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塘沽人的母亲河|这里也曾是“鱼米之乡”
深情的母亲河——海河
张世江
海河是九河下梢汇流的入海口,多少年来以母亲乳汁般的河水,孕育了津沽大地芸芸众生。她美丽的历史人文景观,蕴生了绚烂的海河文化与纯朴的民风。她是滨海新区人当之无愧的母亲河。
海河是华北地区主要大河之一,是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等河流的入海处,谓称海河。她直通东临的渤海,海河湾多,是天然河。在天津境内全长干流从市内金钢桥至塘沽入海口长73公里,在塘沽境内长十多公里。
北宋时期,黄河多次改道北移,通过海河流入大海,泥沙沉积,被一道道贝丘拦挡,水退成陆,造就了渤海湾畔美丽富饶的津沽大地。
塘沽是海河入海口,昔日是战略要地,抵御过外强;是我国化工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是国际第二人工大港;两岸更是鱼米之香富庶之地,多少年来也产生了多少动人的故事。
关于塘沽的典型的历史事迹和故事,多少年已有很多作者编写了不少,也出版了很多书刊。现在我想撰写的是那些散落在民间不曾被写出的有些被人们遗忘和后人鲜知的故事,可谓拾遗挖掘民俗民风,以飨读者。
小站稻
来源:光明日报
海河两岸稻花飘香
昔日海河水虽是九河下梢,主要水源来自通过御河的黄河水居多。记得我小时候看到的沟渠里的水比较浑浊,人们在将河水倒入缸里后,饮用之前加入些许白矾,将泥沙沉淀水变清后再用。所以,那时家家户户的水缸底部,每次淘缸都会有泥沙沉淀。
那时的河水甘甜,几乎没有污染,渴急了俯下身用手捧起淀清的河沟里的水就喝,像我们小孩子们手小,有的嫌捧水喝不痛快,干脆趴在地上,用嘴贴着水面直接饮用。
想想当年那甘洌的河水,地里施的有机肥,也不用农药,所种植的作物基本都是纯天然“绿色食品”。
小站稻曾以它做成的米饭馨香飘逸、营养丰富驰名中外,广受称赞。据当时老农讲,它一方面得益于品种的不断改良,更得益于良好的水源。那时我们天津海河两岸河叉沟塘很多,水系充盈,水田很多,堪称“赛江南”的鱼米之乡。
其实我们天津种植的水稻皆为小站稻。说起小站稻的起源,还得追溯到清末时期。1875年周盛传专任京沽屯田事务,反复勘察天津东南方圆百余里,开渠造水田在小站一带引进南方水稻种植,开辟地区水稻种植先河。随后不断扩展延伸,逐渐普及。
在我小时候,也就是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常听大人们讲主要有两个水稻品种——“大金芳”“大银芳”。这两种水稻在当时属于优质品种,亩产高、口味好、营养丰富,米的质色晶莹剔透,呈着清亮,犹如珍珠,当时本地地区普遍种植。
记得每年时值小满、芒种季节,我们这呈一派插秧的繁忙景象。白茫茫的水田里,一片蛙鸣,地垅上杨柳轻曳,鸟儿啼鸣。男女劳力弯腰退步、动作麻利,大家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犹如竞技比赛般地开始插秧。很快白茫茫的水田插满的秧苗好似绿毯覆盖。田野变成了绿海微波,清香弥漫着四野村庄。河水滋润着农田,连年丰收的喜悦挂在人们的眉稍。
如今随着工业崛起,村庄大部分已城镇化,城区也不断向郊区拓展,农田被缩小,水源也紧张,大面积的水稻种植已无法开展。所以,只有部分村庄小面积的种植,小站地区虽有人保留“小站稻”种植,只是局部,跟过去相比凤毛麟角。有时坐车出门看到稻田,那种亲切感总是生成一种不可抑制的兴奋和怀旧心情。
海河防潮闸
来源:天津市滨海新区博物馆
昔日“会呼吸的海河”
提起海河“会呼吸”,应当追溯到五十年代以前。那时海河直通渤海,海涨潮时,海水倒灌,河水被涨上来的海潮挤着泄不到海里,河水被海水涌着托起,把通在海河的大沟小河涨满水,形成海河两岸沟渠里充盈的水源。
大海潮涨潮落很有规律,就像呼吸一样,有民谚做了总结:“初一十五两明落,午夜晌午正涨潮”,意思是每月初一到十五大海午夜白天晌午涨潮,天明退潮,到中午也有涨潮的时候。所以过去农村还没电力和抽水机的情况下,利用这大自然规律,安排浇地时间,就很省力。
那时普遍采取人力和畜力转动水车,车水浇地。水车是木制的,用木材做个车桶子,中间用两条架起的竹片儿当滑道,车头安装一个大木轮,车后安装一个小木轮,然后再在每个铁制的“蹄子”间按上一个个间隔相等的方木板立着刮水,人称“车肠子”,水车便形成。水车安在沟边(也称车口,按装水车的地方),在车尾处的渠里用木桩做一框架,用绳将水车吊起,随水位变化起落车尾,让水车跟据潮位的变化定高低位置。潮大时渠里水多就吊高车尾,渠里水位低时就落低车尾。车口部位的水渠挖的比全渠深,为的是水少时,水好向车口汇集,以利车水。转动大轮带动“车肠子”滑动,小轮也被带着转动,就像自行车大轮盘带动车链子和小轮盘的原理相似。
水车有大有小,小水车的大轮两侧也有两个转动轮子的拐把,手握住摇动作动力,让水车运转车水;大水车则用传动杆儿传动。大水车固定安装在干渠岸上,按车的车口用泥和稻草垒的非常牢固,防止被水冲坏。大水车旁边都有用土坯盖的一间房子,通称“水车房子”,里面按一个用牲口转动的大转盘,驱动外面的水车。大水车车口大,后来使用电机驱动时,有的车口排列安装两三台车。大水车它灌溉面积大,一般一台车能浇水田几十亩;小水车携带方便,壮劳力一人就可以扛走,便于小面积人工操作灌溉。
为了省力,那时在夜间涨潮时,人们大约在凌晨两、三点钟就起来浇地。由于水位高,稍低的水田就可以直接掘口放入田里。这些自然规律掌握和运用,也充分体现了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的聪明智慧。
为了防洪防涝和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安全,一九五八年海河防潮闸在新港海河入海口建成,从此海潮得到控制,不再“年年闹咸水”,土地逐渐退去盐碱化,都变成了良田,粮食不再因“闹咸水”而欠收。
海河上的小渔船
来源:沽口记忆
丰富的水产资源
当时人们把塘沽和津南这段海河水称为“两河水”,因为它直通大海,大海涨潮时就会涌入海河,海水与河水交溶后,即为“两河水”。海潮大的时候人称“闹咸水”,影响庄稼生长。过去“闹咸水”是经常事,“咸水沽”也就因此而得名。面对这种情况时,农民们是有办法应对的,否则就无法种田生存。人们面对自然规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如把怕盐碱的果蔬类植物种植在改造成的高台地上,能摆脱盐碱的浸透,保持土质,这就叫做“改土治碱”以利作物生长。过去塘沽一带靠海近,地势低洼,盐碱地多,“改土治碱”工作,是郊区各公社生产大队的重点工作。
那时塘沽一带的海河里由于经常潮涨潮落出现“两河水”现象,“两河水”虽造成土地盐碱化,可是海里的鱼虾蟹蚌也随潮进来。所以,那时我们这一带的河沟里,像鲈板鱼、梭鱼、跳跳鱼(当地人也称它为兔羔子鱼)等鱼类经常出没;除了海鱼,还有很多蚌类如“鲜蛏、青蛤,蚶等;虾类有青虾、狗虾等;河螃蟹秋末入海,春季洄游,吃起来,味道既有海水的咸鲜,又有河水的肥甘。河里的淡水鱼有黄河鲤鱼、鲫鱼、刀鱼、白条鱼、鲶鱼、嘎鱼、鳝鱼、鲢鱼等等,种类很多。那时虽然物质匮乏,但是人们在不同的季节用不同的方式,都能捕捉到鱼虾蟹蚌,餐桌上经常有这些鲜味,给人们提供了充足的动物蛋白。