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历程】十年碳纤维:团队精神铸就高效业绩

2008年初,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成立了特种纤维事业部,当时国内其他单位和企业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T300级标准模量碳纤维研制;而我们团队目标是研制T800级高强中模碳纤维,由于T800级碳纤维比T300性能高出太多,其难度也可想而知。

随后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团队迅速完成了中试线建设和调试,2009年6月两条中试线全部贯通运行,2010年6月,3K规格样品力学性能达到东丽T800碳纤维水平,2011年6月,6K规格样品全面达标,同年11月顺利通过成果鉴定。

团队能够快速高效的实现T800碳纤维技术攻关与特点鲜明的两个梯队:工程人员、研究人员休戚相关,当时的杨建行、王冶铁、张永刚、马洪波、李德宏等高级工程师均已在化学纤维工厂经过了十余年历练,具有丰富的装备和工程化经验,加上一些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研究人员,两支梯队相得益彰,如今虽然杨建行和王冶铁已经退休,但其他高级工程师已经成为团队核心骨干,这也是保证团队持续创新的根源。

本期文章内容节选自2009年撰写的《团队精神铸就高效业绩——特种纤维事业部团队文化建设纪实》,当时中试实验室全线贯通,正在全力攻关T800碳纤维技术。

在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特种纤维事业部是2008年初新成立的一个事业部,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事业部,在这个事业部里,没有正式研究员、副研究员编制的人员,但是具有特点鲜明的两个梯队:工程人员、研究人员。

多年工程设计、管理、表征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工业生产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与质量管理人员,精于 设备维护改造的高级技师,组成了工程人员梯队;具有各种各样专业背景的博士、硕士构成了研究人员梯队。两个梯队组成了一个具有全方位“战斗”能力的特种纤 维事业部团队,团队成员以饱满的精神与雷厉风行的干劲,仅用了十六个月,就实现了国产碳纤维高强中模项目从立项到试验线建成试车的跨越。在这个跨越过程 中,“团队精神”是铸就他们高效业绩的支柱灵魂。

一年多以来,尽 管部门的成员在年龄、经验、知识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但是这都不妨碍他们在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的同时,不断吸收他人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互通有无,形成紧 密联系的团队。而作为中试项目的参与者与服务者,研究人员不仅要直接参与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 与整改,而且要为中试线提供理论技术支持。

2008年12月初,二期工程的地面工作初步结束后,各种各样的设备逐步抵达宁波,到货的时间安排得很紧密,如何安全迅速地卸车和就位,对负责指挥装卸的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王冶铁高工不仅每次主 动承担装卸的责任,而且不顾个人安危,站在离设备和叉车、吊车最接近的地方,指挥并辅助设备的装吊。有批重型设备抵达宁 波的时候,王工有事不能现场指挥装卸,临时由张永刚高工负责,虽然他从未指挥过装卸,但根据前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学习,初步掌握了其中的要领,因此成功地指挥这 批设备的卸车工作,连设备厂家都不由得竖拇指感叹“你指挥卸车很熟练,够专业!”这说明在耳濡目染下,团队的成员能够从工作中得到学习锻炼的机会。

如果说设备的安装是个学习的过程,那么调试与试车就是一个实战的过程。尽管做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和统 一的工作部署,但是仅仅聚合设备的查漏就让研究人员吃了很大的苦头。因为查漏工作到了后期,漏点越来越少,不仅考验细心更考验耐心,所以大家不得 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一遍又一遍地排查问题。

在整个团队中还有两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他们是表征测试小组和公共设备小组。早在生产线顺利试车之前,表征测试小组就根据现有的指标,以及潜在的测试要求,针对不同工段的原料和产品定制了系统的表征方案。而负责公用设施的人员则在设备运行之前以及运行过程中,保证水、电、气、汽供应通道的畅通。这些都 体现了无私的服务精神,是事业部团队工作能够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学会了抱着怀疑的态度 去对待各种分析结果,注重潜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相互提出更高的合理要求,并始终相信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在为这项伟大的事业做出应有的努力。

(后续故事更精彩,敬请期待……)
尾注:本公众号为国家工程实验室、省级工程实验室等平台支持微信号,欢迎大家关注并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