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彤云:带状疱疹 蛇盘疮五方】
蛇串疮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因皮损分布状如蛇行,故名蛇串疮,相当于西医学的带状疱疹。由于大多数患者皮损缠腰而发,故又名“缠腰火丹”。发于任何年龄,但以中老年人为多。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以春秋季较多见。常突然发生,自觉症状明显,愈后极少复发。
历代医家对此病论述很多,大多描述其形态、部位,病名亦有不同,如“火腰带毒”“缠腰火丹”“甑带疮”“火带疮”“白蛇疮”“蛇丹”等。如隋·《诸病源候论·甑带疮候》记载:“甑带疮者缠腰生……状如甑带,因以为名。”《疮疡经验全书·火腰带毒》记载:“火腰带毒,受在心肝二经,热毒伤心,流滞于膀胱不行,壅在皮肤,此是风毒也。”明·《外科准绳·缠腰火丹》称火带疮:“或问绕腰生疮,累累如珠何如,曰:是名火带疮,亦名缠腰火丹……”
古代医家论述蛇串疮(带状疱疹)较多,而论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极少。陈彤云教授依据大量书籍记载,结合自己多年临床实践,对本病尤其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方面的治疗很有独到之处。
陈彤云教授认为,本病辨证要点在于湿、热、火、毒、瘀。初期多为湿热交阻,或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后期多为湿热搏结,阻遏经络,致经络气血瘀滞;虽经治疗皮疹消退,但余邪未尽,或患者素体阴液不足,或气郁日久化火伤阴,阴虚火旺,不荣而痛;或疼痛日久致正气虚弱,无力驱邪外出;或年老正气不足,脾肾阳虚,气虚无力鼓动邪气外出,致经络气血为之阻塞,余毒不清。
病位主要在心、肝、脾三脏。疾病初期侧重于清肝经湿热解毒;后期侧重于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止痛。正如《临证指南医案》云:“久病必入于络,络中气血,虚实寒热,稍有留邪,皆能致痛。”经脉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疼痛不止。邪毒稽留不去,伤及阴阳气血,阳失温煦,阴失濡润,还可导致“不荣则痛”。患者“瘀”与“虚”并存,因此陈彤云教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除以活血通络止痛为主外,还考虑到兼有气虚、血虚、阴虚,多配以益气养血滋阴之品,标本兼治。
症状:皮损多表现为基底红斑、丘疹簇集分布,相互融合成片。皮损灼热疼痛,拒按,伴口苦、心烦、急躁易怒,多由情志不遂,肝郁化火,肝火外攻肌肤所致。
治则:疏肝清热。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若丘疹、丘疱疹明显,伴口苦、呕恶,大便不调,小便不畅多为湿热之邪郁积肝胆经脉,气滞湿阻,兼感毒邪所致。
治则:清利肝胆经湿热,解毒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合金铃子散加减。
总以疏肝泻肝为法。酌加理气止痛之元胡、郁金、川楝子等药。
加减:病发于头面部多属肝火上攻,可加川芎、菊花、薄荷以疏散肝经风热;发于胸胁部者伴纳差多为肝火犯胃,可加瓜蒌、丝瓜络、桔梗、白芍、陈皮以疏肝和胃;发于下肢者多伴红斑、丘疹、水疱密集,小便短少、黄赤,皮损灼痛拒按,多为肝胆湿热下注,可加牛膝、黄柏、车前草、六一散以清利下焦湿热。大便秘结者可加川大黄少量,一以泻热通便,二以活血止痛。若见暗红斑片,上布血疱甚至见有坏死结痂者,证属热邪炽盛,伤及血分,可加白茅根、赤芍、丹皮、板蓝根以凉血解毒。若红斑基础上多发脓疱,属湿热感毒,可加金银花、连翘、蒲公英以清热解毒。
症状:皮损多表现为基底淡红,水疱疱壁松弛,疼痛略轻。多由脾失健运,蕴湿不化,兼感毒邪,外攻肌肤所致。
治则:健脾利湿,佐以解毒。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酌加元胡、郁金、板蓝根等理气止痛。此方为五苓散与平胃散合方,具有行气利水、祛湿健脾和胃之功。
上述两型古代医书记述最详。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缠腰火丹记载:“此证俗名蛇串疮,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皆如累累珠形。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此属肝、心二经风火,治则龙胆泻肝汤;湿者色黄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此属脾、肺二经湿热,治则除湿胃苓汤。”
症状:出现于疾病后期,多表现为皮损基本消退,局部仍疼痛不止,且时作刺痛,此证多发生于青壮年患者。伴有口苦口干,大便干结。多由湿热未清、气滞血瘀所致。
治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清解余毒。
方药:龙胆泻肝汤合活血散瘀汤(鸡血藤、鬼箭羽、桃仁、红花、元胡、川楝子、金银藤等)加减。一以清肝经湿热;二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较常用的伸筋草、路路通、丝瓜络、地龙等药以入络搜邪外出。
症状:多发生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阶段,多由情志不遂,气滞肝郁日久,化热化火,久之耗伤肝阴;或素体肝肾阴虚,复感外邪;或病初用药过于苦寒,化燥伤阴,从而导致肝阴不足而致病。治疗宗叶天士“肝为刚脏,非柔润不能调和”之意,在滋阴补血以养肝的基础上疏调气机,通络止痛而标本兼治。
治则:滋阴疏肝。
方药:一贯煎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常用药:枸杞子、北沙参、麦冬、白芍、当归、川楝子、丹参、桃仁、地龙、丝瓜络、元胡、黄芩、生栀子等。
加减:伴胸脘胁痛可加白芍、甘草以柔肝止痛;伴吞酸吐苦,加左金丸以清解肝经余热,和胃降逆。
症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发生于患病程度较重、年老、体弱之人。除邪气炽盛外,亦兼正气不足。因此病日久,积虚积瘀,久病入络。
治则:益气补血,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等。
加减:气虚明显者重用黄芪、太子参以大补脾胃之元气,令气旺血行,瘀去络通;局部麻木明显可加地龙、伸筋草以舒筋活络;发于上肢加桂枝以通络;发于下肢加牛膝、川断、桑寄生、杜仲以强壮筋骨;经络阻滞明显、疼痛较甚者加鬼箭羽、鸡血藤、穿山甲以破血通络。
选自《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陈彤云》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曲剑华主编,陈彤云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