此“无坚”;手摸不到石之白,只能触及石之坚,因此“无白”;由此断定,“坚”和“白”是互相分离、各自独立存在的。这一观点具体分析了感觉接触事物的特殊性,但却夸大了其特殊性,割裂了人的认识功能的统一性。
13《齐物论》[中山大学2013研]
答:《齐物论》是庄子的一篇文章。“齐物”是指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所有理论和道理,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主观变化而变化。庄子认为的“齐物”是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表面上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而“齐论”是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齐物”和“齐论”合在一起便是《齐物论》的主旨。
二、简答题 考研复习笔记来源于识库学习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1孟子是如何分辨王道与霸道的?[清华大学2015研]
答:王道与霸道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为诸侯图存应运而生的政治理论。
(1)王道
王道是儒家的政治主张。语出《尚书·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孟子主张施行仁政,推行王道,认为“以德行仁者王”。
(2)霸道
霸道是法家的政治主张。指“以力服人”,用暴力进行统治。孟子主张王道,反对霸道。
(3)孟子之道
①基本原则
“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表明一切从民众的需要出发,予之所需,弃之所恶。
②具体措施
对士人的“尊贤使能”,对商人的“廛而不征”,对农人的“助而不税”等。孟子由此而发展出一套“王道”政治论。孟子的“王道”政治论,要求圣王、主张用贤、提倡与民同乐。要求国王君主行仁政,保证百姓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与正常的生活秩序,才能赢得“民心”,而无敌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